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触电多功能安全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1202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防触电多功能安全插座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防触电多功能安全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手机等数码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人们的工作、学习任务繁重,为了提高效率,经常都要借助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来辅助工作、学习,但现有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普遍耗电量大,尤其是用来播放视频时耗电量较常规应用更大。为了便于工作、学习,很多时候需要将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边充电边使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且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的充电线较短,一般需要用手托着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触电多功能安全插座,具有防触电结构,安全系数高;插座的一侧设有放置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的支座,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触电多功能安全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所述的插座壳体的一侧设有卡装座;所述的插座壳体的上端面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之间的插座壳体的上端面设有伸缩柱安装孔,伸缩柱安装孔中滑动穿装有伸缩柱;位于插座壳体的内腔中的伸缩柱的下端固连有卡装头,卡装头和插座壳体之间的伸缩柱上套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插座壳体的内腔的顶部,第一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卡装头的上端面;与第一插孔对应的插座壳体的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静触头,第一静触头包括第一竖向静触头和第一横向静触头,与第二插孔对应的插座壳体的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静触头,第二静触头包括第二竖向静触头和第二横向静触头,第一横向静触头向第二静触头的一侧延伸,第二横向静触头向第一静触头的一侧延伸;卡装头的侧壁卡装有与第一横向静触头对应的第一动触头和与第二横向静触头对应的第二动触头,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分别连接导线;卡装座包括自插座壳体的侧壁向上延伸的后挡板,后挡板的前端连接有后托板,后托板的前端连接有前托板,前托板的前端连接有前挡板,后挡板、后托板、前托板及前挡板围成横截面为U型的卡座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插座壳体、后挡板及后托板为一体成型结构,前托板及前挡板为一体成型结构,后托板的前端面设有后托板安装槽,前托板的后端面设有与后托板安装槽匹配的前托板安装槽,后托板和前托板通过第二弹簧连接在一起,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后托板安装槽的槽底,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前托板安装槽的槽底。

作为优选,所述的后挡板的高度高于前挡板的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后托板的下端面分别设有耳机听筒卡装槽和耳机插头卡装槽,耳机听筒卡装槽和耳机插头卡装槽中均安装有弹性卡件,弹性卡件包括弧形弹性卡头及连接在弧形弹性卡头下端的T型卡头,耳机听筒卡装槽和耳机插头卡装槽分别设有与T型卡头匹配的T型卡槽。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动触头、第一静触头、第二动触头及第二静触头均为铜弹片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卡件为弹性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的防触电多功能安全插座设有伸缩柱,伸缩柱的下端设有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分别连接导线,不使用时,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与对应的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脱离,可以杜绝误碰触导致的触电事故,安全系数高;

2.插座壳体的一侧设有可以调节宽窄的卡装座,方便固定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使用方便;

3.后托板的下端面分别设有耳机听筒卡装槽和耳机插头卡装槽,在耳机不使用时方便将耳机缠绕固定,卡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面图;

图4是图2中的B-B剖面图;

图5是图1的仰视图;

图6是图5中的C-C剖面图;

图中:1为插座壳体,2为伸缩柱,3为后挡板,4为后托板,5为前托板,6为前挡板,7为第一弹簧,8为第一动触头,9为第一静触头,10为第一安装座,11为第二动触头,12为第二静触头,13为第二安装座,14为第二弹簧,15为耳机听筒卡装槽,16为弹性卡件,17为耳机插头卡装槽;101为第一插孔,102为伸缩柱安装孔,103为第二插孔;401为后托板安装槽,501为前托板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4,一种防触电多功能安全插座,包括插座壳体1,插座壳体1的一侧设有卡装座。插座壳体1的上端面设有第一插孔101和第二插孔103,第一插孔101和第二插孔103之间的插座壳体1的上端面设有伸缩柱安装孔102,伸缩柱安装孔102中滑动穿装有伸缩柱2。位于插座壳体1的内腔中的伸缩柱2的下端固连有卡装头,卡装头和插座壳体1之间的伸缩柱2上套装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插座壳体1的内腔的顶部,第一弹簧7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卡装头的上端面。与第一插孔101对应的插座壳体1的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座10,第一安装座10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静触头9,第一静触头9包括第一竖向静触头和第一横向静触头,与第二插孔103对应的插座壳体1的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座13,第二安装座1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静触头12,第二静触头12包括第二竖向静触头和第二横向静触头,第一横向静触头向第二静触头12的一侧延伸,第二横向静触头向第一静触头9的一侧延伸。卡装头的侧壁卡装有与第一横向静触头对应的第一动触头8和与第二横向静触头对应的第二动触头11,第一动触头8和第二动触头11分别连接导线。卡装座包括自插座壳体1的侧壁向上延伸的后挡板3,后挡板3的前端连接有后托板4,后托板4的前端连接有前托板5,前托板5的前端连接有前挡板6,后挡板3、后托板4、前托板5及前挡板6围成横截面为U型的卡座结构。

插座壳体1、后挡板3及后托板4为一体成型结构,前托板5及前挡板6为一体成型结构,后托板4的前端面设有后托板安装槽401,前托板5的后端面设有与后托板安装槽401匹配的前托板安装槽501,后托板4和前托板5通过第二弹簧14连接在一起,第二弹簧14的一端固定在后托板安装槽401的槽底,第二弹簧14的另一端固定在前托板安装槽501的槽底。

第一动触头8、第一静触头9、第二动触头11及第二静触头12均为铜弹片制成,铜弹片弹性好,导电性好,使用寿命长。第一安装座10和第二安装座13均为绝缘材料制作,可以选用塑料。

后挡板3的高度高于前挡板6的高度,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屏幕的一侧面向前挡板6,后挡板3的高度高,对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提到较好的支撑,前挡板6的高度低,避免遮挡屏幕。

工作原理

参见图3,没有插头插入时,在第一弹簧7的作用下,第一动触头8和第二动触头11均远离对应的第一静触头9和第二静触头12(导线与第一动触头8和第二动触头11连接),即使不小心误碰触第一静触头9和第二静触头12也不会发生触电事故。需要充电时,插头从第一插孔101和第二插孔103中插入,插头的下端面按压伸缩柱2,伸缩柱2向下移动,第一弹簧7被拉伸,在插入的过程中误碰触插头也不会触电,因为只有插头插到底,第一动触头8与第一静触头9接触,第二动触头11与第二静触头12接触,此时插头才能得电。

参见图1、图4,后挡板3和前挡板6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第二弹簧14调节,后挡板3和前挡板6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一般市售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的厚度,在第二弹簧14的作用下,夹在后挡板3和前挡板6之间的不同厚度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均可以被夹紧,方便使用。

实施例二:参见图5-6,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是:后托板4的下端面分别设有耳机听筒卡装槽15和耳机插头卡装槽17,耳机听筒卡装槽15和耳机插头卡装槽17中均安装有弹性卡件16,弹性卡件16包括弧形弹性卡头及连接在弧形弹性卡头下端的T型卡头,耳机听筒卡装槽15和耳机插头卡装槽17分别设有与T型卡头匹配的T型卡槽。弹性卡件16为弹性塑料制成。

在耳机不使用时,可以将耳机听筒卡装入耳机听筒卡装槽15中,将耳机线沿后托板4缠绕数周,然后将耳机插头卡装入耳机插头卡装槽17中,方便下次使用。参见图6,耳机听筒卡装槽15和耳机插头卡装槽17中均安装有弹性卡件16,防止耳机听筒或耳机插头的滑脱,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