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孔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0729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孔插座。



背景技术:

由于电力的广泛使用,用电安全也就成为了广泛关注的问题,在电工用品中,三孔插座作为一种基础的电源接插件,其使用安全尤为重要,在三孔插座的使用中,其安全风险通常存在于导电异物的侵入和使用的不规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孔插座包括面盖和后座,所述面盖上设有L极插孔、N极插孔、E极插孔,所述后座上设有三个接线端子以及插套支架,插套支架上对应L极插孔、N极插孔、E极插孔分别设有L极插套、N极插套、E极插套,所述L极插套、N极插套、E极插套分别通过三个连接片与三个接线端子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套支架和面盖之间还设有一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一活动部和一固定部,所述活动部包括一条形的导向块,导向块一端设有第一挡片,另一端分别向两侧延伸形成第二挡片和第三挡片,所述第一挡片、第二挡片、第三挡片分别对应设于E极插套、L极插套、N极插套上方;所述固定部包括对称设置于插套支架上的两块限位挡板,所述导向块夹在两块限位挡板之间,可沿两块限位挡板的对称轴移动;所述第一挡片上设有一朝向E极插孔的斜面。

优选的,所述导向块中央设有一中空槽,所述插套支架上端设有一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于两块限位挡板的对称轴上,凸出部插入中空槽内,可限制导向块的移动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槽内设有一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朝向凸出部和第一挡片。

优选的,所述后座的底部设有标准DIN卡槽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孔插座,通过设置保护装置,对插套和插孔间形成遮挡,可防止导电异物如铁丝的侵入导致用电风险,且由于保护装置采用可移动式设计,第一挡片上设有一朝向E极插孔的斜面,因此仅在插头的E极插入E极插孔时才会将保护装置推开。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孔插座实施例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三孔插座包括面盖1和后座2,面盖1上设有L极插孔11、N极插孔12、E极插孔13,后座2上设有三个接线端子21以及插套支架22,插套支架22上分别设有L极插套31、N极插套32、E极插套33,并分别通过三个连接片23与三个接线端子21电连接,插套支架22和面盖1之间设有一保护装置,包括一活动部和一固定部,活动部包括一条形的导向块41,导向块41一端对应E极插套33设有第一挡片51,另一端分别向两侧延伸形成与L极插套31、N极插套32对应的第二挡片52和第三挡片53,第一挡片51、第二挡片52、第三挡片53分别位于E极插套33、L极插套31、N极插套32上方,对插套进行遮挡,导向块41中央还设有一中空槽42;固定部包括对称设置于插套支架上的两块限位挡板61,及设于两块限位挡板61的对称轴上的凸出部62;导向块41夹在两块限位挡板61之间,可沿两块限位挡板61的对称轴移动;凸出部62插入中空槽42内,可限制导向块41的移动范围。第一挡片51上设有一朝向E极插孔11的斜面54,当插头插入E极插孔11时,通过斜面54的作用,将活动部整体移动,使得E极插套33、L极插套31、N极插套32不再被遮挡;中空槽42内设有一弹簧,弹簧两端分别朝向凸出部62和第一挡片51,在插头拔出插座后将活动部复位。

此外,后座2的底部设有标准DIN卡槽安装结构21,使得插座可以安装于标准DIN导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