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4896阅读:864来源:国知局
碰撞开关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碰撞开关。



背景技术:

在汽车模型比赛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碰撞,发生碰撞时,需要采取一些制动措施,在感应碰撞时,一般采用压力传感器,这样会造成电路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碰撞开关,可有效检测到碰撞状况,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碰撞开关,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一端设有两个插接孔,两个插接孔分布连接一个电极片,分别为外电极片和内电极片,两个电极片间隔平行设置;容置空间还设有活动块,容置空间设有用于活动块移动的移动槽,活动块靠近外电极片的一端延伸有抵接脚,活动块的另一端伸出壳体,活动块与壳体之间设有用于将活动块向外推的弹性件,所述壳体还设有与容置空间连通的进线孔,当活动块受到向内的外力时,活动块沿着移动槽移动,并抵压外电极片,外电极片发生形变并与内电极片抵接。

进一步地,容置空间内设有隔离板,隔离板位于活动块和固定块之间,隔离块设有与抵接脚相配合的穿孔,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簧套接于抵接脚外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块、隔离板抵接。

进一步地,活动块设有导向块,容置空间内设有与导向块相配合的导向槽。

进一步地,活动块向外延伸有限位块。

进一步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均向外延伸有支撑块,两个支撑块之间设有滚轮,滚轮设有转轴,两个支撑块均设有与转轴相配合的滑槽,转轴的两端分别插入相应的滑槽,滚轮的侧面与活动的外端面相抵。

优选地,外电极片的外端部向活动块方向延伸有抵接凸块。

再优选地,外电极片和内电极片均设有内凸起。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碰撞开关结构简单,通过活动块触碰两个电极片,能够有效检测到碰撞,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下壳体;11——隔离板;12——进线孔;13——导向槽;15——支撑块;151——滑槽;2——固定块;3——内电极片;4——外电极片;41——抵接凸块;5——弹簧;6——信号线;7——活动块;71——限位块;72——导向块;73——抵接脚;8——滚轮;81——转轴;9——上壳体;91——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2。

一种碰撞开关,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有固定块2,固定块2的一端设有两个插接孔,两个插接孔分布连接一个电极片,分别为外电极片4和内电极片3,两个电极片间隔平行设置;容置空间还设有活动块7,容置空间设有用于活动块7移动的移动槽,活动块7靠近外电极片4的一端延伸有抵接脚73,活动块7的另一端伸出壳体,活动块7与壳体之间设有用于将活动块7向外推的弹性件,所述壳体还设有与容置空间连通的进线孔12,当活动块7受到向内的外力时,活动块7沿着移动槽移动,并抵压外电极片4,外电极片4发生形变并与内电极片3抵接。

本技术方案在实时,信号线6通过进线孔12插入到容置空间,并分别与两个电极片连接;当发生碰撞时,弹性件发生形变,活动块7的抵接脚73抵压外电极片4使得两个电极片接触,从而使得信号线6连通。当碰撞消除后,活动块7在弹性件的抵接力作用下复位,两个电极片分离。弹性件可以为弹簧5、弹片以及弹性钢丝等。固定块2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于容置空间,当然也可以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固定于容置空间。螺钉固定时,在固定块2和壳体上对应设置螺孔即可。

该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检测到碰撞,一旦碰撞,与信号线6相连的检测电路就会检测到。检测方便。

进一步地,容置空间内设有隔离板11,隔离板11位于活动块7和固定块2之间,隔离块设有与抵接脚73相配合的穿孔,所述弹性件为弹簧5,弹簧5套接于抵接脚73外且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块7、隔离板11抵接。

在具体设置时,优选地,抵接脚73正对于外电极片4的外端部;活动块7在遇到外力时,活动块7向内运动,抵接脚73穿过穿孔抵压外电极片4,并压缩弹簧5。将弹簧5套接于抵接脚73,可以起到固定弹簧5的效果,避免弹簧5在容置空间内挪位。

进一步地,活动块7设有导向块72,容置空间内设有与导向块72相配合的导向槽13。

设置导向块72和导向槽13,使得活动块7在移动过程中具有方向性。

进一步地,活动块7向外延伸有限位块71。

设置限位块71,是方便将活动块7限位,避免活动块7脱离壳体;活动块7在弹性件的推力下向外运动,限位块71与壳体的内侧面相抵;防止活动块7脱离。

进一步地,壳体包括上壳体9和下壳体1,上壳体9和下壳体1均向外延伸有支撑块15、91,两个支撑块15、91之间设有滚轮8,滚轮8设有转轴81,两个支撑块15、91均设有与转轴81相配合的滑槽151,转轴81的两端分别插入相应的滑槽151,滚轮8的侧面与活动的外端面相抵。

设置滚轮8后,滚轮8在弹性件以及活动块7的推力下,使得滚轮8的转轴81位于滑槽151的外端部;由于车模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碰撞,因此会与碰撞物发生相对位移,这里采用滚轮8后,在碰撞时,滚轮8会发生滚动,有效减小摩擦,同时滚轮8受到挤压,向活动块7方向移动,并抵压活动块7。

优选地,外电极片4的外端部向活动块7方向延伸有抵接凸块41。

设有抵接凸块41,便于与抵接脚73接触,减少抵接脚73移动距离。

再优选地,外电极片4和内电极片3均设有内凸起。

设置内凸起,便于外电极片4与内电极片3接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都可能利用上述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在此,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内容,就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