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缠绕辅线绕线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93052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翻缠绕辅线绕线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缠绕辅线绕线机,其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装翻缠绕辅线装置,翻缠绕辅线装置包括电机座,电机座上安装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安装上固定轴,上固定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基座上安装固定架,固定架的上部开设上通孔,上固定轴穿过上通孔,上固定轴的另一端安装上辊轴,上辊轴的一端与上固定轴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在不影响主线的前提下将辅线剥离主线的设备。本实用新型的上辊轴和下辊轴上的毛刷可以在上辊轴和下辊轴的转东西啊将辅线剥离主线。
【专利说明】一种翻缠绕辅线绕线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组,具体地说是一种翻缠绕辅线绕线机。

【背景技术】
[0002]在某些线材的加工中,线材内有主线和缠绕在主线上的辅线两种芯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在不影响主线的前提下,将辅线剥离主线,从而方便绕线,现有的线材加工设备不具备在不影响主线的前提下将辅线剥离主线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翻缠绕辅线绕线机,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翻缠绕辅线绕线机,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装翻缠绕辅线装置,翻缠绕辅线装置包括电机座,电机座上安装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安装上固定轴,上固定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基座上安装固定架,固定架的上部开设上通孔,上固定轴穿过上通孔,上固定轴的另一端安装上辊轴,上辊轴的一端与上固定轴连接,上固定轴的一侧安装上齿轮,固定架的下部开设下通孔,下通孔内安装下固定轴,下固定轴的一端安装下棍轴,下棍轴的一端与下固定轴连接,下棍轴位于上棍轴的下方,下固定轴的一侧安装下齿轮,下齿轮与上齿轮啮合,上辊轴与下辊轴上分别安装数个毛刷,基座上安装导轨,导轨上安装数个线材夹具,线材夹具包括滑动板,滑动板的一侧安装第一夹板,滑动板的另一侧安装第四夹板,第一夹板与第四夹板平行,滑动板上安装滑轨,滑轨位于第一夹板与第四夹板之间,滑轨与第一夹板垂直,滑轨上安装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上安装第二夹板,第二夹板与第一夹板配合,滑轨上安装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上安装第三夹板,第三夹板与第四夹板配合,第二夹板的一侧安装弹簧,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夹板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夹板,弹簧为压簧,翻缠绕辅线装置与线材夹具配合。
[0005]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开设第一凹槽,第二夹板的一侧开设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配合。所述第三夹板的一侧开设第三凹槽,第四夹板的一侧开设第四凹槽,第三凹槽与第四凹槽配合。
[000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在不影响主线的前提下将辅线剥离主线的设备。本实用新型的上辊轴和下辊轴上的毛刷可以在上辊轴和下辊轴的转东西啊将辅线剥离主线。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可以带动上辊轴和上固定轴转动,上固定轴通过下齿轮与上齿轮的啮合带动下固定轴和下辊轴转动。本实用新型的线材夹具可以通过第二夹板与第一夹板的配合或第三夹板与第四夹板的配合将线材夹住,方便翻缠绕辅线装置将辅线剥离主线。相邻的线材夹具可以分别夹住线材的两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滑块和第一滑块分别于滑轨配合可以限制第二夹板与第三夹板的滑动方向,方便第二夹板与第三夹板始终与第一夹板保持平行。本实用新型的弹簧为压簧,保证了第二夹板在无外力的作用下始终与第一夹板配合夹住线材,同时保证了第三夹板在无外力的作用下始终与第四夹板配合夹住线材。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的A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图1的B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图1的C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3]标注说明:1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第一滑块4滑轨5弹簧6第二滑块7第三夹板8第四夹板9导轨10电机座11电机12上固定轴13上齿轮14固定架15基座16第一凹槽17第二凹槽18第三凹槽19第四凹槽20滑动板21上辊轴22毛刷23下辊轴24下固定轴25下通孔26下齿轮27上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5]一种翻缠绕辅线绕线机,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基座15,基座15上安装翻缠绕辅线装置,翻缠绕辅线装置包括电机座10,电机座10上安装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轴安装上固定轴12,上固定轴12的一端与电机11的输出轴连接,基座15上安装固定架14,固定架14的上部开设上通孔27,上固定轴12穿过上通孔27,上固定轴12的另一端安装上辊轴21,上辊轴21的一端与上固定轴12连接,上固定轴12的一侧安装上齿轮13,固定架14的下部开设下通孔25,下通孔25内安装下固定轴24,下固定轴24的一端安装下辊轴23,下辊轴23的一端与下固定轴24连接,下辊轴23位于上辊轴21的下方,下固定轴24的一侧安装下齿轮26,下齿轮26与上齿轮13啮合,上辊轴21与下辊轴23上分别安装数个毛刷22,基座15上安装导轨9,导轨9上安装数个线材夹具,线材夹具包括滑动板20,滑动板20的一侧安装第一夹板1,滑动板20的另一侧安装第四夹板8,第一夹板I与第四夹板8平行,滑动板20上安装滑轨4,滑轨4位于第一夹板I与第四夹板8之间,滑轨4与第一夹板I垂直,滑轨4上安装第一滑块3,第一滑块3上安装第二夹板2,第二夹板2与第一夹板I配合,滑轨4上安装第二滑块6,第二滑块6上安装第三夹板7,第三夹板7与第四夹板8配合,第二夹板2的一侧安装弹簧5,弹簧5的一端与第二夹板2连接,弹簧5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夹板7,弹簧5为压簧,翻缠绕辅线装置与线材夹具配合。
[0016]在某些线材的加工中,线材内有主线和缠绕在主线上的辅线两种芯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在不影响主线的前提下,将辅线剥离主线,现有的线材加工设备不具备在不影响主线的前提下将辅线剥离主线的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在不影响主线的前提下将辅线剥离主线的设备。本实用新型的上辊轴21和下辊轴23上的毛刷22可以在上辊轴21和下辊轴23的转东西啊将辅线剥离主线。本实用新型的电机11可以带动上辊轴21和上固定轴12转动,上固定轴12通过下齿轮26与上齿轮13的啮合带动下固定轴24和下辊轴23转动。
[0017]所述第一夹板I的一侧开设第一凹槽16,第二夹板2的一侧开设第二凹槽17,第一凹槽16与第二凹槽17配合。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凹槽16与第二凹槽17可以保证第一夹板I与第二夹板2可以夹住线材,避免线材从第一夹板I与第二夹板2上滑脱。
[0018]所述第三夹板7的一侧开设第三凹槽18,第四夹板8的一侧开设第四凹槽19,第三凹槽18与第四凹槽19配合。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凹槽18与第四凹槽19可以保证第三夹板7与第四夹板8可以夹住线材,避免线材从第三夹板7与第四夹板8上滑脱。
[001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翻缠绕辅线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5),基座(15)上安装翻缠绕辅线装置,翻缠绕辅线装置包括电机座(10),电机座(10)上安装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轴安装上固定轴(12),上固定轴(12)的一端与电机(11)的输出轴连接,基座(15)上安装固定架(14),固定架(14)的上部开设上通孔(27),上固定轴(12)穿过上通孔(27),上固定轴(12)的另一端安装上辊轴(21),上辊轴(21)的一端与上固定轴(12)连接,上固定轴(12)的一侧安装上齿轮(13),固定架(14)的下部开设下通孔(25),下通孔(25)内安装下固定轴(24),下固定轴(24)的一端安装下辊轴(23),下辊轴(23)的一端与下固定轴(24)连接,下辊轴(23)位于上辊轴(21)的下方,下固定轴(24)的一侧安装下齿轮(26),下齿轮(26)与上齿轮(13)啮合,上辊轴(21)与下辊轴(23)上分别安装数个毛刷(22),基座(15)上安装导轨(9),导轨(9)上安装数个线材夹具,线材夹具包括滑动板(20),滑动板(20)的一侧安装第一夹板(1),滑动板(20)的另一侧安装第四夹板(8),第一夹板(I)与第四夹板(8)平行,滑动板(20)上安装滑轨(4),滑轨(4)位于第一夹板(I)与第四夹板(8)之间,滑轨(4)与第一夹板(I)垂直,滑轨(4)上安装第一滑块(3),第一滑块(3)上安装第二夹板(2),第二夹板(2)与第一夹板(I)配合,滑轨(4)上安装第二滑块(6),第二滑块(6)上安装第三夹板(7),第三夹板(7)与第四夹板(8)配合,第二夹板(2)的一侧安装弹簧(5),弹簧(5)的一端与第二夹板(2)连接,弹簧(5)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夹板(7),弹簧(5)为压簧,翻缠绕辅线装置与线材夹具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缠绕辅线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I)的一侧开设第一凹槽(16),第二夹板(2)的一侧开设第二凹槽(17),第一凹槽(16)与第二凹槽(17)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缠绕辅线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板(7)的一侧开设第三凹槽(18),第四夹板(8)的一侧开设第四凹槽(19),第三凹槽(18)与第四凹槽(19)配合。
【文档编号】H01R43/28GK204216392SQ201420622777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5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5年1月21日
【发明者】陈群, 张建进, 彭囿霖, 程建平 申请人:昆山安拓达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