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33406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插座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为本公司于2015年04月28日申请的第201510205961.0号,名称为「插座连接器」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30095702a1号公开了一种双向插接的插头连接器,该插头连接器具有插接头,该插接头具有相对的上、下表面,若干导电端子设置在上、下表面。裸露于上、下表面的导电端子彼此对称地间隔开,连接头的形状大致呈180度对称,使得其可以正反方向插入对应的插座连接器。

但是插座连接器或者电子设备内侧需要设置切换电路,以侦测出插头连接器是正向插入,还是反向插入,从而启动相应的后续程序。在连接器的端子越多时,切换电路越复杂,如此,不符合趋势。同时,插头连接器为外露型插头,在实际使用中还是会存在插接破坏的可能性。

我司积极开发新型的插头连接器可以正反两个方向插入插座连接器,同时该两个连接器可以传输高频信号。在持续的开发过程中,由于该连接器组合具有较多端子、接地片及遮蔽板,零部件较多,同时尺寸较小,组装极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具有较好固持及遮蔽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两排端子、金属壳体及金属罩,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舌板,所述对接舌板定义有两个相对的表面,所述两排端子包括排列在所述对接舌板表面的接触部及延伸出基部的接脚;所述金属壳体形成一个对接腔,所述对接舌板向前延伸入对接腔,所述对接舌板在邻近基部处的根部加厚;所述金属壳体还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复数弹性片及向内凸出的复数凸点,所述弹性臂与金属壳体之间形成有开口,所述凸点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无开口;所述金属罩固定在所述金属壳体且所述金属罩将所述复数弹性片遮盖但未遮盖所述复数凸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插座连接器弹性臂与凸点实现插座连接器与对接的插头连接器之间的良好固持对接,所述金属罩遮盖弹性片则起到良好遮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插座连接器与电路板分离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3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图4进一步分解的立体图。

图6为图5端子模组进一步分解的立体图。

图7为端子、遮蔽板的位置关系图。

图8为图1沿虚线a-a的剖面图。

图9为图1沿虚线b-b的剖面图。

图10为图1沿虚线c-c的剖面图。

图11为第一实施例的变形结构。

图12为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形结构。

图13为遮蔽板的一种变形结构。

图14为图13遮蔽板扣持部未弯折的立体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16为图15插座连接器与电路板彼此分离的立体图。

图17为图16进一步分解的立体图。

图1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19为图18插座连接器与电路板彼此分离的立体图。

图20为图19中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1为图20中端子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22为图18沿虚线d-d的剖面图。

图23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具有插座连接器的系统示意图。

图24为图23中插座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25为图24中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6为图25进一步分解的立体分解图。

图27为金属壳体的一种改良结构。

图28为插座连接器中端子的一种改良结构。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10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为一种安装在电路板150上的插座连接器200,其包括绝缘本体220、端子240、包围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210及金属罩212,金属罩212是通过表面焊接技术焊接在电路板150上。绝缘本体220包括基部222及对接舌板224,对接舌板自基部向前延伸(即沿对接方向延伸),对接舌板定义有两个相对的表面。绝缘本体220设有两排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端子槽226,端子槽自对接舌板贯穿基部,每一端子槽226在临近对接舌板前端面处形成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228,凹陷部228的前端在凹陷部上方留有保护凸缘270,端子槽在凹陷部的后方设置有凸出的平台230。一对相对的槽道232设置在每一端子槽226的横向两侧(参图6)。复数端子240自后向前插入对应的端子槽226,每一端子240包括水平的主体部242、位于主体部后方的表面焊接型接脚246及位于主体部前方的接触部248,主体部的横向两侧具有两对倒刺244,倒刺与绝缘本体的端子槽226干涉配合而将端子240固定在端子槽226内,接触部248的前末端2481向内倾斜而设置在凹陷部228内。端子240为两排设置,上排端子的接脚246相对主体部分别向两侧横向偏移,从而形成两组,下排端子的接脚246相对其主体部则保持不变而未作偏移。另一方面,两排端子的接脚246朝向相反方向延伸。需要注意的是,参图9,接触部的前半部分由平台230支撑,接触部248的剩余部分及主体部242则与绝缘本体在竖直方向上间隔一定距离,而靠一对倒刺244收容在槽道232内以作支撑固定。

所述金属遮蔽板250在端子240插入绝缘本体之前由注塑成型技术成型在绝缘本体220内,即所述绝缘本体220包括一体成型的上述基部及上述对接舌板,遮蔽板250埋设在对接舌板内。在端子240插入之后,遮蔽板位于两排端子240之间。遮蔽板250包括位于两排端子的接触部248之间的第一遮蔽部251、位于两排端子的接脚246之间的第二遮蔽部253,第一遮蔽部自对接舌板延伸至基部,两排端子的主体部242亦分别位于第一遮蔽部的两侧。遮蔽板250设有用来跟对接插头连接器的内部锁扣件相扣持的一对锁扣侧缘252、位于遮蔽板横向两侧的一对搭接臂254及一对自遮蔽板横向两侧边分别弯折而形成的接地片256。所述搭接臂254自第一遮蔽部横向延伸出绝缘本体的基部的侧边223而接触金属壳体210(参图8)。所述两个接地片256与遮蔽板彼此平行且分别位于遮蔽板的两个相对表面的两侧,绝缘本体的对接舌板224在其邻近基部222处具有根部225,上述接地片分别贴附在根部上,用来跟对接的插头连接器的弹性板接触而形成接地路径,该接地片具有遮蔽效果。请注意的是,遮蔽板250还设有复数个通孔258,在注塑成型上述绝缘本体220后,绝缘本体的部分材料会填满该等通孔,如此可以更好地将遮蔽板250埋设在绝缘本体内,也就是整个端子座具有良好的强度。

所述金属壳体210形成一个对接腔211,对接舌板224向前延伸入对接腔,金属壳体还设置有向内向后延伸的复数弹性片213及向内凸出的复数凸点215,用来固定插入的插头连接器。金属壳体210一体延伸出后壁217,后壁覆盖绝缘本体的后端面,后壁弯折有两个耳部219及表面焊接型接脚218,耳部固定在金属壳体210的后缘,不但能够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金属壳体结构,而且还能够全面地遮蔽插座连接器。金属壳体210大致为囊状结构,具有两个相对的侧壁及两个弧形端壁260,四个壁彼此相连,上述耳部219扣持在弧形端壁260的后端,端壁还弯折有水平的片状安装脚262,用来表面安装在电路板150。金属壳体210包括一个弯折的后缘268,后缘向后抵压在绝缘本体的基部222。金属罩212则通过凸片264固定在金属壳体210(参图10),通过安装脚266表面焊接在电路板150。所述弹性臂与金属壳体之间形成有开口,所述凸点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无开口,所述金属罩固定在所述金属壳体且所述金属罩将所述复数弹性片遮盖但未遮盖所述复数凸点,如此,可以将插座连接器完全遮蔽(除了插接口外)。

本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200是完全安装在电路板150上方,端子240是组装入绝缘本体的端子槽226。另一方面,后壁217可以有效地防止前后方向的电磁干扰。端子接触部248的前末端2481向内倾斜而容纳在凹陷部228内,且部分被凹陷部上方的保护凸缘270所覆盖,可以进一步防止端子接触部前末端弹出的风险。可以理解的是,绝缘本体220通过金属壳体的后壁217阻挡在其后端面而起到防止绝缘本体的后移,通过后缘268抵靠在绝缘本体基部222的前竖直面而起到防止绝缘本体的前移。

图11为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变形插座连接器200a,本插座连接器200a的结构跟第一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200本质上相同,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200a的金属壳体210及金属罩210具有通孔型安装脚262a,218a,266a,即安装脚竖直向下延伸,插入电路板对应设置的通孔而形成电性连接,即业界所谓的通孔型电路板安装脚。上、下排端子的接脚还是为表面焊接型接脚,接脚朝向相反方向延伸。遮蔽板设有自其第二遮蔽部253弯折延伸的两个通孔型接脚255。

图12为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形插座连接器200b,其跟图11所示插座连接器200a本质上相同,区别在于,金属壳体210的前边缘2121由复数喇叭状凸缘形成,方便对应的插头连接器插入。

图13-14显示了一种改良结构的遮蔽板250’,遮蔽板的搭接部256’的末端形成有扣持部259’,该扣持部弯折后而固定在遮蔽板的主体部(即第一遮蔽部),防止接地部256’在注塑过程中因为高压力而相对遮蔽板作倾斜移动。扣持部259’为一对弹性钩,遮蔽板设有扣持孔260’,弹性钩插入扣持孔而扣持在扣持孔内。遮蔽板250’具有两个自第二遮蔽部253’继续延伸的接脚255’。

图15-17显示了第二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600,所述插座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650的缺口652内。插座连接器600包括端子模组(或者称为绝缘本体,未图示,结构跟第三实施例相同)、包围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602及金属罩610。金属壳体602形成囊状对接腔604或者称为对接口,金属壳体设有延伸入对接腔的复数弹性片606,用来跟对接的插头连接器相固定。本实施例的金属壳体602仅包括囊状对接部,而无后盖部,如此,金属壳体602相对结构简单,方便制造。上述金属罩610包括包覆在金属壳体602上方的前盖部612及包覆在绝缘本体基部的后盖部614,金属罩的前盖部612的顶壁616及侧壁618焊接在金属壳体602,后盖部614形成有固定在绝缘本体顶面槽道内的凸片620。从侧面看,金属罩610连接前、后盖部的连接部622呈s型,在金属壳体602安装在电路板650时,有时在竖直方向上会有轻微的调整,该连接部622可以补正因上述轻微调整造成的错位。在插座连接器600安装在电子设备后,因对接腔604需要跟电子设备外壳的通口对齐,如此对接腔604相对电路板的位置因连接部622的存在可以做轻微的调整以适应电子设备的外壳通口。为了有效地将插座连接器600安装在电路板的缺口652及上方,金属罩610的前盖部612包括一对垂直弯折的安装脚624,后盖部614包括一对垂直弯折的安装脚626。后盖部614进一步包括在邻近连接部622处设置有一对固定部628,在临近后壁636处设置有一对安装脚630,固定部628焊接在金属壳体602的后缘,如此可以增强插座连接器的整体结构强度,尤其邻近连接部622处的强度。安装脚630邻近凸片620的位置。一对升高部632形成在连接部622的两侧,用来遮蔽前后方向的电磁干扰。需要注意的是,金属壳体602一体延伸有下后壁634,金属罩延伸有上后壁636,它们贴附在绝缘本体的后端面,主要将绝缘本体位于电路板上方的后端面及位于电路板内及下方的后端面均遮蔽,可以在前后方向上防止电磁干扰。当然,金属壳602与金属罩610通过焊接固定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比如锁扣。

图18-22显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300,其安装在电路板390的缺口内。所述插座连接器300包括端子模组310、金属壳体334及上下金属罩340、342。所述端子模组由上模组312、下模组314夹持一个遮蔽板316后再注塑成型有中绝缘体318而形成。上模组包括上排端子320及注塑成型在上排端子上的绝缘体322,下模组包括下排端子324及注塑成型在下排端子上的绝缘体326,在上、下模组夹持遮蔽板316后再一体的注塑成型有中绝缘体318。请注意的是,防电磁干扰的上接地片328与下接地片330一体地成型在第二次注塑成型后埋设在上、下模组中。其中,遮蔽板的对应接地片处略微内缩(称为内缩边3161),可以供接地片放置。如上所述,端子模组310通过两步注塑成型技术而完成,具体内容可以参本公司于2015年4月7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1510159370.4的插座连接器。所述端子模组310包括位于前方用来跟对接的插头连接器对接的对接舌板332。

所述金属壳体334仅为对接部,其固定在端子模组310的前部而包围对接舌板332,从而形成对接腔333;金属壳体具有一个连续延伸的前凸缘336及通孔338,前边缘不仅可以包覆上、下金属罩的前边缘,而且可以提供更完整的遮蔽效果(相对有断开的前凸缘)。上金属罩340固定在金属壳体的顶壁,下金属罩342固定在金属壳体的底壁。上金属罩340包括遮蔽端子模组上后部的上后壁341,下金属罩342包括遮蔽端子模组下后部的下后壁343。上金属罩340设置有一对弹性臂345,该对弹性臂自金属壳体冲压出来而形成的,其分别自金属壳体的邻近侧边处向内再相后延伸,其自由末端具有穿过金属壳体的通孔338而进入对接腔的接触末端346(参图22),接触末端346具有向对接腔凸出的圆形凸部,形成上述弹性臂的冲压槽3461则较弹性臂的尺寸大,允许弹性臂在其内做一定的偏移,这样方便接触末端进入通孔338。下金属罩342亦设置有复数弹性臂347,弹性臂具有穿过通孔而进入对接腔的接触末端348,具体结构跟上金属罩的弹性臂相同。该等接触端用来跟对应的插头连接器扣持配合。

需要注意的是,插座连接器的端子具有较小的间距,但是传统电路板或者主板上的线路可能已经不符合这样的需求了,所以出现所谓的小孔型电路板来供这种小间距的插座连接器使用。但是,在同样尺寸下,小孔型电路板的价格却是普通电路板的两倍。图23提供了一种满足上述适用小间距的插座连接器,价格又适中的解决方案,图23中,一个系统包括模组400、卡缘连接器470及传统电路板480,模组400包括插座连接器410、小线路板460及芯片组440,小线路板为小孔型电路板且造价较低,芯片组440及插座连接器410均安装在小线路板上。芯片组440可以由金属遮蔽壳442覆盖。卡缘连接器470安装在电路板480上,用来收容小线路板460的一端,从而形成电性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卡缘连接器470可以由其它类型的连接器代替,譬如线缆连接器组合来连接小线路板460及电路板480;也可以是两个插座连接器与一个芯片组安装在小线路板,或者其它数量的组合。图24-26显示了上述插座连接器410的具体结构,上述插座连接器410包括端子模组、包围端子模组的金属壳体418及上、下金属罩412、414,金属壳体及上、下金属罩可以共同的将整个插座连接器在三个方向都起到遮蔽效果,金属壳体与下金属罩均设置有下后壁415、434,当然,上金属罩设置有上后壁。同样,卡缘连接器可以安装在电路板480的缺口内,以降低整个连接器组合或者系统在电路板上的高度。

图27显示了一种改良的金属壳体结构,金属壳体56’具有弧形对接边缘561’,从侧面看,对接边缘561’为向前凸出的弧形结构,该弧形结构设置在金属壳体的端壁上,弧形结构较上下壁向前凸伸出。图28显示了一种插座连接器端子的改良结构,插座连接器具有固定端子581及弹性端子582,固定端子581位于弹性端子582的前方。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非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比如,本文所指的向前方向为对接方向,上下方向系相对而言,该等情况亦适用于竖直安装在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