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可枢转的电连接件的绝缘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258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用于可枢转的电连接件的绝缘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连接件的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能在汇流条和电缆之间自由移动地连接的绝缘体的领域。

尤其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汇流条的绝缘体,该汇流条意在被连接到具有接线部的至少一个电缆以形成可枢转的连接件,并且因此能够在它们之间进行相对旋转。本发明的绝缘体适用于可旋转地安装在汇流条上,并且能与可旋转地安装在汇流条上的至少一个电缆一起旋转。



背景技术:

用于汇流条和缆线之间的电力连接件的绝缘体是众所周知的。一般地,在连接件上提供有绝缘套管以保护该连接件并且防止该连接件或者其导电部分外露。

已知的用于汇流条和缆线之间的电力连接件的绝缘体的示例在专利申请kr20130133634a中被描述。该文献描述了一种完全包住这种连接件的绝缘体。

已知的用于汇流条和缆线之间的电力连接件的绝缘体的另一示例在专利jp3691715b2中被描述。汇流条通过紧固元件被连接到缆线的接线部,紧固元件在与汇流条和具有其接线部的缆线所处的水平平面基本上垂直的轴线上延伸。绝缘体被设置用于该连接件,但是仅允许汇流条和缆线之间的单一定向。

然而,前面提到的绝缘体具有缺陷。在第一示例中,绝缘体完全包住连接件以保护该连接件,但是绝缘体自身并未连接到连接件。因此,存在绝缘体可与连接件断开连接的风险。

在第二示例中,绝缘体具有的结构使得其能够防止缆线相对于汇流条移动以找到其自然位置,尤其是其自然的角定向。换言之,在缆线以唯一可能的定向被插入以及被连接之前,缆线必须被拉扯或被扭曲以适应绝缘体的结构,这随后会使缆线折叠或伸展,并且如此会损坏缆线。

现有技术的绝缘体具有其他缺点。例如,它们由很多部件构成,这意味着安装时间的增加。通常,它们还能够被设计有更少的部件,这些更少的部件一般不易于安装,并且有时不得不在看不见的情况下进行安装。

其他已知的绝缘体的缺陷在于外物损坏(fod)。绝缘体具有引起fod或者遭受fod的不容忽视的风险。尤其地,例如,已从绝缘体或从连接件变松的螺钉能够容易地与绝缘体或与连接件分离,并且可引起fod。另外,绝缘体由许多部件构成,而许多部件会增加这种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提出一种用于可枢转的电连接件的绝缘体来克服前面提到的需求和缺点,其中,绝缘体的定向可相对于汇流条被调整,以免在接线部被连接到汇流条时限制汇流条和接线部之间的相对移动,并且如此来防止缆线的折叠和拉紧所引起的任何问题。

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体,该绝缘体通过以下方式简单地安装,所述方式即:甚至在接线部随着其缆线被连接到汇流条之前允许绝缘体相对于汇流条被安装以形成可枢转的连接件。另一目的在于为可枢转的电连接件提供绝缘体,该绝缘体包括更少的部件并且具有防fod的特征,也就是说,大大降低了引起fod或遭受fod的可能性,这种防fod特征尤其在航空工业中是被高度寻求的。

本发明如此提出了一种用于汇流条和电缆的至少一个接线部之间的可枢转的电连接件的绝缘体,所述电连接件能够基本上在平面中并且关于基本上与该平面垂直的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该绝缘体适用于被旋转地固定到汇流条,以便能够在所述平面中并且关于所述轴线旋转,绝缘体包括底部以及从所述底部延伸离开的壁,其特征在于,绝缘体包括靠近所述底部的开口,该开口适用于接纳汇流条的一部分,绝缘体适用于能够与汇流条的所述一部分的、基本上面向所述轴线的方向的第一侧部接合,绝缘体包括接合部分,该接合部分适用于与汇流条接合,以防止绝缘体与汇流条分离,绝缘体进一步包括枢转结构,该枢转结构适用于在绝缘体与汇流条接合在一起时与汇流条的枢转结构对准,以允许绝缘体与汇流条在所述轴线上被连接。

优选地,用于接纳汇流条的开口被限定在绝缘体的壁和底部之间。

优选地,绝缘体包括主体以及适用于接纳汇流条的可拆卸的接纳器,接纳器被旋转地连接到主体。

有利地,用于接纳汇流条的开口主要被限定在接纳器上。

优选地,绝缘体包括固定装置,固定装置适用于与汇流条的所述一部分的、基本上面向所述轴线的方向并且基本上与所述第一侧部相反的第二侧部接合,固定装置包括设置有夹固部的棘轮系统,夹固部与绝缘体的壁上的齿条配合,以将绝缘体固定到汇流条。

此外,本发明还具有的目的在于一种绝缘性的可枢转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绝缘性的可枢转的电连接组件包括在汇流条和电缆的至少一个接线部之间的连接件,以使得汇流条和电缆的至少一个接线部能够基本上在平面中并且关于基本上与该平面垂直的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以及包括如在上文中描述的绝缘体,该绝缘体被安装到所述连接件。

优选地,绝缘体被固定以便能相对于汇流条旋转,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接线部通过枢转元件相对于汇流条被固定,以形成可枢转的连接件,该枢转元件在所述轴线上将所述至少一个接线部、汇流条和绝缘体轴向地连接。

更优选地,枢转元件压靠汇流条的所述一部分的、基本上面向所述轴线的方向并且基本上与第一侧部相反的第二侧部。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下文中通过非限制性示例被示意性地并被部分地描述,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当被安装在可枢转的电连接件上时的绝缘体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相同绝缘体的透视分解视图,以这种方式来观察绝缘体相对于汇流条的安装;

-图3示出了图1的绝缘体的横截面视图,该绝缘体相对于汇流条略微不同地定向,并且该绝缘体没有盖;

-图4示出了图1的绝缘体的透视图,示出了绝缘体底部上的、意在与汇流条的下侧部的接合部分接合的接合部分;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当被安装在可枢转的电连接件上时的绝缘体的透视图,并且还示出了在连接之前和连接之后的汇流条和接纳器;

-图6示出了图5的相同绝缘体的分解视图,以这种方式来观察绝缘体相对于汇流条的安装,并且缆线被不同地定向,并且绝缘体具有夹固部;

-图7示出了图6的绝缘体的横截面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绝缘体的分解视图,以这种方式来观察绝缘体相对于汇流条的安装;以及

-图9示出了图8的相同绝缘体的横截面视图。

在所有的这些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指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此外,为了使附图更易于阅读,附图不必根据相同的比例来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4示出了被安装在汇流条12和连接到电缆25的两个接线部20之间的可枢转的电力连接件110上的绝缘体30的第一实施例。这种类型的连接件110使得接线部20和汇流条12之间能够基本上在平面中并且关于与该平面基本上垂直的轴线进行相对的旋转移动。出于安全以及防fod的原因,绝缘体30一般被设计成通过如下方式来保护连接件110并使连接件110电绝缘,所述方式即:例如,在连接件的外露的电部件与其环境之间放置屏障或者分隔件,以防止螺钉变松并因此使连接件或安装者的工具分离而掉落到连接件上并如此以造成短路。

绝缘体30包括底部31以及至少一个壁32,该至少一个壁32远离绝缘体30的底部31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底部31是单体(unitaire)并且基本上是平坦的,底部31具有圆形部段,该圆形部段意在能够与汇流条12接合、被布置在基本上呈锁眼形状的矩形部段处。一般地,除了与圆形部段相对的矩形部段的一部分之外,壁32从底部31垂直地延伸,并且基本上从底部31的周界垂直地延伸。

此外,绝缘体30在底部31的附近包括开口33,以允许其接纳汇流条12。类似于槽的开口33沿圆形部段的圆周的一部分设置,并位于壁32的拱形部段下方。该开口33(并且因此,该绝缘体30)意在接纳汇流条12的一般为突出类型的部分,例如,该开口33从复合板18的表面或者从电气设备的零件退出。

绝缘体30的底部31包括呈孔的形式并与旋转轴线同轴的枢转结构39以及呈圆形肩部的形式的接合部分38,该接合部分38在底部31的上表面处以定心的方式基本上沿旋转轴线的方向突出。汇流条12也具有同样呈孔10的形式并与旋转轴线同轴的枢转结构以及呈内部圆形埋头孔11的形式的接合部分11,该接合部分11以定心的方式沿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被设置在绝缘体30的底部31上的肩部38适用于与汇流条上的内部埋头孔11接合,因此肩部38具有的尺寸略微小于汇流条的内部埋头孔11的尺寸。

绝缘体30相对于汇流条12被引入,使得汇流条12被基本上水平地插入到开口33中,并且随后更加靠近彼此,使得绝缘体的肩部38与汇流条的内部埋头孔11彼此接合。一旦被实施,则绝缘体30能够相对于汇流条12关于旋转轴线并且在平面中进行旋转。当接线部20被连接到汇流条12时,该轴线以及该平面与连接件110的轴线和平面基本上相同。另外,孔10、39在该位置被对准。绝缘体30和汇流条12之间的接合抵抗或防止它们分离,尤其是抵抗或防止它们沿所述平面的方向分离。

能观察到的是,绝缘体30还与汇流条12的面向轴线的方向的第一侧部或表面接合。尤其地,底部31的上表面与汇流条12的下侧部接合,以沿轴向方向支撑汇流条12,并且如此以抵抗或防止汇流条12通过向下移动而与绝缘体30分离。

绝缘体的夹固部41随后被安装以用于与汇流条的与第一侧部相反的第二侧部接合,或者用于承靠汇流条的与第一侧部相反的第二侧部,该第二侧部为上侧部。该夹固部是一种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被用于将肩部38抵靠着内部埋头孔11固定。在该实施例中,该夹固部呈具有中心孔42的圆盘的形式。盘的圆周与绝缘体的壁32的拱形部段上的集成齿条43接合,并且夹固部41、集成齿条43像棘轮系统那样一起运行(因此相比取出,它们更易于插入),以抵抗或防止汇流条12通过向上移动而与绝缘体30分离。

当夹固部41被安装时,其孔与旋转轴线同轴。夹固部41还用作间隔件,以适应接线部20的形状、厚度和/或定向。两个缆线25的接线部20被连接到连接件110。这种类型的接线部20在这里具有末端板22,末端板22相对于缆线25的轴线略微偏移并且设置有连接孔23,接线部20沿轴线的方向层叠地安装,并且背对背地安装。夹固部41由电导体制成,例如由金属导体制成,并且介于汇流条12和两个接线部20中最下面的接线部之间,使得接线部的末端板22保持为平直地抵靠夹固部41,夹固部41同样保持为平直地抵靠汇流条12,以确保接线部20和汇流条12之间良好的电接合。

当然,绝缘体夹固部41可被设计为用于单个功能。例如,如果它仅被用作间隔件,则将不必包含棘轮系统,并且如果它仅被用作用于汇流条的固定装置,则它可以更薄。当然,例如,如果只有沿两个接线部中最上面的接线部的方向被定向的接线部20被连接到连接件110,则夹固部41不是强制性的。

枢转元件15随后被插入,以在旋转轴线上将汇流条12与缆线25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该枢转元件15是螺钉,并且实际上是连接件的、穿过接线部20、夹固部41、汇流条12以及绝缘体30的枢轴,并且在绝缘体30下方被固定在复合板18上。垫片16可被用于减小意在相对于彼此旋转的部件之间的阻力。因此,绝缘体30被固定以便能以可靠的方式相对于连接件110旋转地移动。

绝缘体30以及被附接到绝缘体30的接线部20可相对于汇流条12旋转,并且允许的旋转取决于开口33的宽度以及汇流条12的宽度。举例来说,200°的角定向可被考虑,例如±100°。

鉴于绝缘体30意在使连接件电绝缘,因此它基本上由不导电材料制成,例如由复合材料制成。此外,壁32被设计成具有的高度大于连接件110的高度。理想地,绝缘体30包括盖35,以完全地围绕导电部件并且防止螺钉15变松并与连接件分离以引起fod。

图5至图7示出了被安装在汇流条52和连接到电缆25的接线部22之间的可枢转的电力连接件120上的绝缘体60的第二实施例。该绝缘体60与前述实施例的绝缘体类似,至少包括底部61和壁62,但是关于汇流条52的接合存在少许差别。根据该实施例,绝缘体60包括接纳器64,该接纳器64本质上是绝缘体的底部61的、可以从绝缘体60的其余部分(即绝缘体的主体66)拆卸的部分。这使得能将汇流条52更容易地插入到绝缘体60的开口63中。接纳器64基本上为圆形,并且相对于主体66被可旋转移动地连接。在使用期间,接纳器64将以固定的方式被连接到汇流条52,并且因此,绝缘体60的主体66将相对于该接纳器64更多地旋转。

接纳器64能够接纳汇流条52的一部分并与汇流条52的这一部分接合。接纳器具有盘的形式,该盘具有用于与汇流条的面向轴线方向的第一侧部(因此为下侧部)接合的一部分,并且接纳器具有接合部分68,该接合部分68类似于用于与汇流条52上的互补的接合部分51接合的插口。接纳器64进一步包括中心孔69。凹槽74被限定在接纳器的圆周上,该凹槽与绝缘体上的肋75搭扣配合(snapfit)或相互接合,以这种方式来允许接纳器与绝缘体之间的旋转。

在这种情况下,汇流条52一般具有条的形状,条具有矩形部段并且具有接合部分51以及孔50,该接合部分51诸如为略微增大的半圆形末端部。如前述实施例那样,在接纳器64上提供有接合部分68,该接合部分68适用于与汇流条52的接合部分51接合。接纳器64被呈现到汇流条52以使汇流条52被水平地插入到接纳器64中并且使接纳器64搭扣配合到汇流条52。当这两个部件64、52接合时,枢转结构(即,绝缘体上的孔69以及汇流条上的孔50)将被对准。

接纳器64包括从其边缘朝向其孔69的凹部67,以使接纳器64更有弹性,以便更好地接纳汇流条52并且与绝缘体的主体66更好地连接。更优选地,接纳器64在其与汇流条52连接期间从绝缘体的主体66拆卸。一旦接纳器64与汇流条52接合,则绝缘体的主体66可被安装在接纳器64上、被连接以便能与接纳器64旋转地移动。当然,接纳器64可包含绝缘体60的整个壁61,因此,主体66主要包括壁62。

如前述实施例那样,绝缘体的夹固部71可随后被用于与汇流条的与第一侧部相反的上侧部接合并压靠汇流条的与第一侧部相反的上侧部,并且夹固部71可被用作间隔件。这可根据待被连接的缆线的接线部的数量、形状以及一般定向来选择。与示出了背面向下并且被直接布置在汇流条上的接线部的图5形成对照,图6和图7示出了背面向上的接线部并因此示出了为了提供良好的接合的间隔件71。然而,如第一实施例那样,连接件能够具有更多缆线。

之后,枢转元件15(例如螺钉)被安装以用作枢轴,以将汇流条52和接线部20轴向地连接到在底下的板58,以形成连接件120。螺钉15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拧紧性地辅助接线部20抵靠汇流条52,并辅助绝缘体60紧固到连接件120,并且促进导电。

据知,如图所示,举例来说,本实施例的绝缘体60能够使角定向高达200°,例如±100°。绝缘体60以如下的方式被设计,所述方式即:主体66在旋转结束时承靠汇流条52。然而,通过较小的改动,绝缘体60和汇流条52之间的360°的角定向可被实现。而且,接纳器64和绝缘体主体66由不导电材料制成,而夹固部71由导电材料制成。在适用的情况下可包含盖。

图8和图9示出了被安装在可枢转的电力连接件130上的绝缘体90的第三实施例。尽管上文中的另两个实施例一般涉及水平地突出的外部汇流条,但是该绝缘体90被设计成用于与垂直地突出的汇流条82接合,也就是说,汇流条82从板88的表面退出,使其长度的一部分沿旋转轴线的方向。

接纳器94适用于与汇流条82接合,汇流条具有的形状使得接纳器能够接纳汇流条82并压靠汇流条82。在该示例中,接纳器94基本上还是绝缘体90的底部91的一部分,并且除了沿其圆周的部段处于其边缘处的凹口93之外,接纳器94基本上还呈盘的形状。凹口93基本上为矩形,以使得接纳器94能够与基本上具有例如从蜂窝板88垂直地延伸的矩形部段的汇流条82良好地接合。同样地并且如可在附图中看到的,汇流条82具有矩形部段,并且包括接合部分81,该接合部分81采取“7”的形状,也就是说,该接合部分81具有从复合板退出的垂直部段85以及从该垂直部段85水平地延伸的第二部段86。第二部段设置有孔80。

接纳器94进一步包括向上的肩部97,该肩部意在与汇流条的水平地延伸的部段86接合,尤其地,该肩部意在与汇流条的面向旋转轴线的第一侧部接合,在这种情况下,该第一侧部为汇流条82的水平地延伸的部段86的下表面。接纳器94提供有盲孔99,但在替代性实施例中,它可以是通孔。接纳器94滑入突出的汇流条82下方,使得凹口93与汇流条的垂直部段85接合,并且肩部97与水平部段86接合。当接纳器处于该位置时,两个孔80、99被对准。

绝缘体的主体96随后被安装以与接纳器94接合。主体包括接合部分以使其能够与接纳器配合,使得它们彼此附接,但是是以允许旋转的方式彼此附接。存在其他方式来提供这种类型的接合,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绝缘体的主体具有向下延伸的多个指状物105,指状物设置有凹陷部106,凹陷部106围绕接纳器94的圆周搭扣配合到凹槽104中。个别的指状物105被提供以对绝缘体主体96提供少量向下的弹性,以促进与接纳器94的接合。弹性被赋予在绝缘体主体96上,而不是接纳器94上。

一旦绝缘体90被组装,也就是说,一旦主体96和接纳器94被接合在一起,则它抵抗或防止汇流条82退出,尤其是抵抗或防止汇流条82沿旋转平面的方向退出。汇流条经由主要由凹口93和壁92限定的开口以较小的程度延伸到绝缘体中。接纳器上的接合部分98,更确切地为凹口93和肩部97与壁92配合以卡住汇流条82。部分地归因于绝缘体的主体96围绕突出的汇流条82的整个部分,绝缘体90和汇流条82之间的360°的旋转得以实现。

枢转元件15被提供以将接线部20固定到汇流条。由于汇流条82已被良好地固定在复合板上,因此枢转元件15不一定需要被固定到复合板88,而仅需要良好地固定到汇流条82。因此,接纳器94这次仅设置有盲孔99。用于连接件130的枢转元件15是螺钉,该枢转元件穿过缆线的待被连接到连接件130和汇流条82的接线部20,并且被固定在接纳器94上。在该位置,螺钉15被用于对汇流条的第二侧部进行支撑,该第二侧部是与汇流条的第一侧部相反的侧部,并且螺钉15被用于拉动接纳器94抵靠汇流条的下侧部,以将绝缘体90良好地固定到汇流条。当然,例如,夹固部可在需要时被使用,以提高与汇流条的接合,或者夹固部可被用作间隔件以用于两个或更多个缆线的装配。并且,在接纳器94上可提供有通孔,使得紧固元件15可被插入到在底下的复合板88中。盖95在绝缘体的主体96上枢转,并且它们由不导电材料制成。

当阅读本发明的前面提到的三个实施例时,将清楚的是,本发明的绝缘体可用于安装在汇流条上,以及安装在汇流条和接线部之间的可枢转的连接件上,以这种方式来提供一定的布线自由度。这能够使可枢转的连接件绝缘并保护可枢转的连接件,同时仍保持在连接件上可旋转地移动。单纯或基本上包住连接件的实质部分的事实意味着它可以以不妨碍周围其他连接件的小尺寸进行生产。

绝缘体可被安装在新的可枢转的连接件上,并且还可回顾性地安装在现有的可枢转的连接件上。此外,绝缘体可在连接件被制成之前被安装,并且可有利地以固定的方式被保留在汇流条上,例如以便于替换缆线。绝缘体以如下的方式被设计,所述方式即:即使在枢转元件被安装之前,绝缘体也能够被安装并被固定在汇流条上。该实用的系统使得安装者能够首先将绝缘体安装在汇流条上,然后完成与缆线的连接。

而且,本发明具有防fod的特征。绝缘体被设计有很少的元件,并且不易于与它连接到的汇流条分离,或者不易于与它连接到的连接件分离。绝缘体的盖也有助于这种优点。在枢转元件的螺钉变松的情况下,盖将防止其完全退出,并且螺钉也将被包含在其孔内。同时,绝缘体保护连接件免于发生fod事件,例如,避免安装者的工具掉落在连接件上。

在上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通过示例来说明并且不能以限制的方式来解释。注意,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总体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或改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汇流条上的枢转结构以及底部上的枢转结构不一定是通孔。在某些合适的情况下,它们可以由凹部或盲孔形成。并且,代替螺钉的另一元件可被用作枢转元件。

绝缘体适用于可枢转的电连接件的事实不限制其对于不能枢转的连接件的占用。此外,一旦带有其接线部的缆线被安装在其自然位置,则可通过强力拧紧螺钉来旋转地锁定。

替代性地,绝缘体可由不太硬的材料制成,以赋予弹性以便与接纳器连接。

注意,表述“轴线的方向”和“平面的方向”不一定意味着方向沿着相同的轴线或相同的平面,还可以是沿着在相同的方向中延伸的平行的轴线或平行的平面。

注意,表述“接合/按压汇流条的一个侧部”不一定意味着直接接触,例如,接线部的末端或垫片可被插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