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后备保护开关的电涌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0022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后备保护开关的电涌保护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涌保护器,尤其涉及一种带后备保护开关的电涌保护器。



背景技术:

电涌保护器又称浪涌保护器、避雷器,简称(SPD)适用于交流50/60HZ,额定电压至380V的供电系统(或通信系统)中,对间接雷电和直接雷电影响或其他瞬时过压的电涌进行保护,适用于家庭住宅、第三产业以及工业领域电涌保护的要求,具有相对相,相对地,相对中线,中线对地及其组合等保护模式。现今的电涌保护器结构简单,都是利用压敏电阻来进行防雷、引雷作用,当电流过大时压敏电阻产生作用,导致电路短路,避免电器收到雷电损坏,但是单一压敏电阻避雷效果差,使用时电器还是容易受到雷电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后备保护开关的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进电机构、开关机构、触点机构、间隙机构、电磁机构、防火机构、压敏电阻、报警机构、地线、电路板,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进电机构、开关机构、触点机构、间隙机构、电磁机构、防火机构、压敏电阻、报警机构、地线、电路板,所述外壳下侧安装有电路板,所述进电机构安装在外壳一侧,所述进电机构和触点机构一端连接,所述触点机构另一端分别和间隙机构、开关机构、电磁机构连接,所述间隙机构下侧安装有防火结构,所述间隙机构和电磁机构连接,所述间隙机构和压敏电阻连接,所述压敏电阻通过报警机构和地线连接;所述进电机构包括进线端和进线支架,所述进线端安装在进线支架上,所述进电机构和触点机构连接,所述触点机构包括动触头、静触头和导线铜带,所述动触头、静触头为2个,所述动触头一侧和进线支架连接,所述动触头另一侧和导线铜带连接,所述导线铜带和开关机构连接,所述动触头和一个静触头连接,另一个静触头安装在间隙机构上,所述间隙机构由保护壳、合金石墨、四氟片,所述保护壳内安装有合金石墨,所述合金石墨分为上合金石墨和下合金石墨,所述上合金石墨和下合金石墨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内放置有四氟片,所述静触点安装在保护壳内,所述静触头另一端和电磁机构连接,所述电磁机构包括线圈支架、线圈、顶针,所述线圈支架上包裹有线圈,所述线圈支架内部安装有顶针,所述线圈一侧和静触头连接,所述线圈另一侧和间隙机构的上合金石墨连接,所述间隙结构下侧安装有防火结构,所述防火结构包括灭火罩、散热孔、散热槽,所述散热槽开设有在外壳下侧,所述灭火罩安装在散热槽上侧,所述灭火罩后侧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和散热槽连接,所述散热孔开设在外壳底侧;所述间隙机构下合金石墨和压敏电阻连接,所述压敏电阻和报警机构连接,所述报警机构包括限位开关、弹簧、铜片、顶柱、指示标,所述限位开关安装在电路板上,所述限位开关上侧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上侧安装有铜片,所述铜片一侧通过锡焊固定在压敏电阻上,所述铜片另一侧和地线连接,所述铜片上侧安装有顶柱,所述顶柱上设置有指示标,所述指示标对应的外壳出设有指示窗口。

所述铜片和地线间为软连接。

所述灭火罩包括外罩、铁质隔板,所述外罩内安装有铁质隔板,所述隔板为N个,N≥3,所述灭火罩为绝缘板制成。

所述外壳外侧安装有通讯模块、开关显示模块、计数模块,所述通讯模块、计数模块和线路板连接,所述开关显示模块和开关机构连接。

所述外壳底部安装有道轨固定卡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为具有多重保护效果的带后备保护开关的电涌保护器,将开关机构应用于本设备,便于了本设备的断开,本实用新型通过主要通过开关机构、触点机构、间隙机构、电磁机构、防火机构、压敏电阻、报警机构进行使用,通过改变间隙机构和压敏电阻可以改变本实用新型的电压承受力度,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避雷效果,提高了对电器的保护。

当雷击产生的电流交小时,电流进入进电机构并有触点机构进入间隙机构,再穿过间隙机构后依次通过压敏电阻、报警机构和地线导出外侧,当电流过大时,空气短路,间隙机构内的合金石墨导通形成短路,电流由间隙机构进入电磁机构,电磁机构的线圈通电产生磁场,线圈支架内的顶针发生运动,对开关机构产生撞击,开关机构的挂钩发生脱扣现象,开关跳闸,电涌保护器断开,对电涌保护器与电器设备进行保护。本实用新型在地线和压敏电阻之间还设有报警机构,当压敏电阻收到大电流冲击时,压敏电阻发生极速发热将和报警机构连接的锡融化,同时经由弹簧的作用顶柱产生向上的运动将顶柱上侧的指示标定出观察视窗,对工作人员进行报警提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关机构和其他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间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进电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报警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间隙结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外壳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开关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间隙结构连接简单示意图。

如图,外壳-1、进电机构-2、开关机构-3、触点机构-4、间隙机构-5、电磁机构-6、防火机构-7、压敏电阻-8、报警机构-9、电路板-11、进线端2-1、进线支架2-2、动触头4-1、静触头4-2、导线铜带4-3、保护壳5-1、合金石墨5-2、四氟片5-3、线圈支架6-1、线圈6-2、顶针6-3、灭火罩7-1、散热孔7-2、散热槽7-3、限位开关9-1、弹簧9-2、铜片9-3、顶柱9-4、指示标9-5、道轨固定卡扣12。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后备保护开关的电涌保护器,包括外壳1、进电机构2、开关机构3、触点机构4、间隙机构5、电磁机构6、防火机构7、压敏电阻8、报警机构9、地线、电路板11,外壳1内部安装有进电机构2、开关机构3、触点机构4、间隙机构5、电磁机构6、防火机构7、压敏电阻8、报警机构9、地线、电路板11,外壳1下侧安装有电路板11,进电机构2安装在外壳1一侧,进电机构2和触点机构4一端连接,触点机构4另一端分别和间隙机构5、开关机构3、电磁机构连接,间隙机构5下侧安装有防火结构,间隙机构5和电磁机构连接,间隙机构5和压敏电阻8连接,压敏电阻8通过报警机构9和地线连接;进电机构2包括进线端2-1和进线支架2-2,进线端2-1安装在进线支架2-2上,进电机构2和触点机构4连接,触点机构4包括动触头4-1、静触头4-2和导线铜带4-3,动触头4-1为2个,动触头4-1和进线支架2-2连接,动触头4-1和导线铜带4-3连接,导线铜带4-3和开关机构3连接,动触头4-1和静触头4-2连接,静触头4-2安装在间隙机构5上,间隙机构5由保护壳5-1、合金石墨5-2、四氟片5-3,保护壳5-1内安装有合金石墨5-2,合金石墨5-2分为上合金石墨5-2和下合金石墨5-2,上合金石墨5-2和下合金石墨5-2间设有间隙,间隙内放置有四氟片5-3,静触点安装在保护壳5-1内,静触头4-2另一端和电磁机构连接,电磁机构6包括线圈支架6-1、线圈6-2、顶针6-3,线圈支架6-1上包裹有线圈6-2,线圈支架6-1内部安装有顶针6-3,线圈6-2一侧和静触头4-2连接,线圈6-2另一侧和间隙机构5连接,间隙结构下侧安装有防火结构,防火结构包括灭火罩7-1、散热孔7-2、散热槽7-3,散热槽7-3开设有在外壳1下侧,灭火罩7-1安装在散热槽7-3上侧,灭火罩7-1后侧设有散热孔7-2,散热孔7-2和散热槽7-3连接,散热孔7-2开设在外壳1底侧;间隙机构5和压敏电阻8连接,压敏电阻8和报警机构9连接,报警机构9包括限位开关9-1、弹簧9-2、铜片9-3、顶柱9-4、指示标9-5,限位开关9-1安装在电路板11上,限位开关9-1上侧安装有弹簧9-2,弹簧9-2上侧安装有铜片9-3,铜片9-3一侧通过锡焊固定在压敏电阻8上,铜片9-3另一侧和地线连接,铜片9-3上侧安装有顶柱9-4,顶柱9-4上设置有指示标9-5,指示标9-5对应的外壳1出设有指示窗口。铜片9-3和地线间为软连接。灭火罩7-1包括外罩、铁质隔板,外罩内安装有铁质隔板,隔板为N个,N≥3,灭火罩7-1为绝缘板制成。外壳1外侧安装有通讯模块、开关显示模块、计数模块,通讯模块、计数模块和线路板连接,开关显示模块和开关机构3连接。外壳1底部安装有道轨固定卡扣12。

实施例2

使用时,打开开关机构3,两个静触头4-2相接处,电路导通,当雷击产生的电流交小,电流进入进电机构2并由动触头4-1进入触点机构4,动触头4-1将电流传送给静触头4-2和间隙机构5内的合金石墨5-2,电流通过间隙机构5后依次通过压敏电阻8、报警机构9和地线导出外侧,当电流过大时,间隙机构5内的合金石墨5-2导通形成短路,电流由间隙机构5内的静触头4-2进入电磁机构6,电磁机构6的线圈6-2通电产生磁场,线圈支架6-1内的顶针6-3发生运动,对开关机构3产生撞击,开关机构3的挂钩发生脱扣现象,开关跳闸,电涌保护器断开,对电器设备进行保护。本实用新型在地线和压敏电阻8之间还设有报警机构9,当压敏电阻8收到大电流冲击时,压敏电阻8发生极速发热将和报警机构9连接的锡融化,同时经由弹簧9-2的作用顶柱9-4产生向上的运动将顶柱9-4上侧的指示标9-5定出观察视窗,对工作人员进行报警提醒。当开关使用过程中产生火花和热量时火花由防火机构7吸收或排出外壳1外侧,确保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