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数据传输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3394发布日期:2018-10-09 20:5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线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多功能数据传输线。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市场上的手机充电器只能用于手机充电,并且苹果手机和安卓手机用的数据线还不同,这样同时拥有苹果手机和安卓手机的人就需要同时购买两根数据线,增加了成本,而且携带不方便,对使用者造成极大的困扰。

于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数据传输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多功能数据传输线包括数据线主体以及安装于数据线主体一端的标准USB接口和设置于数据线主体另一端并可对苹果手机及安卓手机充电及数据传输的复合式接口,所述复合式接口包括有绝缘本体、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的Lightning端子和micro端子、包覆于绝缘本体外围的金属壳和设置于绝缘本体后端的PCB板以及一体注塑成型于PCB板、绝缘本体、金属壳外围的塑胶座,该绝缘本体和金属壳前端均凸伸出塑胶座前端面外,且该数据线主体、Lightning端子、micro端子均与该PCB板电性连接,该塑胶座与数据线主体一体固定。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本体前端面向后开设有对接槽,所述micro端子的接触部显露于该对接槽内壁;所述金属壳覆盖于对接槽上,以致使形成一与micro插座中的舌板对插的对插口。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Lightning端子中的接触部显露于绝缘本体外表面,且所述金属壳设置有窗口,所述Lightning端子中的接触部显露于该窗口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本体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金属壳设置有限位孔,该限位凸块与限位孔对接,令金属壳固定于绝缘本体外表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壳外表面还成型有若干向外凸出并用于与插座对接限位的限位凸包,该限位凸包位于所述限位孔旁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并可直接插入Lightning插座和micro插座,并形成电性导接,以达到数据传输或充电的目的,即本实用新型可对苹果手机及安卓手机充电及数据传输,使用及携带均十分方便,且可避免出现携带两根数据线的烦恼,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3所示,为一种多功能数据传输线,其包括数据线主体1以及安装于数据线主体1一端的标准USB接口2和设置于数据线主体1另一端并可对苹果手机及安卓手机充电及数据传输的复合式接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式接口3包括有绝缘本体31、设置于绝缘本体31上的Lightning端子32和micro端子33、包覆于绝缘本体31外围的金属壳34和设置于绝缘本体31后端的PCB板以及一体注塑成型于PCB板、绝缘本体31、金属壳34外围的塑胶座35,该绝缘本体31和金属壳34前端均凸伸出塑胶座35前端面外,且该数据线主体1、Lightning端子32、micro端子33均与该PCB板电性连接,塑胶座35与数据线主体1一体固定。

所述绝缘本体31前端面向后开设有对接槽311,所述micro端子33的接触部331显露于该对接槽311内壁;所述金属壳34覆盖于对接槽311上,以致使形成一与micro插座中的舌板对插的对插口。

所述Lightning端子32中的接触部321显露于绝缘本体31外表面,且所述金属壳34设置有窗口341,所述Lightning端子32中的接触部321显露于该窗口341中。

所述绝缘本体31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凸块312;所述金属壳34设置有限位孔342,该限位凸块312与限位孔342对接,令金属壳34固定于绝缘本体31外表面。另外,所述金属壳34外表面还成型有若干向外凸出并用于与插座对接限位的限位凸包343,该限位凸包343位于所述限位孔342旁侧,该限位凸包343在本实用新型与插座对接后增强插拔力,提高接触的稳定性,保证通讯质量。

所述数据线主体1外围设置有套接有弹簧,该弹簧两端分别与标准USB接口2及复合式接口3一体固定,以此可保护数据线主体1免受损害,还可防止因为标准USB接口2及复合式接口3多次折弯而出现数据线主体1与标准USB接口2及复合式接口3接触部分断裂的现象,以此保证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并可直接插入Lightning插座和micro插座,并形成电性导接,以达到数据传输或充电的目的,即本实用新型可对苹果手机及安卓手机充电及数据传输,使用及携带均十分方便,且可避免出现携带两根数据线的烦恼,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