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带光纤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3690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带光纤电力电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既降低成本又能对光纤进行保护的新型带光纤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导体温度过高影响电缆寿命,因此需要用光纤来监测电缆温度,对电缆线路进行监控,现在经常使用的三种电缆与光缆结合方式:1、光缆放着在电缆外固定,此种方式结合,光纤距离导体远,测温误差大。2、光纤管放置在导体中间,此种方式结合,在生产及敷设过程中电缆发生弯曲时,光纤易折断。3、光缆绕包在绝缘纤芯上,此种方式结合,在通电过程中绝缘纤芯发生热胀冷缩现象,纤芯直径增大,光纤易折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既降低成本又能对光纤进行保护的新型带光纤电力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新型带光纤电力电缆,包括导体和依次设置在导体外的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屏蔽层外设有缓冲阻水带层,在缓冲阻水带层内设有内含测温光纤的光纤管,且在光纤管的两侧对称设置金属加强件以对光纤管进行保护。

所述金属加强件的直径和光纤管的直径比值为1.2~1.1:1。

所述的光纤管位于缓冲阻水带层的厚度方向近导体的位置处,且光纤管与导体的中心距离与导体的半径比值为1.8~3.9:1。

所述的光纤管内设有两根不同颜色的G651型多模测温光纤。

每根电缆内至少设有两根光纤管。

所述的光纤管在缓冲阻水带层内均匀分布。

构成缓冲阻水带层的缓冲阻水带的搭盖率为0~5%。

所述的缓冲阻水带层外依次布设有皱纹铝护套、防腐层、外护套和石墨/挤出半导电层。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光纤管加金属加强件的结构来取代直接绕包光缆或者光纤管,既降低了成本,又对光纤起到了保护作用;光纤管设置在缓冲阻水带层中,位于光纤管前的半导电缓冲阻水带能够吸收绝缘纤芯的热胀冷缩,位于光纤管后加的半导电缓冲阻水带能够避免焊接过程中高温对光纤管的伤害,且光纤管位于在缓冲阻水带层中间偏内侧的位置以限制光纤与导体中心的距离,防止测温出现较大误差;另外每根电缆至少设置两根光纤管以防止在生产或者敷设过程中某根光纤断裂,测温功能无法完成。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带光纤电力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带光纤电力电缆放入中间接头连接示意图。

其中:1—导体;2—导体屏蔽层;3—绝缘层;4—绝缘屏蔽;5—缓冲阻水带层;6—皱纹铝护套;7—防腐层;8—外护套;9—石墨/挤出半导电层;10—光纤管;11—金属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带光纤电力电缆,包括导体1和依次设置在导体1外的导体屏蔽层2、绝缘层3、绝缘屏蔽层4,在绝缘屏蔽层4外设有缓冲阻水带层5,缓冲阻水带层5外依次布设有皱纹铝护套6、防腐层7、外护套8和石墨/挤出半导电层9。在缓冲阻水带层5内设有内含测温光纤的光纤管10,在光纤管10内均设有两根不同颜色的G651型多模测温光纤,且在光纤管10的两侧对称设置金属加强件11以对光纤管10进行保护,上述金属加强件11的直径和光纤管10的直径比值为1.2~1.1:1。在上述结构中,每根电缆内至少设有两根光纤管10,光纤管10在缓冲阻水带层5内均匀分布,光纤管10位于缓冲阻水带层5的厚度方向近导体1的位置处,且光纤管10与导体1的中心距离与导体1的半径比值为1.8~3.9:1;另外构成缓冲阻水带层5的缓冲阻水带的搭盖率为0~5%,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带光纤电力电缆在使用时,如图2所示:含光纤的电力电缆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和电缆附件分开安装,即光纤需要通过专门的光纤接续盒进行连接,而电缆只需通过正常的电缆接头连接即可。

本实用新型采用光纤管10加金属加强件11的结构来取代直接绕包光缆或者光纤管,既降低了成本,又对光纤起到了保护作用;光纤管10设置在缓冲阻水带层5中,位于光纤管10前的半导电缓冲阻水带能够吸收绝缘纤芯的热胀冷缩,位于光纤管10后加的半导电缓冲阻水带能够避免焊接过程中高温对光纤管10的伤害,且光纤管10位于在缓冲阻水带层5中间偏内侧的位置以限制光纤与导体1中心的距离,防止测温出现较大误差;另外每根电缆至少设置两根光纤管10以防止在生产或者敷设过程中某根光纤断裂,测温功能无法完成。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