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线快速连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7847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地线快速连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线快速连接装置,由第一夹箍、第二夹箍、母钎头、公钎头、公护套、母护套、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组成,所述公钎头外部设有公护套,所述母钎头外部设有母护套,所述第一夹箍通过第一电缆与母钎头相连接,所述第二夹箍通过第二电缆与公钎头相连接,所述公钎头插接式连接在母钎头内,所述公护套插接式连接在母护套内。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制作。该连接方式较以前传统的卡子连接节省连接时间近10min,且安全可靠,不仅提高了开井效率也提高了油轮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地线快速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线快速连接装置。主要解决海上油轮如何有效消除静电影 响,能够通过使用该装置起到节省地线连接时间、提高地线连接可靠性以及油轮安全性的 作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油轮靠井生产和过驳时通常都是将地线连接在平台栏杆的卡子上,并用螺栓 固定,且各油轮的接地线各式各样,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于海况等原因地线还经常出现脱落 的情况,油轮船员有时候巡视不到无法发现,起不到有效消除静电的作用;加之海上空气潮 湿,接地点极易锈蚀;一旦遇特殊天气,油轮和平台就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地线快速连接装置。
[0004] 其技术方案是:地线快速连接装置,由第一夹箍、第二夹箍、母钎头公钎头、、公护 套、母护套、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组成,所述公钎头外部设有公护套,所述母钎头外部设有 母护套,所述第一夹箍通过第一电缆与母钎头相连接,所述第二夹箍通过第二电缆与公钎 头相连接,所述公钎头插接式连接在母钎头内,所述公护套插接式连接在母护套内。
[0005] 其中,所述第一夹箍为两半圆结构的金属环相对组成,两半圆结构的两端部设有 螺栓,通过螺栓能使两半圆结构的金属环固定或拆卸,金属环内圆上设有向内凸起的尖刺; 所述第二夹箍与第一夹箍的结构相同。所述公钎头为在一端粗、一端细的金属圆柱体的粗 端中间设有横向第二电缆孔,金属圆柱体粗端一侧垂直设有与第二电缆孔相连通的设有内 螺纹的孔,该孔上螺纹连接有压紧螺栓,所述金属圆柱体的细端部设有一凸起块。所述母钎 头为在一端粗、一端细的金属柱体的粗端中间设有横向第一电缆孔,金属柱体粗端一侧垂 直设有与第一电缆孔相连通的设有内螺纹的过孔,该过孔上螺纹连接有紧压螺栓,所述金 属圆柱体的细端中间设有横向半插孔,该横向半插孔一侧设有豁口,该豁口内端设有与其 垂直相连的切口,豁口与切口组成歪倒的L字状结构。所述横向半插孔的内径与公钎头细 端的外径相吻合,所述豁口与切口的宽度与凸起块的宽度相吻合,公钎头细端能通过凸起 块沿豁口插入到母钎头的横向半插孔内,插到位后旋转公钎头凸起块能卡在切口内。所述 公护套前端为圆筒状,后端为锥形状结构,其前端部外圆上设有凸环。所述母护套前端为圆 筒状,后端为锥形状结构,其前端部内圆上设有凹环。所述公护套前端的外径与母护套前端 的内径相吻合,护套前端能插入到母护套前端并通过凸环和凹环卡接。
[0006]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制作。该连接方式较以前传 统的卡子连接节省连接时间近l〇min,且安全可靠,不仅提高了开井效率也提高了油轮的安 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公钎头及母钎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参照图1 一图2, 一种地线快速连接装置,由第一夹箍1、第二夹箍2、公钎头3、母钎 头4、公护套5、母护套6、第一电缆7和第二电缆8组成,第一夹箍1为两半圆结构的金属环 11相对组成,两半圆结构的金属环11两端部设有螺栓12,通过螺栓12能使两半圆结构的 金属环11固定或拆卸,金属环11内圆上设有向内凸起的尖刺13 ;第二夹箍2与第一夹箍1 的结构相同。公钎头3为在一端粗、一端细的金属圆柱体的粗端中间设有横向第二电缆孔 31,金属圆柱体粗端一侧垂直设有与第二电缆孔31相连通的设有内螺纹的孔32,该孔上螺 纹连接有压紧螺栓33,金属圆柱体的细端部设有一凸起块34。母钎头4为在一端粗、一端 细的金属柱体的粗端中间设有横向第一电缆孔41,金属柱体粗端一侧垂直设有与第一电缆 孔41相连通的设有内螺纹的过孔42,该过孔42上螺纹连接有紧压螺栓43,金属圆柱体的 细端中间设有横向半插孔44,该横向半插孔44 一侧设有豁口 45,该豁口 45内端设有与其 垂直相连的切口 46,豁口与45切口 46组成歪倒的L字状结构。横向半插孔44的内径与公 钎头3细端的外径相吻合,豁口 45与切口 46的宽度与凸起块34的宽度相吻合,公钎头3 细端能通过凸起块34沿豁口 45插入到母钎头4的横向半插孔内44,插到位后旋转公钎头 3凸起34块能卡在切口 46内。公护套5前端为圆筒状,后端为锥形状结构,其前端部外圆 上设有凸环51。母护套6前端为圆筒状,后端为锥形状结构,其前端部内圆上设有凹环61。 公护套5前端的外径与母护套6前端的内径相吻合,公护套5前端能插入到母护套6前端 并通过凸环51和凹环61卡接。
[0010] 将第一电缆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夹箍1上,另一端穿过母护套6的后端插入 母钎头2的第一电缆孔41内,并用紧压螺栓43压紧;将第二电缆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 夹箍2上,另一端穿过公护套5的后端插入公钎头3的第二电缆孔31内,并用压紧螺栓33 压紧;使用时,将第二夹箍2固定在平台栏杆上,第一夹箍1置于油轮上并与地线连接好,通 过尖刺13能保证导电性的良好接触。油轮靠好平台后,只需将母钎头2插入平台栏杆上固 定的公钎头3即可实现地线的快速连接,对接后将公护套5的前端插入母护套6的前端内 即可。
[0011]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制作。该连接方式较以前传统的卡子连接节 省连接时间近l〇min,且安全可靠,不仅提高了开井效率也提高了油轮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
1. 地线快速连接装置,由第一夹箍、第二夹箍、母钎头、公钎头、公护套、母护套、第一 电缆和第二电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公钎头外部设有公护套,所述母钎头外部设有母护 套,所述第一夹箍通过第一电缆与母钎头相连接,所述第二夹箍通过第二电缆与公钎头相 连接,所述公钎头插接式连接在母钎头内,所述公护套插接式连接在母护套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线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箍为两半圆结 构的金属环相对组成,两半圆结构的两端部设有螺栓,通过螺栓能使两半圆结构的金属环 固定或拆卸,金属环内圆上设有向内凸起的尖刺;所述第二夹箍与第一夹箍的结构相同。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线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钎头为在一端粗、一 端细的金属圆柱体的粗端中间设有横向第二电缆孔,金属圆柱体粗端一侧垂直设有与第二 电缆孔相连通的设有内螺纹的孔,该孔上螺纹连接有压紧螺栓,所述金属圆柱体的细端部 设有一凸起块。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线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母钎头为在一端粗、一 端细的金属柱体的粗端中间设有横向第一电缆孔,金属柱体粗端一侧垂直设有与第一电缆 孔相连通的设有内螺纹的过孔,该过孔上螺纹连接有紧压螺栓,所述金属圆柱体的细端中 间设有横向半插孔,该横向半插孔一侧设有豁口,该豁口内端设有与其垂直相连的切口,豁 口与切口组成歪倒的L字状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线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半插孔的内径与 公钎头细端的外径相吻合,所述豁口与切口的宽度与凸起块的宽度相吻合,公钎头细端能 通过凸起块沿豁口插入到母钎头的横向半插孔内,插到位后旋转公钎头凸起块能卡在切口 内。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线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护套前端为圆筒状, 后端为锥形状结构,其前端部外圆上设有凸环。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线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护套前端为圆筒状, 后端为锥形状结构,其前端部内圆上设有凹环。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6或7所述的地线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护套前端的 外径与母护套前端的内径相吻合,护套前端能插入到母护套前端并通过凸环和凹环卡接。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3911164SQ201420286243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日
【发明者】李永贤, 唐雷, 王彬, 刘岩, 罗勇, 隋海波, 苏广辉, 陈军, 侯庆利, 李思先 申请人:李永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