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7205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按键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减噪功效的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键盘是常被使用的手打输入设备。为了让用户灵活使用键盘,磁吸式按键通常会设置支撑件及/或平衡杆以提高键帽的结构强度,且键帽能透过支撑件及/或平衡杆而相对于底板上下移动。然而,当键帽上下移动时,通常支撑件或平衡杆会与底板发生撞击而产生噪音,此外,支撑件或平衡杆与底板相接合处会产生摩擦,易产生噪音。另外,磁性件与支撑件在结构上相干涉也容易发生碰撞而产生噪音,有待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按键结构,其于两个构件的干涉处或摩擦处设有缓冲防噪材,可避免碰撞或摩擦,以减少两个构件间相对作动而产生的噪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按键结构,其包括底板、键帽、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以及第一缓冲降噪材。键帽设置于该底板之上;第一支架可枢转地设置于该底板与该键帽之间;第二支架可枢转地设置于该底板与该键帽之间,其中该键帽藉由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相对于该底板上下移动;第一磁性件设置于该底板上,且该第一磁性件位于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之间;第二磁性件对应该第一磁性件设置于该第一支架上,以使该键帽藉由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二磁性件间的磁吸力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该第二位置高于该第一位置,其中该第一磁性件具有第一部位,该第二支架具有第二中心端,该第一部位与该第二中心端相邻,且该键帽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二磁性件相对靠近,该第二磁性件具有第二部位与第三部位,该第二部位与该第一部位相抵接,该第三部位与该第二中心端相抵接;第一缓冲降噪材设置于该第一部位与该第二部位之间以及该第二中心端与该第三部位之间。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另一种按键结构,其包括底板、键帽、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以及第一缓冲降噪材。该底板具有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键帽设置于该底板之上;该第一支架具有第一中心端、第一外缘端与第三结合部,该第三结合部位于该第一中心端与该第一外缘端之间,该第三结合部可转动地耦合于该第一结合部,该第一外缘端可转动地耦合于该键帽;该第二支架具有第二中心端、第二外缘端与第四结合部,该第四结合部位于该第二中心端与该第二外缘端之间,该第四结合部可转动地耦合于该第二结合部,该第二外缘端可转动地耦合于该键帽,该键帽藉由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而能相对于该底板上下移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该第二位置高于该第一位置;第一磁性件设置于该底板上,该第一磁性件具有第一部位;第二磁性件设置于该第一支架的该第一中心端,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二磁性件间具有磁吸力,该第二磁性件具有第二部位与第三部位,该第二部位延伸于该第一磁性件上方,该第三部位延伸于该第二支架的该第二中心端上方;第一缓冲降噪材设置于该第二部位与该第一磁性件之间,及该第三部位与该第二支架之间;其中当该按键结构被外力按压,而使该键帽朝向该第一位置移动时,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二磁性件相互远离,该第二磁性件与该第二支架的该第二中心端均向上移动,该第一缓冲降噪材降低该第二磁性件与该第二中心端间的撞击声响;其中当该外力消失,该磁吸力使该键帽朝向该第二位置移动时,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二磁性件相互接近,该第二磁性件的该第二部位向下移动,该第一缓冲降噪材降低该第二部位与该第一磁性件的该第一部位间的撞击声响。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缓冲降噪材为黏滞性胶体,该黏滞性胶体形成于该第一部位与该第二中心端上,其中该键帽移动至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二磁性件相对远离,以使该第一部位与该第二部位分离,且该第二磁性件与该第二支架藉由该黏滞性胶体相连为一体,以使该第二中心端与该第三部位不易分离。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部位与该第二中心端之间具有间隙,该黏滞性胶体覆盖该第一部位与该第二中心端之间的该间隙。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黏滞性胶体为非硅胶系的润滑脂,该黏滞性胶体的硬度于摄氏25度时介于285u.w~305u.w之间。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支架的该第一中心端具有凹槽,该第二磁性件具有本体部以及突出部,该本体部内嵌于该凹槽中,该突出部由该本体部延伸至该第二支架的该第二中心端上方,其中该第二部位与该第三部位位于该突出部,且该第二部位位于该第三部位与该凹槽之间。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按键结构进一步包括电路板,该电路板设置于该底板上,其中该电路板包括第一薄膜开关以及第二薄膜开关,该第一支架对应于该第一薄膜开关设有第一作动部,该第二支架对应于该第二薄膜开关设有第二作动部,该键帽受外力按压时,该第一作动部相对于该底板旋转而靠近该电路板并按压该第一薄膜开关组件,该第二作动部相对于该底板旋转而靠近该电路板并按压该第二薄膜开关组件。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底板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具有第一收纳空间,其中该按键结构进一步包括平衡杆,该平衡杆包括下端部,该下端部可活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收纳空间中;该按键结构进一步包括第二缓冲降噪材,该第二缓冲降噪材设置于该第一收纳空间中,以减缓该下端部与该第一定位部间的撞击。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缓冲降噪材和该第二缓冲降噪材的材质相同,并藉由同一个制程同时涂布到该第二磁性件下方与该第一收纳空间中。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缓冲降噪材为黏滞性胶体,该黏滞性胶体为非硅胶系的润滑脂,该黏滞性胶体的硬度于摄氏25度时介于285u.w~305u.w之间。

本发明的按键结构,其于两个构件的干涉处或摩擦处设有缓冲防噪材,可避免碰撞或摩擦,以减少构件间相对作动而产生的噪音,因此能提高按键按压时的宁静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组合示意图。

图1b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a绘示当未受外力按压时图1a的按键结构沿着a-a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2b绘示当被外力按压时图1a的按键结构沿着a-a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a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及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b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在以下实施例中,在不同的图中,相同部分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图1a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100的组合示意图,图1b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100的分解示意图。图2a绘示当未受外力按压时,图1a的按键结构100沿着a-a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图2b绘示当被外力按压时,图1a的按键结构100沿着a-a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请参照图1a及图1b,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100,包括底板110、键帽120、第一支架130、第二支架140、第一磁性件150、第二磁性件160、电路板170以及第一缓冲降噪材180。底板110具有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14。键帽120设置于底板110之上,且第一支架130可枢转地设置于底板110与键帽120之间,第二支架140可枢转地设置于底板110与键帽120之间。键帽120可藉由第一支架130与第二支架140相对于底板110上下移动,其中第一支架130与第二支架140成对地支撑于键帽120的左右两侧,可使键帽120平稳地上下移动,以提高稳定性。此外,如图2a及图2b所示,第一磁性件150设置于底板110上,且位于第一支架130与第二支架140之间。第二磁性件160对应第一磁性件150设置于第一支架130上,藉由第一磁性件150与第二磁性件160间的磁吸力可以使键帽120由图2b绘示的较低位置p1(或称为第一位置,下同)向上移动至图2a绘示的较高位置p2(或称为第二位置,该第二位置高于该第一位置,下同),于一实施例中,较低位置p1可为按压位置,较高位置p2可为原始位置。

请参照图1a及图1b,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30具有第一中心端132、第一外缘端134与第三结合部136。第三结合部136位于第一中心端132与第一外缘端134之间,第三结合部136可转动地耦合于底板110的第一结合部112,第一外缘端134可转动地耦合于键帽120。此外,第二支架140具有第二中心端142、第二外缘端144与第四结合部146。第四结合部146位于第二中心端142与第二外缘端144之间,第四结合部146可转动地耦合于底板110的第二结合部114,第二外缘端144可转动地耦合于键帽120。

上述的第一中心端132与第二中心端142分别为第一支架130与第二支架140靠近键帽120中心的部位,而第一外缘端134与第二外缘端144分别为第一支架130与第二支架140靠近键帽120相对两侧的部位,第一中心端132与第二中心端14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外缘端134与第二外缘端144之间的距离。请参照图2a及图2b,当按键受外力f按压而使键帽120朝向较低位置p1移动时,第一中心端132与第二中心端142均向上移动,第一外缘端134与第二外缘端144均向下移动,以使第一支架130以第三结合部136为轴心相对旋转,第二支架140以第四结合部146为轴心相对旋转。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30的第三结合部136与底板110的第一结合部112例如以凸缘与挡片的方式相对结合,第二支架140的第四结合部146与底板110的第二结合部114例如以凸缘与挡片的方式相对结合,但亦可采用其他的枢接结构,本发明对此不加以限制。

此外,第一磁性件150具有第一部位152。第二磁性件160具有第二部位162与第三部位164,其中第二部位162延伸于第一磁性件150上方,并与第一磁性件150的第一部位152相对,且第三部位164延伸于第二支架140的第二中心端142上方,并与第二中心端142相对。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第一磁性件150与第二磁性件160相互碰撞产生噪音,设置第一缓冲降噪材180于第一部位152与第二部位162之间,可降低第二部位162与第一磁性件150的第一部位152间的撞击声响。此外,为了避免第二磁性件160与第二支架140相互碰撞产生噪音,第一缓冲降噪材180也朝第二支架140方向延伸到第三部位164与第二中心端142之间,可降低第二磁性件160与第二中心端142间的撞击声响。

请参照图1a、图1b、图2a及图2b,详言之,第一支架130的第一中心端132具有凹槽133,第二磁性件160具有本体部161以及突出部163,本体部161内嵌于凹槽133中,突出部163由本体部161延伸至第二支架140的第二中心端142上方,其中突出部163进一步可细分为第二部位162与第三部位164;其中,第二部位162位于第一磁性件150上方,第三部位164位于第二支架140的第二中心端142上方,第二部位162位于第三部位164与凹槽133之间。

当按键结构100被外力f按压,而使键帽120自较高位置p2朝向较低位置p1移动时,第一支架130的第一中心端132、第二磁性件160与第二支架140的第二中心端142均向上移动,如此使得第一磁性件150的第一部位152与第二磁性件160的第二部位162相互远离。

当外力f消失时(例如外力被释放),第一磁性件150与第二磁性件160间的磁吸力将会使第二磁性件160向下移动,而第二支架140的第二中心端142会被第二磁性件160的第三部位164带动而向下移动,如此使得键帽120自该较低位置p1朝向较高位置p2移动。

值得注意的是,当键帽120自该较高位置p2朝向该较低位置p1移动时,虽然第三部位164和第二中心端142都是同时向上移动,但两者之间可能运动速度不同而会产生些许间隙;如此当键帽120刚抵达该较低位置p1时,第三部位164已经停止移动,但第二中心端142仍会继续向上移动该间隙距离后,再碰撞第三部位164下表面而发出声响。为此,本发明藉由在第三部位164和第二中心端142间设置第一缓冲防噪材180来产生缓冲及阻尼效果,以降低第二磁性件160与第二中心端142间的碰撞声响。

此外,当键帽120自该较低位置p1朝向该较高位置p2移动时,磁吸力使第二磁性件160的第二部位162向下移动而与第一磁性件150碰撞而发出声响。为此,本发明藉由在第二部位162与第一部位152间设置第一缓冲防噪材180来产生缓冲及阻尼效果,以降低第二磁性件160与第一磁性件150间的撞击声响。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缓冲降噪材180例如为黏滞性胶体,为黏稠状的油脂或润滑油,具有黏性、耐摩耗、高润滑及良好的消音效果。因此,黏滞性胶体可使第二磁性件160的第三部位164与第二支架140的第二中心端142相互粘黏吸引在一起而不易产生间隙,以避免碰撞而发出声响。在一实施例中,黏滞性胶体为非硅胶系的润滑脂,黏滞性胶体的硬度于摄氏25度时介于285u.w~305u.w之间,滴点约为摄氏205度,24小时的蒸发量于摄氏100度时约为0.1%,24小时的离油度于摄氏100度时约为1.5%,使用温度范围介于摄氏-30度至150度之间。本发明可依照实际需求选择符合上述特性或部分特性的黏滞性胶体。该黏滞性胶体形成于第一部位152与第二支架140的第二中心端142上。当键帽120移动至该较低位置p1时,第一磁性件150与第二磁性件160相对远离,以使第一磁性件150的第一部位152与第二磁性件160的第二部位162分离,且第二磁性件160与第二支架140借由该黏滞性胶体相连为一体,以使第二支架140的第二中心端142与第二磁性件160的第三部位164不易分离。

请参照图2a及图2b,第一磁性件150的第一部位152与第二支架140的第二中心端142相邻且第一部位152与第二中心端142之间具有间隙g,此间隙g仅为1mm左右,本发明可藉由同时涂布第一缓冲降噪材180于第一部位152与第二部位162之间以及第二中心端142与第三部位164之间时,同时以第一缓冲降噪材180覆盖第一部位152与第二中心端142之间的间隙g。因此,不需分两次涂布第一缓冲降噪材180于第一磁性件150的第一部位152与第二支架140的第二中心端142上。

此外,请参照图2a及图2b,电路板170设置于底板110上,且电路板170包括第一薄膜开关172以及第二薄膜开关174。电路板170的薄膜开关例如由三层薄膜组成,上层电路层与下层电路层之间以绝缘层相隔,且上层电路层与下层电路层可藉由外力按压而导通。第一支架130对应于第一薄膜开关172设有第一作动部131,第二支架140对应于第二薄膜开关174设有第二作动部141,当键帽120受外力按压时,第一作动部131相对于底板110旋转而靠近电路板170并按压第一薄膜开关172组件,第二作动部141相对于底板110旋转而靠近电路板170并按压第二薄膜开关174组件,以使上层电路层与下层电路层导通而产生一按压信号。

接着,图3a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100’的组合示意图及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b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100’的分解示意图。请参照图3a及图3b,本实施例的按键结构100’与上述实施例的按键结构100相似,相同的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不同之处在于按键结构10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平衡杆190(图中绘示二个平衡杆),设置于键帽120与底板110之间。底板110包括至少一第一定位部116(图中绘示四个第一定位部),各个第一定位部116位于键帽120侧缘的下方,用以定位平衡杆190。平衡杆190包括上端部192以及下端部194,上端部192可转动地耦合于键帽120,下端部194可转动地耦合于底板110。第一定位部116具有第一收纳空间117,下端部194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一收纳空间117中。在本实施例中,按键结构100’除了具有与上述实施例的第一缓冲降噪材180相似的第一缓冲降噪材181,进一步包括设置于第一收纳空间117中的第二缓冲降噪材182,如此可减缓平衡杆190的下端部194与第一定位部116间的撞击。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缓冲降噪材181和第二缓冲降噪材182可使用相同材料,并藉由同一个制程同时涂布到第二磁性件160下方与第一收纳空间117中。第二缓冲降噪材182例如为黏滞性胶体,为黏稠状的油脂或润滑油,具有黏性、耐摩耗、高润滑及良好的消音效果。另外,第一缓冲降噪材181及第二缓冲降噪材182不限定为油脂类,亦可为任何可经由涂布制程设置到定位且具有缓冲功能的材料。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按键结构,其于两个构件的干涉处或摩擦处设有缓冲防噪材,可避免碰撞或摩擦,以减少构件间相对作动而产生的噪音,因此能提高按键按压时的宁静性。

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应该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