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纳米聚丙烯材料和钢带进行复合的铠装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93789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采用纳米聚丙烯材料和钢带进行复合的铠装电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纳米聚丙烯材料和钢带进行复合的铠装电缆,由电缆内芯、电缆内护层、铠装层和电缆外护层构成,电缆内护层包裹电缆内芯,铠装层包裹电缆内护层,电缆外护层包裹铠装层,铠装层由复合纳米聚丙烯带等距螺旋绕包而成,从复合纳米聚丙烯带的横截面看,复合纳米聚丙烯带由本体部位和衔接部位组成,本体部位的两侧为衔接部位,本体部位位于复合纳米聚丙烯带的中间部位,本体部位的钢带被纳米聚丙烯材料完全包裹,衔接部位的钢带的单面覆盖纳米聚丙烯材料,复合纳米聚丙烯带所在平面的法线和钢带所在平面的法线不平行并呈锐角,钢带有通孔,纳米聚丙烯材料穿过通孔对钢带进行包裹。
【专利说明】采用纳米聚丙烯材料和钢带进行复合的铠装电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更确切的说是涉及一种采用纳米聚丙烯材料和钢带进行复合的铠装电缆。

【背景技术】
[0002]电缆是指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外包绝缘和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属于当代不可或缺的高危产品,如防护不当会造成极大损失,因此电缆的保护层极其重要。目前对电缆进行保护常用的钢带铠装采用两层钢带以较小的螺距,以敞开的螺旋形式缠绕,使上面一层钢带均匀地覆盖下层钢带的空隙。目前使用的双层螺旋缠绕钢带的分层包覆紧贴电缆内芯。钢带为所缠绕的电缆内部提供铠甲保护,主要有三种作用,第一可以防止遭到锹和镐等利器的破坏,第二能够应对鼠类和白蚁的啃咬,第三为电缆内部提供电气屏蔽。但是目前常用的这种双层的钢带螺旋缠绕形式。重叠部位有两层保护,在非重叠部位只有一层保护,因此为了达到铠装的效果,要求每一层钢带都比较厚,目前常用的钢带厚度为I毫米厚。这样厚度的钢带虽然在铠装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钢带的刚性较大,使得电缆在弯曲的过程中,铠装难以变形,使得电缆的弯曲半径变大,给电缆施工带来了不便。
[0003]鉴于目前电缆存在的不足,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积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务经验,参阅相关文献和机械结构创新实例,积极加以创新研宄,以期设计一种新型电缆,能够改进目前电缆,使其更具有竞争性和实用性,经过不断研宄、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和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使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目前电缆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采用新型铠装的电缆,克服现有电缆难以弯曲的问题,提供一种采用纳米聚丙烯材料和钢带进行复合的铠装电缆。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采用纳米聚丙烯材料和钢带进行复合的铠装电缆,由电缆内芯、电缆内护层、铠装层和电缆外护层构成,电缆内护层包裹电缆内芯,铠装层包裹电缆内护层,电缆外护层包裹铠装层,铠装层由复合纳米聚丙烯带等距螺旋绕包而成,从复合纳米聚丙烯带的横截面看,复合纳米聚丙烯带由本体部位和衔接部位组成,本体部位的两侧为衔接部位,本体部位位于复合纳米聚丙烯带的中间部位,本体部位的钢带被纳米聚丙烯材料完全包裹,衔接部位的钢带的单面覆盖纳米聚丙烯材料,复合纳米聚丙烯带所在平面的法线和钢带所在平面的法线不平行并呈锐角,钢带有通孔,纳米聚丙烯材料穿过通孔对钢带进行包裹。
[0006]更好地,上述钢带的通孔呈圆形、方形、三角形、梯形和椭圆形中的一种或者这些图形的组合。
[0007]更好地,上述钢带的通孔的面积总和是钢带单面表面积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六十。
[0008]更好地,上述复合纳米聚丙烯带的本体部位的横截面厚度为0.5毫米到3毫米。
[0009]更好地,上述钢带的厚度为0.1毫米到0.5毫米。
[0010]更好地,上述复合纳米聚丙烯带的本体部位的横截面宽度是衔接部位的横截面宽度的2倍到10倍。
[0011]更好地,上述复合纳米聚丙烯带所在平面的法线和钢带所在平面的法线所呈锐角为I度到5度。
[00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采用纳米聚丙烯材料和钢带进行复合的铠装电缆,其工作原理和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中国专利ZL2010106188923公布了一种纳米聚丙烯复合材料,该材料通过纳米材料的复合,增加了聚丙烯的表面性能和抗冲击性能,使用该配方的复合纳米聚丙烯带具有很好的韧性和冲击强度;本实用新型描述的复合纳米聚丙烯带的结构使得等距螺旋绕包后的相邻复合纳米聚丙烯带可以光滑地连接嵌合,同时钢带的通孔可以有效地降低钢带的重量并可以增加聚丙烯和钢带的结合紧密程度,聚丙烯和钢带的结合又可以增加复合纳米聚丙烯带的抗冲击性能,减少钢带的厚度后,可以增加电缆的弯曲柔韧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段纵截面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复合纳米聚丙烯带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钢带俯视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等距螺旋绕包后的复合纳米聚丙烯带的衔接部位的横截面放大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1、电缆内芯;2、电缆内护层;3、铠装层;4、电缆外护层;5、本体部位;6、衔接部位;7、纳米聚丙稀材料;8、钢带;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19]请参阅图1到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纳米聚丙烯材料7和钢带8进行复合的铠装电缆,由电缆内芯1、电缆内护层2、铠装层3和电缆外护层4构成,电缆内护层2包裹电缆内芯1,铠装层3包裹电缆内护层2,电缆外护层4包裹铠装层3,铠装层3由复合纳米聚丙烯带等距螺旋绕包而成,从复合纳米聚丙烯带的横截面看,复合纳米聚丙烯带由本体部位5和衔接部位6组成,本体部位5的两侧为衔接部位6,本体部位5位于复合纳米聚丙烯带的中间部位,本体部位5的钢带8被纳米聚丙烯材料7完全包裹,衔接部位6的钢带8的单面覆盖纳米聚丙烯材料7,复合纳米聚丙烯带所在平面的法线和钢带8所在平面的法线不平行并呈锐角,钢带8有通孔9,纳米聚丙烯材料7穿过通孔9对钢带8进行包裹。钢带8的通孔9呈圆形。钢带8的通孔9的面积总和是钢带8单面表面积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六十。复合纳米聚丙烯带的本体部位5的横截面厚度为0.5毫米到3毫米。钢带8的厚度为0.1毫米到0.5毫米。复合纳米聚丙烯带的本体部位5的横截面宽度是衔接部位6的横截面宽度的2倍到10倍。复合纳米聚丙烯带所在平面的法线和钢带8所在平面的法线所呈锐角为I度到5度。
[002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采用纳米聚丙烯材料和钢带进行复合的铠装电缆,由电缆内芯、电缆内护层、销装层和电缆外护层构成,电缆内护层包裹电缆内芯,铠装层包裹电缆内护层,电缆外护层包裹铠装层,其特征在于:铠装层由复合纳米聚丙烯带等距螺旋绕包而成,从复合纳米聚丙烯带的横截面看,所述复合纳米聚丙烯带由本体部位和衔接部位组成,所述本体部位的两侧为衔接部位,所述本体部位位于复合纳米聚丙烯带的中间部位,所述本体部位的钢带被纳米聚丙烯材料完全包裹,所述衔接部位的钢带的单面覆盖纳米聚丙烯材料,所述复合纳米聚丙烯带所在平面的法线和钢带所在平面的法线不平行并呈锐角,所述钢带有通孔,所述纳米聚丙烯材料穿过通孔对钢带进行包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纳米聚丙烯材料和钢带进行复合的铠装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的通孔呈圆形、方形、三角形、梯形和椭圆形中的一种或者这些图形的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纳米聚丙烯材料和钢带进行复合的铠装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的通孔的面积总和是钢带单面表面积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六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纳米聚丙烯材料和钢带进行复合的铠装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纳米聚丙烯带的本体部位的横截面厚度为0.5毫米到3毫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纳米聚丙烯材料和钢带进行复合的铠装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的厚度为0.1毫米到0.5毫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纳米聚丙烯材料和钢带进行复合的铠装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纳米聚丙烯带的本体部位的横截面宽度是衔接部位的横截面宽度的2倍到10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纳米聚丙烯材料和钢带进行复合的铠装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纳米聚丙烯带所在平面的法线和钢带所在平面的法线所呈锐角为I度到5度。
【文档编号】H01B7/22GK204178773SQ201420644865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3日
【发明者】郭挺科, 郭日新, 石双喜 申请人:深圳市奔达康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