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源无线门磁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3236阅读:15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源无线门磁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需连接电源的无源无线门磁开关。



背景技术:

门磁即电磁锁,电磁锁的原理与电磁铁一样,是利用电生磁的原理,当电流通过硅钢片时,电磁锁会产生强大的吸力紧紧的吸住吸附铁板达到锁门的效果。只要小小的电流电磁锁就会产生莫大的磁力,控制电磁锁电源的门禁系统识别人员正确后即断电,电磁锁失去吸力即可开门。因为电磁锁没有复杂的机械结构以及锁舌的构造,适用在逃生门或是消防门的通路控制。传统的门磁锁开关为通过电路连接的墙壁开关,该墙壁开关的连接需要布线,与门磁控制器电路连接,要在墙体上预埋开关底盒、凿槽、预埋PVC 管以及穿电缆等操作,不仅费时费力,浪费管线等材料,安装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需连接电源,无需布线的无源无线门磁开关。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源无线门磁开关,其特征:包括开关壳体、安装于开关壳体内的自发电模组、信号发射电路板,所述开关壳体由底壳、中框和面板组成,所述自发电模组和信号发射电路板设于底壳上,所述自发电模组由按压支架、磁铁组和线圈组组成,所述线圈组包括铁芯以及电性连接于所述信号发射电路板的导线,所述导线缠绕于所述铁芯外,形成线圈;所述磁铁组置于所述线圈组的外侧,且与所述线圈的中心线正对布置,其包括永磁体以及分别置于所述永磁体两相对侧上的导磁板,磁铁组安装于按压支架上,按压支架底部设有支撑弹簧,通过按压支架,磁铁组正对线圈组的上下摆动,线圈组产生微电流至信号发射电路板发射信号,该信号发送至门磁信号接收端,实现对门磁的开或关。

进一步所述铁芯为一体成型,包括中柱以及置于所述中柱两侧的侧柱,呈“E”形状,所述导线缠绕于所述中柱外;所述永磁体和两相对侧的导磁板组成一空间,所述中柱插接于该空间。

进一步所述底壳中部设有凸起端,该凸起端设有通孔,对应面板上设有与该凸起端轴连接的连接端,面板对应按压支架上方设有按压端;所述底壳边沿设有卡接槽,对应中框内壁设有与卡接槽相卡接的卡接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技术方案,设计的一种无源无线门磁开关,通过面板的按压操作磁铁组上下移动,使得线圈组中的线圈中产生交流电,一瞬间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进而实现自发电为信号发射电路板提供电源,使得信号发射电路板向外发送控制门磁信号的效果。不用布线,大大节约了电线、PVC 管等原材料,缩短了照明施工周期;并且可以在照明施工后期进行开关的任意布局,使得布局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发电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磁铁组结构示意图。

图5-6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发电模组产生磁感电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行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照附图1-7,一种无源无线门磁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壳体、安装于开关壳体内的自发电模组1、信号发射电路板2,所述开关壳体由底壳3、中框5和面板4组成,所述自发电模组1和信号发射电路板2设于底壳3上,所述自发电模组1由按压支架12、磁铁组和线圈组组成,所述线圈组包括铁芯14以及电性连接于所述信号发射电路板2的导线,所述导线缠绕于所述铁芯14外,形成线圈15;所述磁铁组置于所述线圈组的外侧,且与所述线圈15的中心线正对布置,其包括永磁体112以及分别置于所述永磁体112两相对侧上的导磁板113,磁铁组安装于按压支架12上,按压支架12底部设有支撑弹簧13,通过按压支架12,磁铁组正对线圈组的上下摆动,线圈组产生微电流至信号发射电路板2发射信号,该信号发送至门磁信号接收端,实现对门磁的开或关。

进一步所述铁芯14为一体成型,包括中柱以及置于所述中柱两侧的侧柱,呈“E”形状,所述导线缠绕于所述中柱外;所述永磁体112和两相对侧的导磁板113组成一空间,所述中柱插接于该空间。

进一步所述底壳3中部设有凸起端32,该凸起端32设有通孔,对应面板4上设有与该凸起端32轴连接的连接端41,面板4对应按压支架12上方设有按压端42;所述底壳3边沿设有卡接槽31,对应中框5内壁设有与卡接槽31相卡接的卡接端51。

请参照附图5-6,两导磁板113中的一导磁板113的磁极为S极,另一导磁板113的磁极则为N极。初始时,铁芯14的端面与一导磁板113的端面吸合接触,由于铁芯14具有导磁的作用,因此铁芯14相当于延长了该导磁板113的长度,磁场的磁感线则会穿过线圈15中,磁感线的方向可近似看做N-S,也就是穿过铁芯14中的磁感线的方向是由A 至B。参照图4,开关支架64使得磁铁组位置发生变化时,也就是磁铁组与铁芯14之间的位置相对改变,铁芯14从一导磁板113的一侧跳至另一导磁板113的一侧时,从S极跳至N 极时,铁芯14变成与另一导磁板113瞬间吸合,并端面接触在一起,同样由于铁芯14具有的导磁作用,因此,铁芯14相当于延长了另一导磁板113的长度,磁感线会通过铁芯14与N极发生相互引力,铁芯14中的磁感线方向可近似看做S-N,也就是穿过铁芯14中的磁感线的方向是由B 至A;这样,通过磁铁组上下的运动过程,磁铁组与铁芯14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使通过铁芯14的磁感线的方向发生了反转,铁芯14中的磁场方向由先前的N-S 突变成了S-N,铁芯14中磁感线的变化会使套在铁芯14外部的线圈15产生磁感电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而对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