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无磁加热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65288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无磁加热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无磁加热装置,该装置加热体、加热丝、绝热骨架和磁补偿线圈;加热体使用无磁高导热材料,并采用中空结构,将原子气室放入加热体内部均匀加热;加热体外侧四个面上开有加热槽,镍铬合金无磁加热丝可以正反向放入加热槽内,在加热槽的约束下构成了空间对称无磁加热结构;加热体和加热丝装配固定后,固定在聚四氟乙烯的绝热骨架内,该绝热骨架上开有三组绕线槽绕制漆包线,构成三组正交的亥姆赫兹磁补偿线圈,用于补偿剩余磁场;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紧凑,易于装配,易实现工程化,加热均匀性好,加热效率高,加热磁场抵消能力强。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无磁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核磁共振陀螺仪的加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 的无磁加热装置,该装置主要用于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微小型空间飞行器等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微型核磁共振陀螺具有小体积、低功耗、高性能、大动态范围等特性,已成为新型 惯性器件的研宄重点和热点。核磁共振陀螺的性能受原子核自旋宏观磁矩的影响,且直接 与碱金属原子密度相关。为提高陀螺信噪比,需要将原子气室加热到100°c以上,从而获得 高密度碱金属蒸汽,并通过优化加热结构抑制加热磁场给陀螺带来的负面影响。
[0003] 热风加热是较好的无磁加热手段,但存在体积大、功耗高等无法克服的缺点,无法 用于微型核磁共振陀螺。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A. Shkel课题组利用铜棒底部加热原子气 室,加热温度达到130°C,但直导线引入的非均匀磁场使惰性气体宏观磁矩的横向弛豫时间 减小,热均匀性差导致陀螺性变差。美国诺?格公司等人采用双向电流方式在底部加热玻 璃气室,获得了高密度碱金属原子蒸汽,但仍存在气室横向磁场梯度过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 无磁加热装置,该装置采用高阶空间对称结构绕制加热线圈,并结合亥姆赫兹补偿线圈实 现原子气室的无磁加热,该无磁加热装置通过优化加热结构实现原子气室的无磁加热,使 得结构更紧凑,更易于装配,加热均匀性更好,加热磁场抵消能力更强。
[0005]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无磁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体1、加热丝2、绝热骨架3和 磁补偿线圈4,其中;
[0007] 加热体1为中心开设有中空腔体的立方体,并且所述立方体的一侧开设有方孔 101,待加热原子气室5通过所述方孔101放入加热体1的中空腔体内;所述加热体1的一 组或两组彼此对称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连续分布的加热槽102,加热丝2固定放置在所述加 热槽102内;在所述加热体1的外表面上选取两组平行且对称平面,并在所述每组平行对称 的平面之间开设一个透光孔103,且所述两个透光孔形成的光路彼此垂直相交,且交点与待 加热原子气室的中心重合;
[0008] 绝热骨架3包括绝热骨架壳体301、绝热骨架上盖302和气室压盖303,其中,加热 体1上固定放置加热丝2后放入绝热骨架壳体301内,并使用绝热骨架上盖302固定,绝热 骨架壳体301的一侧开有骨架方孔304,待加热原子气室5依次通过所述骨架方孔304和方 孔101放入在加热体1的中空腔体中心处;所述气室压盖303将待加热原子气室5固定在 加热体1内;
[0009] 绝热骨架3的外表面上开设有绕线槽305,磁补偿线圈4绕制在所述绕线槽305 内,可用于补偿剩余磁场。
[0010] 上述的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无磁加热装置,所述加热丝2经过绝缘处理且首尾 两端并放在一起后,在所述加热槽102内进行走线,即并放在一起的加热丝内的加热电流 方向相反。
[0011] 上述的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无磁加热装置,所述加热体1采用无磁高导热率材 料。
[0012] 上述的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无磁加热装置,所述的无磁高导热率材料选取为紫 铜。
[0013] 上述的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无磁加热装置,所述的加热体(1)外表面上开设的 加热槽(102)为交替分布的凹凸结构,其中,在所述凹凸结构中,连接一起的凹进部分和凸 起部分的深度相等,且加热丝(2)在所述加热槽(102)的交替分布的凹凸结构约束下走线。 这种走线方式可以起到消磁效果,从而有助于实现无磁加热效果。
[0014] 上述的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无磁加热装置,所述的加热丝2采用无磁材料。
[0015] 上述的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无磁加热装置,所述无磁材料选取为镍铬合金。
[0016] 上述的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无磁加热装置,所述的绝热骨架3采用聚四氟乙烯 绝热材料。
[0017] 上述的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无磁加热装置,所述的磁补偿线圈4为三组正交的 亥姆赫兹线圈。
[0018]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9] (1)、本发明中加热体采用紫铜高导热率材料,并采用中空式加热结构,因此采用 本发明装置可以实现热原子气室的5个面同时加热,使气室加热效率更高,加热更均匀;
[0020] (2)、本发明中首尾并放在加热槽中的加热丝内的电流方向相反,即可以提高提高 加热效率,而且双向电流可抵消大部分的加热磁场,此外加热槽采用凹凸交替分布的结构 可以进一步地抵消双向电流的剩余磁场,从而有助于实现无磁加热;
[0021] (3)、本发明的绝热骨架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其绝热性能好,可有效降低保温过 程的功耗;
[0022] (4)、本发明采用三组亥姆赫兹磁补偿线圈绕制在绝热骨架上,可以提供均匀的补 偿磁场,从而提高陀螺仪的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发明的无磁加热装置的爆炸图;
[0024] 图2为本发明的无磁加热装置中加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为本发明的无磁加热装置中绝热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7] 如图1所示的无磁加热装置的爆炸图,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无磁 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体1、加热丝2、绝热骨架3和磁补偿线圈4。
[0028] 其中,如图2所示的加热体的结构示意图,加热体1为中心开设有中空腔体的立方 体,并且所述立方体的一侧开设有方孔101,待加热原子气室5通过所述方孔101放入加热 体1的中空腔体内,加热时可以实现对原子气室5的5个面同时加热,使的气室加热效率更 高。并且加热体1采用紫铜材料,根据材料热阻A的计算公式可知,本发明中由于加热体 采用了导热率高的材料,产生的热阻小,因此温度分布梯度小,热均匀性好。其中,材料热阻 的计算公式如下: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无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体(1)、加热丝 (2)、绝热骨架(3)和磁补偿线圈(4),其中; 加热体(1)为中心开设有中空腔体的立方体,并且所述立方体的一侧开设有方孔 (101),待加热原子气室(5)通过所述方孔(101)放入加热体(1)的中空腔体内;所述加热 体(1)的一组或两组彼此对称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连续分布的加热槽(102),加热丝(2)固定 放置在所述加热槽(102)内;在所述加热体(1)的外表面上选取两组平行且对称的平面,并 在所述每组平行对称平面之间开设一个透光孔(103),且所述两个透光孔形成的光路彼此 垂直相交,且交点与待加热原子气室的中心重合; 绝热骨架(3)包括绝热骨架壳体(301)、绝热骨架上盖(302)和气室压盖(303),其 中,加热体(1)上固定放置加热丝(2)后放入绝热骨架壳体(301)内,并使用绝热骨架上盖 (302) 固定,绝热骨架壳体(301)的一侧开有骨架方孔(304),待加热原子气室(5)依次通 过所述骨架方孔(304)和方孔(101)放入在加热体(1)的中空腔体中心处;所述气室压盖 (303) 将待加热原子气室(5)固定在加热体(1)内; 绝热骨架(3)的外表面上开设有绕线槽(305),磁补偿线圈(4)绕制在所述绕线槽 (305)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无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加热丝(2)经过绝缘处理且首尾两端并放在一起后,在所述加热槽(102)内进行走线,即 并放在一起的加热丝内的加热电流方向相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无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加热体(1)采用无磁高导热率材料。
4.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无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无磁高导热率材料选取为紫铜。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无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加热体(1)外表面上开设的加热槽(102)为交替分布的凹凸结构,其中,在所述凹凸结 构中,连接一起的凹进部分和凸起部分的深度相等,且加热丝(2)在所述加热槽(102)的交 替分布的凹凸结构约束下走线。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无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加热丝(2)采用无磁材料。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无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无磁材料选取为镍络合金。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无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绝热骨架(3)采用聚四氟乙烯绝热材料。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无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磁补偿线圈(4)为三组正交的亥姆赫兹线圈。
【文档编号】H01H3/18GK104505273SQ201410783778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6日
【发明者】王巍, 王学锋, 何哲玺, 刘院省 申请人: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