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浮动可移动触点的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1253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具有浮动可移动触点的断路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文中公开的主题涉及断路器的技术,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具有浮动可移动触点的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包括一个或更多个静止触点和一个或更多个可移动触点,它们连接成使电路闭合以使电流经过。在电流超过预定参数的情况下,如在短路事件期间,(多个)可移动触点远离(多个)静止触点转移,以开启电路。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一种断路器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中的固定触点、布置在壳体中的枢转部件,以及可移动地安装在壳体中的枢转臂。枢转臂包括可移动触点。枢转臂能够绕着枢转部件旋转并且能够相对于其平移,以选择性地接合和脱离固定触点和可移动触点。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一种用于断路器的枢转臂包括包含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中间部分的本体,和形成在中间部分中的槽口。槽口由壁部分限定。枢转臂能够绕着枢转部件旋转并且能够相对于其平移。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又一方面,一种转移断路器的枢转臂的方法包括使枢转臂在开启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绕着枢转部件枢转,以及使枢转臂相对于枢转部件平移。

这些及其它优点和特征将从连同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中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认作是本发明的主题在说明书的结尾处的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并且明确要求权利。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从连同附图进行的以下详细描述中显而易见,在该附图中:

图1为以开启构造示出的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断路器的局部截面视图;以及

图2为以闭合构造示出的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断路器的局部截面视图。

详细描述参照附图经由实例阐释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及优点和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断路器在图1中以2大体上指示。断路器2包括支承第一或线路连接器6和第二或负载连接器8的壳体4。当然,应当理解的是,线路连接器和负载连接器的相对位置可改变。还应当理解的是,连接(例如,线路连接和负载连接)可取决于安装、偏好以及习惯而改变。具体而言,线路连接器6可接收负载连接,并且负载连接器8可接收线路连接。

断路器2包括第一或静止触点14,其在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气地连接于负载连接器8。断路器2还包括设有电气地连接于线路连接器6的触点17的第二或枢转臂16。如将在下面更完全详述的,枢转臂16可在开启构造(图1)与闭合构造(图2)之间绕着枢转部件18枢转和平移。更具体而言,枢转部件18建立用于枢转臂16的旋转轴线(未单独标记)。更具体而言,断路器2包括触发器20,其可使枢转臂16通过联接于弹簧23的夹子22与静止触点14连接和与静止触点14断开。断路器2还包括去激励部件24。去激励部件24从第一端部部分26延伸至作用在枢转臂16上的第二端部部分28。如将在下面更完全论述的,去激励部件24绕着销29枢转,以使枢转臂16远离静止触点14转移。更具体而言,在过电流状态的情况下,激励螺线管30,使柱塞33向外延伸并且接触去激励部件24,其继而与枢转臂16接合并且使枢转臂16远离静止触点14移动,开启电路。

进一步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以板簧42的形式示出的偏压部件40将枢转臂16推动成与静止触点14接触,如将在下面详述的。偏压部件40包括第一腿部44,其通过绕着支点部件48缠绕的弯曲或弧形部分46延伸至第二腿部45。第一腿部44邻接壳体4的内表面(未单独标记),而第二腿部45与枢转臂16接合。具体而言,经由支点部件48在第二腿部45中产生的偏压力作用在枢转臂16上,如将在下面更完全详述的。具体而言,偏压部件40向示例性实施例提供至少两个益处。偏压部件40将枢转臂16朝向枢转部件18有利地推动,并且还提供维持枢转臂16与静止触点14之间的接触的力。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方面,枢转臂16包括具有第一端部62、第二端部64(图2)以及中间部分66的本体60。触点17设在第一端部62处。触点17与静止触点14选择性地接合。第二端部64包括跳闸部件70和手动激励/去激励元件72。跳闸部件70大体上从本体60垂直向外延伸并且提供与跳闸机构(未示出)的界面,该跳闸机构对可从双金属条(也未示出)提供的输入作出反应。跳闸部件70由跳闸机构作用在其上,以在例如过电流状态的情况下,使枢转臂16远离静止触点14移动。手动激励/去激励元件72与夹子22和触发器20协作。以该方式,触发器20可操纵成在开启构造(图1)与闭合构造(图2)之间手动地转移枢转臂16。枢转臂16还包括在中间部分66的相对侧上在第一端部62与第二端部64之间延伸的第一外缘78和第二外缘79。

进一步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枢转臂16包括形成在中间部分66中的槽口84。槽口84由壁部分88限定,壁部分88包括第一或曲线端部区段90和在第一外缘78处开启的第二端部区段94。槽口84可操作地接收枢转部件18,并且不仅允许枢转臂16的旋转,而且允许枢转臂16的平移。槽口84在枢转臂16的外缘78中建立开启或不连续性。

枢转臂16还包括可采取在槽口84处形成在第一外缘78中的凹口97的形式的去激励表面96,和设在第二外缘79处的偏压部件接触表面100。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去激励部件24与去激励表面96接合,以克服由板簧42的第二腿部45施加于偏压部件接触表面100的力使枢转臂16从静止触点14离座。当然,应当理解的是,枢转臂16还可通过触发器20的操作而转移。触发器20通过夹子22作用在激励/去激励元件72上,以克服施加于偏压部件接触表面100的力使枢转臂16远离静止触点14旋转。在该位置,电流可不在线路连接器6与负载连接器8之间流动。枢转臂16还可通过触发器20的旋转而转移至闭合构造,其中第一端部62与静止触点14接合,允许电流在线路连接器6与负载连接器8之间流动。

再进一步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当在如图2中示出的闭合构造中时,曲线端部区段90与枢转部件18间隔。随着时间的过去,第一端部62可由于连接和断开电流的流而磨损。在磨损发生时,枢转臂16可进一步朝向静止触点14平移。具体而言,槽口84的曲线端部区段90可在由板簧42施加的力的影响下朝向枢转部件18移动。平移可随着时间的过去而发生,并且直到在曲线端部区段90依靠在枢转部件18上时的此类时间。以该方式,断路器2可继续操作,不管第一端部62和/或静止触点14的表面特性的变化。

在该点处,应当理解的是,示例性实施例描述具有枢转臂的断路器,该枢转臂绕着枢转部件旋转并且相对于枢转部件平移。枢转臂包括便于平移以适应(多个)接触表面的磨损的槽口。本发明的益处在于可采取板簧的形式的偏压部件的并入,该偏压部件将枢转臂朝向枢转部件推动并且还提供维持枢转臂与静止触点之间的接触的力。还应当理解的是,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系统,其允许枢转臂针对末端磨损/侵蚀而调节,并且在断路器的总的延长使用寿命中维持期望的接触压力。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与偏压部件联接的枢转臂确保连续的接触压力,同时还实现零件的减少、总构造的简化,以及潜在故障点的减少/消除。

虽然已经结合仅有限数量的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但应当容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此类公开的实施例。相反,可修改本发明,以并入迄今未描述但与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相称的任何数量的变型、更改、替换或等同布置。另外,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但将理解,本发明的方面可包括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仅一些。因此,本发明不视为由前述描述限制,而是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