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场通讯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0697阅读:7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近场通讯天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近场通讯天线。



背景技术:

目前近场通讯天线在移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如:NFC天线成为主流技术手段之一;无线充电天线在很多电子领域,特别是手机或个人穿戴设备上大量应用。

为了达到美观的需要,NFC天线或无线充电天线也需要越来越轻薄以节约空间。将天线做的更薄或者贴附缠绕在内部组装件外侧为常用的设计方式,当缠绕的部件外部有一层金属外壳时,由于金属外壳会屏蔽电磁信号,从而降低或阻碍了天线的性能。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的解决办法有以下两种:

(1)如申请号为:200980158920.3,名称为:“天线装置及其谐振频率设定方法”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将天线贴附在金属壳的内侧,并在壳上开孔开槽的方法使电磁波能够传输到金属壳外部,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增加通讯产品厚度,无法满足通讯产品变薄的趋势;

(2)如申请号为:201520672019.0,名称为:“一种立体近场天线结构”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将天线线圈缠绕在立体的金属侧壁的内侧,这种方法如果金属侧壁内侧的部件有金属外壳,则会在此外壳上产生涡流,极大的损害了设备的通讯性能。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既能提高天线性能,又能节约设备内部空间、减薄设备厚度的近场通讯天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近场通讯天线,采用在金属外壳上开槽或将金属外壳设置为不闭合的方法,防止金属外壳内部产生涡流,从而提高天线的性能,且节约了设备的内部空间,减薄了设备的厚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近场通讯天线,所述天线设置在部件的金属外壳的外侧,所述金属外壳为不闭合的或所述金属外壳上设置有开槽,开槽的宽度可以根据天线的性能要求来调整。

较佳地,所述部件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所述部件的数量为多个(至少两个)时,多个所述部件的金属外壳独立开槽或多个所述部件的金属外壳并接在一起,在并接处中间侧壁处开槽。

较佳地,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天线之间设置有导磁层。

较佳地,当所述部件的金属外壳含有局部凸起的凸起结构时,所述凸起结构为不闭合的或所述凸起结构上设置有开槽,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凸起结构上。

较佳地,所述天线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外壳内侧,当移动终端为非金属外壳时,天线可以正常工作;当移动终端为非金属外壳时,移动终端的金属外壳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与所述天线对应。

较佳地,所述开孔的尺寸大于所述天线的尺寸。

较佳地,所述开孔的孔边缘到所述天线的外侧边缘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天线尺寸的10%。

较佳地,所述开孔的孔边缘到所述天线的外侧边缘的距离大于等于2mm。

较佳地,所述部件为不被移动终端完全覆盖的部件,可以为摄像头或闪光灯、扬声器、麦克风、指纹识别等部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近场通讯天线设置在带有金属外壳的部件的外侧,金属外壳设置为不完全闭合的或设置有开槽,能够防止金属外壳内部产生涡流,进而抑制涡流所导致的损耗,且电流通过金属外壳能够产生磁场,进一步提高了天线的性能;

(2)本实用新型的近场通讯天线,将天线集成于带金属外壳的部件的外侧,节约了设备的内部空间,可以减薄设备的厚度;

(3)本发明的近场通讯天线,利用移动终端的金属外壳为部件本身预留的开孔,电磁从开孔内传输到移动终端的外侧,实现与外部设备数据交换,不需考虑另行开孔或开槽。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近场通讯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近场通讯天线的部件的金属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近场通讯天线的部件的金属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近场通讯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近场通讯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近场通讯天线的金属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近场通讯天线设置在移动终端内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1-天线,2-部件,3-部件的金属外壳,4-凸起结构,5-移动终端的金属外壳;

21-第一部件,22-第二部件;

31-通槽,32-开槽,33-凹槽;

51-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近场通讯天线是将天线1缠绕、贴附或封装在部件2的金属外壳3的外侧,金属外壳3为不封闭的或设置开槽,能够防止金属外壳3的内部产生涡流,并且因电流通过金属外壳3而产生磁场,从而提高了天线的性能;将天线集成在移动终端内的部件外侧,节省了设备的内部空间,并且减薄了设备的厚度,能够适应现在移动终端越来越薄的趋势。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近场通讯天线进行详细描述,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部件2的金属外壳3为规则形状,其四周围成长方体结构,不包括上下两个表面,且金属外壳3为不闭合的,即设置通槽31,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不同实施例中,部件2的金属外壳3也可设置开槽32,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此时金属外壳3为部分闭合的。

较佳实施例中,天线1与部件2的金属外壳3之间设置有导磁层,能够进一步提高天线的辐射性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部件的金属外壳为不规则形状,其在长方体结构的上方有凸起结构4,可以在凸起结构4上设置开槽32,将天线1设置在该凸起结构4的外侧,也可达到同样的效果,其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

不同实施例中,不一定为在金属外壳3的凸起结构4上设置开槽,也可以将金属外壳3的凸起结构4设置为不闭合的,即设置通槽,这样也能够防止金属外壳3内部产生涡流,抑制涡流所导致的损耗,提高天线的性能。

实施例3:

上述两实施例是以天线缠绕在单个部件上,天线是单个线圈状缠绕的形式,不同实施例中,天线也可以缠绕在多个部件上,可以为多个环状串联或并联的形式缠绕在多个部件上,下面以两个部件为例,即第一部件21和第二部件22,其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如图6所示为其俯视图,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相邻面之间的天线为“8”字型缠绕,箭头方向为天线中电流的流向,两个环状可以为并联的形式,也可以为串联的形式。并联形式即为:当天线的线圈包括多圈时,天线中的电流先流经第一部件21的一线圈,再流经第二部件22的一线圈,然后再回到第一部件21的另一线圈,如此循环;串联形式即为:天线中的电流先流经第一部件21的所有线圈后,再流经第二部件22的所有线圈。

如图7所示为本实施例的金属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其为在第一部件21的金属外壳和第二部件22的金属外壳相邻的面(即共用的面)上设置通槽31,另外还在其中一个部件的靠近另一部件的金属外壳上设置凹槽33,用于绕线。不同实施例中,也可在第一部件21的金属外壳和第二部件22的金属外壳上分别设置通槽或开槽。

本实施例的近场通讯天线可以应用在双摄像头上,如图5所示,此时线圈“8”形的叠加缠绕,此时就不需要图8中所描述的移动终端的开孔比线圈的外形大,缠绕在两个部件外侧的线圈产生的磁场可以在移动终端的两个开孔之间一进一出的形成环路,因此,无需给出避让空间,节省了设备的内部空间。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将对近场通讯天线的应用进行详细描述,其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天线缠绕在单摄像头上,将近场通讯天线装在移动终端的外壳5内,外壳5上设置有开孔51,开孔51与天线相对应,将天线露在外面。

当外壳5为金属外壳时,会屏蔽天线辐射,为了克服此问题,加大天线的外侧边缘与开孔51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可以有效改善天线的性能。经过研究发现,当天线的外侧边缘到开孔51的边缘的距离d大于天线尺寸x的10%或者大于2mm时,可以满足一般的天线的性能。当天线缠绕在双摄像头上,两个摄像头在移动终端设备上共用一个长孔,因缠绕在两个摄像头上面的线圈绕向相反,利用电磁感应理论,两组摄像头的磁场方向相反,共同构成电磁回路,此时不需增加移动终端金属孔边缘到线圈边缘的距离也可以实现天线数据交换功能;相反,利用导电胶使部件的金属外壳与移动终端设备的金属外壳相导通,设备的金属外壳作为天线导体的一部分,提高天线性能。

上述实施例中的近场通讯天线,将天线贴附、缠绕在移动终端设备中的部件的外侧,无需为其提供专门的空间,节约了设备的内部空间;部件的外壳为金属外壳,电流通过金属外壳时会产生磁场,提高了天线的性能;金属外壳设计为不封闭的或具有开槽,能够防止金属外壳内部产生涡流,进而抑制涡流所导致的损耗,进一步提高了天线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近场通讯天线可以应用在摄像头、闪光灯、扬声器、麦克风、指纹识别等部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近场通讯天线对移动终端设备的外壳的材质没有要求,可以为金属,也可以为塑料,适应性强。

此处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说明书范围内所做的修改和变化,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