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分系统邻频合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2997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分系统邻频合路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合路器,尤指一种室分系统邻频合路器,属于微波无源射频通讯技术领域的范畴。



背景技术:

我国移动通信已经进入4G时代,现有的2G,3G室分系统也在逐步升级改造,通过更改链路合路器升级到4G,无论是新系统建设还是老系统升级,对室分合路器的需求还是很大的。使用新技术开发的合路器,其性能和结构都较以往常规合路器有很大的提高,且尺寸更小,结构更紧凑,性能更完善,越来越受到客户的认可,市场需求份额也在逐步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室分系统邻频合路器,其性能上,在联通和电信的3G频段为邻频,只间隔1.6MHz,端口隔离度达到27dB,损耗小于2.5dB,同时异频端隔离度高达90dB以上。其结构上,腔体采用双面背靠背结构设计,通路设计上,在减少腔数的前提下,多增加交叉耦合,采用多级交叉耦合级联方式,同时首尾谐振腔采用小腔耦合大腔的结构,使尺寸更小,结构更紧凑,实现小型化。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分系统邻频合路器,包括上腔体与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内设置有第一通路、第二通路和第三通路;所述下腔体内设置有第四通路、第五通路和第六通路;所述第一通路与第五通路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通路与第五通路共用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通路采用七腔加三级交叉耦合结构,包括两个感性交叉耦合和一个容性交叉耦合,其中一个感性交叉耦合外套容性交叉耦合;所述第二通路与第六通路结构相同,所述第二通路与第六通路共用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通路采用八腔加四级交叉耦合结构,包括三个容性交叉耦合和一个感性交叉耦合,其中一个容性交叉耦合外套感性交叉耦合后,再套一容性交叉耦合;所述第三通路采用十腔加两级感性交叉耦合,交叉耦合位置与谐振杆平行; 第三通路谐振杆与与两个感性交叉耦合平行,第三通路末端通过抽头线与ANT输出端相连。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路对应的频率为1920 MHz ~1939MHz,所述第二通路对应的频率为1940.6 MHz ~1980MHz,所述第三通路对应的频率为1710 MHz~1880MHz;所述第四通路对应的频率为800MHz~960MHz,所述第五通路对应的频率为2110MHz~2129MHz,所述第六通路对应的频率为2130.6MHz~2170MHz。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联通、电信3G系统为邻频,频段间隔1.6MHz,在系统隔离27dB的情况下,损耗才2.5dB,同时对异频段隔离达90dB以上,且满足高低温工作环境要求,比电桥损耗小1dB。在减少通路腔数的前提下多添加交叉耦合,采用多级交叉耦合级联结构,另外,通路首尾谐振腔采用小腔耦合大腔结构,使腔体尺寸更小,结构更紧凑,满足市场对产品小型化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腔体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腔体主视图。

其中,1是腔体;2是第一输入端;3是第二输入端;4是第三输入端;5是第四输入端;6是ANT输出端;7是第三通路谐振杆;8和9是两个交叉耦合器;10是第一通路谐振杆;11和12是两级感性交叉耦合;13是容性交叉耦合;14是第二通路谐振杆;15、16和17是容性交叉耦合;18是感性交叉耦合;19是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公共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室分系统邻频合路器,包括腔体,谐振杆,盖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为双面结构,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包括三个信号通路,分别为,第一通路、第二通路和第三通路,所述第一通路对应的频率为1920 MHz ~1939MHz,所述第二通路对应的频率为1940.6 MHz ~1980MHz,所述第三通路对应的频率为1710 MHz~1880MHz。

所述第三通路,对应联通4G(FDD-LTE)或者电信的4G(FDD-LTE)频段,第三输入端4通过抽头线连至上腔体内,第三通路内采用十腔加两级感性交叉耦合,交叉耦合位置与谐振杆平行; 第三通路谐振杆7与与两个感性交叉耦合8(9)平行,第三通路末端通过抽头线与ANT输出端6相连。

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为邻频,对应电信3G的上行(Rx)和联通3G的上行(Rx),频段间隔1.6MHz,邻频系统隔离度达25dB以上,与第三通路和第四通路系统隔离度在90dB以上,损耗才2.5dB,比同频电桥损耗3.5dB还小1dB。第一输入端2对应上腔体的第一通路,第一通路与下腔体面的第五通路共用一个输入端,均通过抽头线与内腔相连。第一通路采用七腔加三级交叉耦合结构,包括两个感性交叉耦合11(12),容性交叉耦合13,其中感性交叉耦合11外套一容性交叉耦合13。第一通路的首腔为小腔,图1中10为小腔对应的该通路谐振杆,采用小腔耦合大腔的结构,在基本不影响指标的情况下减小腔体体积。

第二输入端3对应第二通路,所述第二通路与下腔体面的第六通路共用一个输入端,均通过抽头线与内腔相连。第二通路采用八腔加四级交叉耦合结构。包括三个容性交叉耦合15(16、17),感性交叉耦合18,其中,容性交叉耦合16外套一感性交叉耦合18,外面再套一容性交叉耦合17,结构上是多级交叉耦合级联,在减少腔数的情况下多用交叉耦合,减小腔体体积。第二通路的首腔为小腔,小腔对应的第二通通路的谐振杆14,第二通路采用小腔耦合大腔的结构。

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的末端通过一个共公腔(小腔)耦合,采用小腔耦合大腔的结构合路,经抽头线连至ANT输出端6。由于上述结构的应用,腔体尺寸更小,结构更紧凑,达到小型化的目的。

如图2所示的下腔体,包括三路信号通路,分别为第四通路、第五通路和第六通路,所述第四通路对应的频率为800MHz~960MHz,所述第五通路对应的频率为2110MHz~2129MHz,所述第六通路对应的频率为2130.6MHz~2170MHz,其中第五通路的结构与第一通路的机构相同,第六通路的结构与第二通路的结构相同。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