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94885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子设备,主要目的在于使其便于插接信号线。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导向机构以及信号线。设备本体上设有第一信号插接部。导向机构位于设备本体上,导向机构的导轨方向朝向第一信号插接部。信号线一端的第二信号插接部上设有与导向机构导轨配合的滑动轨道。滑动轨道与导向机构的导轨滑动连接。在滑动轨道与导轨的配合下,第二信号插接部在导向机构的导轨方向滑动,信号线一端的第二信号插接部与设备本体的第一信号插接部插接。用户在向设备本体上插接信号线时,导向机构的导轨能够起到导向作用,使信号线的第二信号插接部与设备本体的第一信号插接部之间便于插接。
【专利说明】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处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很多设备之间都需要进行信号传输。通常的,用户会通过在设备之间插接信号线来进行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为了美观,很多设备在设计将信号插孔设置于设备的背部。用户需要将信号线插接在设备背部的信号插孔内,以连通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
[0003]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4]—、由于信号插孔的位置一般处于设备背部,用户在插接信号线时不容易对接,插接过程比较费时,插接不方便。
[0005]二、有些信号线的一端上是多第二信号插接部的,用户需要将信号线一端的多个第二信号插接部均插设在一设备上。用户在插接信号线的一个或多个第二信号插接部时,需要将多个第二信号插接部逐一插设在一设备上,插接过程比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子设备,主要目的在于使其便于插接信号线。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009]设备本体,其上设有第一信号插接部。
[0010]导向机构,位于所述设备本体上,所述导向机构的导轨方向朝向所述第一信号插接部O
[0011]以及
[0012]信号线,其一端的第二信号插接部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机构导轨配合的滑动轨道。
[0013]所述滑动轨道与所述导向机构的导轨滑动连接。
[0014]在所述滑动轨道与所述导轨的配合下,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在所述导向机构的导轨方向滑动,所述信号线一端的第二信号插接部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一信号插接部插接。
[001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16]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导向机构的导轨为弹性导轨。
[0017]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导轨的导向板上开设有通孔。
[0018]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导向机构上设有限制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在所述滑动轨道的预定范围内滑动的限位结构。
[0019]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在所述导向机构上滑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信号线一端的第二信号插接部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一信号插接部连接。
[0020]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在所述导向机构上滑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信号线一端的第二信号插接部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一信号插接部分离。
[0021]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制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位于所述导向机构第一位置的第一限位结构、限制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位于所述导向机构第二位置的第二限位结构。
[0022]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挡块。
[0023]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在所述导向机构上滑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与所述挡块抵触。
[0024]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弹性卡钩。
[0025]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上设有与所述弹性卡钩配合的卡槽。
[0026]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在所述导向机构上滑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卡钩与所述卡槽相互卡持。
[0027]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设备本体上的第一信号插接部为一组插接头。
[0028]所述信号线一端的第二信号插接部为与所述一组插接头对应的一组对接头。
[0029]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设备本体包括第一设备本体以及第二设备本体。
[0030]所述第二设备本体可分离的设置在所述第一设备本体上。
[0031]所述第一信号插接部位于所述第二设备本体上。
[0032]所述导向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设备本体上。
[0033]所述信号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设备本体电连接。
[0034]可选的,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上的滑动轨道为位于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底部的T字形插槽,所述T字形插槽的底部开口并与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外部连通。
[0035]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固定板以及连接板。
[0036]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板的第一端面,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导轨的导向板中部,所述导向板与所述连接板构成T字形导轨。
[0037]所述T字形导轨插设在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的T字形插槽内,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设备本体上。
[0038]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003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导向机构位于所述设备本体上,所述导向机构的导轨方向朝向所述设备本体上的第一信号插接部,所述信号线一端的第二信号插接部上的滑动轨道与所述导向机构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轨道与所述导轨的配合下,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在所述导向机构的导轨方向滑动,所述信号线一端的第二信号插接部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一信号插接部插接。用户在向设备本体上插接信号线时,所述导向机构的导轨能够起到导向作用,使信号线的第二信号插接部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一信号插接部之间便于插接。
[0040]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导向机构与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拆分结构示意图;
[004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导向机构结构示意图;
[004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内部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子设备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004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设备本体1、导向机构2以及信号线3。所述设备本体I上设有第一信号插接部11。所述导向机构2位于所述设备本体I上,所述导向机构2的导轨方向朝向所述第一信号插接部11。所述信号线3 —端的第二信号插接部31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机构2导轨配合的滑动轨道311。所述滑动轨道311与所述导向机构2的导轨21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轨道311与所述导轨21的配合下,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31在所述导向机构2的导轨21方向滑动,所述信号线3 —端的第二信号插接部31与所述设备本体I的第一信号插接部11插接。其中,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与所述第一信号插接部可采用插头与插孔插接的方式。
[004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导向机构位于所述设备本体上,所述导向机构的导轨方向朝向所述设备本体上的第一信号插接部,所述信号线一端的第二信号插接部上的滑动轨道与所述导向机构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轨道与所述导轨的配合下,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在所述导向机构的导轨方向滑动,所述信号线一端的第二信号插接部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一信号插接部插接。用户在向设备本体上插接信号线时,所述导向机构的导轨能够起到导向作用,使信号线的第二信号插接部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一信号插接部之间便于插接。
[0048]在具体成产环节,其中所述的导向机构的导轨方向很难能够准确的对准所述第一信号插接部,可能会使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与所述第一信号插接部无法插接。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还提供如下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导向机构的导轨为弹性导轨,使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能够在所述弹性导轨的上下左右方向上产生弹性的偏移,从而在所述的导向机构的导轨方向没有对准所述第一信号插接部时,能够进行位置调节,使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与所述第一信号插接部插接,降低了生产所需要的精准度,提高了成品率,以降低了成产成本。
[0049]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导轨21采用导向板时,可在所述导轨21的导向板上开设有通孔211。能够进一步的提成所述导轨的弹性。
[0050]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还提供如下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导向机构上设有限制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在所述滑动轨道的预定范围内滑动的限位结构。使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能够始终限位在所述导轨上。用户将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从所述第一信号插接部上拔下后,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不会与所述导轨脱离,用户在下次插接时,无需将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重新连接到所述导轨上,直接进行插设即可,便于用户操作。
[0051]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还提供如下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在所述导向机构上滑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信号线一端的第二信号插接部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一信号插接部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在所述导向机构上滑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信号线一端的第二信号插接部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一信号插接部分离。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制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位于所述导向机构第一位置的第一限位结构、限制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位于所述导向机构第二位置的第二限位结构。
[0052]具体的,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还提供如下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挡块22。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在所述导向机构上滑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与所述挡块22抵触。其中所述挡块的数量可以根据所述挡块的大小、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的形状、大小而定。在具体实施当中,可设置两个即可。
[0053]其中,在用户将所述信号线的第二信号插接部从所述第一信号插接部拔下后,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可能会在所述导轨上自由滑动,容易在搬运过程中自由滑动而撞击损坏。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还提供如下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限位结构23为弹性卡钩。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31上设有与所述弹性卡钩配合的卡槽312。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31在所述导向机构上滑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卡钩与所述卡槽312相互卡持,使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卡持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提高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的稳定性。用户在下次使用时,通过给予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一定的外力作用,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的卡槽与所述卡钩即可脱离。
[0054]其中所述设备本体上的第一信号插接部为一组插接头。所述信号线一端的第二信号插接部为与所述一组插接头对应的一组对接头。用户可通过一次插接,便可对一组插接头和对接头进行插接,相对于逐一插设的方式,使用户便于操作。
[0055]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还提供如下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设备本体I包括第一设备本体Ia以及第二设备本体lb。所述第二设备本体Ib可分离的设置在所述第一设备本体Ia上。所述第一信号插接部11位于所述第二设备本体Ib上。所述导向机构2位于所述第一设备本体Ia上。所述信号线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设备本体Ia电连接。用户在需要将所述第一设备本体与所述第二设备本体进行电连接时,可将所述第二设备本体固定在所述第一设备本体上,将所述信号线一端的第二信号插接部与所述第一信号插接部插接,使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电连接,构成一个一体式设备。在不需要使用一体功能时,可将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与所述第一信号插接部分离,将所述第二设备本体与所述第一设备本体分离,从而实现每个设备的单独功能。其中所述第一设备本体可以为一个显示器,所述第二设备本体为一个计算机主机箱,所述主机箱可以可分离的设置在所述显示器的背部,即构成了一台一体式计算机。不需要一体式功能时候,可将其分离。
[0056]在具体实施当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还提供如下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31上的滑动轨道311为位于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31底部的T字形插槽,所述T字形插槽的底部开口并与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31外部连通。所述导向机构2包括固定板24以及连接板25。所述连接板25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板24的第一端面,所述连接板2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导轨21的导向板中部,所述导向板与所述连接板25构成T字形导轨。所述T字形导轨插设在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31的T字形插槽内,所述固定板24设置于所述第一设备本体Ia上。
[0057]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 ”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005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本体,其上设有第一信号插接部; 导向机构,位于所述设备本体上,所述导向机构的导轨方向朝向所述第一信号插接部; 以及 信号线,其一端的第二信号插接部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机构导轨配合的滑动轨道; 所述滑动轨道与所述导向机构的导轨滑动连接; 在所述滑动轨道与所述导轨的配合下,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在所述导向机构的导轨方向滑动,所述信号线一端的第二信号插接部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一信号插接部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机构的导轨为弹性导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的导向板上开设有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机构上设有限制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在所述滑动轨道的预定范围内滑动的限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在所述导向机构上滑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信号线一端的第二信号插接部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一信号插接部连接; 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在所述导向机构上滑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信号线一端的第二信号插接部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一信号插接部分离;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制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位于所述导向机构第一位置的第一限位结构、限制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位于所述导向机构第二位置的第二限位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挡块; 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在所述导向机构上滑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与所述挡块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弹性卡钩; 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上设有与所述弹性卡钩配合的卡槽; 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在所述导向机构上滑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卡钩与所述卡槽相互卡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本体上的第一信号插接部为一组插接头; 所述信号线一端的第二信号插接部为与所述一组插接头对应的一组对接头。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本体包括第一设备本体以及第二设备本体; 所述第二设备本体可分离的设置在所述第一设备本体上; 所述第一信号插接部位于所述第二设备本体上; 所述导向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设备本体上; 所述信号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设备本体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上的滑动轨道为位于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底部的T字形插槽,所述T字形插槽的底部开口并与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外部连通; 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固定板以及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板的第一端面,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导轨的导向板中部,所述导向板与所述连接板构成T字形导轨; 所述T字形导轨插设在所述第二信号插接部的T字形插槽内,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设备本体上。
【文档编号】H01R13/631GK204230535SQ201420679979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0日
【发明者】凌日毅, 方伟强, 田忠树, 吴磊, 徐宏博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