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9341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集成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对于计算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在计算机的使用中主要依托其强大的计算能力来完成一些计算任务,其中一些计算任务涉及数个不同的软件应用的使用,其中的每个软件应用由不同的计算机执行。为了成功地完成计算任务,用户可能必须与每个计算机上的每个软件应用进行交互。例如,多个计算机中的每个可连接至完成该计算任务的特定部分所需的相应的硬件项,并且可能需要专用的软件应用来控制或从每个硬件项接收数据。

这个时候为了连接几台计算机进行相应的计算任务需要使用到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现有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存在布线过多,导致数据接头很难寻找,同时集成装置自带的数据接头在不使用时,由于没有对应的收纳装置长期放置在外部易造成损坏。而且数据插口多暴露在空气中,由于连接线过多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温度普遍较高,暴露的数据插口易发生氧化或者落入灰尘的问题,从而影响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的使用。

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对自身数据接头收纳,同时对数据插口进行覆盖防止灰尘或者其他杂物进入的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存在自身携带的数据接头不能收纳,同时数据插口暴露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与落入灰尘,同时没有蓄电池,突然断电会影响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寿命的问题,提供一种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中装置本体为长方体,包括集成盒和收纳盒。收纳盒位于集成盒的上方,收纳盒内设有螺旋管道。螺旋管道的中心与收纳盒中心重合,且中心位置连接有垂直穿过收纳盒的绞手。螺旋管道的开口位于收纳盒侧面,螺旋管道中设有连接线。连接线一端穿过收纳盒侧面开口与数据接头连接,另一端穿过绞手的底部与位于装置本体内的信号转换器连接,集成盒侧面设有数据插口和旋转轴。旋转轴位于数据插口上方,且铰接有覆盖片,覆盖片个数与数据插口个数对应,且将数据插口覆盖,装置本体内设有信号转换器、蓄电池、处理器和存储器,蓄电池分别与信号转换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连接。信号转换器还与处理器、数据插口和连接线连接,处理器还与存储器连接。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于装置本体上方的收纳盒实现将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自带的数据接头进行收纳,使用时转动位于收纳盒上方的绞手,带动与数据接头连接的连接线,顺着螺旋管道收入收纳盒中,解决了自身携带的数据接头不能收纳的问题,降低了数据接头磨损的风险。

同时通过设于数据插口上方的覆盖片实现在不使用数据插口时能够将数据插口覆盖,隔绝灰尘和防止氧化。使用时翻开与旋转轴连接的覆盖片,露出数据插口,将需要接通的插线与数据接口连通。

同时装置本体中设有蓄电池,在突然断电时蓄电池可以为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进行持续供电,维持设备运行一定时间,降低因突然断电导致的电压突变引发的对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损坏。

进一步的,集成盒侧面还设有一号磁性条,覆盖片靠近集成盒侧面的一面末端设有二号磁性条,一号磁性条与二号磁性条贴合。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一号磁性条与二号磁性条的贴合,可以提高在覆盖片的覆盖效果,提高隔绝灰尘和防止氧化的效果。

进一步的,数据插口上设有集成针孔外壳,数据插口的四边上连接有紧缩套,集成针孔外壳上均匀设有集成针孔。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紧缩套将与数据插口连接的插线紧固在数据插口位置,可以有效降低数据插口松动的概率。

可选的,集成盒底部设有向上的矩形凸起,集成盒底部设有散热孔,集成盒内部通过散热孔与矩形凸起连通。

可选的,集成盒底部四边上开有透气孔,矩形凸起通过透气孔与外部环境连通。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使用频率高,装置长时间使用,装置内温度升高,通过集成盒底部设有的矩形凸起与散热孔可以将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中的热气导出,同时在通过集成盒底部四边上开的有的透气孔,将热气倒入外部环境,实现降温的功能,可以有效提高算机网络集成装置使用寿命。

可选的,集成盒侧面还设有指示灯,指示灯个数与数据插口个数对应,且指示灯设于数据插口下方,指示灯分别与处理器和蓄电池连接。

可选的,指示灯为红色或者绿色。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当数据插口正常工作时,处理器可以控制与蓄电池连接的指示灯发出光,从而使用者可以快速知道数据插口的信息,降低了后期装置维护的耗时,同时基于红光和绿光发射的光长,更容易被用户看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1、通过设置于装置本体上方的收纳盒实现将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自带的数据接头进行收纳,使用时转动位于收纳盒上方的绞手,带动与数据接头连接的连接线,顺着螺旋管道收入收纳盒中,解决了自身携带的数据接头不能收纳的问题,降低了数据接头磨损的风险。

2、通过设于数据插口上方的覆盖片实现在不使用数据插口时能够将数据插口覆盖,隔绝灰尘和防止氧化。使用时翻开与旋转轴连接的覆盖片,露出数据插口,将需要接通的插线与数据接口连通。

3、通过装置本体中设有蓄电池,在突然断电时蓄电池可以为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进行持续供电,维持设备运行一定时间,降低因突然断电导致的电压突变引发的对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损坏。

4、通过一号磁性条与二号磁性条的贴合,可以提高在覆盖片的覆盖效果,提高隔绝灰尘和防止氧化的效果。

5、通过紧缩套将与数据插口连接的插线紧固在数据插口位置,可以有效降低数据插口松动的概率。

6、通过集成盒底部设有的矩形凸起与散热孔可以将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中的热气导出,同时在通过集成盒底部四边上开的有的透气孔,将热气倒入外部环境,实现降温的功能,可以有效提高算机网络集成装置使用寿命。

7、通过处理器可以控制与蓄电池连接的指示灯发出光,从而使用者可以快速知道数据插口的信息,降低了后期装置维护的耗时,同时基于红光和绿光发射的光长,更容易被用户看见。

附图说明

图1为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覆盖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数据插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收纳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集成盒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为集成盒、101为矩形凸起、102为散热孔、103为透气孔、2为数据插口、201为集成针孔外壳、202为紧缩套、203为集成针孔、3为收纳盒、4为覆盖片、5为绞手、6为旋转轴、7为数据接头、8为连接线、9为指示灯、10为二号磁性条、11为一号磁性条、12为螺旋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中央”、“周向”、“上”、“内侧”、“外侧”、“另一端”、“中部”、“顶部”、“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4所示,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结构示意图和收纳盒的结构示意图,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中装置本体为长方体,包括集成盒1和收纳盒3。收纳盒3位于集成盒1的上方,收纳盒3内设有螺旋管道12,螺旋管道12的中心与收纳盒3中心重合,且中心位置连接有垂直穿过收纳盒3的绞手5,螺旋管道12的开口位于收纳盒3侧面,螺旋管道12中设有连接线8,连接线8一端穿过收纳盒3的侧面开口与数据接头7连接,另一端穿过绞手5的底部与位于装置本体内的信号转换器连接。集成盒1侧面设有数据插口2和旋转轴6,旋转轴6位于数据插口2上方,且铰接有覆盖片4,覆盖片4个数与数据插口2个数对应,且将数据插口2覆盖,装置本体内设有信号转换器、蓄电池、处理器和存储器,蓄电池分别与信号转换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连接,信号转换器还与处理器、数据插口2和连接线8连接,处理器还与存储器连接。集成盒1侧面还设有指示灯9,指示灯9个数与数据插口2个数对应,且指示灯9设于数据插口2下方,指示灯9分别与处理器和蓄电池连接。

使用时转动位于收纳盒上方的绞手,带动与数据接头连接的连接线,顺着螺旋管道收入收纳盒中,解决了自身携带的数据接头不能收纳的问题,降低了数据接头磨损的风险。装置本体中设有蓄电池,在突然断电时蓄电池可以为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进行持续供电,维持设备运行一定时间,降低因突然断电导致的电压突变引发的对计算机网络集成装置损坏。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覆盖片的结构示意图,旋转轴6位于数据插口2上方,且铰接有覆盖片4,覆盖片4个数与数据插口2个数对应,且将数据插口2覆盖,集成盒1侧面还设有一号磁性条11,覆盖片4靠近集成盒1侧面的一面末端设有二号磁性条10,一号磁性条11与二号磁性条10贴合。

使用时翻开与旋转轴连接的覆盖片,露出数据插口,将需要接通的插线与数据接口连通。通过设于数据插口上方的覆盖片实现在不使用数据插口时能够将数据插口覆盖,隔绝灰尘和防止氧化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数据插口的结构示意图,数据插口2上设有集成针孔外壳201,数据插口2的四边上连接有紧缩套202,集成针孔外壳201上均匀设有集成针孔203。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集成盒底部的结构示意图,集成盒1底部设有向上的矩形凸起101,集成盒1底部设有散热孔102,集成盒1内部通过散热孔102与矩形凸起101连通。集成盒1底部四边上开有透气孔103,矩形凸起101通过透气孔与外部环境连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