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铝过渡设备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1374阅读:9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铝过渡设备线夹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金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铜铝过渡设备线夹。



背景技术:

设备线夹主要用于变电所母线引出线与电气设备的出线端子相接。因常用电气设备的出线端子有铜质和铝质两类,而引出线多为铝绞线或钢芯铝绞线,故设备线夹又分为铝设备线夹和铜铝过渡设备线夹两个系列。

公告号为CN 203135007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铜铝设备线夹,包括铝制的线夹主体、两个并排设置铝制的线夹盖板、螺栓,线夹主体的一端的上端面中央处设置有圆弧凹槽,线夹盖板的下端面中央处设置有圆弧凹槽,线夹主体与线夹盖板通过螺栓扣合构成线槽,所述的线夹主体的另一端的延长形成连接部,连接部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薄铜片,该薄铜片与线夹主体为一体。该专利将薄铜片与线夹主体冲压成一体,加工更方便,加工效率更高,节省铜材,降低成本。但现实情况下,电力设备的绝缘线缆在导线槽中固定后如遇大风天气等不良环境影响,线缆容易产生较大的摆动,从而导致线缆端头松动,另外,安装在真空断路器上的线夹更容易出现故障,因断路器在运行中操作频繁,振动大,容易造成线夹连接部位松动甚至脱开,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而该专利采用的常规连接紧固方式并不能保持长时间有效的紧固力;还有,该专利的薄铜片上未钻孔,要在施工过程中根据需要现场钻孔,在钻孔过程中,加工工艺的不当会对线夹造成伤害,如对手电钻或台钻钻孔遗留的毛刺处理不当,线夹接触电阻会增大,接头会发热造成线夹烧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铝过渡设备线夹,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采用强化的连接结构,增加压板与线夹主体的连接强度与抗振防松能力,同时提高了散热能力,使线夹保持长时间的连接稳定性;预设连接孔,防止现场不当孔加工产生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铜铝过渡设备线夹,包括铝制的线夹主体、铝制的压板、用于将所述压板压接固定在所述线夹主体上的紧固组件;所述线夹主体的一端设有置线槽,所述压板上设有与所述置线槽相配合而形成完整连接槽的压线槽;所述线夹主体的另一端延长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表面铺设有一层薄铜片,所述置线槽上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突起、所述压线槽上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且与所述第一突起异向设置的第二突起。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突起沿所述置线槽轴线方向设置,且与所述置线槽的轴线成5°~15°夹角,所述第一突起的两端与所述压线槽的轴向两端相抵接;所述第二突起沿所述压线槽轴线方向设置,且与所述压线槽的轴线成5°~15°夹角,所述第二突起的两端与所述压线槽的轴向两端相抵接。

作为优选,相邻所述第一突起之间设有第一凹槽,相邻所述第二突起之间设有第二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螺钉、垫圈,还包括设于所述线夹主体内的钢丝螺套。

作为优选,所述螺钉的螺钉头下端面设有多个主斜面齿,所述垫圈一底面设有多个与所述主斜面齿咬合的副斜面齿;所述主斜面齿的齿高发展方向与所述螺钉的旋紧方向一致,所述副斜面齿的齿高发展方向与所述主斜面齿的齿高发展方向相反,所述主斜面齿的齿形坡度大于所述螺钉的螺纹坡度。

作为优选,所述垫圈另一底面设有多个沿径向呈放射状的凸棱。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上开有贯穿所述薄铜片的连接孔,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的表面粘附有一层微粒金刚砂。

作为优选,所述螺钉设有中心通孔、开于所述中心通孔上的一对关于螺钉轴线镜像对称的弧槽,所述弧槽与所述中心通孔的径向距离沿着所述螺钉头至螺纹段逐渐减小。

作为优选,所述紧固组件还包括贯穿所述中心通孔以连接所述螺钉与线夹主体的插件;所述插件包括插件头、与所述插件头同心设置的插件体、插设于所述插件头与所述螺钉的螺钉头上端面之间的预紧弹簧、设于所述插件体端部内的可沿所述插件体径向伸缩的一对插接头、设于所述插接头之间的支撑弹簧;所述插接头的头部与所述弧槽的形状相适应。

作为优选,所述线夹主体上的与所述压板的连接处设有沉孔,所述沉孔包括与所述钢丝螺套相适应的螺纹大头段、与所述插件体相适应的小头段,所述小头段内设有与所述插接头形状相适应的插接环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种铜铝过渡设备线夹,置线槽与压线槽合抱形成线缆连接槽,置线槽与压线槽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置线槽与压线槽连接成一体时,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形成麻花状突起群,与待连接的铝绞线或钢芯铝绞线的绞制螺旋角相一致,大大增加连接强度和防松能力;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表面的设有一层微粒金刚砂,进一步增加了摩擦力与连接紧密度;第一突起之间的第一凹槽与第二突起之间的第二凹槽增大了线缆连接槽与母线引出线的连接处非接触位置下的空间,显著增加空气流通量,提高了线夹的散热能力,降低了接触部位发热造成线夹烧断的风险。

紧固组件用于将压板紧固在线夹主体上,垫圈与压板的接触面的凸棱成放射状,增加了紧固完成时螺钉与压板的紧固力;在不使用常规的螺栓螺母的情况下,钢丝螺套增加了螺纹孔的连接强度和耐疲劳强度,可将螺钉锁紧在螺纹孔中,防松防震;紧固后,螺钉和垫圈上的主斜面齿和副斜面齿处于咬合状态,在螺钉被拉长而产生松动趋势时,主斜面齿和副斜面齿的齿面间相互错动,产生一定的抬升张力,阻止螺钉旋转,使压板与压线主体之间在振动下保持有效的夹紧力,防止连接松动。

连接部上开有贯穿薄铜片的连接孔,防止现场不当孔加工产生的隐患,同时方便使用液压开孔器等设备进行适当的扩孔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出线端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实施例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该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紧固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优选的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铜铝过渡设备线夹,包括铝制的线夹主体10、铝制的压板20、紧固组件30;线夹主体10的一端设有置线槽11,压板20上设有与置线槽11相配合而形成完整连接槽的压线槽21;线夹主体10的另一端延长形成连接部4,连接部4表面铺设有一层薄铜片5,置线槽11上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突起12、压线槽21上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且与第一突起12异向设置的第二突起22;第一突起12沿置线槽11轴线方向设置,且两端与压线槽21的轴向两端相抵接;第二突起22沿压线槽21轴线方向设置,且两端与压线槽21的轴向两端相抵接。

置线槽11与压线槽21合抱形成线缆连接槽,置线槽11与压线槽21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一突起12和第二突起22,第一突起12和第二突起22异向设置,第一突起12与置线槽11的轴线成5°~15°夹角,第二突起22与压线槽21的轴线成5°~15°夹角,置线槽11与压线槽21连接成一体时,第一突起12和第二突起22形成麻花状突起群,形成的麻花状突起群可以呈右旋或者左旋,安装时使用与待连接的铝绞线或钢芯铝绞线的旋向和绞制螺旋角相一致的线夹主体10与压板20,使线缆连接槽与母线引出线的接触面积最大化,相同压紧力下压强最大,静摩擦力最大,大大增加连接强度和防松能力,并提高了抗扭转力;第一突起12和第二突起22的表面粘附有一层微粒金刚砂,进一步增加了摩擦力与连接紧密度;第一突起11之间的第一凹槽与第二突起22之间的第二凹槽增大了线缆连接槽与母线引出线的连接处非接触位置下的空间,显著增加空气流通量,提高了线夹的散热能力,降低了接触部位发热造成线夹烧断的风险。

进一步的,紧固组件30包括螺钉31、垫圈32和设置在线夹主体10内的钢丝螺套33,用于将压板20紧固在线夹主体10上,螺钉31的螺钉头下端面设有多个主斜面齿311,主斜面齿311的齿高发展方向与螺钉31的旋紧方向一致;垫圈32一底面设有多个与主斜面齿311咬合的副斜面齿321、副斜面齿321的齿高发展方向与主斜面齿311的齿高发展方向相反,垫圈32另一底面设有多个沿径向呈放射状的凸棱322,凸棱322增加了紧固完成时螺钉31与压板20的紧固力。

在将压板20紧固至线夹主体10时,螺钉31的螺纹部依次穿过垫圈32、压板20进入钢丝螺套33内,在旋紧过程中,主斜面齿311和副斜面齿321相互咬合,齿面相互推挤,螺钉31的螺纹端部穿出线夹主体10,即螺钉31与钢丝螺套33完全螺合,完成紧固;在不使用常规的螺栓螺母的情况下,钢丝螺套33增加了螺纹孔的连接强度和耐疲劳强度,可将螺钉31锁紧在螺纹孔中,防松防震,减少了使用零件数的同时减小了必要螺纹长度,缩小了线夹体积,减轻了重量,也减少了紧固时的工具使用和紧固步骤与复杂程度;进一步讲,紧固后,主斜面齿311和副斜面齿321处于咬合状态,在螺钉31因线夹振动而被拉长时,主斜面齿311和副斜面齿321的齿面间相互错动,因主斜面齿311的齿形坡度大于螺钉31的螺纹坡度,产生一定的抬升张力,阻止螺钉31旋转,使压板20与压线主体10之间在振动下保持有效的夹紧力,防止母线引出线松动。

如图4所示,螺钉31设有中心通孔3101、开于中心通孔3101上的一对关于螺钉轴线镜像对称的弧槽3102,弧槽3102与中心通孔3101的径向距离沿着螺钉头至螺纹段逐渐减小;紧固组件30还包括贯穿中心通孔3101以连接螺钉31与线夹主体10的插件34;插件34包括插件头341、与插件头341同心设置的插件体342、插设于插件头341与螺钉31的螺钉头上端面之间的预紧弹簧343、设于插件体342端部内的可沿插件体342径向伸缩的一对插接头344、设于插接头344之间的支撑弹簧345;插接头344的头部与弧槽3102的形状相适应;线夹主体10上的与压板20的连接处设有沉孔,沉孔包括与钢丝螺套33相适应的螺纹大头段131、与插件体342相适应的小头段132,小头段132内设有与插接头344形状相适应的插接环槽133。钢丝螺套33安装在螺纹大头段131内,在螺钉31完全连接至线夹主体10后,插件34由中心通孔3101插入至螺钉31内,弧槽3102与插接头344相接,引导插件34以规定的方位下移,便于插接头344的径向移动;弧槽3102与中心通孔3101的径向距离沿着螺钉头至螺纹段逐渐减小,这一设定减少了螺钉31的去除材料的量,保证螺钉31留有足够刚性,小头段132与弧槽3102下端光滑过渡,插接头344顺利卡接至插接环槽133内,同时预紧弹簧343压缩至最短,进一步增加了螺钉31与线夹主体10、压板20的连接紧密程度和防振防松能力。

连接部4上开有贯穿薄铜片5的连接孔6,防止施工现场进行不恰当的孔加工产生毛刺或裂纹等影响线夹使用寿命的隐患,同时方便使用液压开孔器等设备进行适当的扩孔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出线端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