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弹片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30827发布日期:2019-04-29 13:3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天线弹片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产品逐步转向轻薄化高密度结构布局设计的方向发展,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天线是移动终端产品中影响稳定性与可靠性的重要部分,天线弹片是天线与主板信号互连的部件。

现有技术中,天线弹片是单边支撑弹起的触点与天线的FPC焊盘接触,这种单边支撑的弹片会受力不均衡,时间长久后受力疲劳,导致弹片接触不良的现象。并且这种单边支撑的弹片,在产品装配过程中受到碰撞后容易变形,导致弹片失效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天线弹片及移动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天线弹片受力不均衡,长期使用后易受力疲劳损坏,且在产品装配过程中受到碰撞后容易变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弹片,所述天线弹片包括底端、两个支撑位和压接端,将所述压接端位于所述两个支撑位之间,且所述压接端通过所述两个支撑位连接至所述底端,以使得所述两个支撑位共同支撑所述压接端,所述压接端之背离所述底端的一侧用于与天线弹片接触。

进一步,所述底端包括一个基部与两个连接部,每个所述支撑位均包括支撑位下端、弯折部分和支撑位上端;所述连接部自所述基部的两端同向弯折,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位下端相连,所述弯折部分连接于所述支撑位下端和所述支撑位上端之间,所述支撑位上端与所述压接端连接。

进一步,每个所述支撑位下端的一端与所述弯折部分之间的连接处均形成内凹结构。

进一步,每个所述弯折部分均包括内凹结构。

进一步,每个所述支撑位上端包括弯折区。

进一步,所述压接端与所述基部的中心位置相对设置,所述两个支撑位和所述两个连接部对称分布在所述压接端的两侧。

进一步,还包括保护座,所述保护座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底端、所述两个支撑位下端及所述两个弯折部分收容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支撑位上端和所述压接端位于所述保护座外部。

进一步,所述压接端的顶端设凸起触点。

进一步,所述底端、所述两个支撑位、所述压接端为金属和/或金属合金材料弯折而成的一体式结构。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板、天线和本发明所述的天线弹片,所述天线弹性连接于所述主板和所述天线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天线弹片得到均衡的受力,提高天线弹片的使用寿命,保证移动终端设备的信号长久稳定,并且有效减小天线弹片碰撞后变形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明显变形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天线弹片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实施例一的天线弹片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天线弹片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3提供的实施例二提供的天线弹片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天线弹片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天线弹片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天线弹片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天线弹片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与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天线弹片,该天线弹片应用于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GPS卫星导航系统及电子书阅读器等;天线弹片包括底端10、两个支撑位20和压接端30。压接端30位于两个支撑位20之间,且压接端30通过两个支撑位20连接至底端10,以使得两个支撑位20共同支撑压接端30,压接端30在与底端10相背离的一侧用于与天线弹性接触。两个支撑位20在天线弹片装配天线后发生变形并产生弹性力。该天线弹片为金属和/或金属合金材料弯折而成的一体式结构。

底端10包括一个基部102与两个连接部104,每个支撑位20均包括支撑位下端202、弯折部分204和支撑位上端206。连接部104自基部102的两端同向弯折,连接部102与支撑位下端202相连;弯折部分204连接于支撑位下端202与支撑位上端206的之间,支撑位上端206与压接端30连接;压接端30的顶端设有凸起的触点302利于天线弹片与天线紧密接触。压接端30与基部102的中心位置相对设置,两个支撑位20和两个连接部104对称分布在压接端30的两侧。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天线弹片包含的两个对称支撑位20增强天线弹片安装天线后的承载力,使天线弹片触点受力均匀,减弱受力疲劳现象,使天线与主板信号长久可靠接触,保证天线信号性能的稳定性。同时这种新型的天线弹片可以减小碰撞后容易变形的风险。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天线弹片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每个支撑位下端202的一端与弯折部分204之间的连接处均形成内凹结构。图4为该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弹片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每个支撑位下端202的内凹结构均形成4条筋位,分别为筋位一2002、筋位二2004、筋位三2006、筋位四2008,4条筋位分散了装配天线后天线弹片承受的压力,提高弹片的抗压能力,延长弹片寿命。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天线弹片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每个支撑位弯折部分204均包括内凹结构。弯折部分204的内凹结构可以起到分散天线弹片承受的压力的作用,减缓受理疲劳现象。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天线弹片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每个支撑位上端206包括弯折区。包含弯折区的支撑位上端206与包括内凹结构的弯折部分204同时起到分散天线弹片压力的作用,延长弹片寿命。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天线弹片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每个支撑位下端202包含弯折区,包含弯折区的支撑位下端202与包含内凹结构的弯折部分204同时起到分散天线弹片压力的作用,延长弹片寿命。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天线弹片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天线弹片设有保护座40,形成容纳空间。底端10、两个支撑位下端202及两个弯折部分204收容于容纳空间内,支撑位上端206和压接端30位于保护座40外部。保护座40可以防止安装或使用过程中其他部件对天线弹片可能的碰撞。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几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