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39465阅读:939来源:国知局
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避雷器。



背景技术:

避雷器用于将(由于对架空线的雷击造成的)不允许的电压朝接地方向导出并且由此方式保护例如变压器等其他设备。为此,避雷器包括堆叠成柱的金属氧化物元件,这些金属氧化物元件在低于由结构类型限定的阈值电压时几乎不导电,但是在高于阈值电压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这样的避雷器可以从siemens公司的2012年产品手册“high-voltagesurgearresters-productguide“或者nr.e50001-g630-a249-x-4a00得知。

由ep1206820b1已知,由电阻元件构成的柱借助于由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制成的圆形杆夹紧,以便达到高的抗弯强度。这些杆以笼架的形式围绕由电阻元件构成的柱,其中,杆的端部分别固定在一个端部配件(endarmatur)中。在端部配件中的固定借助于锥形夹紧套管实现。

通常,用于避雷器的电绝缘壳体通过用硅胶围铸所述电阻柱制成。在这种情况下,杆的端部也必须用硅胶封闭在所述端部配件中,以便在浇注完绝缘壳体后不会有湿气从外部侵入到壳体内。

与此相关地,ep1977434b1建议,在所述端部配件中设有圆形的沟槽,其中不仅分别设置用于所述杆的固定器件,而且设有附加的钻孔。如果现在在所述沟槽上安置顶盖并且将硅胶压入形状配合地安置在端部配件上的注模内,则硅胶通过端部配件中附加的钻孔被压入到所述沟槽内,并且在端部配件的背对电阻的那一侧用硅胶可靠地封闭所述杆的固定器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相对简便地用硅胶浇注的避雷器。

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一种避雷器得以解决,该避雷器具有电阻柱和电绝缘壳体,电阻柱由至少一个夹紧器件压紧,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夹紧器件在所述电阻柱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器件固定在端部配件上,所述电绝缘壳体包围所述固定器件,其中每个端部配件都具有第一轮廓,在该第一轮廓上设置所述固定器件,按照本发明,每个端部配件都具有直径比第一轮廓小的第二轮廓。

本发明的一个重要优点是,端部配件可以相对简便地制造,并且同时能够避免湿气通过固定夹紧器件或杆而侵入到避雷器的内部。在此重要的是,第二轮廓不覆盖第一轮廓,而是露出用于固定器件和夹紧器件的孔。以此方式可以使硅胶按相应的形状在外部围绕第一轮廓流动并且形成一个壳体,使得在孔或法兰通孔内的夹紧器件和固定器件完全围绕。那么硅胶封闭在第二轮廓的密封面上。避雷器的这种设计避免了,为了使硅胶在一定程度上从内部通过第二轮廓或法兰流到背对电阻的那侧以及在那里为了密封使硅胶分布在沟槽内而进行比较复杂的对附加的钻孔的布设。由此避免了硅胶通流所述孔以及均匀分布在法兰上的问题。

因此按照本发明的避雷器可以比已知的避雷器更简单且成本更低廉地制造。

在按照本发明的避雷器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轮廓具有至少一个孔,所述至少一个夹紧器件通过所述固定器件固定在该孔中。所述孔例如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设计为预先钻孔的法兰通孔。

在按照本发明的避雷器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器件具有基本上造型为锥形的圆锥段,该圆锥段固定在所述夹紧器件上,其中所述孔与该圆锥段对应地造型。这种圆锥形的设计结构是有利的,因为可以实现固定器件在相应的端部配件中更可靠和更稳固的夹紧配合(klemmsitz)。

在按照本发明的避雷器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轮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轮廓的背对电阻柱的那一侧。尤其优选,第一轮廓和第二轮廓基本上设计为盘形。第二轮廓可以作为直径比第一轮廓小的盘形件这样设置在第一轮廓的中心,即在第一轮廓上构成一个环形台阶。在该环形台阶上可以设置一些孔。

在按照本发明的避雷器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轮廓具有密封面,外壳形状配合地贴合到该密封面上,使得外壳完全包围第一轮廓。密封面在此优选是盘形设计的第二轮廓的外皮,使得硅胶在制造时从外部围绕第一轮廓流过所述孔并且最终封闭在第二轮廓上。

在按照本发明的避雷器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轮廓相应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机械和/或电连接所述避雷器的连接装置。例如可以设有用于螺纹连接的内螺纹,其中旋入的螺栓可以一方面构成与电阻的机械连接以及另一方面构成与电阻的导电连接。在此,所述连接装置既延伸穿过第二轮廓又延伸穿过第一轮廓,以便达到例如32mm深的通常螺纹长度。

在按照本发明的避雷器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至少部分由硅胶组成。这一点是有利的,因为硅胶是一种常用的和久经考验的用于电绝缘的材料。

在按照本发明的避雷器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阻柱具有多个上下相叠置的金属氧化物电阻。

在按照本发明的避雷器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设有至少四个夹紧器件。这一点是有利的,因为以此方式可以形成一个机械稳定的笼架,在该笼架中将电阻元件沿纵轴线压紧。为了构成一个防止电阻滑出的结构(杆之间的角度约为120°),通常最少三个夹紧器件已够用,但是业已证明具有高达10个或更多的夹紧器件的结构形式是适合的。

在按照本发明的避雷器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紧器件具有不导电的塑料。

在按照本发明的避雷器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紧器件分别具有玻璃纤维增强的杆。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发明下面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避雷器的端部配件的一种实施方式;并且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端部配件带有由硅胶制成的外壳;并且

图3示出了通过图1所示端部配件和壳体剖开示出的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避雷器1的端部配件7、8,该端部配件具有第一轮廓7和第二轮廓8。两个轮廓7、8分别设计为沿共同的中心上下叠置的盘形件。第一轮廓7具有直径6,而第二轮廓8具有直径5。以此方式第二轮廓8在第一轮廓7上构成环形台阶。两个轮廓7、8可以由一个工件制成或者由两个工件组合而成。

在所述台阶上有法兰通孔或者孔9,从中可以看到夹紧器件10的端部。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的杆作为夹紧器件10,这些杆角向对称地(亦即相互间以相同的角间距)环绕第二轮廓分布在台阶上。

第二轮廓8以其圆柱形外表面构成一个密封面14,在浇注外壳时在密封面上封闭硅胶。第二轮廓具有孔2、3、4,其中孔3具有用于机械和/或电连接所述避雷器的连接装置3。孔2、3例如可以设计为其他的连接孔或者用于装配工具的安置点(ansatzpunkte)。

图2示出了用硅胶浇注外壳后的避雷器1。第一轮廓完全被硅胶绕流,从而也能可靠地保护用于夹紧器件的孔避免湿气侵入。只是第二轮廓8大约从硅胶外皮中伸出其一半的高度。

图3示出了通过避雷器1的端部配件剖开示出的横截面。连接装置3具有深度12以及设有内螺纹。该横截面图示出了在第一轮廓7中的两个孔9,在孔中分别固定固定器件13和夹紧器件10。硅胶11制成的壳体完全笼罩第一轮廓7并且封闭第二轮廓8的密封面1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