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压气式负荷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0643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压气式负荷开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压气式负荷开关,包括动触头、静触头、支架、拐臂、主轴、压气罩、上固定板、下固定板、进气盖、吹气盖。主轴在操作机构的作用下转动,通过拐臂带动动触头向下运动,动触头与静触头瞬间分离,同时动触头带动进气盖迅速压缩压气罩中的气体,压缩气体快速通过进气孔进入进气盖和吹气盖形成的气室,再从吹气盖的出气孔高速吹出,吹断动触头与静触头直接分离时产生的电弧。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动作可靠、绝缘性好、灭弧稳定、体积小、各部分连接牢固,特别适用于小型化开关设备。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压气式负荷开关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压气式负荷开关,尤其涉及一种用于SF6开关设备的新型压气式负荷开关。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负荷开关主要采用刀闸式结构体积偏大笨重,灭弧性能不理想,而随着开关设备越来越小型化,现有负荷开关已限制了开关设备的发展趋势。目前,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均采用旋转刀闸式SF6负荷开关装置,合分闸时电流产生的电磁力将电弧拉长冷却灭弧,受限于磁吹式灭弧原理本身固有的特性,此类SF6负荷开关装置结构偏大,空间利用率低、零件笨重、灭弧可靠性低、灭弧能力有限,不能较好的满足配电需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且灭弧稳定新型压气式负荷开关,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压气式负荷开关包括动触头、静触头、支架、拐臂、主轴、压气罩、上固定板、下固定板、进气盖、吹气盖,所述压气罩上下端分别固定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固定在支架上;所述主轴安装于支架内部;所述拐臂的一端固定在主轴上,拐臂的另一端与动触头一端铰接;所述动触头另一端穿过下固定板伸入压气罩内,所述进气盖套设在动触头的另一端;所述进气盖与吹气盖为漏斗型,吹气盖相向套设于进气盖内,与进气盖配合形成气室,进气盖底部围绕动触头设有至少两个进气孔,进气盖的外侧边缘密封连接在压气罩内壁上;所述吹气盖上端中心设有一出气孔;所述静触头一端固定于上固定板,静触头的另一端间隙套设在吹气盖的出气孔内,与动触头的另一端对接;所述主轴通过拐臂带动动触头上下运动,当动触头向下运动时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同时动触头带动进气盖压缩压气罩中的气体,压缩气体经进气孔进入气室,再从吹气盖的出气孔高速吹出,吹断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时产生的电弧;当动触头向上运动时,动触头带动进气盖和吹气盖上行,直到静触头的另一端通过吹气盖的出气孔与动触头的另一端对接。
[0005]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均开有凹槽,压气罩安装在凹槽中并采用绝缘胶密封固定。
[0006]所述动触头的另一端通过销栓连接进气盖。
[0007]所述动触头包括触指与动触头杆;所述触指采用自闭力结构。
[0008]所述拐臂上开有多边形、椭圆或弦切圆的套孔,拐臂通过套孔套设在主轴上。
[0009]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密封圈,所述进气盖上端外圈开有密封槽,密封圈套设在密封槽上,保证进气盖在压气罩中的气密性。
[0010]本实用新型将动触头、进气盖、吹气盖配合压气罩形成压气式负荷开关,主轴通过拐臂带动动触头上下运动;当动触头向上运动时,动触头带动进气盖和吹气盖上行,直到静触头的另一端通过吹气盖的出气孔与动触头的另一端对接;在动触头向下运动与静触头分离时,动触头带动进气盖迅速压缩压气罩中的气体,压缩气体快速经进气孔进入气室,再从吹气盖的出气孔高速吹出,从而吹断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时产生的电弧,实现灭弧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动作可靠、绝缘性好、灭弧稳定、体积小,各部分连接牢固,稳定性好,特别适用于小型化开关设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压气式负荷开关的整体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压气式负荷开关的主视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压气式负荷开关的进气盖与压气罩连接视图;
[00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压气式负荷开关的进气盖和吹气盖的结构视图;
[001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压气式负荷开关的动触头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或2所示,一种新型压气式负荷开关包括动触头3、静触头4、支架11、拐臂
2、主轴1、压气罩6、上固定板8、下固定板9、进气盖5、吹气盖7。所述压气罩6上下端分别固定于上固定板8和下固定板9 ;所述下固定板9固定在支架11上;所述主轴I安装于支架11内部;所述拐臂2 —端固定在主轴I上,拐臂2的另一端与动触头3 —端铰接;所述动触头3另一端穿过下固定板9伸入压气罩6内;所述动触头3的另一端通过销栓连接进气盖5 ;所述进气盖5与吹气盖7为漏斗型,进气盖5与吹气盖7通过螺纹相向连接形成气室,进气盖5底部围绕动触头3设有至少两个进气孔,进气盖5外侧边缘与压气罩6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吹气盖7上端中心设有一出气孔;所述静触头4 一端固定于上固定板8,上固定板8围绕静触头设有至少两个通气孔,静触头4另一端间隙套设在吹气盖7的出气孔内,与动触头3另一端对接。
[0018]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固定板8和下固定板9上均开有凹槽,压气罩6安装在凹槽中并采用绝缘胶密封固定。
[0019]如图1所示,拐臂2上开有多边形、椭圆或弦切圆的套孔,拐臂2通过套孔套设在主轴I上。
[0020]如图2、3或4所示,进气盖5上端外圈开有密封槽,密封圈10套设在密封槽上,保证进气盖5在压气罩6中的气密性。
[0021]如图5所示,动触头3包括一体的位于上端的触指和位于下端的动触头杆,触指采用自闭力结构,并采用特殊工艺处理,提高其硬度和弹性,满足动静触头的接触要求,保证良好的导电性能。
[002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0023]合闸操作:主轴I在操作机构的作用下转动,通过拐臂2作用于动触头3带动其运动,动触头3向上运动,直到静触头4另一端通过吹气盖7的出气孔与动触头3的另一端对接,完成合闸动作。
[0024]分闸操作:主轴I在操作机构的作用下转动,通过拐臂2作用于动触头3带动其运动,动触头3向下运动,动触头3与静触头4瞬间分离,同时带动进气盖5迅速压缩压气罩6中的气体,压缩气体快速通过进气孔进入进气盖5和吹气盖7形成的气室,再从吹气盖7的出气孔高速吹出,吹断动触头3与静触头4直接分离时产生的电弧,实现负荷开关的分闸过程中灭弧的功能。
[0025]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压气式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动触头、静触头、支架、拐臂、主轴、压气罩、上固定板、下固定板、进气盖、吹气盖,所述压气罩上下端分别固定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固定在支架上;所述主轴安装于支架内部;所述拐臂的一端固定在主轴上,拐臂的另一端与动触头一端铰接;所述动触头另一端穿过下固定板伸入压气罩内,所述进气盖套设在动触头的另一端;所述进气盖和吹气盖为漏斗型,吹气盖相向套设于进气盖内,与进气盖配合形成气室,进气盖底部围绕动触头设有至少两个进气孔,进气盖的外侧边缘密封连接在压气罩内壁上;所述吹气盖上端中心设有一出气孔;所述静触头一端固定于上固定板,静触头的另一端间隙套设在吹气盖的出气孔内,与动触头的另一端对接;所述主轴通过拐臂带动动触头上下运动,当动触头向下运动时,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同时动触头带动进气盖压缩压气罩中的气体,压缩气体经进气孔进入气室,再从吹气盖的出气孔高速吹出,吹断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时产生的电弧;当动触头向上运动时,动触头带动进气盖和吹气盖上行,直到静触头的另一端通过吹气盖的出气孔与动触头的另一端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压气式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开有凹槽,压气罩安装在凹槽中并采用绝缘胶密封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压气式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的另一端通过销栓连接进气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压气式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包括触指与动触头杆;所述触指采用自闭力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压气式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臂上开有多边形、椭圆或弦切圆的套孔,拐臂通过套孔套设在主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压气式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所述进气盖上端外圈开有密封槽,密封圈套设在密封槽上,保证进气盖在压气罩中的气密性。
【文档编号】H01H33/70GK204011262SQ201420327965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9日
【发明者】翟鹏飞, 韩云, 林鸿梅, 杨秋雨 申请人:福建中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