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尾箱脚踢感应式开启系统的感应连接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50130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尾箱脚踢感应式开启系统的感应连接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后尾箱脚踢感应式开启系统的感应连接线。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一种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其安全、节能、舒适和方便等基本性能成为其必不可少的要素和条件,其人性化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提高人性化的性能也是汽车电子发展的趋势。

目前,汽车后尾箱的开启方式主要为手持遥控器非接触式的遥控开启和手持钥匙的接触式手动开启两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车主购物后双手提满物品、办公室出来抱着文件箱、狂风暴雨下手拿雨伞等双手无法充分解放的情况,并不便于车主开启后尾箱。针对此问题,诸如专利号为201420016483.X、201620581940.9等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通过感应脚部动作(如踢、抬等)进行后尾箱自动开启的系统或装置,以解决在双手被占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对后尾箱进行开启的问题。然而,由于上述后尾箱自动开启系统或装置所采用的信号传输连接线普遍为传统的连接线材,为降低整个系统装置的自身噪音及过滤无意识信号,提高系统装置的抗干扰能力及可靠性,只能通过改进系统装置的硬件电路结构或者电子元器件才能够实现,从而无疑会增加系统装置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尾箱脚踢感应式开启系统的感应连接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后尾箱脚踢感应式开启系统的感应连接线,它连接于脚踢传感器与后尾箱控制装置之间;它包括绝缘中心柱、包覆于绝缘中心柱的外周壁上的金属传输层以及包覆于金属传输层的外周壁的外绝缘套,所述金属传输层的两端分别与脚踢传感器和后尾箱控制装置相连。

其中,优选方案为:所述绝缘中心柱和/或外绝缘套由橡塑材料一体注塑成型。

其中,优选方案为:所述金属传输层为金属网、金属片或金属膜。

其中,优选方案为:所述金属传输层的两端由绝缘中心柱与外绝缘套之间沿绝缘中心柱的轴向方向向外延伸后还形成有分别用于与脚踢传感器和后尾箱控制装置相连的连接端子。

其中,优选方案为:所述连接端子由金属传输层的端部朝绝缘中心柱的中轴线所处的方向作弯折或扭转成型。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金属传输层将脚踢传感器的感应信号传输到后尾箱控制装置上,由于绝缘中心柱和外绝缘套分别形成于金属传输层的内外两侧,可有效提高感应信号的纯度,避免外界杂波对感应信号造成干扰,从而增强了连接线的抗干扰能力,并且在连接线应用于后尾箱开启系统后可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其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传输信号纯度高,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尾箱脚踢感应式开启系统的感应连接线,它连接于脚踢传感器a与后尾箱控制装置b(即:汽车内用于接收脚踢传感器a的感应信号的相关装置或元器件)之间;它包括由诸如橡胶或塑胶等橡塑材料一体注塑而成且具有一定柔软度的绝缘中心柱c、包覆于绝缘中心柱c的外周壁上的金属传输层d(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金属网、金属片或金属膜等结构形式)以及包覆于金属传输层d的外周壁的外绝缘套e(其采用与绝缘中心柱c相同或不同的材料),金属传输层d的两端分别与脚踢传感器a和后尾箱控制装置b相连。由此,利用位于整个连接线中轴上的绝缘中心柱c可对连接线作定型支撑,利用外绝缘套e将金属传输层d紧密地包覆于绝缘中心柱c的外周壁上,利用金属传输层d将脚踢传感器a的感应信号传输到后尾箱控制装置b上,由于绝缘中心柱c和外绝缘套e分别形成于金属传输层d的内外两侧,可有效提高感应信号的纯度,避免外界杂波对感应信号造成干扰,从而增强了连接线的抗干扰能力,并且在连接线应用于后尾箱开启系统后可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为便于将连接线连接于脚踢传感器a与后尾箱控制装置b之间,金属传输层d的两端由绝缘中心柱c与外绝缘套e之间沿绝缘中心柱c的轴向方向向外延伸后还形成有分别用于与脚踢传感器a和后尾箱控制装置b相连的连接端子f。优选方式为:连接端子f由金属传输层d的端部朝绝缘中心柱c的中轴线所处的方向作弯折或扭转成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