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9415发布日期:2019-07-03 02:57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防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防水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以往以来公知的防水连接器中,在罩部的里部收纳有橡胶制的密封环。在密封环的周面形成多个密封唇部,在阴阳连接器嵌合时,密封唇部与对方连接器的外周面弹性接触,从而实现两个连接器之间的密封。

另一方面,在阴阳连接器脱离时,有时伴随着脱离动作,密封环被连带着脱出。因此,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述,在密封环的两侧部以伸出的方式形成一对卡定突起(肋部),将它们嵌入到在罩部的侧壁的对应位置开口的卡定孔中,从而能够实现密封环的防脱。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39879号公报(图2、图3)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存在需要在密封环自身形成用于防脱的专用的构造(卡定突起)、缺乏通用性这样的问题。进一步,还被指出了在罩部侧还空出开口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根据上述那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用具有通用性的密封环的防水连接器。

本发明的防水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连接器壳体1,具有向前方开口的筒状的罩部;锁定臂,罩部的内壁面的一部分向内侧呈阶梯状地突出而维持与对方侧连接器的嵌合状态,并且能够挠曲;以及密封环,配置于罩部的里部,进行与所述对方侧连接器之间的防水,在锁定臂的后端部,以从罩部的内壁面向内侧呈阶梯状地突出的方式形成第1防脱面,该第1防脱面卡定于密封环的前表面,对密封环进行防脱。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锁定臂的后端部从罩部的内壁面以形成阶梯差的方式突出,形成第1防脱面,该第1防脱面卡定到密封环的前表面,从而能够防止密封环脱出。因此,在密封环不需要形成以往那样的作为用于防脱的专用构造的卡定突起,因此能够使用通用形状的密封环。另外,不形成卡定突起,因此在罩部也不会空出开口。

附图说明

图1是防水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上述防水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3是上述防水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4是上述防水连接器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本发明中的优选实施方式。

(1)优选的是,本发明的防水连接器构成为,在所述罩部的内壁面中的与形成有所述防脱面的内壁面相反的一侧,以呈阶梯状地突出的方式形成第2防脱面,该第2防脱面卡定于所述密封环的前表面。

根据这样的构成,第2防脱面被配置于与第1防脱面相反的一侧,因此能够稳定地进行对于密封环的卡定,能够更可靠地进行防脱。

(2)另外,优选的是,所述锁定臂形成为朝向所述罩部的开口侧呈悬臂状地伸出,并且将所述锁定臂的挠曲支点设定在靠近所述第1防脱面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构成,将为了使阴阳连接器脱离而使锁定臂向锁定解除方向挠曲时的锁定臂的挠曲支点设定在靠近第1防脱面的位置,因此第1防脱面不易受到锁定臂的挠曲的影响。因此,容易确保第1防脱面相对于密封环的卡定余量,能够维持防脱功能。

(3)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器壳体由主体部和形成于该主体部的前部的所述罩部形成,并且所述罩部形成为从主体部扩开,从而在所述罩部的后端面且与所述主体部的边界部形成阶梯面,在所述阶梯面,开口有用于使所述第1防脱面成型的第1贯穿孔。

在上述构成中,假如在罩部与主体部之间不形成阶梯面,则在主体部形成从主体部的后端部到第1防脱面为止的起模路径。即,用于形成第1防脱面的成型销相当长,难以确保强度。在这一点上,如果在罩部与主体部之间的边界部形成阶梯面,从此处起进行相对于第1防脱面的起模,则能够实现成型销的缩短,也容易确保其强度。

(4)优选的是,在所述阶梯面,开口有用于形成所述第2防脱面的第2贯穿孔。

根据这样的构成,形成第2防脱面的成型销也同样地缩短,强度确保变得简单。

<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附图,说明将本发明的防水连接器具体化而得到的实施例。

在图1中,示出了本实施例的防水连接器C1的连接器壳体1。连接器壳体1为合成树脂制,在后部侧形成以防脱状态收纳多个未图示的阳端子配件的主体部2,在前部侧形成比主体部2大一圈地形成的能够与对方连接器C2嵌合的罩部3。如图2所示,在主体部2形成有上下两层、图示左右方向4个室的用于收纳阳端子配件的内腔11。罩部3形成为向前方开口的大致方筒状,并在内部并列地收纳有各阳端子配件的凸片。

如图1所示,在罩部3的图示上表面的前端部附近,呈大致方形形状地形成有凹部4,在该凹部4的内部,能够向内外方向挠曲地配置有锁定臂5。在锁定臂5呈大致方形形状地贯通形成有锁定孔6,并且该锁定孔6形成为整体在上述凹部4内露出。在阴阳连接器C1、C2正确地嵌合时,锁定孔6能够与向对方侧连接器C2的外表面突出地形成的锁定突起7卡定。由此,阴阳连接器C1、C2在嵌合状态下被锁定。

如图4所示,以从罩部3内的顶板面下降一层的状态配置锁定臂5。更具体地说,在锁定臂5处于自然状态时,锁定臂5整体为大致水平状态,形成为从后端向前方呈悬臂状地伸出。另外,如图1所示,在罩部3的开口缘且在锁定臂5的前端部的前方的部位,以向上方呈拱形地鼓出的方式形成有退避部8。退避部8的开口宽度被形成为比锁定臂5的宽度稍宽。退避部8使锁定臂5的前端部在整个宽度范围露出。

使自然状态下的锁定臂5的上表面的位置稍低于退避部8的下表面。同样地,使锁定臂5的下表面形成为与主体部2的上表面大致处于同一平面。

另外,如图4所示,在锁定臂5的后端部从罩部3内的顶板面呈阶梯状地形成有第1防脱面9。第1防脱面9形成为铅垂地陡立。如上所述,罩部3形成为比主体部2稍大,在与主体部2的边界部分(罩部3的后端面)在整周上形成有阶梯面10。在该阶梯面10中的相对于锁定臂5在嵌合方向(前后方向)上对应的部位贯通有第1贯穿孔12。第1防脱面9穿过该第1贯穿孔12而成型。

此外,如图4所示,锁定臂5的挠曲支点S被设定在第1防脱面9的斜前上方的位置。这样,第1防脱面9被设定在挠曲支点S的附近,因此即使锁定臂5发生挠曲变形,其影响也不易波及到第1防脱面9。即,在锁定臂5的挠曲动作中,第1防脱面9也保持大致铅垂地陡立的状态。在罩部3内,在比第1防脱面9靠里侧形成有收纳后述的密封环13的环收纳部14。

另一方面,在罩部3内的底面并且在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沿着前后方向突出形成有台部15。如图2所示,台部15位于锁定臂5的大致正下方,并且形成为宽度与锁定臂5的宽度大致相等。在台部15的前部形成有用于顺利地进行对方侧连接器C2的嵌合的倾斜面16。该倾斜面16形成为随着以罩部3的开口缘为起始端向里侧前进而成为上升斜坡。

如图4所示,台部15的后端面形成为比更位于里侧的罩部3的底面高出一层,成为大致铅垂地陡立的第2防脱面17。该第2防脱面17在前后方向上与第1防脱面9形成有大致相同的位置。另外,第1、第2防脱面9、17形成于相互相等的高度。

在上述阶梯面10的与台部15在嵌合方向(前后方向)上对应的位置贯通有第2贯穿孔18。第2防脱面17能够穿过第2贯穿孔18而成型。

密封环13为橡胶制,整体形成为大致方形的环状,前后的两端面大致铅垂地陡立。密封环13从罩部3的前方嵌入而组装到环收纳部14内。密封环13的前后方向的厚度形成为比环收纳部14的前后长度稍长,如果将密封环13组装到环收纳部14内,则密封环13的后表面与罩部3的里壁面弹性地相接,能够以密封状态封闭第1、第2贯穿孔12、18。另外,密封环13的前表面的上下的部位与第1、第2防脱面9、17弹性地相接,由此,防止密封环13向前方脱出。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环13的前端面的壁厚形成为稍大于第1、第2防脱面9、17的高度。

在密封环13的外周侧以及内周侧,分别在整周上突出形成有两条内周唇部18A与外周唇部18B。外周唇部18B在整周上以密封状态与环收纳部14的内壁弹性地相接,在对方侧连接器C2正确地嵌合时,内周唇部18A在整周上以密封状态与对方侧连接器C2的外周面弹性地相接。

接下来,说明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本实施例的作用效果。在本实施例的防水连接器中,密封环13从连接器壳体1的罩部3的前方嵌入。在这期间,密封环13向内侧弹性收缩,通过锁定臂5以及台部15而压入到环收纳部14。并且,如果密封环13整体在环收纳部14内以在前后方向上略微压缩的状态被收纳,则密封环13的前端面的上下的部位以与第1、第2防脱面9、17分别弹性地相接的状态而卡定,防止向前方脱出。

在阴阳连接器C1、C2的嵌合时,在对方侧连接器C2进入到罩部3内的过程中,锁定臂5通过对方侧连接器C2的锁定突起7,以挠曲支点S为中心而向上方挠曲变形(图4中的假想线状态)。然后,当阴阳连接器C1、C2的嵌合完成后,则锁定臂5弹性恢复,锁定突起7嵌入到锁定孔6内而卡定,因此阴阳连接器C1、C2以嵌合状态被锁定。在嵌合状态下,未图示的阴阳端子配件彼此正确地连接,并且如上所述地通过密封环13来实现了阴阳连接器C1、C2间的密封。

相反,在使阴阳连接器C1、C2脱离的情况下,使用适当的解除夹具来使锁定臂5向解除方向挠曲变形,解除锁定突起7与锁定孔6的卡定。然后,如果在保持使锁定臂5挠曲的状态下向脱离方向操作阴阳连接器C1、C2,则通过与对方侧连接器C2之间的摩擦力而向密封环13作用拔出方向的力。但是,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通过与第1、第2防脱面9、17的卡定,阻止了密封环13向前方的移动,因此不会伴随着连接器的脱离操作而导致密封环13被连带着脱出。进而,在本实施例中,锁定臂5的挠曲支点S与第1防脱面9被设定于靠近的部位,因此即使在锁定臂5挠曲的状态下,第1防脱面9也保持大致铅垂的陡立的状态。因此,第1防脱面9维持与密封环13的卡定余量,因而更可靠地实现密封环13的防脱。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环13不需要以往那样的作为用于防脱的专用构造的卡定突起,因此能够提高密封环13的通用性。另外,通过使锁定臂5从罩部3的内表面下降一层,将锁定臂5的后端面直接设为第1防脱面9,因此不追加用于防脱的特别的构造即可。因此,也有助于连接器壳体1的结构的简化。进而,由于第1防脱面9位于锁定臂5的挠曲支点S的附近,因此不易受到锁定臂5的挠曲的影响,不论锁定臂5是否挠曲,都能够维持密封环13的防脱功能。

进而,在本实施例中,在主体部2与罩部3之间形成阶梯面10,使第1、第2防脱面9、17穿过第1、第2贯穿孔12、18地成型。假如想要不形成这样的阶梯面10地使两个防脱面9、17成型,则变成从主体部2的后端起模。但是,在这样的成型方法中,起模的路径长,相应地,成型销加长,难以确保成型销的强度。在这一点上,如本实施例那样,利用形成于阶梯面10的贯穿孔12、18,从而能够使成型销缩短,容易确保该销的强度。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不限定于通过上述叙述以及附图说明了的实施例,例如如下的实施例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

(1)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将本发明应用于阳连接器的情况,但也能够应用于阴连接器。

(2)在上述实施例中,将防脱面配置于罩部3中的形成有锁定臂5的面以及与它对置的面,但也可以除此之外还配置于与它们正交的面。

标号说明

1…连接器壳体

2…主体部

3…罩部

5…锁定臂

9…第1防脱面

10…阶梯面

13…密封环

17…第2防脱面

C1、C2…连接器

S…挠曲支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