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80378发布日期:2019-05-03 20:53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领域技术,特别是提供一种石墨烯-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已经垄断了便携式电子器件市场,未来几年内锂离子电池仍是二次电池市场的主要增长点。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石墨类碳基材料由于其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理想的充放电平台,仍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锂离子电池的首选负极材料。但随着锂电池在动力电池方面的运用,传统碳材料的充放电比容量较低,已经无法满足高容量锂电池负极材料的需求。因此许多研发团队正在开发新型负极材料,来满足对电池高容量化的要求。在新型非碳的负极材料的研究中,金属氧化物因具有高的比容量而受到瞩目。但金属氧化物材料在重复的锂离子脱嵌锂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体积变化效应,造成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大幅度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很好的将石墨烯和石墨烯材料复合起来,提高材料的电子电导;另外该方法利用喷雾干燥法对前躯体进行二次造粒,大大提高了产物的振实密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烯-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1)石墨的前处理:

将石墨置于由浓硫酸、高锰酸钾构成的混合溶液中,在20~60℃下超声搅拌处理0.5~5h,获得的产物经洗涤、过滤、干燥后置于马弗炉中,于氮气气氛中及600~1200℃高温下处理0.1~6h,得到膨胀石墨产物备用;

2)石墨烯-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

将步骤1)所得产物膨胀石墨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0.1~5wt%的表面活性剂,超声搅拌0.1~2h后,在溶液中逐渐加入适量钛源,该钛源与膨胀石墨前驱体的质量比为0.1~20∶1;超声搅拌0.5~4h后加入氨水,该氨水与钛源的摩尔比为1~10∶1,继续超声搅拌0.5~4h,所得混合溶液经喷雾干燥处理,所得产物置于特殊气氛保护下的马弗炉中,于600~1200℃高温下处理0.1~6h,所得产物经稀酸或稀碱及去离子水溶液多次洗涤后,于真空干燥烘箱中干燥0.5~8h,既得石墨烯-二氧化钛微球。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表面活性剂为ctab、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乙二醇(peg)、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特殊气氛为氩气、氮气中的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钛源为钛酸四丁酯、钛酸丙酯、氯化钛、硫酸钛、二氧化钛中的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石墨的质量(g)∶浓硫酸的体积(l)∶高锰酸钾的质量(g)=1∶0.05-0.1∶0.1-0.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为:

1、本发明方法制备出的石墨烯-二氧化钛微球具有较高的振实密度(>1.8g/cm3)

2、此方法制得的石墨烯和二氧化钛可以很好的复合在一起,能够很好的综合两种材料的优点,提高其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比容量(>300mah/g)和循环性能(500周循环后容量保持率90%以上);

3、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原料丰富、操作方便,生产设备少,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便于推广应用,适于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石墨烯-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1)石墨的前处理:

将石墨置于由浓硫酸、高锰酸钾构成的混合溶液中,在20℃下超声搅拌处理5h,获得的产物经洗涤、过滤、干燥后置于马弗炉中,于氮气气氛中及1200℃高温下处理0.1h,得到膨胀石墨产物备用;所述步骤石墨的质量(g)∶浓硫酸的体积(l)∶高锰酸钾的质量(g)=1∶0.05∶0.1。

2)石墨烯-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

将步骤1)所得产物膨胀石墨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5wt%的表面活性剂,超声搅拌0.1h后,在溶液中逐渐加入适量钛源,该钛源与膨胀石墨前驱体的质量比为20∶1;超声搅拌4h后加入氨水,该氨水与钛源的摩尔比为10∶1,继续超声搅拌0.5h,所得混合溶液经喷雾干燥处理,所得产物置于特殊气氛保护下的马弗炉中,于600℃高温下处理6h,所得产物经稀酸或稀碱及去离子水溶液多次洗涤后,于真空干燥烘箱中干燥8h,既得石墨烯-二氧化钛微球。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ctab;所述特殊气氛为氩气;所述钛源为钛酸四丁酯。

实施例2

一种石墨烯-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1)石墨的前处理:

将石墨置于由浓硫酸、高锰酸钾构成的混合溶液中,在60℃下超声搅拌处理0.5h,获得的产物经洗涤、过滤、干燥后置于马弗炉中,于氮气气氛中及600℃高温下处理6h,得到膨胀石墨产物备用;所述步骤石墨的质量(g)∶浓硫酸的体积(l)∶高锰酸钾的质量(g)=1∶0.1∶0.1。

2)石墨烯-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

将步骤1)所得产物膨胀石墨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0.1wt%的表面活性剂,超声搅拌2h后,在溶液中逐渐加入适量钛源,该钛源与膨胀石墨前驱体的质量比为0.1∶1;超声搅拌0.5h后加入氨水,该氨水与钛源的摩尔比为1∶1,继续超声搅拌0.5h,所得混合溶液经喷雾干燥处理,所得产物置于特殊气氛保护下的马弗炉中,于1200℃高温下处理0.1h,所得产物经稀酸或稀碱及去离子水溶液多次洗涤后,于真空干燥烘箱中干燥0.5h,既得石墨烯-二氧化钛微球。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特殊气氛为氮气;所述钛源为二氧化钛中。

实施例3

一种石墨烯-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1)石墨的前处理:

将石墨置于由浓硫酸、高锰酸钾构成的混合溶液中,在40℃下超声搅拌处理3.5h,获得的产物经洗涤、过滤、干燥后置于马弗炉中,于氮气气氛中及800℃高温下处理3h,得到膨胀石墨产物备用;所述步骤石墨的质量(g)∶浓硫酸的体积(l)∶高锰酸钾的质量(g)=1∶0.07∶0.3。

2)石墨烯-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

将步骤1)所得产物膨胀石墨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3wt%的表面活性剂,超声搅拌1h后,在溶液中逐渐加入适量钛源,该钛源与膨胀石墨前驱体的质量比为10∶1;超声搅拌3h后加入氨水,该氨水与钛源的摩尔比为6∶1,继续超声搅拌3h,所得混合溶液经喷雾干燥处理,所得产物置于特殊气氛保护下的马弗炉中,于1000℃高温下处理3h,所得产物经稀酸或稀碱及去离子水溶液多次洗涤后,于真空干燥烘箱中干燥3h,既得石墨烯-二氧化钛微球。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乙二醇(peg);所述特殊气氛为氩气;所述钛源为钛酸丙酯。

实施例4

一种石墨烯-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1)石墨的前处理:

将石墨置于由浓硫酸、高锰酸钾构成的混合溶液中,在40℃下超声搅拌处理2h,获得的产物经洗涤、过滤、干燥后置于马弗炉中,于氮气气氛中及900℃高温下处理4h,得到膨胀石墨产物备用;所述步骤石墨的质量(g)∶浓硫酸的体积(l)∶高锰酸钾的质量(g)=1∶0.08∶0.4。

2)石墨烯-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

将步骤1)所得产物膨胀石墨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3wt%的表面活性剂,超声搅拌1h后,在溶液中逐渐加入适量钛源,该钛源与膨胀石墨前驱体的质量比为10∶1;超声搅拌3h后加入氨水,该氨水与钛源的摩尔比为5∶1,继续超声搅拌2h,所得混合溶液经喷雾干燥处理,所得产物置于特殊气氛保护下的马弗炉中,于900℃高温下处理4h,所得产物经稀酸或稀碱及去离子水溶液多次洗涤后,于真空干燥烘箱中干燥4h,既得石墨烯-二氧化钛微球。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乙二醇(peg),所述特殊气氛为氩气,所述钛源为钛酸四丁酯。

对比例1,

按质量比为80∶10∶10将活性物质、乙炔黑和聚偏氟乙烯(pvdf)混合研磨,滴加适量的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液,搅拌稀释为均匀糊状,涂覆到泡沫镍上,形成负极片。极片置于80℃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在压片机上以10mpa的压力进行压片,再将极片放入12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2h。干燥后的极片转移到手套箱中,以金属锂片作为对电极,在充满干燥氩气的手套箱中组装成模拟纽扣电池。隔膜为多孔聚丙烯膜,电解液为1mol/l的lipf6溶液,其中电解液溶剂为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二乙酯(dec)的混合溶剂。

通过land电池测试仪测试电池的在不同条件下的充放电性能。充放电电压测试范围1~3v,循环次数500个循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