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FPC与WireCable组成的线缆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3728阅读:7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具体的说是一种由FPC与Wire Cable组成的线缆组件。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和服务器行业,线缆应用非常广泛。线缆常常应用于板卡与板卡间互联或板卡与设备间互联。在不同的应用场景,所使用的线缆类型也不尽相同。线缆主要分为3类:1、Cable型:其中又分为Wire Cable和Coaxial Cable(同轴线缆);2、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即柔性印刷线路板;3、FFC(Flexible Flat Cable) 即柔性扁平线缆。FFC是一种PET绝缘材料和极薄的镀锡扁平铜线通过高科技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压合而成的新型数据线缆,具有柔软、随意弯曲折叠、体积小等特点,但是不耐高温,成品较简单、厚度较厚。

所述Wired cable一般以电线作为材质,价钱便宜、制作简单,可用于传输电源和中低频信号,并可以通过绞线的方式来控制差分特性阻抗。一般情况下,Wire Cable 由一匝电线组成,有一定的线缆半径,弯折角度非常灵活,并且弯折次数能达几万次。所述FPC相对PCB而言简称软性板,是用化学蚀刻的方式把FCCL(柔性覆铜箔)处理得到线路走型不同单面双面以及多层结构的柔性线路板。FPC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的特点;可用于传输高速信号,通常应用于对特性阻抗和厚度要求比较严格的场合;缺点是不易弯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技术发展的需求和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由FPC与Wire Cable组成的线缆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由FPC与Wire Cable组成的线缆组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由FPC与Wire Cable组成的线缆组件,其结构包括一FPC和一段Wire Cable,其中,所述FPC的前端设置有金手指,通过所述金手指该线缆组件能够与所用板卡端的连接器连接通信,所述FPC的后端设置有若干焊盘,所述焊盘与所述金手指端的信号、电源及地设置相应的对应关系,通过所述焊盘所述FPC与所述Wire Cable组合起来。

优选的,所述Wire Cable的末端设置有一连接器端子。

优选的,所述Wire Cable的外层包覆导电布。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由FPC与Wire Cable组成的线缆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FPC与Wire Cable组成,具备FPC厚度低及Wire Cable多角度弯折灵活的特点,使用寿命长,通用性强,能够满足更多的应用场合,并且该线缆组件结构新颖、使用简单、造价低廉,因此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使用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所述线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FPC;2、Wire Cable;3、金手指;4、焊盘;5、连接器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由FPC与Wire Cable组成的线缆组件进一步详细说明。

鉴于在线缆设计时,有时需要同时考虑多种需求,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由FPC与Wire Cable组成的线缆组件,该线缆组件由FPC与Wire Cable组成,具备FPC厚度低及Wire Cable多角度弯折灵活的特点,能够满足更多的应用场合,通用性强,市场使用前景较好。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一种由FPC与Wire Cable组成的线缆组件,其整体结构如附图1所示,所述线缆组件包括一FPC1和一段Wire Cable2,其中,所述FPC1的前端设置有金手指3,通过所述金手指该线缆组件能够与所用板卡端的连接器连接通信,所述FPC1的后端设置有一定数量的焊盘4,所述焊盘与所述金手指端的信号、电源及地设置相应的对应关系,通过所述焊盘4所述FPC1与所述Wire Cable2组合起来。

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线缆组件中,所述Wire Cable2的末端设置有一连接器端子5,并且所述Wire Cable的外层包覆导电布,在加工该线缆组件时,确保所述Wire Cable的外层导电布与其连接器端子的铁件有良好的接触,以给高速信号提供更好的回流路径;其中的差分信号要经过Wire Cable的绞线处理,以达到目标特性阻抗的要求。

在加工制作本实施例所述线缆组件时,所述FPC的长度可以更加实际需要而定,同样,所述Wire Cable的长度也依据实际应用而定;在焊接FPC与Wire Cable时,根据所述Wire Cable的具体绞线数来确定FPC后端的焊盘数量,并且需要手工焊接,确保线缆组件连接的牢固性,确保线缆信号传递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在使用该线缆组件时,所述FPC前端的金手指用于连接所用板卡上的连接器,或者连接设备(例如液晶显示屏)上的连接器。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任何符合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替换,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