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2928阅读:1544来源:国知局
组装插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插座,尤其有关于插座的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其为习知插座的内部结构组合图与结构拆解图,其结构包含一主装设座1与一副装设座2,该副装设座2为横向地装设于该主装设座1上。

该主装设座1为供装设多个开关3、一第一导接件4、一第二导接件5,并具有与该第一导接件4一体形成的多个第一插接件6与安装于该多个开关3的多个第二插接件7,该多个开关3为控制该第二插接件7与该第二导接件5是否电性连接,该第一插接件6与该第二插接件7于组装后是对应的,可供一插头(图未示)插入,而该副装设座2为供安装一第三导接件8,以供接地使用。

此习知插座结构,其为组装后再装设于一外壳(图未示)内,因此为了增加组装时的便利性,通常为使用一治具(图未示)来帮助固定结构,以避免于组装的过程中原件掉落分解,显然此结构于组装时,必须使用治具,而造成组装成本的增加,亦限制其产能,无法弹性增加产线,显然无法满足制造上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组装的组装插座,满足制造上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组装插座,其包含一组装底壳、一第一导接件、一第二导接件、多个独立插接件、多个开关元件、一组装上盖以及一第三导接件,其中,该组装底壳具有多个插槽与一容纳槽,该第一导接件具有多个对应插设于该多个插槽的延伸插接件,该第二导接件放置于该容纳槽,该多个开关元件具有供该多个独立插接件分别对应插入的一卡槽,且该多个开关元件置放于该第二导接件上,并让该多个独立插接件与该第二导接件电性连接,同时让该多个独立插接件分别与该多个延伸插接件对应设置,该组装上盖覆盖组装于该组装底壳上,并压制固定该多个开关元件、该第一导接件与该第二导接件,该第三导接件置入该组装底壳。

上述的组装插座的一实施方式中,该第三导接件更具有多个包覆槽。

上述的组装插座的一实施方式中,该组装底壳具有供该第三导接件卡入的一卡制结构。

上述的组装插座的一实施方式中,该组装上盖具有对应该多个延伸插接件、该多个独立插接件与该第三导接件的多个插座孔。

上述的组装插座的一实施方式中,该组装上盖与该组装底壳组装形成一线源孔,该线源孔安装一市电插头,且该市电插头具有电性连接该第一导接件、该第二导接件与该第三导接件的一第一极电线、一第二极电线与一接电线。

上述的组装插座的一实施方式中,该组装上盖与该组装底壳组装形成一灯源孔,该灯源孔安装一灯源,且该灯源电性连接该第一导接件与该第二导接件。

上述的组装插座的一实施方式中,该组装上盖与该组装底壳藉由多个螺锁元件锁接在一起。

上述的组装插座的一实施方式中,该容纳槽具有分隔定位该多个开关元件的多个定位条。

上述的组装插座的一实施方式中,该多个开关元件两两一体成型制成。

上述的组装插座的一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导接件、该第二导接件与该第三导接件分别具有一横向延伸的定位横板。

据此,本实用新型相对习知的优点至少包含:

1.本实用新型具有不同的工法为分隔组装,其为堆叠式组装流程,特色在于不需使用治具,组装较为简单且快速,可降低制造成本,而增加组装上的便利性以满足使用上的需求。

2.利用组装底壳作为组装的母板,组装底壳可以提供支撑结构同时设置定位点,方便快速安装各元件,无须如定位柱等的辅助工具,可以弹性增加产线,满足短期大量的制造需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插座组合结构图。

图2,为习知插座拆解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座组合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插座拆解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请参阅图3与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组装插座,其包含一组装底壳10、一第一导接件20、一第二导接件30、多个独立插接件40、多个开关元件50与一组装上盖60,其中该组装底壳10具有多个插槽11与一容纳槽12,该第一导接件20具有多个对应插设于该多个插槽11的延伸插接件21,该第二导接件30为放置于该容纳槽12,且该多个开关元件50具有供该多个独立插接件40分别对应插入的一卡槽51,并该多个开关元件50置放于该第二导接件30上,以让该多个独立插接件40与该第二导接件30电性连接,同时让该多个独立插接件40分别与该多个延伸插接件21对应设置,而该组装上盖60则覆盖组装于该组装底壳10上,并压制固定该多个开关元件50、该第一导接件20与该第二导接件30。

又本实用新型可以更包含一第三导接件70,该第三导接件70置入该组装底壳10,该第三导接件70为供接地使用,且为了固定该第三导接件70,该组装底壳10可以具有供该第三导接件70卡入的一卡制结构13。且该组装上盖60可以具有对应该多个延伸插接件21、该多个独立插接件40与该第三导接件70的多个插座孔61。并第三导接件70可以更具有多个包覆槽72,该多个包覆槽72可以供接地插头(图未示)穿入,而增加接触面积,提高接地效果。

该组装上盖60与该组装底壳10组装可以形成一线源孔80,该线源孔80为供安装一市电插头90,且该市电插头90具有电性连接该第一导接件20、该第二导接件30与该第三导接件70的一第一极电线91、一第二极电线92与一接电线93,以提供电力来源。

另,该组装上盖60与该组装底壳10组装亦形成一灯源孔81,该灯源孔81可以安装一灯源82,且该灯源82电性连接该第一导接件20与该第二导接件30,可以藉由该灯源82显示是否已经通电。

而该组装上盖60与该组装底壳10可以藉由多个螺锁元件62锁接在一起,以避免脱离,且该容纳槽12可以具有分隔定位该多个开关元件50的多个定位条14,以帮助该多个开关元件50的定位安置,并该多个开关元件50可以两两一体成型制成,或者更多个一体成型制成亦可,可以减少组装的零件数量,而加快组装速度,同时为了定位安装的需要,该第一导接件20、该第二导接件30与该第三导接件70可以分别具有一横向延伸的定位横板22、31、71,藉由该些定位横板22、31、71的设置,可以快速定位该第一导接件20、该第二导接件30与该第三导接件70,而加快组装速度。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习知的优点至少包含:

1.本实用新型具有不同的工法为分隔组装,其为堆叠式组装流程,特色在于不需使用治具,组装较为简单且快速,可降低制造成本,而增加组装上的便利性以满足使用上的需求。

2.利用组装底壳作为组装的母板,组装底壳可以提供支撑结构同时设置定位点,方便快速安装各元件,无须如定位柱等的辅助工具,可以弹性增加产线,满足短期大量的制造需求。

3.于组装底壳设置插槽、容纳槽与卡制结构可以帮助固定该第一导接件、该第二导接件与该第三导接件,且利用定位横板的设置,加快组装速度。

4.该第三导接件具有多个包覆槽的设计,可以供接地插头穿入,而增加接触面积,提高接地效果。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