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旱地质接地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944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旱地质接地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施工领域的接地网施工,具体涉及在一种干旱地质应用的接地网;该接地网可通过后期补水保持接地网低电阻水平。



背景技术:

干旱地质因为土壤电阻率高,降低接地网接地电阻,一直是行业难题。采用保水降阻的方法,能够在一定时期内达到降低接地电阻的效果,试验表明,保水剂保持的水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当水分减少到一定程度,接地电阻会不断升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干旱地质土壤电阻率高,采用保水降阻时水分保持时间受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土壤电阻率的干旱地质接地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干旱地质接地网,包括垂直接地极、水平接地体与接地引出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条接地沟;垂直接地极为数根,水平接地体为多条,每条接地沟里固定设置一条水平接地体;数根垂直接地极与多条水平接地体置于避雷针的外围,一部分水平接地体两端与垂直接地极上端固定连接,在靠近避雷针处同接地引出线用热熔连接,接地引出线与避雷针连接,另一部分水平接地体的两端分别与垂直接地极上端固定连接,垂直接地极垂直设置于接地沟下面,垂直接地极上端高出于接地沟沟底;水平接地体与垂直接地极上端包裹有降阻剂层,接地沟从底部至顶部依次铺设混合保水剂细土层、细沙回填层与碎石层或卵石层。

本实用新型干旱地质接地网的施工应用方法如下:a、确定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极敷设路径;b、接地沟开挖;c、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极制作与安装;d、接地网接地引出线制作与安装;e、包裹降阻剂;f、预备回填混合保水剂细土;g、接地沟分层回填并夯实;h、后期应用。

后期应用时,利用雨水或人工浇水保持土壤中水分;达到长期保持接地网的低接地电阻状态。

所述水平接地体采用铜包钢绞线;所述垂直接地极采用铜包钢圆钢。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干旱地区牵引变电所主接地网,也可以用于牵引变电所独立避雷针接地网,以及变配电所接地网。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有以下优点:回填细土处理成本低;回填混合保水剂细土的保水能力强;采用三层回填结构,能够利用雨水或人工浇水,永久保持土壤中水分,使接地网的接地电阻维持在低阻值;降低了接地极埋设深度;缩小了接地网敷设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置图;

图2是图1的A—A剖切示意图;

图3是接地沟分层回填横截面图;

图4是接地沟分层回填纵剖面图。

图中:1—垂直接地极;2—水平接地体,201—弧形水平接地体;3—避雷针;4—避雷针基础;5—接地引出线;6—未开挖土壤;7—降阻剂层;8—混合保水剂细土层;9—细沙回填层;10—碎石层或卵石层;h1—接地沟深度;h2—垂直接地极长度;h3—混合保水剂细土层厚度;h4—垂直接地极露出接地沟底高度;h5—降阻剂层厚度;h6—接地引出线露出地面的高度;h7—细沙层厚度;h8—碎石或卵石层厚度;w—接地沟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干旱地质接地网,包括垂直接地极1、水平接地体2、接地引出线5与避雷针3;还包括多条接地沟;垂直接地极1为数根,水平接地体2为多条,参见图3,每条接地沟里固定设置一条水平接地体2;接地沟宽度w为400mm,接地沟深度h1为1200mm;数根垂直接地极1与多条水平接地体2置于避雷针3的外围,一部分水平接地体2两端与垂直接地极1上端固定连接,在靠近避雷针3处同接地引出线5采用热熔连接,接地引出线5与避雷针3连接,另一部分水平接地体2两端分别与垂直接地极1上端固定连接,垂直接地极1垂直设置于接地沟下面,垂直接地极长度h2为2500mm;参见图4,垂直接地极1上端高出于接地沟沟底大致150mm,即垂直接地极露出接地沟底高度h4大致150mm;水平接地体2与垂直接地极1上端包裹有降阻剂层7,降阻剂层厚度h5为75mm;接地沟从底部至顶部依次铺设混合保水剂细土层8、细沙回填层9与碎石层或卵石层10。

参见图3:混合保水剂细土层高度h3为400mm,细沙回填层高度h7为600mm,碎石或卵石层高度h8为200mm。

参见图1:本实施例垂直接地极1为四根,水平接地体2为五根,其中三条水平接地体2与接地引出线5连接、两端与垂直接地极1连接;另外两条水平接地体2为弧形,弧形水平接地体201两端分别与垂直接地极1上端固定连接,五根水平接地体2组成大致呈半圆形的接地网,弧形水平接地体201使该段水平接地体的长度比直线形水平接地体的长度长,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阻值;接地引出线5与避雷针3连接,避雷针3底部设置在避雷针基础4上面。

参见图2:本实施例接地引出线露出地面的高度h6为300mm。垂直接地极1采用铜包钢圆钢制作;水平接地体2采用铜包钢绞线制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旱地质接地网,其保水降阻施工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确定水平接地体敷设路径和垂直接地极敷设路径: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水平接地体敷设路径和垂直接地极敷设位置,在现场采用定桩和划线做好标记。接地极敷设路径及位置会同设计、监理和土建承包商共同确认,检查是否和土建冲突,是否和地线管线冲突,对有冲突的采取合理方式避让。准备安装图纸、施工工具和相关材料。

b、接地沟开挖:定测结束,接地材料到货并且鉴定合格后,进行接地沟开挖,参见图3,接地沟宽度w为400mm,接地沟深度h1为1200mm。

c、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极制作与安装:接地沟挖好后,进行水平接地体敷设与垂直接地极;水平接地体采用Φ150mm2铜包钢绞线,垂直接地极采用Φ200mm2×2500mm铜包钢圆钢;将垂直接地极从接地沟底砸入地下未开挖土壤6,露出150mm左右用于和水平接地体连接;参见图1,将水平接地体与垂直接地极采用热熔连接。

d、接地网接地引出线制作与安装:接地引出线一端与水平接地体采用热熔连接,接地引出线另一端与避雷针连接。

e、包裹降阻剂:按照降阻剂使用说明书,把降阻剂和水按0.6:1.0的重量比混合,充分搅拌直至成粘糊状,包裹在水平接地体及露出接地沟底150mm的垂直接地极表面,制成降阻剂层7,包裹半径不小于75mm,参见图4,即包裹的降阻剂层厚度h5为75mm。

f、预备回填混合保水剂细土:将回填细土和保水剂按1000:2的重量比均匀混合,下步骤待用。

g、接地沟回填及夯实:接地沟回填之前先报监理检查,合格后才能回填。回填时,接地沟底部用步骤f预备好的混合保水剂细土回填,混合保水剂细土层回填高度h3为400mm,回填后夯实一遍;回填的同时喷洒水,加水量以能湿润回填的混合保水剂细土层8为限;混合保水剂细土层的上面用细沙回填,回填后夯实一遍制作成细沙回填层,回填高度h7为600mm;细沙层上面用碎石或卵石回填,制作成碎石层或卵石层,回填高度h8为200mm。

h、后期应用:后期应用时,利用雨水或人工浇水保持土壤中水分;达到长期保持接地网的低接地电阻状态。

垂直接地极间距为5m+0.00m;热熔连接部位务必焊接牢固,不应有裂缝、气孔、脱焊及漏焊等缺陷,焊缝饱满,焊完后在焊缝处刷一层防锈漆;接地引出线用铜包钢绞线制作,外露出地表的接地引出线需要做热镀锌防腐处理,而后再表面依次涂红丹与黑漆,位于地下靠近地表层的接地引出线均要涂沥青漆;接地引出线露出地面的高度为0.3m;步骤e涉及的降阻剂采用SML系列防腐型长效降阻剂,通过商业途径得到;步骤f涉及的保水剂采用聚丙烯酸盐保水剂,通过商业途径得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