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抗电磁干扰燃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58667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抗电磁干扰燃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燃油栗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抗电磁干扰燃油栗。
【背景技术】
[0002]在现代轿车中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汽油喷射系统,他们的供油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必须安有电动燃油栗,他的主要任务是供给燃油系统足够的且有一定压力的燃油,其作用是把燃油从邮箱中吸出、加压后输送到供油管中,因其工作中有微弱的电磁干扰也会对其产生影响,造成供油不合理或停止工作,从而给汽车的正常行驶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也使燃油栗更易手腐蚀,造成其寿命的减少。
[0003]燃油油位传感器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汽车驾驶人员通过汽车油箱内的燃油油位传感器得知汽车燃油的剩余量,以此预估汽车的行驶里程。同时在具备车联网的汽车上,更需要准确得知汽车燃油的剩余量,这就需要准确的燃油油位信号。但目前的汽车燃油油位传感器大多采取的是两线制的变阻器油位传感器,此种油位传感器不能完全消除变阻器接触电阻对油位信号的影响,因此对油位信号的不准确有一定的隐患。为了规避变阻器接触电阻对油位信号的影响,也有人提出三线制汽车油位传感器,此种油位传感器可以完全消除变阻器接触电阻对油位信号的影响,可以准确传输汽车燃油油位的信号。但是,正是这种完全消除变阻器接触电阻对油位信号影响的方案,却给汽车的抛锚事故埋下了隐患。这是由于汽车变阻器之所以产生接触电阻,是由于燃油对变阻器的腐蚀造成的结果,既然汽车燃油对油位传感器的变阻器产生了腐蚀作用,也就对浸在燃油中的燃油栗产生腐蚀作用,当燃油栗被腐蚀到一定程度时,燃油栗将完全失效,停止工作,汽车将出现抛锚事故,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油位传感器的变阻器接触电阻的影响被完全消除,所以在燃油栗停止工作之前不会有症状反映出来。汽车燃油油位传感器接触电阻对油位信号的影响,汽车燃油栗因腐蚀造成的抛锚事故,这是鱼和熊掌的关系,若能兼得,将是汽车燃油油位监测技术的突破。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抗电磁干扰燃油栗,该系统不仅解决了油位传感器中变阻器接触电阻对油位信号的影响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实时监测了燃油对油位传感器及其燃油栗的腐蚀程度,并进行了预警,从而有效保护易受电磁影响的部件,使得其能够正常工作,在保障燃油系统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提高自身的使用寿命。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电机壳,所述电机壳底部连接有进油板,电机壳上部连接有出油端盖,所述进油板底部中间设置有进油板挡钉,进油板挡钉上方设置有叶轮,叶轮上方设置有出油板,所述出油板中间设置有出油板轴承,出油板轴承套在栗芯下方的电枢轴上,所述栗芯上方的电枢轴上套有电器座轴承,所述电器座轴承上套有电器座,所述电器座左侧上方设置有扼流圈总成,扼流圈总成内穿有磁芯,电器座中间上方设置有碳刷总成,电器座右侧上方与油嘴连接,扼流圈总成上方设置有电极,所述出油端盖盖在电器座上,所述磁芯旁边设置有抗电磁干扰电容,所述油嘴一侧还设置有安全阀,所述栗芯还与油位监测系统连接,所述油位监测系统它包括油位传感器电路和监测电路两部分,其中油位传感器电路又由:可变电阻器和可变电阻器接触电阻两部分构成;监测电路由:燃油表电子控制单元、分压电阻和恒流源电源模块构成,所述可变电阻器滑动接触头处的接触电阻与燃油表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同时接触电阻还通过分压电阻与恒流源电源模块连接;所述可变电阻器除滑动接触头外的两端,其中一端与电源相连接,另外一端作为油位信号的采集端,与燃油表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整个系统的供电由汽车的蓄电池供电,油位传感器的电源由恒流源电源模块供电。
[000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I)可完全避免油位传感器中变阻器接触电阻对油位信号的影响问题;(2)实时监测了燃油对油位传感器及其燃油栗的腐蚀程度,并进行预警。它对燃油栗的整体设计,并在特殊位置加装抗电磁干扰电容,从而有效保护易受电磁影响的部件,使得其能够正常工作,在保障燃油系统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提高自身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的结构不意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09]图3为图1的俯视图;
[0010]图4为本实用新型油位监测系统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0012]实施例:如附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故障预警式抗电磁干扰燃油栗。它包括电机壳I,所述电机壳I底部连接有进油板2,电机壳I上部连接有出油端盖3,所述进油板2底部中间设置有进油板挡钉4,进油板挡钉4上方设置有叶轮5,叶轮5上方设置有出油板6,所述出油板6中间设置有出油板轴承7,出油板轴承7套在栗芯8下方的电枢轴上,所述栗芯8上方的电枢轴上套有电器座轴承9,所述电器座轴承9上套有电器座10,所述电器座10左侧上方设置有扼流圈总成11,扼流圈总成内穿有磁芯12,电器座10中间上方设置有碳刷总成13,电器座10右侧上方与油嘴14连接,扼流圈总成11上方设置有电极15,所述出油端盖3盖在电器座10上,所述磁芯12旁边设置有抗电磁干扰电容16,所述油嘴14 一侧还设置有安全阀17,所述栗芯8还与油位监测系统连接,所述油位监测系统包括包括油箱内部油位传感器电路101和仪表内部监测电路102两部分,其中油箱内部油位传感器电路101又由:可变电阻器111和可变电阻器接触电阻112两部分构成;仪表内部监测电路102由:燃油表电子控制单元121、分压电阻122和恒流源电源模块123构成,所述可变电阻器111滑动接触头处的接触电阻112与燃油表电子控制单元121电连接,同时接触电阻112还通过分压电阻122与恒流源电源模块123连接;所述可变电阻器111除滑动接触头外的两端,其中一端与电源相连接,另外一端作为油位信号的采集端,与燃油表电子控制单元121电连接;整个系统的供电由汽车的蓄电池供电,油箱内部油位传感器的电源由恒流源电源模块123供电,所述接触电阻112是由于可变电阻器111受燃油腐蚀而可能产生的一种不确定阻值的电阻。
[0013]本实用新型对燃油栗的整体设计,并在特殊位置加装抗电磁干扰电容,从而有效保护易受电磁影响的部件,使得其能够正常工作,在保障燃油系统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提高自身的使用寿命。
[0014]本实用新型油位监测系统运行时,油箱内部油位传感器中的可变电阻器111在油浮子的带动下,A点与B点之间的电阻值将随之发生改变,假设在一定油量时,A点与B点之间的电阻值为Rx,可变电阻器接触电阻112的阻值为Rcontact,恒流源电源模块123提供的电流值为I,则油位传感器输出给仪表内部监测电路的电压值Ul和U2为:
[0015]Ul = I*Rx,Ul为油位信号,其电压值的大小与可变电阻器接触电阻112的阻值无关,即,油位信号不受可变电阻器接触电阻112的影响。
[0016]U2 = I*(Rx+Rcontact),U2为油位传感器及其燃油栗被燃油腐蚀程度的主要信号。
[0017]U2-Ul = I*Rc0ntact,所以U2-U1的电压值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油位传感器及其燃油栗被燃油腐蚀程度。
[0018]当U2-U1 = O时,S卩,U2 = Ul说明油位传感器的可变电阻器接触电阻112阻值为O,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油位传感器及其燃油栗未被燃油腐蚀。
[0019]当U2-U1的差值增大时,说明可变电阻器接触电阻112的阻值为Rcontact在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油位传感器及其燃油栗被燃油腐蚀的程度在增大。
[0020]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抗电磁干扰燃油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机壳,所述电机壳底部连接有进油板,电机壳上部连接有出油端盖,所述进油板底部中间设置有进油板挡钉,进油板挡钉上方设置有叶轮,叶轮上方设置有出油板,所述出油板中间设置有出油板轴承,出油板轴承套在栗芯下方的电枢轴上,所述栗芯上方的电枢轴上套有电器座轴承,所述电器座轴承上套有电器座,所述电器座左侧上方设置有扼流圈总成,扼流圈总成内穿有磁芯,电器座中间上方设置有碳刷总成,电器座右侧上方与油嘴连接,扼流圈总成上方设置有电极,所述出油端盖盖在电器座上,所述磁芯旁边设置有抗电磁干扰电容,所述油嘴一侧还设置有安全阀,所述栗芯还与油位监测系统连接,所述油位监测系统它包括油位传感器电路和监测电路两部分,其中油位传感器电路又由:可变电阻器和可变电阻器接触电阻两部分构成;监测电路由:燃油表电子控制单元、分压电阻和恒流源电源模块构成,所述可变电阻器滑动接触头处的接触电阻与燃油表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同时接触电阻还通过分压电阻与恒流源电源模块连接;所述可变电阻器除滑动接触头外的两端,其中一端与电源相连接,另外一端作为油位信号的采集端,与燃油表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整个系统的供电由汽车的蓄电池供电,油位传感器的电源由恒流源电源模块供电。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抗电磁干扰燃油泵。它包括电机壳,所述电机壳底部连接有进油板,电机壳上部连接有出油端盖,所述进油板底部中间设置有进油板挡钉,进油板挡钉上方设置有叶轮,叶轮上方设置有出油板,所述出油板中间设置有出油板轴承,出油板轴承套在泵芯下方的电枢轴上,所述电器座左侧上方设置有扼流圈总成,电器座右侧上方与油嘴连接,扼流圈总成上方设置有电极,所述出油端盖盖在电器座上,所述磁芯旁边设置有抗电磁干扰电容,所述泵芯还与油位监测系统连接,所述油位监测系统它包括油位传感器电路和监测电路两部分。本实用新型不仅解决了油位传感器中变阻器接触电阻对油位信号的影响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实时监测了燃油对油位传感器及其燃油泵的腐蚀程度,并进行了预警。
【IPC分类】F02M37/08, G01F23/30
【公开号】CN205370813
【申请号】CN201521105750
【发明人】陈建江, 施忠杰, 崔建维, 袁林
【申请人】合肥市实固尔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7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