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架、PCB板端引入式大电流端子及PCB板接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76257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端子架、PCB板端引入式大电流端子及PCB板接线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架、PCB板端引入式大电流端子及PCB板接线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通讯设备的电源连接器与PCB线路板之间通常采用焊接导线方式连接,将电源连接器尾端焊接导线,然后将导线的另一端与PCB线路板上的焊盘进行焊接。这种焊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焊接质量难以控制,焊点过大、虚焊、过焊等问题,易存在短路和断路等安全隐患;二是装配效率低,导线焊接方式一般采用手工焊接,焊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B板端引入式大电流端子,以解决电连接器与PCB线路板采用焊接导线方式连接存在的连接质量不高、装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PCB板端引入式大电流端子的技术方案是:PCB板端引入式大电流端子,包括端子架和安装在端子架上的插孔接触件,端子架包括水平板和与水平板垂直连接的侧壁,侧壁底部具有用于与PCB线路板固定连接的焊接针脚,插孔接触件垂直安装在水平板上。采用本发明的PCB板端引入式大电流端子,通过插孔接触件实现电流传输,再通过焊接针脚将大电流传输给PCB板,插孔接触件采用竖直布置方式与端子架安装固定,相对于焊接导线方式,本发明端子采用插接方式连接,连接更稳定、高效、装配效率高。

进一步地,所述插孔接触件包括插孔套管和设在插孔套管内的冠簧插孔。插孔套管与冠簧插孔的配合,不仅使得插接操作时方便快捷,而且插接牢固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板为矩形板,所述侧壁有四个且分别连接在矩形水平板的四边。矩形板的四个边上均具有侧壁,侧壁通过焊接针脚与PCB板连接后,使得端子在受到各个方向拉扯时不易变形且可增加电流的导入量,该端子可以向PCB板引入更大的电流。

进一步地,四个侧壁中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径向支撑所述插孔套管的支撑臂。侧壁上的支撑臂可以支撑插孔套管,不仅可以对插孔套管径向限位,还可以将端子架受拉扯时的力传递给插孔套管,达到对端子架卸荷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U形分割线,U形分割线的悬伸部分向端子架内部弯折形成所述支撑臂。在原有侧壁上切割出一块板,保证该板的一边不切断,将该板沿不切断的一边向端子架内弯折形成支撑臂,这种结构不仅减少在侧壁上另设支撑臂的材料成本,且省去支撑臂与侧壁的连接结构,而且切割出的孔还可以用于与针形端子的锁钩配合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臂上具有与所述插孔套管外周面挡止配合的卡槽。卡槽的设置可以限制插孔套管的径向位移,使得插孔套管相对于端子架不偏斜,并可将端子架受到各个方向的拉扯力均能传递给插孔套管,以达到卸荷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U形分割线开口朝下。分割线开口朝下布置使得悬板的未切断的一边未悬板的下部边沿,使得悬板可以沿自身下部边沿向端子架内部弯折,悬板弯折后所空出的孔槽方便与针形端子的锁钩配合,即方便针形端子从上部与端子插接时,针形端子的锁钩可以刚好扣在悬板所空出的钩槽的上边沿处,保证实现两者扣合的前提下节省另设钩槽的加工工序。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架各侧壁底部的焊接针脚的数量相同,各侧壁底部的焊接针脚的位置关于插接孔中心对称。这样设置保证各侧壁底部焊接针脚一致,保证在端子架安装在PCB板上时不用区分方向,保证无论哪个侧壁底部的焊接针脚对位后其余焊接针脚均处于正确位置,保证在端子架与PCB板插接时互换性更好以便更容易实现自动化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板上设有插接孔,所述插孔套管伸出插接孔并与水平板翻铆固定。翻铆方式不仅使插孔套管与端子架连接更可靠,且翻铆连接时导电性能更好、连接方便快捷易实施。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端子架。

本发明端子架的技术方案是:端子架,包括水平板和与水平板垂直连接的侧壁,侧壁底部具有用于与PCB线路板固定连接的焊接针脚,水平板上具有用于安装插孔套管的插接孔。采用本发明的端子架,将与插孔套管对接的插接孔设在水平板上,使得插孔套管处于竖直方向,在与插孔套管、冠簧插孔以及针形端子配合使用时,相对于传统导线焊接方式,具有连接质量高、装配效率高的优点,同时,水平板上设置与插孔套管的对接孔,保证插孔套管竖直布置,节省PCB板的横向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板为矩形板,所述侧壁有四个且分别连接在矩形水平板的四边。矩形板的四个边上均具有侧壁,侧壁通过焊接针脚与PCB板连接后,使得端子在受到各个方向拉扯时不易变形且可增加电流的导入量,该端子可以向PCB板引入更大的电流。

进一步地,四个侧壁中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用于径向支撑插孔套管的支撑臂。侧壁上的支撑臂可以支撑插孔套管,不仅可以对插孔套管径向限位,还可以将端子架受拉扯时的力传递给插孔套管,达到对端子架卸荷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U形分割线,U形分割线的悬伸部分向端子架内部弯折形成所述支撑臂。在原有侧壁上切割出一块板,保证该板的一边不切断,将该板沿不切断的一边向端子架内弯折形成支撑臂,这种结构不仅减少在侧壁上另设支撑臂的材料成本,且省去支撑臂与侧壁的连接结构,而且切割出的孔还可以用于与针形端子的卡扣配合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臂上具有用于与插孔套管外周面挡止配合的卡槽。卡槽的设置可以限制插孔套管的径向位移,使得插孔套管相对于端子架不偏斜,并可将端子架受到各个方向的拉扯力均能传递给插孔套管,以达到卸荷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U形分割线开口朝下,所述悬板沿自身的下部边沿向端子架内部弯折形成所述支撑臂。分割线开口朝下布置使得悬板的未切断的一边未悬板的下部边沿,使得悬板可以沿自身下部边沿向端子架内部弯折,悬板弯折后所空出的孔槽方便与针形端子的卡扣配合,即方便针形端子从上部与端子插接时,针形端子的卡扣可以刚好扣在悬板所空出的孔槽的上边沿处,保证实现两者扣合的前提下节省另设卡扣槽的加工工序。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架各侧壁底部的焊接针脚的数量相同,各侧壁底部的焊接针脚的位置关于插接孔中心对称。这样设置保证各侧壁底部焊接针脚一致,保证在端子架安装在PCB板上时不用区分方向,保证无论哪个侧壁底部的焊接针脚对位后其余焊接针脚均处于正确位置,保证在端子架与PCB板插接时互换性更好以便更容易实现自动化装配。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PCB板接线组件。

本发明PCB板接线组件的技术方案是:PCB板接线组件,包括端子架和安装在端子架上的插孔接触件,端子架包括水平板和与水平板垂直连接的侧壁,侧壁底部具有用于与PCB线路板固定连接的焊接针脚,插孔接触件垂直安装在水平板上。采用本发明的PCB板接线组件,插孔接触件采用竖直布置方式分别支撑在PCB板的让位穿孔和端子架的插接孔之间,其不仅可以将来自针形端子导入的大电流传导给PCB板,还可实现对端子架的支撑和定位作用,防止端子架在受到频繁插拔拉扯时其焊接针脚处发生断裂等情况,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相对于焊接导线方式,本发明端子插接方式连接更稳定、高效、装配效率高。

进一步地,所述插孔接触件包括插孔套管和设在插孔套管内的冠簧插孔。插孔套管与冠簧插孔的配合,不仅使得插接操作时方便快捷,而且插接牢固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板为矩形板,所述侧壁有四个且分别连接在矩形水平板的四边。矩形板的四个边上均具有侧壁,侧壁通过焊接针脚与PCB板连接后,使得端子在受到各个方向拉扯时不易变形且可增加电流的导入量,该端子可以向PCB板引入更大的电流。

进一步地,四个侧壁中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径向支撑所述插孔套管的支撑臂。侧壁上的支撑臂可以支撑插孔套管,不仅可以对插孔套管径向限位,还可以将端子架受拉扯时的力传递给插孔套管,达到对端子架卸荷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U形分割线,U形分割线的悬伸部分向端子架内部弯折形成所述支撑臂。在原有侧壁上切割出一块板,保证该板的一边不切断,将该板沿不切断的一边向端子架内弯折形成支撑臂,这种结构不仅减少在侧壁上另设支撑臂的材料成本,且省去支撑臂与侧壁的连接结构,而且切割出的孔还可以用于与针形端子的锁钩配合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悬伸部分弯折后所让出的孔形成钩槽,所述针形端子上设有与钩槽配合钩合的锁钩。在侧壁上开设U形分割线,分割出的悬板向内弯折形成支撑臂,支撑臂弯折后侧壁上留出的钩槽还可以用于与针形端子的锁钩配合使用,一举两得,结构十分巧妙,不仅节省材料和成本,也节省了加工工时及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臂上具有与所述插孔套管外周面挡止配合的卡槽。卡槽的设置可以限制插孔套管的径向位移,使得插孔套管相对于端子架不偏斜,并可将端子架受到各个方向的拉扯力均能传递给插孔套管,以达到卸荷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U形分割线开口朝下。分割线开口朝下布置使得悬板的未切断的一边未悬板的下部边沿,使得悬板可以沿自身下部边沿向端子架内部弯折,悬板弯折后所空出的孔槽方便与针形端子的锁钩配合,即方便针形端子从上部与端子插接时,针形端子的锁钩可以刚好扣在悬板所空出的钩槽的上边沿处,保证实现两者扣合的前提下节省另设钩槽的加工工序。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架各侧壁底部的焊接针脚的数量相同,各侧壁底部的焊接针脚的位置关于插接孔中心对称。这样设置保证各侧壁底部焊接针脚一致,保证在端子架安装在PCB板上时不用区分方向,保证无论哪个侧壁底部的焊接针脚对位后其余焊接针脚均处于正确位置,保证在端子架与PCB板插接时互换性更好以便更容易实现自动化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板上设有插接孔,所述插孔套管伸出插接孔并与水平板翻铆固定。翻铆方式不仅使插孔套管与端子架连接更可靠,且翻铆连接时导电性能更好、连接方便快捷易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电源连接器和PCB线路板采用导线焊接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PCB板接线组件中PCB板端引入式大电流端子与针形端子插接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PCB板端引入式大电流端子具体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端子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插孔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端子架和插孔套管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PCB板端引入式大电流端子与PCB线路板装配前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PCB板端引入式大电流端子与PCB线路板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中:1-端子架,11-插接孔,12-焊接针脚,13-支撑臂,131-卡槽,14-扣合孔,141-U形分割线,2-插孔套管,21-环形凸台,3-冠簧插孔,4-针形端子,41-锁钩,5-PCB线路板,51-让位穿孔,52-引脚孔,6-焊点,7-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PCB板接线组件的具体实施例,如图2所示,包括PCB板端引入式大电流端子和针形端子4,端子架1和针形端子4插接配合实现导电。PCB板端引入式大电流端子插接在PCB板上,针形端子4与电源连接器的电源线端部相连,针形端子4上具有与PCB板端引入式大电流端子上的钩槽结构配合的锁钩41。

如图3所示,PCB板端引入式大电流端子包括端子架1、垂直安装在端子架1的上端面上的插孔接触件,插孔接触件包括插孔套管2以及安装在插孔套管内部的冠簧插孔3,针形端子4直接插入冠簧插孔3以实现导电。

如图4所示,端子架1包括上部的正方形水平板和连在水平板四边并沿水平板的四边向下弯折90度形成的四个侧壁,在其他实施例中,水平板也可以为其他矩形或正六边形等形状,相应的六边上连有六个侧壁,且六个侧壁为沿六边形各边向下弯折90度所形成。端子架1为一整块钣金件,在其他实施例中,端子架1也可采用组合铆接结构或组合螺栓连接结构,将水平板与侧壁之间,以及侧壁与支撑臂13之间采用铆接、焊接或螺栓连接方式连接。

水平板的正中设有插接孔11,用于与插孔套管的端部插接配合,插接孔11与插孔套管的配合方式为过渡配合,然后通过对插孔套管伸出插接孔11的部分翻铆实现插孔套管与端子架1的固定连接,这种方式连接、导电均比较可靠,在其他实施例中,插孔套管与插接孔11也可以采用过盈配合,相应的插孔套管与端子架1可以翻铆固定也可以不翻铆;也可以为间隙配合,但间隙配合时间隙不宜过大,以免导电性能受到很大影响。

PCB线路板5上设有与插孔套管2和焊接针脚12对应插接配合的让位穿孔51和引脚孔52。

端子架1的各侧壁底部具有数量和间隔均相同的焊接针脚12,且端子架1的各侧壁上的焊接针脚12关于插接孔11的轴线中心对称,这样的设置是为了端子架1与PCB线路板5的对接时,只需要先将插孔套管2对接在让位穿孔51处,然后绕插孔套管2的轴线旋转时,最多旋转90度即可实现焊接针脚12与引脚孔52的对位,方便端子架1与PCB线路板5装配时实现自动化。在其他实施例中,水平板为正六边形时,插孔套管2与让位穿孔51对位后,端子架1绕插孔套管2的轴线最多转动60度即可实现焊接针脚12与PCB线路板5上的引脚孔52的对位。转动焊接针脚12与PCB板上的引脚孔52位置相对应,安装时可直接插入引脚孔52中。

端子架1的四个侧壁中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具有开口向下的U形分割线141,U形分割线141围成的悬板沿自身的下部边沿向端子架1内部弯折形成支撑臂13,用于支撑插孔套管2,此处的U形分割线141是指侧壁上被切断的断口所形成的线,是指侧壁被切割后的孔槽的边缘线。

支撑臂13为自端子架1的两侧面上切出的矩形板,矩形板的一边未切断,矩形的支撑臂13从该未切断的边处向端子架1的内部弯折,直至两矩形支撑臂13之间刚好可以插入插孔套管2为止。支撑臂13与插孔套管2接触的一侧开有圆弧形卡槽131,用于与插孔套管2的外径相配,以更好的限制插孔套管2的径向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槽131的形状也可为U形或扳手口部的形状,只要能起到对插孔套管2的径向定位和支撑即可。矩形支撑板的未切断的一边位于下部,以保证支撑臂13向端子架1内部弯折后留下一个方形的扣合孔14以便于与针形端子4的锁钩41配合。

如图5所示,插孔套管2为空心圆管,两端具有台阶面,整体沿轴线方向上下对称,以便于自动化装配时不用区分上下端。两端分别与端子架1上的插接孔11和PCB线路板5上的让位穿孔51配合。插孔套管2沿轴线方向的中部外周上具有环形凸台21,用于在插孔套管2与端子架1翻铆装配时提供轴向支撑,便于翻铆工装支撑定位。

本发明的PCB板接线组件在整个加工、装配、连接使用过程时:

加工时,端子架1整体为钣金件,为一体加工。

装配时,先将插孔套管2从端子架1的下部插入,使插孔套管2的上端穿在插接孔11中,保证插孔套管2的中部处于支撑臂13之间的空间内,且插孔套管2中部的环形凸台21顶在支撑臂13上。将插孔套管2与端子架1的插接孔11连接处进行翻铆操作,翻铆时环形凸台21可方便翻铆工装的支撑定位。完成翻铆操作后,插孔套管2与端子架1即成为一个整体,此时将冠簧插孔3从插孔套管2下端孔中装入,装入后,插孔套管2尾端收口将冠簧插孔3固定在插孔套管2中,不让其掉出。

然后进行与PCB线路板5的装配,此处可实现机械手自动化流水线装配,先将插孔套管2下端穿入PCB线路板5的让位穿孔51中,通过旋转使端子架1的焊接针脚12与PCB线路板5上的引脚孔52实现对位,将焊接针脚12插入引脚孔52中,从反面对各焊接针脚12进行焊接,此处焊接时可采用回流焊、波峰焊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焊接方式焊接,完成PCB板端引入式大电流端子的装配。

针形端子4装配时,只需要在电源线的端部连上针形端子4,在端子上焊接锁钩41即可。

连接使用时,电源连接器与PCB线路板5连接时,只需要将针形端子4从端子架1上部插入插孔套管2中的冠簧插孔3即可,插入时使锁钩41与扣合孔14对位扣合,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大电流即可通过导线7、针形端子4、冠簧插孔3、插孔套管2、焊接针脚12导入PCB线路板5。

当设备出现问题需更换端子时,只需要解焊后再焊接新的端子即可。

本发明的PCB板端引入式大电流端子的具体实施例与本发明PCB板接线组件的各具体实施例中的PCB板端引入式大电流端子的各具体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端子架的具体实施例与本发明PCB板接线组件的各具体实施例中的端子架的各具体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