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转轮法试验的泄漏电流引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1228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用于转轮法试验的泄漏电流引出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复合绝缘子的试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转轮法试验的泄漏电流引出设备。



背景技术:

复合绝缘子自20世纪中叶出现以来,由于其防污闪性能优异、重量轻、机械强度高、安装维护方便等诸多优点,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其使用数量在近20年得到迅速的增长。

针对复合绝缘子老化性能的研究是复合绝缘子的关键研究领域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起,国际上就已开始有针对复合绝缘子转轮法试验,但在其后的若干年里,一直没有得到太大的进展。近年来,在讨论复合绝缘子老化测试方法的过程中,由于5000h综合老化测试方法过于复杂,难以重复测试,因此转轮法又被重新提出,已被写入一些国家或组织的标准中,在2005年版iec62217标准中,转轮法被作为一种漏电起痕及电蚀损测试方法列入附录中,其后2012年转轮法被写入iec的技术报告iec/tr62730中。

iec/tr62730中对于转轮法设备并没有详细的描述,只给出关键部位的简单示意图,不同研究人员根据自己的想法而设计出不同的测试设备。由于测试用绝缘子始终在旋转,怎样将泄漏电流引出至泄漏电流测量系统始终是转轮法设备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直接用一个固定的铜片与绝缘子的金具接触,铜片末端接引线,随着装置的旋转,铜片依次与4个绝缘子的金具接触,从而依次引出4个绝缘子的泄漏电流。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是可靠性较差,很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转轮法试验的泄漏电流引出设备,以实现可靠性高且可用于多路的泄漏电流引出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泄漏电流引出设备可靠性较差,容易出现接触不良情况的技术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转轮法试验的泄漏电流引出设备,多路触头装置;

其中,所述触头装置包括:导电触头1、导电连杆2、弹簧3、螺母4、引线6和绝缘位置固定块7;

所述导电触头1与导电连杆2的一端固定且电气连通;

所述绝缘位置固定块7具有一通孔,所述导电连杆2穿过所述通孔;

所述引线6通过螺母4紧固于所述导电连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电连杆2电气连通;

所述弹簧3处于压缩状态下,设置于所述导电连杆2外周,所述弹簧3的一端顶住导电触头1,所述弹簧3的另一端顶住所述绝缘位置固定块7。

可选地,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导电触头1下部呈杆状;

所述导电触头1的下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导电连杆2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导电连杆2的外螺纹与所述导电触头1的内螺纹相配合。

可选地,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导电连杆2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与所述螺母4的内螺纹相配合;

所述触头装置,还包括垫片5;所述引线6设置于至少两个所述垫片5之间,且与所述垫片5紧密贴合。

可选地,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绝缘位置固定块7中,所述通孔下部直径与所述导电连杆2的直径相配合,所述通孔上部直径大于所述通孔下部直径,所述通孔上部和下部之间具有一分界平面;

所述弹簧3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通孔上部的内部,且顶住所述通孔的分界平面。

可选地,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绝缘位置固定块7相对集电环固定,所述导电触头1和所述导电连杆2在所述弹簧3的带动下相对所述绝缘位置固定块7沿轴线方向可伸缩;所述弹簧3的一端伸进所述导电触头1部,顶住导电触头1的内部终端。

可选地,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导电触头1的顶部呈半球形,与所述集电环电气接触。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转轮法试验的泄漏电流引出设备,包括多路触头装置。其中,触头装置中导电触头1与导电连杆2的一端固定且电气连通,绝缘位置固定块7具有一通孔,导电连杆2穿过该通孔,引线6通过螺母4紧固于导电连杆2的另一端,与导电连杆2电气连通,弹簧3设置于导电连杆2外周,弹簧3的一端伸进导电触头1内部,顶住导电触头1的内部终端,弹簧3的另一端顶住绝缘位置固定块7。由于在弹簧的带动下,导电触头1与导电连杆2可以相对绝缘位置固定块7运动,在进行轮转法试验时,能够保证导电触头1与集电环电气接触,解决泄漏电流引出设备可靠性较差,容易出现接触不良情况的技术问题。

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转轮法试验的泄漏电流引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转轮法试验的泄漏电流引出设备的分界图;以及

图3为绝缘位置固定块7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转轮法试验的泄漏电流引出设备。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转轮法试验的泄漏电流引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用于转轮法试验的泄漏电流引出设备,包括多路触头装置。

其中,每一路触头装置包括:导电触头1、导电连杆2、弹簧3、螺母4、引线6和绝缘位置固定块7。

如图1所示,导电触头1与导电连杆2的一端固定且电气连通。绝缘位置固定块7具有一通孔,导电连杆2穿过所述通孔;引线6通过螺母4紧固于导电连杆2的另一端,与导电连杆2电气连通。弹簧3处于压缩状态下,设置于导电连杆2外周,弹簧3的一端顶住导电触头1,弹簧3的另一端顶住绝缘位置固定块7。

可选地,导电触头1的顶部呈半球形,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与所述集电环电气接触。

进一步,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导电触头1下部呈杆状;所述导电触头1的下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导电连杆2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导电连杆2的外螺纹与所述导电触头1的内螺纹相配合。

进一步,导电连杆2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与所述螺母4的内螺纹相配合;所述触头装置,还包括垫片5;所述引线6设置于至少两个所述垫片5之间,且与所述垫片5紧密贴合。

更进一步,绝缘位置固定块7中,所述通孔下部直径与所述导电连杆2的直径相配合,所述通孔上部直径大于所述通孔下部直径,所述通孔上部和下部之间具有一分界平面;所述弹簧3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通孔上部的内部,且顶住所述通孔的分界平面。

在轮转法试验过程中,绝缘位置固定块7相对集电环固定,所述导电触头1和所述导电连杆2在所述弹簧3的带动下相对所述绝缘位置固定块7沿轴线方向可伸缩;所述弹簧3的一端伸进所述导电触头1部,顶住导电触头1的内部终端。

可见,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泄漏电流引出设备,可以用于复合绝缘子的转轮法试验。泄漏电流引出设备包括多路可伸缩的触头装置,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转轮法试验的泄漏电流引出设备的分界图,如图2所示,每一路触头装置包括导电触头1、导电连杆2、弹簧3、螺母4和垫片5、引线6、绝缘位置固定块7,其中导电触头1顶部呈半球形,下部呈杆状,并有内螺纹,导电连杆2一端有外螺纹,与导电触头的内螺纹相配合,另一端有外螺纹,引线6通过螺母4及垫片5拧紧,与导电连杆2电气连通。弹簧3套在导电连杆外面,一段伸进导电触头4内部。

图3为绝缘位置固定块7的剖面图,如图3所示,绝缘位置固定块7有一通孔,导电连杆2可从通孔中穿过,通孔为异径孔,下部直径与导电连杆2直径相配合,上部直径较大,可将弹簧3容纳其中。弹簧3长度适中,一端顶住导电触头1内部终端,一段顶住绝缘位置固定块7通孔中两个异径孔的分界面,处于压缩状态。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将绝缘位置固定块7固定,则导电触头1、导电连杆2和弹簧3组成的系统可以沿轴线方向伸缩。将导电触头1抵在集电环等旋转设备上,即可保证导电触头1与集电环等旋转设备电气接触,将需要的电信号引出。通过在集电环中加绝缘部分,使在旋转过程中各导电区域与导电触头1依次接触,即可实现将不同的电信号分别引出。通过多路的组合可以引出更多的电流信号。

据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泄漏电流引出设备,可保证导电触头与集电环等旋转设备电气接触,将需要的电信号引出。通过在集电环中加绝缘部分,使在旋转过程中各导电区域与导电触头依次接触,即可实现将不同的电信号分别引出。通过多路的组合可以引出更多的电流信号。

综上,本实施例中,用于转轮法试验的泄漏电流引出设备,包括多路触头装置。其中,触头装置中导电触头1与导电连杆2的一端固定且电气连通,绝缘位置固定块7具有一通孔,导电连杆2穿过该通孔,引线6通过螺母4紧固于导电连杆2的另一端,与导电连杆2电气连通,弹簧3设置于导电连杆2外周,弹簧3的一端伸进导电触头1内部,顶住导电触头1的内部终端,弹簧3的另一端顶住绝缘位置固定块7。由于在弹簧的带动下,导电触头1与导电连杆2可以相对绝缘位置固定块7运动,在进行轮转法试验时,能够保证导电触头1与集电环电气接触,解决泄漏电流引出设备可靠性较差,容易出现接触不良情况的技术问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