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48378发布日期:2018-08-10 20:43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特别涉及变压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变压器线圈的注油过程中,通常是在常压下进行。这种方式具有诸多不足,如:线圈的缝隙间容易存留气泡,难以溢出,在变压器的使用中容易击穿。

另外,在大型变压器中,储油柜的体积和重量都很大,需要很好地支撑在高处。

图1示意性地给出现有的储油柜的支撑结构的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支撑机构为:两个支撑件,支撑件2的一端固定在变压器的外壳1的顶端11,另一端悬空,储油柜3的底座4固定在所述支撑件的上端。这种支撑方式具有不足,如:

支撑件仅固定一端,悬空的一端在储油柜的重压下会产生变形,同时,也引起变压器外壳顶端的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撑强度高、不变形的机油新型储油柜支撑结构的变压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变压器的制造方法,所述变压器的制造方法包括线圈注油步骤;所述线圈注油步骤包括:

(a1)将线圈设置在容器中,并送入真空室内;

(a2)利用抽气装置逐步抽出所述真空室内的空气;

同时,向所述容器内注油,油充满线圈的缝隙。

根据上述的变压器的制造方法,可选地,所述变压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具有向外的弯折部;储油柜支撑结构包括:

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外壳的侧部;

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外壳的侧部;

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并在第一位置处支撑所述储油柜;

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件上,并在与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处支撑所述储油柜。

根据上述的变压器的制造方法,可选地,所述变压器进一步包括:

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呈[形,上端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弯折部的下端,侧部与外壳的侧部连接,侧部固定在所述外壳的侧部。

根据上述的变压器的制造方法,可选地,所述储油柜支撑结构进一步包括:

第三支撑件,所述第三支撑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顶端,一端固定在所述弯折部的下端;

第四支撑件,所述第四支撑件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顶端,一端固定在所述弯折部的下端。

根据上述的变压器的制造方法,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

第一子支撑件,所述第一子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外壳的侧部;

第二子支撑件,所述第二子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外壳的侧部,所述第一子支撑件和第二子支撑件间的距离大于零;

所述第三支撑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子支撑件和第二子支撑件的顶端。

根据上述的变压器的制造方法,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

第三子支撑件,所述第三子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外壳的侧部;

第四子支撑件,所述第四子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外壳的侧部,所述第三子支撑件和第四子支撑件间的距离大于零;

所述第四支撑件固定在所述第三子支撑件和第四子支撑件的顶端。

根据上述的变压器的制造方法,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临着所述第三支撑件与所述弯折部连接部的部分具有缺口。

根据上述的变压器的制造方法,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临着所述第四支撑件与所述弯折部连接部的部分具有缺口。

根据上述的变压器的制造方法,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底部到第一支撑件的外端呈自下而上的倾斜状。

根据上述的变压器的制造方法,优选地,所述第三支撑件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子支撑件和第二子支撑件的间距。

根据上述的变压器的制造方法,优选地,所述第四支撑件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子支撑件和第四子支撑件的间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边抽真空边注油,线圈缝隙间的空气容易溢出,提高了注油效果,防止了使用过程中的击穿现象;

2.支撑强度高;第一支撑件固定在变压器外壳的侧部,上下方向上的接触面积大,提高了支撑能力;

第三支撑件的一端连接在变压器外壳顶端的向外的弯折部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件上,进一步地提高了支撑能力;

3.利用变压器外壳的侧部以及顶端的向外的弯折部去承载储油柜,接触面积大,不易变形;

4.加强件固定正在变压器外壳的侧部,且上下端具有缺口,使得加强件和变压器外壳的侧部间形成空间与外界连通,从而形成了空气通道,有助于提高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储油柜的支撑结构的结构简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储油柜的支撑结构的结构简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储油柜的支撑结构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和以下说明描述了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式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和再现本发明。为了教导本发明技术方案,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些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型或替换将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组合以形成本发明的多个变型。由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述可选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实施例1:

图2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新型储油柜支撑结构的变压器的结构简图,如图2所示,所述具有新型储油柜支撑结构的变压器包括:

外壳1,所述外壳的顶端具有向外的弯折部11;

第一支撑件6,所述第一支撑件6固定在所述外壳1的侧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临着所述第三支撑件与所述弯折部连接部的部分具有缺口68;所述第一支撑件6的底部到第一支撑件6的外端呈自下而上的倾斜状;

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外壳的侧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临着所述第四支撑件与所述弯折部连接部的部分具有缺口;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底部到第二支撑件的外端呈自下而上的倾斜状;

第三支撑件2,所述第三支撑件2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件6的顶端,一端固定在所述弯折部11的下端;

第四支撑件,所述第四支撑件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顶端,一端固定在所述弯折部的下端;

第一底座4,所述第一底座4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撑件2上,并在第一位置处支撑所述储油柜3;

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件上,并在与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处支撑所述储油柜。

上述变压器的制造方法为:

(a1)将线圈设置在容器中,并送入真空室内;

(a2)利用抽气装置逐步抽出所述真空室内的空气;

同时,向所述容器内注油,油充满线圈的缝隙;

注油结束后,从真空室内拉出容器;

将第三支撑件固定在第一支撑件上,并和变压器外壳顶端的向外的弯折部连接,同理,固定第四支撑件;

将第一底座固定在第三支撑件上,同理,固定第二底座;

吊装储油柜,并设置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固定。

实施例2:

图3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新型储油柜支撑结构的变压器的结构简图,如图3所示,所述具有新型储油柜支撑结构的变压器包括:

外壳1,所述外壳的顶端具有向外的弯折部11;

第一支撑件6,所述第一支撑件6固定在所述外壳1的侧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临着所述第三支撑件与所述弯折部连接部的部分具有缺口68;所述第一支撑件6的底部到第一支撑件6的外端呈自下而上的倾斜状;所述第一支撑件6包括:

第一子支撑件61,所述第一子支撑件61固定在所述外壳1的侧部;

第二子支撑件62,所述第二子支撑件62固定在所述外壳1的侧部,所述第一子支撑件61和第二子支撑件62间的距离大于零;

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外壳的侧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临着所述第四支撑件与所述弯折部连接部的部分具有缺口;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底部到第二支撑件的外端呈自下而上的倾斜状;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

第三子支撑件,所述第三子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外壳1的侧部;

第四子支撑件,所述第四子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外壳1的侧部,所述第三子支撑件和第四子支撑件间的距离大于零;

第三支撑件2,所述第三支撑件2固定在所述第一子支撑件61和第二子支撑件62的顶端,所述第三支撑件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子支撑件61和第二子支撑件62的间距;所述第三支撑件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弯折部11的下端;

第四支撑件,所述第四支撑件固定在所述第三子支撑件和第四子支撑件的顶端,所述第四支撑件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子支撑件和第四子支撑件的间距;所述第四支撑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弯折部11的下端;

第一底座4,所述第一底座4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撑件2上,并在第一位置处支撑所述储油柜3;

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件上,并在与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处支撑所述储油柜。

加强件8,所述加强件呈[形,上端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弯折部的下端,并具有缺口81侧部与外壳的侧部连接,加强件的侧部固定在所述外壳1的侧部,加强件的下端具有缺口82,使得加强件与变压器外壳的侧部间形成的空间通过缺口81-82与外界连通,从而形成空气流动通道,有助于提高变压器的散热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