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增大接触面积的线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62290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增大接触面积的线鼻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接线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增大接触面积的线鼻。



背景技术:

线鼻,是导线与电气设备连接的一种器件,在实际使用时,可将多股绞合导线插入开环鼻体的鼻孔内,然后用工具夹紧开环鼻体,由于所述鼻体沿其轴向有分离槽,故称之为开环鼻体,开环鼻体即产生塑性变形,从而使多股绞合导线与所述接线鼻牢固连接,再将接线鼻所包括的插装座与接线端子(即接线触点、桩头)通过螺栓螺母副连接或焊接,即完成电气设备用电的接线工作。

现有技术中的线鼻虽然能实现线路连接的目的,但存在着电线线芯与接线鼻有效导电接触面积小、接触面电阻大、线鼻局部工作温度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大接触面积的线鼻,采用在鼻体中添加扩展部和防脱管的方式,扩大电线线芯与鼻体的接触面积,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增大接触面积的线鼻,包括接线头、与接线头连接且呈闭环管状的鼻体,在所述鼻体的管腔中设置有用于扩大电线与鼻体接触面积的扩展部。

进一步地,所述扩展部为导电粘结剂。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头呈管状,其中轴线与鼻体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90°≤α<180°。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鼻体侧壁上的防脱管,所述防脱管呈开环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套接在鼻体和防脱管外用于防止鼻体与空气接触的保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为热缩管 。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的鼻体呈闭环管状,并在鼻体内设置导电粘结剂作为扩展部,由于一般情况下电线的线芯均由若干细铜线制成,故当电线的线芯插入鼻体的官腔中时,细铜线之间的间隙被导电粘结剂填充,而导电粘结剂由于是液体,故每个缝隙之间的导电粘结剂结合,增大导电粘结剂与线芯接触的面积,由于导电粘结剂与鼻体的内侧壁连接,故增大了线芯与鼻体之间的导电面积;本发明中设置防脱管,同时也增大线芯与鼻体之间的导电面积,从而增强本发明的实用性;

(2)本发明中的线接头设置为中轴线与鼻体中轴线呈α角度的管状结构,采用上述结构,可增大接线头与接线端子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使用者可根据需求选用合适的α角度,以满足接线时电线与接线端子之间的角度需求,从而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3)本发明中设置有防脱管,使用者可将伸出鼻体的电线弯折后,再伸入防脱管中,形成钩形,钩在鼻体的侧壁上,并且防脱管为开环结构,当将电线插入防脱管后,使用者可利用工具将其压紧,以便达到将电线和本发明压紧为一体的目的,从而防止电线从本发明中脱落,进而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接线头,2—鼻体,3—扩展部,4—保护套,5—防脱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增大接触面积的线鼻,包括接线头1、与接线头1连接且呈闭环管状的鼻体2,在所述鼻体2的管腔中设置有用于扩大电线与鼻体2接触面积的扩展部3,还包括设置在鼻体2侧壁上的防脱管5,所述防脱管5呈开环结构,作为本实施例的最佳实施方式,上述扩展部3为导电粘结剂。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一般情况下,电线的线芯均由若干细铜线制成,故当电线的线芯插入鼻体2的管腔中时,细铜线之间的间隙被导电粘结剂填充满,而导电粘结剂由于是液体,故每个缝隙之间的导电粘结剂结合,增大导电粘结剂与线芯接触的面积,由于导电粘结剂与鼻体2的内侧壁连接,故增大了线芯与鼻体2之间的导电面积;本发明中设置防脱管5,使用者可将伸出鼻体2的电线弯折后,再伸入防脱管5中,形成钩形,钩在鼻体2的侧壁上;并且防脱管5为开环结构,当将电线插入防脱管5后,使用者可利用工具将其压紧,以便达到将电线和本发明压紧为一体的目的,从而防止电线从本发明中脱落,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同时也增大线芯与鼻体2之间的导电面积,进而增强本发明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所述线接头1呈管状,其中轴线与鼻体2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90°≤α<180°。采用上述结构可增大接线头1与接线端子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使用者可根据需求选用合适的α角度,以满足接线时电线与接线端子之间的角度需求,从而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套接在鼻体2和防脱管3外用于防止鼻体2与空气接触的保护套4,作为本实施例的最佳实施方式,上述保护套4为热缩管。

热缩管具有高温收缩、柔软阻燃、绝缘防蚀功能,在受热情况下,其自动收缩形成对所包裹件的包裹作用,使用简单方便,绝缘保护性能好。

采用上述结构,可起到防止电线裸露在空气中发生电路短路的现象,进而提高了本发明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