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DS工艺的天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0701阅读:7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PDS工艺的天线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通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PDS工艺的天线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电子产品的发展日新月异,功能越来越强大,而产品越来越小、越来越薄,天线作为电子产品的重要原件之一,其性能与尺寸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电子产品的优劣。随着无线通信产品的小型化发展,内置天线逐渐取代外置天线,现已成为天线设计的主流。

现有的手机天线(包含NFC天线)大部分都制作在前壳、后壳或小支架上,对于公司生产天线时,均需要拿到素材后,将产品贴在壳体或通过其他方式制作到壳体上。在这种情况下,制程比较复杂且工序较多。对于客户及供应商来说,所产生的物流周转、复杂的常规制造工序,均对成本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制作多种用途天线,减少复杂的常规制造工序,克服目前所有天线制造工艺的难点,且天线能实现最理想的功能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设计灵活、结构简单,经济实用,能有效降低不良率,节约成本的基于PDS工艺的天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PDS工艺的天线结构,该结构包括天线载体、印制在天线载体上下边缘处的内置天线、印制在天线载体中部的NFC环形走线以及分别与NFC环形走线两端相连接的第一馈点、第二馈点,所述的NFC环形走线包括环绕印制的多圈NFC天线线路,最外一圈NFC天线线路的端部延伸与第一馈点连通,最内一圈NFC天线线路的端部通过跳线走线与第二馈点连通,所述的跳线走线上设有绝缘油墨层。

所述的NFC环形走线为单根走线。

所述的NFC天线线路的圈数≥2圈。

所述的NFC天线线路的圈数为3-5圈。

所述的NFC环形走线中相邻两圈NFC天线线路的间距相等。

位于天线载体拐角边缘处的内置天线采用圆弧过渡。

所述的天线载体为手机后盖或触摸屏。

所述的天线载体为触摸屏时,在触摸屏与内置天线、NFC环形走线之间还设有遮蔽油墨层。

本实用新型基于PDS工艺的天线结构,内置天线、NFC环形走线设置时直接通过移印工艺印制在载体上,配合设置各组件的位置连接关系,使中间多圈NFC天线线路被很好地绝缘,最内一圈NFC天线线路、最外一圈NFC天线线路与两个馈点导通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构成完整的NFC环形走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可将天线制作触摸屏(TP)或手机后盖上,且能满足外观要求;

2)天线整体厚度明显减小,空间占用体积更小,在开发天线时,只要满足天线性能,可以在触摸屏(TP)或手机后盖任何区域布局天线;

3)印刷工序简化,且无需过孔,可以减少工序及工序所产生的不良,节约成本且提高良率;

4)节约过孔工序,可直接使用pogo pin、弹片或金馒头接触馈点,便于工业化推广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内置天线、2—天线载体、3—NFC环形走线、4—跳线走线、5—绝缘油墨层、6—第一馈点、7—第二馈点、8—圆弧过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基于PDS工艺的天线结构,该结构包括天线载体2、印制在天线载体2上下边缘处的内置天线1、印制在天线载体2中部的NFC环形走线3以及分别与NFC环形走线3两端相连接的第一馈点6、第二馈点7,NFC环形走线3包括环绕印制的多圈NFC天线线路,最外一圈NFC天线线路的端部延伸与第一馈点6连通,最内一圈NFC天线线路的端部通过跳线走线4与第二馈点7连通,跳线走线4上设有绝缘油墨层5。

本实施例中,天线载体2为手机后盖。NFC环形走线3为单根走线。NFC天线线路的圈数为4圈。NFC环形走线3中相邻两圈NFC天线线路的间距相等。位于天线载体2拐角边缘处的内置天线1采用圆弧过渡8。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NFC环形走线3中NFC天线线路的圈数为3圈。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NFC环形走线3中NFC天线线路的圈数为5圈。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天线载体2为触摸屏,在触摸屏与内置天线1、NFC环形走线3之间还设有遮蔽油墨层。NFC环形走线3中NFC天线线路的圈数为2圈。

其余同实施例1。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