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继电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74653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力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热继电器结构。



背景技术:

热继电器主要用于电动的过载断相保护,其工作原理主要是流过电动机内的电流过大时,当电流通过热元件后,使热继电器中双金属片弯曲,推动动作机构从而带动热继电器中动触点动作,从而将电动机的控制电路切断,使电动机停止运行,起到电动机过载保护作用,利用电流热效应原理制成的低压保护电器,是电动机过载保护元件,其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等优点,并且常与接触器相互配合使用于三相交流电动机的断相保护和过载保护,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热继电器选用不合理造成电动机烧毁的情况也时常发生,因此选用合理的热继电器对电动机的过载保护和断相运行具有非常好的作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热继电器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现有技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弥补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种热继电器结构,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安装与维修方便,性能稳定可靠,在电动机的过载保护方面具有及其广大的市场前景等一系列优点,通过优化整体的设计,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继电器结构,包括主双金属片、加热元件、导板、温度补偿片、推杆、动触头、静触头、螺钉、复位按钮、凸轮和弹簧;所述加热元件附着在主双金属片上,并且主双金属片底部设置导板;所述导板与温度补偿片想接触,并且温度补偿片中间贯穿设置推杆;所述温度补偿片一端与弹簧连接,并且一侧设置复位按钮;所述推杆的顶部设置凸轮;所述复位按钮底部安装螺钉,并且一侧连接相互接触的动触头和静触头。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元件为一种螺旋形结构的加热元件且加热元件缠绕在主双金属片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为一种L形结构的推杆且推杆一端与弹簧连接,另一端与温度补偿片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为一种T形结构的动触头且动触头一端与复位按钮连接,另一端与螺钉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整体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延时范围广泛,通过双金属片发热的设计利用膨胀系数不同而引起断路的作用从而达到断电保护的目的,并且可以调节温度补偿片的大小来调整继电器的断电延时时间,有利于交流电动机的过载保护断相及电流不平衡运动的保护极其他电器设备发热状态的控制,减缓了电动机的绝缘的老化,大大降低了烧毁电动机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双金属片,2、加热元件,3、导板,4、温度补偿片,5、推杆,6、动触头,7、静触头,8、螺钉,9、复位按钮,10、凸轮,1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热继电器结构,包括主双金属片1、加热元件2、导板3、温度补偿片4、推杆5、动触头6、静触头7、螺钉8、复位按钮9、凸轮10和弹簧11;所述加热元件2附着在主双金属片1上,并且双主金属片1底部设置导板;所述导板3与温度补偿片4相接触,并且温度补偿片4中间贯穿设置推杆5;所述温度补偿片4一端与弹簧11连接,并且一侧设置复位按钮9;所述推杆5的顶部设置凸轮10;所述复位按钮9底部安装螺钉8,并且一侧连接相互接触的动触头8和静触头7。

作为本使用新型的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元件2为一种螺旋形结构的加热元件2且加热元件2缠绕在主双金属片1侧壁上;所述推杆5为一种L形结构的推杆5且推杆5一端与弹簧11连接,另一端与温度补偿片4连接;所述动触头6为一种T形结构的动触头6且动触头6一端与复位按钮9连接,另一端与螺钉8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使用工作原理:双金属片是由两种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片焊合而成。使用时将电阻丝直接串接在异步电动机的两相电路上。常闭触头8与9接于电动机控制电路的接触器线圈支路上。当电动机绕组因过载引起过电流时,并经一定时间后,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热量足使双金属片1和2弯曲,并推动导板5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导板5又推动温度补偿片6与杠杆7,使动触头8与静触头9分开,从而使电动机线路接触器断电释放,将电源切除起到保护作用。电源切断后,热继电器开始冷却,过一段时间双金属恢复原状,于是触头8在弹簧13的使用下,自动复位与触头9闭合。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