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并联开断技术的大容量短路电流开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005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容量短路电流开断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并联开断技术的大容量短路电流开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电网多处出现短路电流值超过常规灭弧室63kA的开断能力,甚至达到80kA,因此开发开断大容量短路电流能力的开断装置非常迫切,该实用新型就是解决大容量短路电流的开断装置问题。

中国专利200710052947.7“并联型断路器”;中国专利200810197118.2“空心耦合电抗器”;中国专利200910208943.2“基于紧耦合空心电抗器的并联型断路器”;中国专利201410127571.1“一种并联型的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均提及了并联型断路器的相关技术与原理,且均从均流电抗器的设计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描述。均认为电抗器能够实现自动均流和限流功能,从而实现成倍增大断路器承受额定短路电流及开断短路电流的能力,均未提及该原理的实际应用以及回路中串入电抗器对灭弧室开断短路电流的影响。

并联开断在理想均流同步开断时,电抗器对线路表现为近似零阻抗。而实际开断过程中并联的灭弧室无法做到完全同步,因此后开断的灭弧室必将因为开断电抗器引入的大阻抗,引发过快的瞬态恢复电压,且大幅超出灭弧室的绝缘恢复能力,导致后开的灭弧室开断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并联开断技术的大容量短路电流开断装置,使得并联的两柱断路器均能有效开断,同时地面积小、结构简洁、布局整齐。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并联开断技术的大容量短路电流开断装置,包括一台电抗器、包含两柱气体灭弧室的断路器、电容器、断路器底架和一台操动机构;所述电抗器设置一个进线端子和两个出线端子;并联的两柱气体灭弧室的上端为公共电流出线端,下端分别为对应气体灭弧室进线端;气体灭弧室进线端分别连接电抗器的两个出线端子,并分别连接电容器的一端,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气体灭弧室分别经下方设置的灭弧室绝缘支撑并行安装在断路器底架上,气体灭弧室和立式布置的电容器固定在同一断路器底架上;两柱气体灭弧室共用一台固定在断路器底架的下方操动机构。

优选的,电抗器依次经固定连接的电抗器绝缘支撑和电抗器底架固定在地面上。

优选的,电抗器采用设置一个进线端子和两个出线端子的紧耦合空心电抗器。

优选的,电抗器的两个出线端分别通过直线导体和折线导体分别与两柱气体灭弧室的进线端连接。

优选的,电抗器作为电流公共端的进线端子设置在远离断路器的一侧,电抗器均流后的两条支路作为出线端设置在靠近断路器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的气体灭弧室采用单次开断短路电流能力高于110kV/40kA的SF6气体灭弧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抗器采用了同名端反向的并联电抗器绕法,将两个出线端与断路器中的两个气体灭弧室串联后,能够保证作为出线端子的两支路正常通过短路电流时,电抗器不影响输电线路的线路参数;两支路正常通过短路电流时,电抗器均分短路电流,使得并联的两支路流过电流不平衡度小于设计值;两支路开断短路电流时,各支路短路电流值低于灭弧室的额定短路开断电流值,各支路在不同时刻开断条件下,后开断支路的短路电流值被电抗器限制到灭弧室的额定短路开断电流值以下。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抗器用来保证两个气体灭弧室流过的最大电流值均不超过灭弧室的额定短路开断电流值;同时采用电容器并联在气体灭弧室的两端,用来抑制电抗器导致的瞬态恢复电压,使灭弧室两端的瞬态恢复电压不超过灭弧室的灭弧能力,从而保证灭弧室的有效开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所述开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抗器;2-电抗器绝缘支撑;3-电抗器底架;4-直线导体;5-折线导体;6-气体灭弧室;7-灭弧室绝缘支撑;8-电容器;9-断路器底架;10-操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并联开断技术的大容量短路电流开断装置,其包括电抗器1、断路器、电容器8、灭弧室绝缘支撑7、断路器底架9和一台操动机构10。断路器包含两柱气体灭弧室6;电抗器1为一个进线端子、两个出线端子的紧耦合空心电抗器;气体灭弧室6和电容器8立式布置在同一断路器底架9上,两柱气体灭弧室6共用一台操动机构10;回路的接线方式为,并联的两柱气体灭弧室6分别串联在电抗器1两个出线端子上,气体灭弧室6的下端同时与电抗器1和电容器8相连,电容器8的另一端接地;气体灭弧室6的下端为进线端,上端为出线端。此大容量短路电流开断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结构简洁、布局整齐的特点。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电抗器1自下而上分别是电抗器底架3、电抗器绝缘支撑2和电抗器1。电抗器底架3与电抗器绝缘支撑2之间采用固定连接,电抗器绝缘支撑2与电抗器1之间采用固定连接。电抗器1的电流公共端在远离断路器的一侧,电抗器1均流后的两条支路出线端在靠近断路器的一侧。

所述的断路器的两柱气体灭弧室6及对应的灭弧室绝缘支撑7固定在同一断路器底架9的上方,并联的电容器8也固定在断路器底架9的上方,两个气体灭弧室6的下端分别与电抗器的两个下出线端相连,气体灭弧室6下出线端与相应的电容器8上端相联,电容器8下端接地。

回路的接线方式为,进线接入电抗器1的电流公共端,电抗器1的两条支路出线端通过两根导体分别接入两柱气体灭弧室6的进线端,然后通过两柱气体灭弧室6的公共电流端引出。

以图1为例,电抗器底架3固定在地面上,底架3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电抗器绝缘支撑2,电抗器绝缘支撑2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电抗器1。气体灭弧室6的上端为公共电流端,气体灭弧室6的下端与电抗器1的分流支路通过直线导体4和折线导体5分别连接。电容器8与气体灭弧室6连接。操动机构10固定在断路器底架9的下方,两柱气体灭弧室6的灭弧室绝缘支撑7并行安装在底架9上,并联的气体灭弧室6分别位于灭弧室绝缘支撑7的上方。

利用具有均限流限流功能的电抗器1将短路电流均流/限流后,使得作为开关的断路器能够开断短路电流值,并联的电容器8能够抑制电抗器对瞬态恢复电压的影响,从而保证两柱气体灭弧室均能对短路电流实现有效开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