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电磁干扰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3443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抗电磁干扰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抗电磁干扰数据线,包括线材、分别连接于线材两端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内部的线材上分别套设有抗电磁干扰的第一磁性环和第二磁性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内部的线材上分别套设有抗电磁干扰的第一磁性环和第二磁性环,从而实现了对干扰的屏蔽和消除,达到了抗EMC能力强,传输效果稳定的技术效果;此外,第一磁性环和第二磁性环以异名磁极相对地固设于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匹配位置,使数据线两端吸附呈纺锤形,方便收纳。
【专利说明】抗电磁干扰数据线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电磁干扰数据线。

【背景技术】
[0002] 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电磁波的干扰,同时也会产生电磁波干扰外界 的电子设备,即EMC效应,EMC效应会对信号传输产生干扰降低了信号传输的质量,现有的 数据线抗EMC能力弱,且传输效果差。
[0003] 此外,现有的数据线长且杂乱,收纳不便。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抗EMC能力强,且传输效 果稳定的数据线。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抗电磁干扰数据线,包括 线材、分别连接于线材两端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内 部的线材上分别套设有抗电磁干扰的第一磁性环和第二磁性环。从而,在数据线两端的连 接器内部的线材上分别套设抗电磁干扰的磁性环,即设置在数据线与外部电子设备的两个 连接处,容易产生电磁干扰的位置,而不是在数据线的一端,也不是在中间位置,大大提高 了数据线的数据线的抗EMC能力,传输效果稳定。
[0006] 进一步地,第一磁性环和第二磁性环以异名磁极相对地固设于第一连接器和第二 连接器的匹配位置。从而,完全装配好的数据线两端的连接器内部各有一个带极性的磁性 环,所述两磁性环同时具有相互吸引的磁吸力,使数据线两端吸附而呈纺锤形,外形美观且 方便收纳,如方便生产厂商将成品数据线放置在包装盒中,同时以优美的外观展示给用户。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环和第二磁性环均有方形磁性件和U形磁性件组成。所 述U形磁性件的开口部抵于方形磁性件的侧面。具体地,U形磁性件的开口部抵于方形磁 性件的侧面的方式,再配合壳体的卡扣固定,使得磁性环结构稳固不易变形。此外,两个方 形的磁性件在外形上还可以起到精确对位吸附的作用。
[0008] 进一步地,所述方形磁性件为磁铁,U形磁性件对应为U形的磁铁或磁性件,或者 方形磁性件为磁性铁,U形磁性件对应为U形的磁铁。具体地,采用磁性铁减少了磁铁的使 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能达到抗电磁干扰的效果。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均包括底壳、固接于底壳上的顶壳及固 设于由底壳和顶壳构成的腔体中的连接芯,连接芯电连接于所述线材,底壳上形成有卡固U 形磁性件的卡槽。具体地,底壳上的卡槽实现了 U形磁性件的精确定位安装,结构牢固。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环和第二磁性环均由两个开口部相互抵接的U形磁性件 组成。优选地,所述两个U形磁性件形状结构相同。从而,两个拱形结构相抵接使得磁性环 结构更稳固不易变形。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环、第二磁性环为方形、圆形或椭圆形封闭环。
[001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内部的线材上 分别套设有抗电磁干扰的第一磁性环和第二磁性环,从而实现了对干扰的屏蔽和消除,达 到了抗EMC能力强,传输效果稳定的技术效果;此外,第一磁性环和第二磁性环以异名磁极 相对地固设于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匹配位置,使数据线两端吸附呈纺锤形,方便收 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抗电磁干扰的数据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抗电磁干扰的数据线的收纳状态示意图。
[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抗电磁干扰的数据线的分解示意图。
[0016]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抗电磁干扰的数据线的磁性环示意图。
[0017]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抗电磁干扰的数据线的磁性环示意图。
[0018]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抗电磁干扰的数据线的磁性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抗电磁干扰数据线,优选地,数 据线的一端为标准USB接口或超薄的标准USB接口,另一端为Mini-USB接口或Micro-USB 接口,所述数据线包括线材10、第一连接器20和第二连接器30。
[0021] 第一连接器20和第二连接器30分别连接于线材10两端,所述第一连接器20和 第二连接器30内部的线材10上分别套设有抗电磁干扰的第一磁性环和第二磁性环。从 而,在数据线两端的连接器内部的线材10上分别套设抗电磁干扰的磁性环,即设置在数据 线与外部电子设备的两个连接处,容易产生电磁干扰的位置,而不是在数据线的一端,也不 是在中间位置,大大提高了数据线的数据线的抗EMC能力,传输效果稳定。
[0022] 第一磁性环和第二磁性环以异名磁极相对地固设于第一连接器20和第二连接器 30的匹配位置。从而,装配好的数据线两端的连接器内部各有一个带极性的磁性环,所述两 磁性环同时具有相互吸引的磁吸力,使数据线两端吸附而呈纺锤形,外形美观且方便收纳, 如方便生产厂商将成品数据线放置在包装盒中,同时以优美的外观展示给用户。综上,收纳 后的数据线更简洁,包装更方便;磁吸收纳方式在外观结构上不需要增加任何零件,看上去 更简洁,为大家所喜欢。
[0023]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磁性环和第二磁性环均有方形磁性件40和U形磁性 件50组成。所述U形磁性件50开口部抵于方形磁性件40的侧面,U形磁性件50开口长 度小于方形磁性件40长度(如图4所示),或者,U形磁性件50开口长度与方形磁性件40长 度相等(如图5所示)。具体地,U形磁性件50开口部抵于方形磁性件40的侧面的方式,再 配合壳体的卡扣固定,使得磁性环结构稳固不易变形。此外,两个方形的磁性件在外形上还 可以起到精确对位吸附的作用。
[0024] 所述方形磁性件40为磁铁,U形磁性件50对应为U形的磁铁或磁性件,或者方形 磁性件40为磁性铁,U形磁性件50对应为U形的磁铁。具体地,采用磁性铁减少了磁铁的 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能达到抗电磁干扰的效果。
[0025] 所述第一连接器20和第二连接器30均包括底壳21、固接于底壳21上的顶壳22 及固设于由底壳21和顶壳22构成的腔体中的连接芯23,连接芯23电连接于所述线材10, 底壳21上形成有卡固U形磁性件50的卡槽210。具体地,底壳21上的卡槽210实现了 U 形磁性件50的精确定位安装,结构牢固。
[0026]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磁性环和第二磁性环均由两个开口 部相互抵接的U形磁性件组成。优选地,所述两个U形磁性件50形状结构相同。从而,两 个拱形结构相抵接使得磁性环结构更稳固不易变形。
[0027]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磁性环、第二磁性环为方形、圆形或椭圆形封闭 环。当然,所述磁性环的形态还可以是一个整体式、绕线的或带孔的等。
[002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抗电磁干扰数据线的主要制造过程如下(本实施例以超薄的 标准USB接口端为第一连接器20端,Micro-USB接口端为第二连接器30端为例进行说明):
[0029] 第一连接器20端:线材10焊接于第一连接器20端的连接芯23(本实施方式中为 PCBA)上,将U形磁性件50装入底壳21对应的卡槽210内,再将焊好线的PCBA装入所述底 壳21,将方形磁性件40定位于顶壳22对应位置,随后将所述顶壳22对接在底壳21上,此 时,线材10穿设于由方形磁性件40和U形磁性件50形成的封闭磁性环之中,最后,保证方 形磁性件40极性方向正确的同时,通过超声波波作业将底壳21、顶壳22连接密实。
[0030] 第二连接器30端:同理,线材10焊接于第二连接器30端的连接芯23 (本实施方 式中为端子)上,将U形磁性件50装入底壳21对应的卡槽210内,再将焊好线的插头装入 所述底壳21,将方形磁性件40定位于顶壳22对应位置,随后将顶壳22对接在底壳21上, 此时,线材10穿设于由方形磁性件40和U形磁性件50形成的封闭磁性环之中,最后,保证 方形磁性件40极性方向匹配的同时,通过超声波波作业将底壳21、顶壳22连接密实。
[003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一连接器20和第二连接器30内部的 线材10上分别套设有抗电磁干扰的第一磁性环和第二磁性环,从而实现了对干扰的屏蔽 和消除,达到了抗EMC能力强,传输效果稳定的技术效果;此外,第一磁性环和第二磁性环 以异名磁极相对地固设于第一连接器20和第二连接器30的匹配位置,使数据线两端吸附 呈纺锤形,方便收纳。
[0032]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 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抗电磁干扰数据线,包括线材、分别连接于线材两端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 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内部的线材上分别套设有抗电磁干扰的第 一磁性环和第二磁性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干扰数据线,其特征在于,第一磁性环和第二磁性环 以异名磁极相对地固设于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匹配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干扰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环和第二磁 性环均有方形磁性件和U形磁性件组成,所述U形磁性件的开口部抵于方形磁性件的侧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电磁干扰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磁性件为磁铁,U 形磁性件对应为U形的磁铁或磁性件,或者方形磁性件为磁性铁,U形磁性件对应为U形的 磁铁。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抗电磁干扰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 连接器均包括底壳、固接于底壳上的顶壳及固设于由底壳和顶壳构成的腔体中的连接芯, 连接芯电连接于所述线材,底壳上形成有卡固U形磁性件的卡槽。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干扰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环和第二磁 性环均由两个开口部相互抵接的U形磁性件组成。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干扰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环、第二磁性 环为方形、圆形或椭圆形封闭环。
【文档编号】H01R13/719GK203850569SQ201420171288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9日
【发明者】张宗升, 唐生, 方小卫, 陈彦 申请人:江苏腾威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