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安装引线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9440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特别涉及一种电力安装引线夹具,属于电力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引线夹具(也称为接线夹、接线器或并沟线夹)是一种常用的电力金具,按照结构特点,引线夹具分为螺栓式、H型与楔形。公开号为CN20488546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力安装引线夹具,包括上线夹、下线夹以及螺栓组件,其中螺栓组件包括螺栓以及螺母,螺栓包括螺栓头及螺杆,螺母上设有与螺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上、下线夹设于螺栓其头部与螺母之间,上线夹和下线夹之间夹合形成夹线孔;螺母其与螺栓相背的一面设有一组周向分布的横向定位槽,横向定位槽均通入螺纹孔;螺栓整体由铝材制成;螺杆其底端设有一组周向均布的竖向定位片,竖向定位片与横向定位槽的位置及形状对应。通过对螺栓组件的改良,能防止能防止上下线夹松动。但改良后的螺栓组件不仅结构比较复杂,增加了生产成本,且安装时也比较不便,费时费力;另外该装置中没有固定装置,无法将引线夹具进行固定安装,不利于引线的排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力安装引线夹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安装引线夹具,包括下夹板、上夹板和抱箍,所述下夹板和所述上夹板通过螺栓和螺母紧固连接,所述下夹板和所述上夹板的连接处设置有两个夹线孔,所述下夹板和所述上夹板的两端均安装有紧固盖,所述上夹板的顶部设置有抱箍套,所述抱箍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抱箍紧固套,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抱箍套和所述抱箍紧固套,使所述抱箍首尾连接,所述抱箍紧固套的一侧通过螺纹孔安装有紧固螺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夹板和所述上夹板的拐角处均设置有倒圆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夹板顶端的中部设置有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抱箍上设置有防滑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抱箍使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在上下夹板的两端安装有紧固盖,可对上下夹板进行紧固,使其连接更加稳固,不易松动,且紧固盖安装方便,成本低;设置有抱箍,使引线夹具能通过抱箍固定安装于大多数杆状物体上,方便引线的排布安装。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夹板;2、上夹板;3、抱箍;4、螺栓;5、夹线孔;6、螺母;7、紧固盖;8、抱箍套;9、凹槽;10、抱箍紧固套;11、紧固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安装引线夹具,包括下夹板1、上夹板2和抱箍3,下夹板1和上夹板2通过螺栓4和螺母6紧固连接,下夹板1和上夹板2的连接处设置有两个夹线孔5,下夹板1和上夹板2的两端均安装有紧固盖7,上夹板2的顶部设置有抱箍套8,抱箍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抱箍紧固套10,另一端依次穿过抱箍套8和抱箍紧固套10,使抱箍3首尾连接,抱箍紧固套10的一侧通过螺纹孔安装有紧固螺丝11。

下夹板1和上夹板2的拐角处均设置有倒圆角,方便紧固盖套装于上下夹板的两端。上夹板2顶端的中部设置有凹槽9,使螺栓的螺栓头能位于凹槽内,不会挡住抱箍。抱箍3上设置有防滑纹,使抱箍安装于不易松动,安装牢固。抱箍3使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不锈钢材料硬度高、韧性好,方便安装且不易损坏。

具体工作原理:该装置使用时,首先将抱箍3绕杆状物一圈,并将其一端依次穿过抱箍套8和抱箍紧固套10,使抱箍3首尾连接,且尽量将抱箍3拉紧,再拧紧紧固螺丝11,使紧固螺丝11的一端抵住抱箍3将其固定,从而将夹板固定安装于杆状物上;然后拧松螺母6,使下夹板1和上夹板2分开,夹线孔5扩大,之后再将引线分别放入两个夹线孔5内,接着再拧紧螺母6,使下夹板1和上夹板2通过夹线孔5将引线夹紧,最后再在下夹板1和上夹板2的两端均套装上紧固盖7,防止下夹板1和上夹板2松动。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在上下夹板的两端安装有紧固盖,可对上下夹板进行紧固,使其连接更加稳固,不易松动,且紧固盖安装方便,成本低;设置有抱箍,使引线夹具能通过抱箍固定安装于大多数杆状物体上,方便引线的排布安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