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坞及具有该扩展坞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078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扩展坞及具有该扩展坞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扩展坞及具有该扩展坞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扩展坞(dockingstation)是用来扩展移动终端功能的底座,通过接口和插槽,它可以连接多种外部设备,如驱动器、大屏幕显示器、键盘、打印机、扫描仪等。它可以弥补轻薄化的移动终端本身携带附件较少的缺陷。

现有技术中的扩展坞在放入移动终端时,多需要手动对准及调整各种结构。例如,需要手动对准移动终端与扩展坞上的连接端口,或在组装过程中需要手动调节扩展坞上用于固定移动终端的卡扣结构等,操作不便,且容易因对位不准确造成连接端口损坏或移动终端被划伤。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展坞及具有该扩展坞的移动终端,旨在简化扩展坞与对应移动终端的组装、调整过程,提高扩展坞的易用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展坞,与移动终端电连接,所述扩展坞包括:

扩展坞主体,其包括底座、形成于所述底座上的连接器、设于底座上部一侧的定位卡扣、设于所述定位卡扣相对侧的活动锁扣;

遮挡件,其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器两侧;

第一连动机构,其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连接并带动该连接件转动,另一端在使用状态下与移动终端接触并由移动终端的重力驱动;及

第二连动机构,其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侧连接并由所述连接件驱动,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活动锁扣并带动所述活动锁扣在锁合或者开锁状态切换;

当所述扩展坞空闲时,所述遮挡件位于所述连接器上方以防外物碰撞,所述活动锁扣处于开锁状态;当移动终端放入所述扩展坞时,所述第一连动机构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重力驱动下带动所述连接件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遮挡件转动至预定收纳位置,移动终端与露出的连接器电连接,同时第二连动机构带动所述活动锁扣锁合,移动终端被所述定位卡扣及活动锁扣共同锁紧。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扩展坞的移动终端,包括设于移动终端上的连接接口及上述扩展坞,所述连接接口与所述扩展坞的连接器电连接。

本发明公开的扩展坞及具有该扩展坞的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放入扩展坞前,扩展坞的连接器上方由遮挡件遮挡,避免外物碰撞而损坏连接器,同时活动锁扣处于开锁状态。移动终端放入扩展坞时,通过第一连动机构和第二连动机构的连动,同时带动遮挡件转动至收纳位置、带动活动锁扣锁合,组装的过程只需要放入移动终端,不需要其他操作,简化了组装过程,提高了扩展坞的易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扩展坞和移动终端在一实施例中的组装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扩展坞和移动终端的分离状态结构示意图,该扩展坞包括第一连接机构、第二连接机构、活动锁扣;

图3为图2中第一连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第一连动机构及遮挡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第二连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活动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的爆炸图;

图9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及防护装置在一实施例中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分解视图;

图12为图10的仰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移动终端1

扩展坞2

防护装置3

连接接口1a

扩展坞主体10

遮挡件20

第一连接件30

第二连接件40

第一连动机构50

第二连动机构60

底座110

连接器120

定位卡扣130

活动锁扣140

滑槽301

外罩310

防护门320

锁紧装置330

第二弹性元件340

升降杆510

第一连动轴520

摇杆530

滑块540

挡板550

第一弹性元件560

第二连动轴610

推杆620

轴承座630

轮轴640

第一凸轮650

第二凸轮660

扭簧670

第一支撑板1101

支杆1102

支脚1103

第二支撑板1104

限位板1401

卡接件1402

导向座1403

转动件1404

传动件1405

上盖1406

第一转轴1407

第二转轴1408

第三转轴1409

滑动轴1410

导向块1411

开口3101

第一滑道3102

第二滑道3103

推门3201

弹性密封垫3202

定位杆3203

底板1401a

侧板1401b

通孔1401c

锁孔1401d

第六轴孔1402a

卡接头1402b

第一轴孔1403a

第二轴孔1404a

第三轴孔1404b

把手1404c

第四轴孔1405a

第五轴孔1405b

腰形孔1411a

第一滑动段3102a

第一坡面3102b

第二滑动段3102c

第三滑动段3103a

第二坡面3103b

第四滑动段3103c

长形孔3103d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为方便说明,移动终端所在的一侧的方位将被定义为“上”,扩展坞所在的一侧的方位将被定义为“下”。这些方位的定义只为方便描述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扩展坞2和移动终端1在一实施例中的组装状态结构示意图。移动终端1卡接固定于扩展坞2上部,并与扩展坞2电连接,实现移动终端1的功能扩展,同时方便移动终端1的固定。

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扩展坞2包括扩展坞主体10、遮挡件20、第一连接件30、第二连接件40、第一连动机构50、第二连动机构60。扩展坞主体10包括底座110、形成于底座110上的扩展接口(图中未示出)和连接器120、设于底座110上部一侧的定位卡扣130、设于定位卡扣130相对侧的活动锁扣140,连接器120用于电连接移动终端1及扩展接口。定位卡扣130位置固定,活动锁扣140可在锁合/开锁状态切换,且在扩展坞2未放入移动终端1时,活动锁扣140保持开锁状态。移动终端1的一侧从定位卡扣130侧放入扩展坞2时,通过定位卡扣130定位并固定,另一侧通过活动锁扣140锁紧。

遮挡件20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30、第二连接件40转动连接在连接器120的两侧。在具体实施中,遮挡件20可设置为挡板状的结构,当扩展坞2空闲时,即移动终端1未放入扩展坞2时,遮挡件20遮挡于连接器120上方,以防因外物碰撞而损坏连接器120。

第一连动机构50的一端与移动终端1的下部接触并由移动终端1的重力驱动,第一连动机构50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30的一侧连接并带动该第一连接件30转动。

第二连动机构60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40的一侧连接并由第二连接件40驱动,所述第二连动机构60的另一端连接至活动锁扣140并带动活动锁扣140在锁合/开锁状态切换。

扩展坞2空闲时,遮挡件20位于连接器120上方以防外物碰撞,同时活动锁扣140处于开锁状态。如图4所示,当移动终端1放入扩展坞2时,第一连动机构20在移动终端1的重力驱动下带动第一连接件30转动,第一连接件30带动遮挡件20转动至连接器120侧面的预定收纳位置,使连接器120露出,移动终端1与露出的连接器120电连接,同时遮挡件20带动第二连接件40转动,第二连接件40驱动第二连动机构60带动活动锁扣140锁合,移动终端1被定位卡扣130及活动锁扣140共同锁紧。组装的过程只需要放入移动终端1,不需要其他人工操作,简化了组装过程,提高了扩展坞2的易用性。

请参阅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底座110可包括第一支撑板1101、第二支撑板1104,第二支撑板1104平行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101下方,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通过多个支杆1102连接固定,第一支撑板1101与第二支撑板1104之间通过支杆1102固定后,形成可供收容的空间。第一支撑板1101的下部设有多个支脚1103,使扩展坞主体10高于地面,可起到防水作用,并方便散热。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连动机构50和第二连动机构60可设于第一支撑板1101与第二支撑板1104之间的收容空间内,并将连接器120固定于第一支撑板1101上部,以便与移动终端1连接。同时,在第一连动机构50的一端设置接触部件,并在第一支撑板1101上对应的设置接触孔,接触部件由接触孔伸出以与移动终端1接触。在具体实施中,该接触部件设置为升降杆510。

同时,在移动终端1与扩展坞2连接后,为防液体泼溅至连接器120,可在第一支撑板1101上部设置弹性垫圈(图中未示出),弹性垫圈围设于连接器120的周侧。如此一来,移动终端1放入扩展坞2后,移动终端1的下部与弹性垫圈的上表面紧密接触,使连接器120围于弹性垫圈间,可有效防止液体泼溅至连接器120。

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其为第一连动机构50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在具体实施中,第一连动机构50包括前述升降杆510、第一连动轴520、摇杆530。升降杆510的上端与移动终端1的下部接触并由移动终端1的重力驱动下降。第一连动轴520的一端与升降杆510垂直连接并跟随升降杆510进行升降,另一端与摇杆530连接。摇杆530远离第一连动轴52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30铰接。作为对应,底座110上设有与升降杆510的下端匹配的滑孔(图中未示出),升降杆510的下端由滑孔导向并在滑孔内滑动升降。

升降杆510下降时,带动第一连动轴520下降,第一连动轴520驱动所述摇杆530摆动,摇杆530推动第一连接件30转动,带动遮挡件20转动至预定收纳位置,从而使连接器120露出供移动终端1连接。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第一连接件30的中段设有圆弧形滑槽301连接器120的侧面设有与所述滑槽301对应的滑块540,摇杆530推动第一连接件30转动时,滑块540沿滑槽301滑动,起到引导作用,使遮挡件20的收纳过程更平稳。

作为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第一连动机构50还包括挡板550和第一弹性元件560。升降杆510垂直贯穿挡板550并与之固定连接。第一连动轴520的一端通过挡板550与升降杆510垂直连接。第一弹性元件560套设于升降杆510外侧并卡接于挡板550与底座110的上部之间,第一弹性元件560优选弹簧。在具体实施中,升降杆510可以为一直杆结构,一端伸出挡板550的上侧后与移动终端1的下部对接,另一端伸出挡板550的下侧后垂直升降。如图3所示,升降杆510位于挡板550下侧的部分也可设置成两根直杆结构,使升降杆510升降的过程更加稳定,作为对应,挡板550下侧两根直杆上各套设一根弹簧。

当移动终端1放入扩展坞2时,移动终端1的重力驱动升降杆510下降,升降杆510带动挡板550下降,通过第一连动轴520、摇杆530、第一连接件30带动遮挡件20转动至收纳位置,此时第一弹性元件560被压缩。当移动终端1从扩展坞2移除时,移动终端1的重力作用解除,第一弹性元件560通过回复力驱动所述挡板550和升降杆510上升,从而带动遮挡件20回转至连接器120上方,进而实现了遮挡件20的自动复位。

请参阅图5所示,其为第二连动机构60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在具体实施中,第二连动机构60包括第二连动轴610、偏心轮装置、推杆620。第二连动轴610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40垂直连接并随第二连接件40的转动而升降。偏心轮装置由第二连动轴610的自由端的升降动作驱动。推杆620的一端由偏心轮装置推动,推杆620在偏心轮装置的推动下升降,推杆620的另一端连接至活动锁扣140,并带动活动锁扣140在锁合/开锁状态切换。作为与遮挡件20动作的对应,推杆620在偏心轮装置的推动下上升时,带动活动锁扣140锁合,下降时则带动活动锁扣140开锁。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偏心轮装置可包括轴承座630、轮轴640、第一凸轮650、第二凸轮660。轴承座630固定于底座110上,轮轴640固定于轴承座630上并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一凸轮650固定于轮轴640的一端,第一凸轮650外边缘的上部与第二连动轴610相切接触。第二凸轮660固定于轮轴640的另一端,第二凸轮660外边缘的上部与推杆620的下端面相切接触。

第二连动轴610下降时迫使第一凸轮650带动轮轴640向下转动,轮轴640带动第二凸轮660向上旋转,第二凸轮660推动推杆620上升,以推动活动锁扣140由开锁状态切换至锁合状态,将移动终端1的侧面锁紧。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偏心轮装置还可包括套设于轮轴640上的扭簧670,扭簧670一端的扭转臂固定于底座110上,另一端的扭转臂固定于第一凸轮650上。

当第二连动轴610通过偏心轮装置及推杆620推动活动锁扣140至锁合状态时,扭簧670产生扭转形变;当所述第二连动轴610的压力解除时,扭簧670受回复力的驱动使偏心轮装置复位,从而驱动活动锁扣140回复至开锁状态。可以理解的是,扭簧670的一端的扭转臂固定于底座110上,另一端的扭转臂也可以固定于第二凸轮660上,扭簧670只需要满足提供驱动偏心轮装置复位的回复力的要求即可。

请同时参阅图6至图8,其为活动锁扣140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在具体实施中,活动锁扣140通过限位板1401安装于底座110上。限位板1401包括与底座110固定的底板1401a及与底板1401a的一侧垂直连接的侧板1401b,侧板1401b形成与移动终端1的侧面对应的接触面。在具体实施中,限位板1401的上部还设有与底板1401a平行的上盖1406。底板1401a及底座110的预定位置设有与推杆620对应的通孔1401c,使推杆620可穿过通孔1401c升降,同时通孔1401c对推杆的升降起到导向作用。活动锁扣140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卡紧移动终端的卡接头1402b,侧板1401b上设有与卡接头1402b对应的锁孔1401d。

推杆620推动活动锁扣140动作,活动锁扣140上的卡接头1402b从锁孔1401d伸出时,卡接头1402b将移动终端1的对应侧面卡紧,对应活动锁扣140的锁合状态。推杆620带动卡接头1402b从锁孔1401d收回时,移动终端1的对应侧面被释放,对应活动锁扣140的开锁状态。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活动锁扣140包括导向座1403、转动件1404、传动件1405、卡接件1402。导向座1403包括固定于侧板1401b上的固定端和延伸至底板1401a上方的外伸端。转动件1404的一端与导向座1403的外伸端转动连接。卡接件1402的一端设有卡接头1402b。传动件1405的两端分别与转动件1404和卡接件140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推杆620的上端与转动件1404的一端转动连接并推动转动件1404绕所述导向座1403的外伸端转动,转动件1404通过传动件1405拖动卡接件1402的转动端升/降,从而拖动卡接头1402b从锁孔1401d伸出/收回。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导向座1403的外伸端上固定有与侧板1401b和底板1401a平行的滑动轴1410,卡接件1402的下部固定有导向块1411,导向块1411上设有沿卡接头1402b的伸出/收回方向延伸的腰形孔1411a。

卡接件1402的转动端升/降时,其下部的导向块1411在腰形孔1411a的引导下相对于滑动轴1410滑动,从而带动卡接头1402b从锁孔1401d伸出/收回。因滑动轴1410与导向座1403固定,对卡接件1402具有支承作用。

在具体实施中,导向座1403的前述外伸端上设有与侧板1401b和底板1401a平行的第一轴孔1403a。转动件1404的一端设有第二轴孔1404a,另一端设有第三轴孔1404b,第二轴孔1404a与第一轴孔1403a通过第一转轴1407转动连接。传动件1405的一端设有第四轴孔1405a,另一端设有第五轴孔1405b,第四轴孔1405a通过第二转轴1408与第三轴孔1404b转动连接。卡接件1402的一端设有第六轴孔1402a,卡接头1402b设于卡接件1402的另一端,第六轴孔1402a通过第三转轴1409与第五轴孔1405b转动连接。推杆620的上端与第二转轴1408转动连接。

因转动件1404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1407转动连接在导向座1403的外伸端,所以当推杆620推动第二转轴1408时,转动件1404的一端绕第一转轴1407转动,转动件1404的另一端则在推杆620的带动下上升或下降,推杆620同时带动传动件1405的一端同步上升或下降,转动件1404与传动件1405转动连接的一端绕第一转轴1407的转动会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移分量,使传动件1405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1407的水平距离伸长/缩短,从而拖动与传动件1405连接的卡接件1402,进而带动卡接头1402b从锁孔1401d伸出/收回。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转动件1404靠近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延伸形成把手1404c,当需要取出移动终端时,扣动把手1404c以将卡接头1402b从锁孔收回,使活动锁扣140开锁。

本发明公开的扩展坞中,连接器120设有遮挡件20作为保护结构,在连接器120未与移动终端1连接时,通过遮挡件20遮挡,以避免外物碰撞连接器120导致损坏。此外,通过连动设计,在使用时只需要按照定位卡扣130的定位将移动终端1放入扩展坞2即可,无需其他操作,即可在移动终端1自身的重力推动下完成遮挡件20的打开、活动锁扣140的锁紧,组装过程简单,易于使用,同时也避免了传统方案中手动锁紧容易划伤移动终端1的问题。且移动终端1移除后,在第一弹性元件560、第二弹性元件340的回复力作用下,扩展坞2可自动恢复至移动终端1放入前的状态,以便下次使用。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9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扩展坞的移动终端,在具体实施中,具有扩展坞的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1和扩展坞2。其中,扩展坞2可以为前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扩展坞之一,在此不再详细描述。移动终端1上设有连接接口1a,移动终端1通过连接接口1a与扩展坞2的连接器120电连接。为方便与扩展坞2匹配使用,连接接口1a可设置在移动终端1的下端面上。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移动终端1的连接接口1a处滑动连接有防护装置3。当移动终端1需连接扩展坞2时,滑动防护装置3使连接接口1a露出。当移动终端1与扩展坞2分离后,滑动防护装置3以封闭连接接口1a,以防止液体、灰尘通过连接接口1a进入移动终端1内部。

请同时参阅图10至图12所示,在具体实施中,防护装置3可包括外罩310、防护门320、锁紧装置330。其中,外罩310固定于移动终端1的连接接口1a外侧。例如,可在移动终端1的连接接口1a周侧和外罩310的边缘对应设置多个螺孔,通过螺丝将外罩固定连接于移动终端1上。外罩310上设有与连接接口1a对应的开口3101,外罩310的两侧设有第一滑道3102及与第一滑道3102平行且相邻设置的第二滑道3103。作为优选实施方式,第一滑道3102及第二滑道3103分别设置在外罩310的两侧。防护门320的两侧滑动连接于外罩310的两侧的第一滑道3102内,滑动防护门320以封闭/打开开口3101,从而封闭/打开连接接口1a。锁紧装置330设于第二滑道3103上并与防护门320的对应侧接触,用于压紧/松开防护门320。

当移动终端1未与扩展坞2连接使用时,防护门320封闭开口3101,同时锁紧装置330将防护门压紧,以紧密封闭连接接口1a。当移动终端1需要与扩展坞2连接使用时,松开锁紧装置330,滑动防护门320以打开开口3101。

请再参阅图11和图12所示,在具体实施中,防护门320可包括推门3201和弹性密封垫3202。其中,推门3201的两侧滑动卡接于第一滑道3102内,弹性密封垫3202固定于推门3201靠近移动终端1下端面的一侧。第一滑道3102包括第一滑动段3102a及第二滑动段3102c,第二滑动段3102c与连接接口1a侧的距离小于第一滑动段3102a与连接接口1a侧的距离,第一滑动段3102a与第二滑动段3102c通过第一坡面3102b连接。

从第一滑动段3102a向第二滑动段3102c滑动推门以封闭开口3101时,推门3201及弹性密封垫3202与连接接口1a侧的距离减小,从而使推门3201及弹性密封垫3202迫近连接接口1a侧,使弹性密封垫3202与移动终端1的下端面压紧,以实现连接接口1a的密封。在具体实施中,弹性密封垫3202可选用橡胶垫。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防护门320滑动侧的前端通过第二弹性元件340与对应的第一滑道3102的末端连接。推动防护门320封闭开口3101时,第二弹性元件340随防护门320的滑动产生形变,防护门320到达预定位置后由锁紧装置330压紧。锁紧装置330松开防护门320时,防护门320在第二弹性元件340的回复力作用下被弹开,实现自动打开。

请再参阅图12所示,在具体实施中,锁紧装置330包括弹性滑块。第二滑道3103包括第三滑动段3103a及第四滑动段3103c,第四滑动段3103c与防护门320的距离小于第三滑动段3103a与防护门的距离,第三滑动段3103a与第四滑动段3103c通过第二坡面3103b连接。第二滑道3103的中部设有从第三滑动段3103a延伸至第四滑动段3103c的长形孔3103d,弹性滑块滑动连接于长形孔3103d内,弹性滑块的一侧与防护门320对接,另一侧设有推动部。

当需要压紧防护门时,推动前述推动部,将弹性滑块沿长形孔3103d由第三滑动段3103a推动至第四滑动段3103c,因第四滑动段3103c与防护门320的距离小于第三滑动段3103a与防护门320的距离,弹性滑块从第三滑动段3103a滑动至第四滑动段3103c时,其与防护门320的距离减小,弹性滑块迫近防护门320,弹性滑块的一侧将防护门320压紧。同理,反向推动弹性滑块则将防护门320松开。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防护装置3的下部设有与第一连动机构50的一端对接的定位杆3203,移动终端1放入扩展坞前,定位杆3203与第一连动机构的一端接触并驱动第一连动机构50。

本发明公开的具有扩展坞的移动终端不仅具有前述扩展坞2的组装过程简单、易于使用的特性,还通过设置防护装置3提高了移动终端1的防水、防尘性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