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光光伏增透二次棱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4922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光光伏增透二次棱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聚光光伏增透二次棱镜。



背景技术:

高倍聚光光伏是通过聚光技术,利用相对便宜的聚光设备,将500倍及以上太阳光汇聚到太阳能电池表面进行发电的一种技术;其原理是将通过透镜或者镜面收集到的太阳光线进行聚焦,使聚焦后的高能量密度光斑对准于小面积、高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芯片上,获得能量输出;高倍聚光组件主要由透一次聚光器件(透镜)和二次聚光器件(二次镜)实现将太阳光汇聚到小面积到太阳能芯片上。

其中,二次镜可以有效的提升太阳能组件对阳光的接收角度、降低高倍聚光系统追日精度要求、提升太阳能组件对不同环境温度的适应性及保证芯片接收到的能量均匀性;目前,普遍使用的二次镜为玻璃材质的二次棱镜。但是,阳光通过玻璃会因为玻璃对阳光的反射、吸收等造成部分能量损失;目前常用于二次镜制作的高硼硅玻璃透光率约为91%,为了提升玻璃二次镜的透光率,普遍的做法是在玻璃表面镀制增透膜。

目前在光伏行业普遍使用的增透膜为AR膜,通过蒸镀、物理气相沉淀等方式在玻璃的表面制作AR膜,因每一层AR膜仅能对单一波长的光线起到减反射的作用,为了实现更多波段增透的效果,需要在玻璃上镀制多层AR膜;R受限与生产工艺及成本,传统AR增透膜可增透的光谱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更宽光谱范围内实现增透的聚光光伏增透二次棱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聚光光伏增透二次棱镜,包括二次棱镜本体,所述二次棱镜本体的入光面涂敷有一层纳米增透膜,且所述纳米增透膜通过高温烧结与二次棱镜本体的入光面结合,形成为宽光谱响应、硬度高的纳米级减反膜层。

所述二次棱镜本体的材质为玻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增透二次棱镜相对普通二次棱镜可提升阳光的透过率。

2、本实用新型的镀膜工艺与传统的AR镀膜工艺相比更加简单、生产效率高。

3、本实用新型以纳米增透膜液镀制到玻璃表面实现增透,可以获得更宽光谱的增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镀膜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聚光光伏增透二次棱镜,包括玻璃材质的二次棱镜本体1,所述二次棱镜本体1的入光面涂敷有一层纳米增透膜2,且所述纳米增透膜2通过高温烧结与二次棱镜本体1的入光面结合,形成为宽光谱响应、硬度高的纳米级减反膜层。

以下为本实施例上述聚光光伏增透二次棱镜的镀膜方法,参见图2所示,其具体情况如下:

1)通过冷加工或者模铸的方式制作出二次棱镜本体;

2)对所述二次棱镜本体进行清洗;

3)将所述二次棱镜本体装到专用载盘,并确保入光面朝上;

4)通过丝网印刷、喷涂或者提拉等工艺将纳米增透膜液涂敷在二次棱镜本体的入光面;其中,①丝网印刷:通过印刷工具,将纳米增透镀膜液印刷到聚光二次棱镜的入光面;②喷涂:使用喷雾装置,将纳米增透镀膜液喷涂到聚光二次棱镜的入光面;

5)将专用载盘连涂敷有纳米增透膜液的二次棱镜本体一起置于低温烤箱中进行50~100℃的低温烘烤、干燥;

6)将经过步骤5)低温烘烤、干燥的专用载盘连二次棱镜本体一起转入400~800℃的高温烤箱进行烘烤成膜,最终会在二次棱镜本体的入光面形成有一层宽光谱响应、硬度高的纳米级减反膜层。

综上所述,在采用以上方案后,经实验证明,采用镀制纳米增透膜的二次棱镜可以有效提升光线的透过率,从而提升太阳能组件的发电能力,值得推广。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