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电流平面变压器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74418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大电流平面变压器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大电流平面变压器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电子通讯和信息处理设备需求的大量增加,采用表面安装技术的装配,就要求电子变压器小型化,体积小巧的铁氧体磁心平面变压器便应运而生。与传统的变压器相比,平面变压器最大的区别在于磁心及其线圈绕组。平面变压器没有铜导线绕组,代之以单层或多层的印刷在PCB板(印刷电路板) 上的导电线路薄层,因而其厚度远低于常规变压器。在平面变压器中,由于作为绕组的“导线”实际上是一些平面的导体,因而可得到很大的电流密度,每层绕组最大电流可达200A。同时,由于磁芯小,损耗少,它可得到更高的效率。当开关频率为500kHz时,其工作效率可达到97%,其高电流密度和高效率可使单个变压器功率高达5W-20000W。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变压器将进一步的向小型轻量、高效安全、表面安装、片式、平面化、高可靠性和生产自动化方向发展。目前,国外的许多电源产品中都开始采用平面变压器技术,如蓄电池充电电源、通信设备分布式电源、UPS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电流平面变压器及其制作方法,具有多层PCB板结构,实现大电流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采用锡丝焊接,提高耐压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大电流平面变压器,包括导电支撑杆、大电流线圈、PCB板,该导电支撑杆焊接于大电流线圈的一端,该PCB板插装于大电流线圈的另一端;其中,该大电流线圈至少有四层,各层大电流线圈堆叠设置,各层大电流线圈之间具有间隙;所述PCB板至少有三层,各层PCB板堆叠设置,各PCB板的绕组部分分别插入大电流线圈的间隙中,各PCB板的电流引出端与大电流输出引脚焊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PCB板的绕组部分为圆环形,大电流平面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布线在PCB板的不同层上;PCB板的电流引出端上设有多个过孔,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布线引向过孔,过孔中插装有大电流输出引脚,各层PCB板的过孔与大电流输出引脚焊锡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大电流线圈为圆弧形,其一侧具有电流引入端,该电流引入端上设有通孔,通孔中插装大电流输入引脚,大电流输入引脚与通孔焊锡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大电流线圈与PCB板之间设置有绝缘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电支撑杆为平板片状体,该导电支撑杆的端部折弯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大电流线圈为铜片或铁片。

基于大电流平面变压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分别单独立生产出多片大电流线圈,使多片大电流线圈层叠设置,各层大电流线圈之间存在间隙,其中大电流线圈的电流引入端焊接于导电支撑杆上;

步骤(2)分别单独生产出多片PCB板,使多片PCB板层叠设置,不同层PCB板中布线出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多片PCB板分别插装于各层大电流线圈之间存在间隙中;

步骤(3)在PCB板的电流引出端中有多个过孔,其中一部分过孔中插入大电流输出引脚,大电流输出引脚与过孔焊锡相连;

步骤(4)完成PCB板焊锡后,对大电流线圈的大电流输入引脚进行焊锡作业,使大电流输入引脚与各层大电流线圈电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步骤(3)中,各大电流输出引脚焊锡过程如下:

A、大电流输出引脚插入至过孔之前,需要粘上助焊剂,再插入过孔,大电流输出引脚的两端穿出过孔;

B、将插装好大电流输出引脚的变压器半成品固定在一夹具中,使夹具靠近助热冶具,这样,助热治具的助热头接触在大电流输出引脚的一端,而大电流输出引脚的另一端与电铬铁接触,相当于大电流输出引脚的两端均低温受热;

C、两端加热后,取锡丝分别在各层电路板的过孔与大电流输出引脚之间焊锡,使每层电路板均与对应的大电流输出引脚电相连;这样,便完成PCB板的焊锡作业,将变压器半成品及用于定位的夹具一起从助热冶具取走。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步骤(3)的过程B中,助焊头的发热温度控制在300℃左右,而电烙铁的加热温度约为350-360℃,使温度控制在低于PCB板所能承载的温度范围内,不会破坏电路板的性能及损坏电路板内部的电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步骤(4)中,各层大电流线圈输入引脚焊锡过程如下:

A、将大电流输入引脚插入大电流线圈的通孔中,大电流输入引脚的两端穿出通孔;

B、大电流输入引脚有三个,位于中间的一个大电流输入引脚采用两边同时焊锡的方式,两边同时焊锡的方式是:大电流输入引脚的两端分别与两条电烙铁接触,两侧同时取锡丝焊锡对大电流输入引脚的两端焊锡;

C、当焊完位于中间的一个大电流输入引脚后,对位于两侧边的大电流输入引脚进行单边焊锡作业,作业人员将两侧边的大电流输入引脚的一面进行焊锡,翻转到另一面后再对的另一面焊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由于大电流平面变压器包括了导电支撑杆、大电流线圈、PCB板,电源从导电支撑杆进入,通过大电流线圈连接至PCB板上的初级绕组和次组绕组,产生升压或降压后,从输出引脚输出;再藉由大电流线圈至少有四层,PCB板至少有三层,以形成多层平面变压器,相对于传统只有单层或双层PCB板,本方案为三层以上结构,扁平PCB板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磁路长度比,既提高耐压要求,增加了散热面积,减小了热阻,提高了功率密度,又增大了励磁电流,减小了空载损耗,减小了漏感,提高了效率;扁平的大电流线圈还能够提高散热性能,以及提供更好的屏蔽。

本发明的另一个设计重点在于:本发明方法在焊锡电路板时,采用助热治具和电烙铁分别接触大电流输出引脚的两端,使大电流输出引脚内部的温度达到可以熔化锡丝,这样,作业人员可以将锡丝插入到相邻两层PCB板内的缝隙中,使各层PCB板的过孔与大电流输出引脚焊接后导通,提高耐压要求;此外,在焊锡大电路线圈时,采用两条电烙铁同时接触大电流线圈的电流输入引脚的两端,再同时用锡丝焊接,从而可以确保焊锡后的导电性能。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主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导电支撑杆 11、折弯设置

20、大电流线圈 21、间隙

22、电流引入端 23、通孔

24、大电流输入引脚 30、PCB板

31、绕组部分 32、电流引出端

321、过孔 33、大电流输出引脚

40、绝缘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大电流平面变压器,包括导电支撑杆10、大电流线圈20、PCB板30,该导电支撑杆10焊接于大电流线圈的一端,该PCB板30插装于大电流线圈的另一端。

其中,该大电流线圈20至少有四层,各层大电流线圈20堆叠设置,各层大电流线圈20之间具有间隙21;所述PCB板30至少有三层,各层PCB板30堆叠设置,各PCB板30的绕组部分31分别插入各大电流线圈20之间的间隙21中,各PCB板30的电流引出端32与大电流输出引脚33焊接。这样,形成多层平面变压器,相对于传统只有单层或双层PCB板,本方案为三层以上结构,扁平PCB板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磁路长度比,既提高耐压要求,增加了散热面积,减小了热阻,提高了功率密度,又增大了励磁电流,减小了空载损耗,减小了漏感,提高了效率;扁平的大电流线圈20还能够提高散热性能,以及提供更好的屏蔽。

所述PCB板30的绕组部分31为圆环形,大电流平面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布线在PCB板30的不同层上,能够增加初级绕组间的耦合,减小了漏电感,同时使得电流平均分布,减小变压器损耗。例如,如果在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的匝数比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将初级绕组等分设置在两块PCB板上的两个绕组,并将设置有次级绕组的PCB板夹在中间,运用此种结构的变压性能更好。例如,还可以将两个并联的初级绕组分设在上下两块PCB板上,次级绕组设在一块PCB板上,并夹在初级绕组上下两块PCB板的中间,通过这种并联的初级绕组,导电线路的电流可以很大,使平面变压器可以成为一种大功率变压器。当然,还可以按需要并联或串联两块带有次级绕组的PCB板,使设置了初级绕组的PCB板夹在两块次组绕组的PCB板之间。

各层PCB板30的电流引出端32上设有多个过孔321,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布线导向过孔321,过孔321中插装有大电流输出引脚33,大电流输出引脚33与各层PCB板30的过孔321焊锡相连,这样,实现变压器的输出。

所述大电流线圈20为圆弧形,是由铜片或铁片制成。大电流线圈20的一端具有电流引入端22,该电流引入端22上设有通孔23,通孔23中插装大电流输入引脚24,大电流输入引脚24与各层的通孔23焊锡相连,以及按需求与导电支撑杆10相连,这样,实现变压器的输入。

此外,各层大电流线圈20与PCB板30之间设置有绝缘片40,以确保平面变压器的耐压性能。还有,所述导电支撑杆10为平板片状体,该导电支撑杆10的端部折弯设置11。

本发明之大电流平面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如下:电源从导电支撑杆10进入,通过大电流线圈20连接至PCB板30上的初级绕组和次组绕组,产生升压或降压后,从输出引脚输出。

基于以上结构的大电流平面变压器,其制作方法如下:

步骤(1)分别单独立生产出多片大电流线圈20,使多片大电流线圈20层叠设置,各层大电流线圈20之间存在间隙21。其中大电流线圈20的电流引入端焊接于导电支撑杆上。

步骤(2)分别单独生产出多片PCB板30,使多片PCB板30层叠设置,不同层PCB板中布线出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多片PCB板30分别插装于各层大电流线圈之间存在间隙21中。

步骤(3)在PCB板30的电流引出端中有多个过孔321,其中一部分过孔中插入大电流输出引脚33,大电流输出引脚与各层过孔焊锡相连。本发明的制作工艺中,各大电流输出引脚焊锡过程如下:

A、大电流输出引脚33插入至过孔321之前,需要粘上助焊剂,再插入过孔,大电流输出引脚的两端穿出过孔;

B、将插装好大电流输出引脚33的变压器半成品固定在一夹具(未示图)中,使夹具靠近助热冶具(未示图),这样,助热治具的助热头接触在大电流输出引脚33的一端,而大电流输出引脚33的另一端与电铬铁(未示图)接触,相当于大电流输出引脚的两端均低温受热,其中,助焊头的发热温度控制在300℃左右,而电烙铁的加热温度约为350-360℃,这样,温度控制在低于PCB板所能承载的温度范围内,不会破坏电路板的性能及损坏电路板内部的电路;

C、两端加热后,取锡丝分别在各层电路板的过孔321与大电流输出引脚33之间焊锡,使每层电路板均与对应的大电流输出引脚电相连;这样,便完成PCB板的焊锡作业,进而将变压器半成品及用于定位的夹具一起从助热冶具取走。

步骤(4),完成PCB板30焊锡后,对大电流线圈20的大电流输入引脚24进行焊锡作业,使大电流输入引脚24与各层大电流线圈电相连。本发明的制作工艺中,各层大电流线圈输入引脚焊锡过程如下:

A、将大电流输入引脚24插入大电流线圈的通孔23中,大电流输入引脚的两端穿出通孔;

B、大电流输入引脚24有三个,位于中间的一个大电流输入引脚采用两边同时焊锡的方式进行焊接,两边同时焊锡的方式是:大电流输入引脚的一端与其中一条电烙铁接触,另一端与另一条电烙铁接触,两端同时取锡丝焊锡对大电流输入引脚的两端焊锡,通常双边焊锡是两个人同时焊接以完成作业;两边同时焊锡的电烙铁加热温度控制在350-360℃之间;

C、当焊完位于中间的一个大电流输入引脚后,进而,对于两侧边的大电流输入引脚可以单边焊锡作业,只需要一个人完成焊接作业,就是一个人将两侧边的大电流输入引脚的一面进行焊锡,翻转到另一面后再对大电流输入引脚的另一面焊锡。这样,便完成了大电流线圈的焊接工作,从而得到成品。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由于大电流平面变压器包括了导电支撑杆10、大电流线圈20、PCB板30,电源从导电支撑杆10进入,通过大电流线圈20连接至PCB板30上的初级绕组和次组绕组,产生升压或降压后,从输出引脚输出;再藉由大电流线圈20至少有四层,PCB板30至少有三层,以形成多层平面变压器,相对于传统只有单层或双层PCB板30,本方案为三层以上结构,扁平PCB板30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磁路长度比,既增加了散热面积,减小了热阻,提高了功率密度,又增大了励磁电流,减小了空载损耗,减小了漏感,提高了效率。扁平的大电流线圈20还能够提高散热性能,以及提供更好的屏蔽。

本发明的另一个设计重点在于:本发明方法在焊锡电路板30时,采用助热治具和电烙铁分别接触大电流输出引脚33的两端,使大电流输出引脚内部的温度达到可以熔化锡丝,这样,作业人员可以将锡丝插入到各层PCB板内的缝隙中,使各层PCB板的过孔321与大电流输出引脚33焊接后导通;此外,焊锡大电流线圈20时,采用两条电烙铁同时接触大电流线圈的电流输入引脚24的两端,再同时用锡丝焊接,从而可以确保焊锡后的导电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