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继电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83583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电磁继电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设有导电插脚的壳座和装在所述壳座上的线圈骨架;所述线圈骨架上设置有引线脚,所述引线脚与所述导电插脚电连接;所述引线脚上成型有接线部和第一铆合部;所述接线部与绕制在所述线圈骨架上的电磁线圈连接,所述导电插脚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一铆合部铆合从而实现所述引线脚与所述导电插脚电连接的第二铆合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引线脚上的第一铆合部与导电插脚上的第二铆合部铆合,从而将所述引线脚与所述导电插脚电连接,而非采用焊锡连接方式,这样就可有效避免焊锡对产品造成污染,保证产品品质;并且也能够有效避免焊锡高温对电磁线圈产生伤害,同时铆合工序可通过自动化设备完成,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0002]电磁继电器作为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器件,被广泛应用于通讯、汽车、自动化控制盒家用电器等领域,是重要的控制器件之一。
[0003]现有市场上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其包括设有导电插脚的壳座和装在所述壳座上的线圈骨架;所述线圈骨架上设置有引线脚,所述引线脚与所述导电插脚通过焊锡后形成电连接。这种电磁继电器存在的缺陷是:焊锡时有可能会产品产生污染,进而影响产品品质;并且焊锡高温也有可能会对绕制在线圈骨架上的电磁线圈产生破坏,进而导致产品损坏;同时焊锡速度较慢,导致生产效率底。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对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电磁继电器中,采用焊锡将引线脚与导电插脚连接时,焊锡会对产品造成污染,以及焊锡高温会对电磁线圈产生伤害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无需焊锡即可将引线脚与导电插脚连接的电磁继电器。
[0005]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种电磁继电器,包括设有导电插脚的壳座和装在所述壳座上的线圈骨架;所述线圈骨架上设置有引线脚,所述引线脚与所述导电插脚电连接;
[0007]所述引线脚上成型有接线部和第一铆合部;所述接线部与绕制在所述线圈骨架上的电磁线圈连接,所述导电插脚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一铆合部铆合从而实现所述引线脚与所述导电插脚电连接的第二铆合部。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铆合部为成型于所述引线脚上的凸肩,所述第二铆合部为成型于所述导电插脚上的缺槽。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引线脚与所述线圈骨架一体成型。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线圈骨架插接固定在所述壳座的装配区。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缺槽的开口朝向与所述线圈骨架插入所述壳座时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电插脚插装在所述壳座的插孔中。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孔内成型有卡台,所述导电插脚上成型有与所述卡台配合的卡孔。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电插脚侧端成型有定位部,所述壳座上成型有与所述定位部配合的定位槽。
[0015]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
[0016](I)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所述引线脚上的第一铆合部与所述导电插脚上的第二铆合部铆合,从而将所述引线脚与所述导电插脚电连接,而非采用焊锡连接方式,这样就可有效避免焊锡对产品造成污染,保证产品品质;并且也能够有效避免焊锡高温对电磁线圈产生伤害;同时铆合工序可通过自动化设备完成,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7](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铆合部为成型于所述引线脚上的凸肩,所述第二铆合部为成型于所述导电插脚上的缺槽;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在铆合时,将所述凸肩铆入所述缺槽内即可完成引线脚与导电插脚的电连接,铆合更加容易。
[0018](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引线脚与所述线圈骨架一体成型,即通过注塑方式制成一体,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就省去组装引线脚与线圈骨架的工序,加工制造更方便。
[0019](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线圈骨架插接固定在所述壳座的装配区;所述缺槽的开口朝向与所述线圈骨架插入所述壳座时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在组装产品时,可在装配线圈骨架的同时,将引线脚的凸肩铆入导电插脚的缺槽内,组装工序更为简化,在实际实践中,此工序可通过自动化设备一次完成,组装更加便捷,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0020](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电插脚插装在所述壳座的插孔中;所述插孔内成型有卡台,所述导电插脚上成型有与所述卡台配合的卡孔,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将所述导电插脚可靠的固定在壳座的插孔内,有效防止导电插脚发生松动,具有很好的固定效果。
[0021](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电插脚侧端成型有定位部,所述壳座上成型有与所述定位部配合的定位槽;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增加导电插脚的装配后的强度,从而避免在铆合过程中导电插脚因强度不足而产生变形。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去掉部分零部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中,导电插脚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导电插脚;11_缺槽;12_卡孔;13_定位部;2-壳座;3-线圈骨架;4_引线脚;41_接线部;42_凸肩。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的具体结构做以说明:
[0026]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如图1所不,其包括设有导电插脚I的壳座2和装在所述壳座2上的线圈骨架3 ;所述线圈骨架3上设置有引线脚4,所述引线脚4与所述导电插脚I电连接;所述引线脚4上成型有接线部41和第一铆合部;所述接线部41与绕制在所述线圈骨架3上的电磁线圈连接,所述导电插脚I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一铆合部铆合从而实现所述引线脚4与所述导电插脚I电连接的第二铆合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引线脚4上的第一铆合部与所述导电插脚I上的第二铆合部铆合,从而将所述引线脚4与所述导电插脚I电连接,而非采用焊锡连接方式,这样就可有效避免焊锡对产品造成污染,保证产品品质;并且也能够有效避免焊锡高温对电磁线圈产生伤害,同时铆合工序可通过自动化设备完成,从而提闻了生广效率。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铆合部为成型于所述引线脚4上的凸肩42,所述第二铆合部为成型于所述导电插脚I上的缺槽11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在铆合时,将所述凸肩42铆入所述缺槽11内即可完成引线脚4与导电插脚I的电连接,铆合更加容易。
[0028]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引线脚4与所述线圈骨架3 —体成型,即通过注塑方式制成一体,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就省去组装引线脚4与线圈骨架3的组工序,加工制造更方便。
[0029]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线圈骨架3插接固定在所述壳座2的装配区。
[0030]所述缺槽11的开口朝向与所述线圈骨架3插入所述壳座2时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即铆合方向与插入方向相同;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在组装产品时,可在装配线圈骨架3的同时,将引线脚4的凸肩42铆入导电插脚的缺槽11内,组装工序更为简化,在实际实践中,此工序可通过自动化设备一次完成,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0031]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导电插脚I插装在所述壳座2的插孔中。
[0032]作为上述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孔内成型有卡台,所述导电插脚I上成型有与所述卡台配合的卡孔12,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将所述导电插脚I可靠的固定在壳座2的插孔内,有效防止导电插脚I发生松动,具有很好的固定效果,具体可参看图2。
[0033]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插脚I侧端成型有定位部13,所述壳座I上成型有与所述定位部13配合的定位槽,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增加导电插脚I的装配后的强度,从而避免在铆合过程中导电插脚I因强度不足而产生变形。
[0034]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导电插脚I与所述壳座2也可以采用注塑的方式制成一体。
[0035]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设有导电插脚(I)的壳座(2)和装在所述壳座(2)上的线圈骨架⑶;所述线圈骨架⑶上设置有引线脚(4),所述引线脚⑷与所述导电插脚⑴电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脚(4)上成型有接线部(41)和第一铆合部;所述接线部(41)与绕制在所述线圈骨架(3)上的电磁线圈连接,所述导电插脚(I)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一铆合部铆合从而实现所述引线脚(4)与所述导电插脚(I)电连接的第二铆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铆合部为成型于所述引线脚(4)上的凸肩(42),所述第二铆合部为成型于所述导电插脚(I)上的缺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脚(4)与所述线圈骨架(3)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3)插接固定在所述壳座(2)的装配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槽(11)的开口朝向与所述线圈骨架(3)插入所述壳座(2)时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插脚(I)插装在所述壳座(2)的插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内成型有卡台,所述导电插脚(I)上成型有与所述卡台配合的卡孔(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插脚(I)侧端成型有定位部(13),所述壳座(I)上成型有与所述定位部(13)配合的定位槽。
【文档编号】H01H50/44GK204088205SQ201420393728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6日
【发明者】黄贤权, 李超 申请人:浙江申乐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