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焊地线的电位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73446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免焊地线的电位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免焊地线的电位器,包括轴套、轴心、外壳、第一刷子、第一碳片和胶质转片,所述的轴心固定于轴套内,所述的第一刷子位于轴套与胶质转片之间,外壳与轴套之间设有所述的第一刷子、胶质转片,所述的第一碳片位于胶质转片及轴套之间,第一碳片设置三个相互平行且左右依次排列的引脚,第一碳片的上表面分别涂有同时与左右两个引脚相连的第一银层以及与中间引脚相连的第二银层,第一银层与第二银层之间相互分离,其中第一银层延伸至第一碳片上表面的外边缘。本新型的碳片在接地脚位置增加银层,银层延伸至碳片上表面的外边缘,与外壳在组装后,通过铆合能使碳片银层与外壳直接衔接,减少布线。
【专利说明】免焊地线的电位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用于汽车、多媒体音响或家用电器等 领域的旋转式结构的电位器。

【背景技术】
[0002] 电位器具有三个与外界接触的端子,客户在使用产品时需要将其中一端接地,在 现有产品的技术上都是需要重新单独地向外焊接一根接地线的,对于客户而言,该做法一 是将会增大整机的体积,占用有限的空间,使整机在空间上受到局限,不利于整机的小型、 微型化;二是是给用户使用时在操作上带来不便,成本增加,效率低下。因而不仅影响整个 外观布局,还增加额外工作。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接地线的电位器连接结构。
[0004]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5] 公开一种免焊地线的电位器,包括轴套、轴心、外壳、开关本体、第一刷子和胶质转 片,所述的轴心固定于轴套内,所述的第一刷子位于轴套与胶质转片之间,外壳与轴套之间 设有所述的第一刷子、胶质转片,胶质转片在靠近第一刷子的一面设有第一固定柱,所述 第一固定柱与第一刷子的穿孔(41)配合固定,其还包括第一碳片,所述的第一碳片位于胶 质转片及轴套之间,第一碳片设置三个相互平行且左右依次排列的引脚,第一碳片的上表 面分别涂有同时与左右两个引脚相连的第一银层以及与中间引脚相连的第二银层,第一银 层与第二银层之间相互分离,其中第一银层延伸至第一碳片上表面的外边缘。
[0006] 作为对上述免焊地线的电位器的进一步描述,胶质转片与外壳之间包括第二刷 子,外壳与开关本体之间设有第二碳片和切换轴,所述的第二碳片的上表面分别涂有同时 与左右两个引脚相连的第三银层以及与中间引脚相连的第四银层,第三银层与第四银层之 间相互分离。
[0007] 作为对上述免焊地线的电位器的更进一步描述,胶质转片在靠近第二刷子的一面 设有第二固定柱,第二固定柱与第二刷子的穿孔配合固定。
[0008] 作为对上述免焊地线的电位器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轴套设有第一凸点,第一碳片 的两侧边缘设有三个凹位,所述第一凸点与第一碳片中间的凹位扣合固定。
[0009] 作为对上述第一碳片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外壳在靠近胶质转片一端设有第一金 属扣,第一金属扣穿过第一碳片两侧边缘的其余两凹位与所述的轴套扣合。
[0010] 作为对上述免焊地线的电位器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开关本体设有第二凸点,第二 碳片的两侧边缘设有三个凹位,所述第二凸点与第二碳片中间的凹位扣合固定。
[0011] 作为对上述第二碳片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外壳在靠近切换轴一端设有第二金属 扣,第二金属扣穿过第二碳片两侧边缘的其余两凹位与所述的开关本体扣合。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 1、碳片具有3个引脚引出端,其中的左右两引脚通过银层相连,同时在接地脚的 位置增加一向外延伸的银层,通过银层延伸至碳片上表面的外边缘,可以达到与外壳组装 铆合后,整体在外表面处外露银层,使碳片银层与外壳直接接触,实现整体即接地的功能;
[0014] 2、碳片的接地脚与设计的PCB板接地孔对应位置,可以将该电位器产品直接焊接 在客户PCB板上对应的位置,则可达到消除静电干扰的目的;
[0015] 3、不需要单独在产品外部或内部的接地脚处再额外向外引出接地引线,调整并优 化了整体布局,令外壳直接作为一接地介质,节约了额外使用接地线的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单碳片的爆炸结构图;
[0017] 图2为双碳片的爆炸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0019] 参照图1,一种免焊地线的电位器,包括轴套1、轴心2、外壳3、开关本体9、第一刷 子4和胶质转片5,所述的轴心2固定于轴套1内,所述的第一刷子4位于轴套1与胶质转 片5之间,外壳3与轴套1之间设有所述的轴套1、胶质转片5,并通过卡扣31相互固定,胶 质转片5在靠近第一刷子4的一面设有第一固定柱51,所述第一固定柱51与第一刷子4的 穿孔41配合固定,其还包括第一碳片6,所述的第一碳片6位于胶质转片5及轴套1之间, 第一碳片6的上表面涂有与第一碳片6的三个引脚相连的银层,且与各引脚相连的银层之 间相互分离,其中一引脚的银层延伸至第一碳片6上表面的外边缘61。
[0020] 如图2所示,作为对上述免焊地线的电位器的进一步描述,胶质转片5与外壳3之 间还可包括第二刷子8,外壳与开关本体之间设有第二碳片7和切换轴10,所述的第二碳片 7的上表面涂有与第二碳片7的三个引脚相连的银层,且与各引脚相连的银层之间相互分 离。与第一碳片6不同,该第二碳片7的银层不将其延伸到上表面的外边缘。
[0021] 作为对上述免焊地线的电位器的更进一步描述,胶质转片5在靠近第二刷子8的 一面设有第二固定柱52,第二固定柱52与第二刷子的穿孔81配合固定。
[0022] 作为对上述免焊地线的电位器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轴套1设有第一凸点11,第一 碳片6的两侧边缘设有三个凹位,所述第一凸点11与第一碳片中间的凹位62扣合固定。
[0023] 作为对上述第一碳片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外壳3在靠近胶质转片5 -端设有第 一金属扣31,第一金属扣31穿过第一碳片6两侧边缘的其余两凹位,与所述的轴套1扣合。
[0024] 作为对上述免焊地线的电位器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开关本体9设有第二凸点91, 第二碳片7的两侧边缘设有三个凹位,所述第二凸点91与第二碳片7中间的凹位71扣合 固定。
[0025] 作为对上述第二碳片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外壳3在靠近切换轴10-端设有第二 金属扣32,第二金属扣32穿过第二碳片7两侧边缘的其余两凹位,与所述的开关本体9扣 合。
[0026]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 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免焊地线的电位器,包括轴套、轴心、外壳、开关本体、第一刷子和胶质转片,所述的 轴心固定于轴套内,所述的第一刷子位于轴套与胶质转片之间,外壳与轴套之间设有所述 的第一刷子、胶质转片,胶质转片在靠近第一刷子的一面设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 柱与第一刷子的穿孔(41)配合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碳片,所述的第一碳片位于 胶质转片及轴套之间,第一碳片设置三个相互平行且左右依次排列的引脚,第一碳片的上 表面分别涂有同时与左右两个引脚相连的第一银层以及与中间引脚相连的第二银层,第一 银层与第二银层之间相互分离,其中第一银层延伸至第一碳片上表面的外边缘。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焊地线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胶质转片与外壳之间包括 第二刷子,外壳与开关本体之间设有第二碳片和切换轴,所述的第二碳片的上表面分别涂 有同时与左右两个引脚相连的第三银层以及与中间引脚相连的第四银层,第三银层与第四 银层之间相互分离。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焊地线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胶质转片在靠近第二刷子 的一面设有第二固定柱,第二固定柱与第二刷子的穿孔(81)配合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焊地线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设有第一凸点,第 一碳片的两侧边缘设有三个凹位,所述第一凸点与第一碳片中间的凹位扣合固定。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焊地线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在靠近胶质转 片一端设有第一金属扣,第一金属扣穿过第一碳片两侧边缘的其余两凹位与所述的轴套扣 合。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焊地线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本体设有第二凸 点,第二碳片的两侧边缘设有三个凹位,所述第二凸点与第二碳片中间的凹位扣合固定。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免焊地线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在靠近切换轴 一端设有第二金属扣,第二金属扣穿过第二碳片两侧边缘的其余两凹位与所述的开关本体 扣合。
【文档编号】H01C10/36GK203871101SQ201420171411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0日
【发明者】蒋锡林 申请人:东莞市林积为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