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0186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离开关,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动触片组件,壳体的两侧均设有静触片,壳体上设有观察窗,观察窗内嵌合有透明挡板,挡板的形状与观察窗形状相适配,壳体上还设有用于固定透明挡板的固定组件,透明挡板通过固定组件与观察窗可拆卸连接。在观察窗上嵌合透明挡板,将原先开口的观察窗封闭,防止外部粉尘杂质等污染物进入壳体内,使壳体内部结构的清洁,保证动触头组件的正常工作,通过透明挡板清楚地看到标示符号,识别隔离开关的开合状态,并且透明挡板通过固定组件与观察窗可拆卸连接,在透明挡板受损或污染影响观察标示符号时,可将透明挡板拆下清洗或更换,保证观察窗的正常工作,以及对隔离开关开合状态的有效识别。
【专利说明】隔罔开关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0002] 隔离开关是高压开关电器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电器,顾名思义,其在电路中起隔离 作用。
[0003] 目前,市场上的隔离开关,它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动触片组件,动触片组件 包括滑槽以及滑移连接于滑槽内的滑块,滑块上设有动触片,壳体的两侧设有静触片,动触 片于滑块滑移过程中与静触片接触导通。这种隔离开关,为了有效识别隔离开关的开合状 态,其在壳体上设置观察窗,能直观地看到滑块于壳体内的滑移,在滑块上的对应位置标示 示意开合状态的符号后,便可直观地通过观察窗识别隔离开关开合状态,但现有的隔离开 关,其观察窗往往只是在壳体上开设开口,而没有相应的防尘防潮措施,长期使用中,外界 的粉尘杂质以及污染液体容易通过观察窗,进入到壳体内部,污染滑块和滑槽,导致滑移不 顺畅甚至卡死,并且污染标示符号,使其难以辨别,影响判断。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离开关,能防止粉 尘杂质等污染物通过观察窗进入壳体内,保证内部结构清洁以及正常识别开合状态。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离开关,包括壳体以及 设于壳体内的动触片组件,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设有静触片,所述壳体上设有观察窗,所述观 察窗内嵌合有透明挡板,所述挡板的形状与观察窗形状相适配,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用于固 定透明挡板的固定组件,所述透明挡板通过固定组件与观察窗可拆卸连接。
[000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观察窗上嵌合透明挡板,将原先开口的观察窗封闭,防 止外部粉尘杂质等污染物进入壳体内,使壳体内部结构的清洁,保证动触头组件的正常工 作,工作人员能通过透明挡板清楚地看到滑块上的标示符号,识别隔离开关的开合状态,并 且透明挡板通过固定组件与观察窗可拆卸连接,在透明挡板受损或污染影响观察标示符号 时,可将透明挡板拆下清洗或更换,保证观察窗的正常工作,以及对隔离开关开合状态的有 效识别。
[000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槽以及滑移连接于滑槽内的滑 块,所述滑槽设置在壳体上,所述滑槽与观察窗连通,所述滑块的一端与滑槽的内壁之间抵 设有弹性件,其另一端延伸至观察窗内并与透明挡板抵接。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与滑槽滑移连接,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其一端延伸至 观察窗并与透明挡板弹性抵接,为透明挡板提供了固定力,防止在操作或意外事故中可能 产生的震动,导致透明挡板脱落,并且只需滑动滑块,使其端部脱离观察窗,即可方便地将 透明挡板拆下,操作方便。
[000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向壳体的外侧凸设有操作部,所述壳体上设 有供操作部滑移的操作槽,所述操作部与操作槽滑移连接。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拆卸透明挡板时,拨动操作部使其于操作槽内滑移,联 动滑块于滑槽内滑移,操作方便。
[001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部设置为凸块,所述凸块上设有自观察窗向 弹性件方向朝壳体的外侧倾斜设置的楔形面。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设的凸块,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且设置楔形面,更符合 人机工程,使得在通过手指拨动凸块时,更加舒适。
[001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楔形面上设有锯齿纹。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锯齿纹增加了手指与凸块之间的摩擦力,起到防滑的作 用,方便操作。
[001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明挡板的边缘设有密封圈。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增加了透明挡板的边缘与观察窗的边缘之间的密 封性,有效防止粉尘杂质等污染物进入壳体内。
[001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圈由橡胶制成。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以及密封性,密封性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隔离开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离开关实施例的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静触片;3、观察窗;4、透明挡板;5、固定组件;51、滑 槽;52、滑块;53、弹性件;54、操作部;541、楔形面;542、锯齿纹;55、操作槽;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隔离开关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4] -种隔离开关,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壳体1内的动触片组件,所述壳体1的两侧均 设有静触片2,所述壳体1上设有观察窗3,所述观察窗3内嵌合有透明挡板4,所述挡板的 形状与观察窗3形状相适配,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用于固定透明挡板4的固定组件5,所述 透明挡板4通过固定组件5与观察窗3可拆卸连接。
[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观察窗3上嵌合透明挡板4,将原先开口的观察窗3封 闭,防止外部粉尘杂质等污染物进入壳体1内,使壳体1内部结构的清洁,保证动触头组件 的正常工作,工作人员能通过透明挡板4清楚地看到滑块52上的标示符号,识别隔离开关 的开合状态,并且透明挡板4通过固定组件5与观察窗3可拆卸连接,在透明挡板4受损或 污染影响观察标示符号时,可将透明挡板4拆下清洗或更换,保证观察窗3的正常工作,以 及对隔离开关开合状态的有效识别。
[0026] 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滑槽51以及滑移连接于滑槽51内的滑块52,所述滑槽51设 置在壳体1上,所述滑槽51与观察窗3连通,所述滑块52的一端与滑槽51的内壁之间抵 设有弹性件53 (此处,弹性件53设置为压簧),其另一端延伸至观察窗3内并与透明挡板4 抵接。
[002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52与滑槽51滑移连接,在弹性件53的作用下,其一 端延伸至观察窗3并与透明挡板4弹性抵接,为透明挡板4提供了固定力,防止在操作或意 外事故中可能产生的震动,导致透明挡板4脱落,并且只需滑动滑块52,使其端部脱离观察 窗3,即可方便地将透明挡板4拆下,操作方便。
[0028] 所述滑块52向壳体1的外侧凸设有操作部54,所述壳体1上设有供操作部54滑 移的操作槽55,所述操作部54与操作槽55滑移连接。
[002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拆卸透明挡板4时,拨动操作部54使其于操作槽55内 滑移,联动滑块52于滑槽51内滑移,操作方便。
[0030] 所述操作部54设置为凸块,所述凸块上设有自观察窗3向弹性件53方向朝壳体 1的外侧倾斜设置的楔形面541。
[003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设的凸块,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且设置楔形面541,更符 合人机工程,使得在通过手指拨动凸块时,更加舒适。
[0032] 所述楔形面541上设有锯齿纹542(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楔形面541上还可以设置 凸点或其他形状的防滑纹路)。
[003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锯齿纹542增加了手指与凸块之间的摩擦力,起到防滑 的作用,方便操作。
[0034] 所述透明挡板4的边缘设有密封圈6。
[003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6增加了透明挡板4的边缘与观察窗3的边缘之 间的密封性,有效防止粉尘杂质等污染物进入壳体1内。
[0036] 所述密封圈6由橡胶制成。
[003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以及密封性,密封性强。
【权利要求】
1. 一种隔离开关,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动触片组件,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设有静 触片,所述壳体上设有观察窗,其特征是:所述观察窗内嵌合有透明挡板,所述挡板的形状 与观察窗形状相适配,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用于固定透明挡板的固定组件,所述透明挡板通 过固定组件与观察窗可拆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是: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槽以及滑移连接 于滑槽内的滑块,所述滑槽设置在壳体上,所述滑槽与观察窗连通,所述滑块的一端与滑槽 的内壁之间抵设有弹性件,其另一端延伸至观察窗内并与透明挡板抵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是:所述滑块向壳体的外侧凸设有操作部, 所述壳体上设有供操作部滑移的操作槽,所述操作部与操作槽滑移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是:所述操作部设置为凸块,所述凸块上设 有自观察窗向弹性件方向朝壳体的外侧倾斜设置的楔形面。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是:所述楔形面上设有锯齿纹。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是:所述透明挡板的边 缘设有密封圈。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圈由橡胶制成。
【文档编号】H01H31/02GK203882859SQ201420319868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6日
【发明者】郑凯 申请人:浙江开宇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