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连接器的线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888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带连接器的线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连接器的线缆,该带连接器的线缆具有多根电线及安装在该多根电线的两端的连接器基板。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线缆,该线缆具有多根电线、和在该多根电线的两端安装的相同形状的连接器基板。多根电线分割为与连接器基板的表面侧连接端子连接的第一组和与连接器基板的背面侧连接端子连接的第二组,在线缆的一个端部处第一组电线和第二组电线交叉而安装至连接器基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06612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在电线的两端安装相同形状的连接器基板,在线缆的一个端部处需要使第一组电线和第二组电线交叉,因此需要使电线交叉的工序,生产性差。另外,如果使第一组电线和第二组电线交叉,则有时在电线之间产生线长差。如上所述,如果通过将存在线长差的电线以2根成对的电线对而进行差动信号传送,则导致产生电线对内的偏斜量(skew)。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连接器的线缆,该带连接器的线缆容易制造且生产性优异,并且能够抑制偏斜量。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带连接器的线缆,

具有:排列的多根电线;以及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它们分别设置在所述多根电线的两端,

在该带连接器的线缆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在其内部收容的第一基板和与所述第一基板连接的连接器插头,

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在其内部收容的第二基板和与所述第二基板连接的连接器插头,

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分别具有在其一端侧排列配置而与所述多根电线连接的多个第一触点,

所述多个第一触点排列配置为,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多个第一触点的排列顺序和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多个第一触点的排列顺序隔着所述多根电线而成为镜面对称。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带连接器的线缆,该带连接器的线缆容易制造且生产性优异,并且能够抑制偏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带连接器的线缆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

图2(a)是图1所示的带连接器的线缆的II-II线剖视图,(b)是(a)所示的同轴电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带连接器的线缆的III-III线剖视图。

图4(a)是从线缆侧观察第一连接器所具有的连接器基板的示意图,(b)是从线缆侧观察第二连接器所具有的连接器基板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与线缆内的各电线连接的连接器基板上的第一触点的配置例、通过电气回路而与第一触点连接的连接器基板上的第二触点的配置例的概略俯视图。

图6是表示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的线缆连接部和相反侧的插头前端部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概要>

首先,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概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线缆的一个实施方式是,

(1)一种带连接器的线缆,其具有:排列的多根电线;以及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它们分别设置在所述多根电线的两端,

在该带连接器的线缆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在其内部收容的第一基板和与所述第一基板连接的连接器插头,

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在其内部收容的第二基板和与所述第二基板连接的连接器插头,

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分别具有在其一端侧排列配置而与所述多根电线连接的多个第一触点,

所述多个第一触点排列配置为,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多个第一触点的排列顺序和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多个第一触点的排列顺序隔着所述多根电线而成为镜面对称。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多根电线的两端与在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基板所具有的多个第一触点和在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基板所具有的多个第一触点连接,而无需使多根电线的排列顺序交叉。因此能够提供容易制造且生产性优异的带连接器的线缆。另外,不会产生多根电线间的线长差,因此能够防止在进行差动信号传送的电线对内产生偏斜量。

(2)优选为,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分别具有在其另一端侧排列配置而与所述连接器插头所具有的多个接触插针连接的多个第二触点,

所述多个第一触点和所述多个第二触点之间通过电气回路连结,

以使在从与所述多根电线连接侧的相反侧分别观察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时,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多个第二触点的排列顺序和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多个第二触点的排列顺序相同的方式,排列配置有所述多个第二触点。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分别连接的连接器插头设为相同结构,能够将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与作为连接对象的电气设备的插座连接,而无需区分一端侧和另一端侧。

(3)优选为,所述多根电线包含有发送接收高速差动信号的高速差动信号线、和发送接收单端信号的单端信号线,

所述单端信号线与所述多个第一触点中的配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一面及所述第二基板的一面的第一触点连接,并且,所述高速差动信号线与配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另一面及所述第二基板的另一面的第一触点连接。

根据该结构,在将连接器与插座连接时即使任意地设置连接器的上下面,也能进行连接。

(4)优选为,所述多个第一触点中的配置在所述另一面而与所述高速差动信号线连接的所述第一触点包含有至少3对触点对,

所述多个第二触点包含有与所述单端信号线连接的单端信号用触点、与所述高速差动信号线连接的高速信号用触点,

所述至少3对触点对中的、两端的2对触点对通过电气回路与配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一面或者所述另一面的任一面侧的多个高速信号用触点连结,被所述两端的触点对夹着的至少1对触点对通过电气回路与下述多个高速信号用触点连结,该多个高速信号用触点配置在与连结有所述两端的触点对的所述高速信号用触点所配置的面相反的面。

根据该结构,即使任意地设置连接器的上下面,也能进行连接,而且能够将连接器的宽度变窄。

(5)优选为,所述多个高速信号用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的触点对相对应地成对,所述单端信号用触点配置为被夹在所述高速信号用触点的对之间。

根据该结构,对高速信号的串扰进行抑制,这一点为优选。

(6)优选为,所述高速差动信号线由同轴电线构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线缆变得柔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带连接器的线缆的实施方式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带连接器的线缆10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连接器的线缆10例如能够用于将电子设备(省略图示)彼此连接,在线缆11的两端作为连接器20而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器21及第二连接器22。第一连接器21安装于线缆11的一端侧的端部(在图1中为左端),第二连接器22安装于线缆11的另一端侧的端部(在图1中为右端)。

此外,将图1的上侧设为第一连接器21及第二连接器22的上表面,将相反侧设为下表面。

第一连接器21在其内部具有平板状的第一基板23A。另外,第二连接器22在其内部具有平板状的第二基板23B。第一基板23A及第二基板23B分别在线缆11侧的端部处具有在第一基板23A及第二基板23B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并列配置的多个连接端子(第一触点的一个例子)30A、30B。另外,第一基板23A及第二基板23B分别在与线缆11侧相反的端部处具有在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并列配置的多个连接端子(第二触点的一个例子)60A、60B(参照图3、图5)。

在第一连接器21的一端侧配置有连接器插头24。作为连接器插头24的框体,设置有大致椭圆筒状的金属外壳24A。在金属外壳24A的内部收容有插针保持板25。插针保持板25是对与电子设备侧的插座(省略图示)内的接触插针连接的接触插针70A进行保持的部件。另外,在第二连接器22的另一端侧也配置有连接器插头24。作为连接器插头24的框体,设置有大致椭圆筒状的金属外壳24A。在金属外壳24A的内部收容有插针保持板25。插针保持板25是对与电子设备侧的插座(省略图示)内的接触插针连接的接触插针70A进行保持的部件。在后面详述,但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连接器21的连接器插头24和第二连接器22的连接器插头24的形状、结构是相同的。

图2(a)是图1所示的线缆11的II-II线剖视图,图2(b)是同轴电线15的剖视图。如图2(a)所示,作为线缆11,例如能够采用由下述部件构成的线缆,即:8根绝缘电线50,它们配置在中心;8根同轴电线15,它们配置在所述8根绝缘电线50的周围;由带材料(例如纸或聚酯)构成的按压卷绕部14;由金属基线(例如镀锡软铜线)的编织体构成的屏蔽部(编织体)13;以及由聚氯乙烯构成的护套12。绝缘电线50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是发送接收单端信号(能够通过单线进行传送的信号)的单端信号线,该绝缘电线50具有中心导体51、和覆盖中心导体51的外皮52。

在本实施方式中,同轴电线15是以2根成对发送接收高速差动信号的高速差动信号线。作为由一对同轴电线15构成的同轴电线对,在本例中例如在线缆11内收容有四对同轴电线对15A、15B、15C、15D。如图2(b)所示,各同轴电线15具有中心导体16、覆盖中心导体16的绝缘体17、在绝缘体17的外侧配置的外部导体18、以及覆盖外部导体18的外皮19。

图3是图1所示的第一连接器21的III-III线剖视图。如图3所示,在线缆11的端部,去除护套12等而露出同轴电线15及绝缘电线50。在同轴电线15的端部露出中心导体16,该中心导体16通过例如软钎焊而与配置在第一基板23A的上表面23A1侧的上表面侧连接端子30A连接。另外,在绝缘电线50的端部露出中心导体51,该中心导体51通过例如软钎焊而与配置在第一基板23A的下表面23A2侧的下表面侧连接端子30B连接。

中心导体16与第一基板23A的上表面侧连接端子30A连接的状态下的同轴电线15通过第一树脂层26被树脂封装。同样地,中心导体51与第一基板23A的下表面侧连接端子30B连接的状态下的绝缘电线50也通过第一树脂层26被树脂封装。而且,在同轴电线15及绝缘电线50与第一基板23A连接的状态下,第一基板23A的上表面23A1及下表面23A2和同轴电线50以及绝缘电线15的周围通过第二树脂层27被树脂封装。

在通过第二树脂层27被树脂封装后的第一基板23A的一端侧配置有构成连接器插头24的金属外壳24A。收容在金属外壳24A的内部的插针保持板25具有在其上表面侧并列配置的多个接触插针70A,并且具有在其下表面侧并列配置的多个接触插针70B。插针保持板25的与一端侧相反侧的端部、与从第二树脂层27露出的第一基板23A接触。而且,第一基板23A的上表面侧连接端子60A和插针保持板25上表面的接触插针70A电连接,第一基板23A的下表面侧连接端子60B和插针保持板25下表面的接触插针70B电连接。

并且,在金属外壳24A的另一端侧的一部分、第一基板23A及线缆11的护套12前端部的范围通过第三树脂层28而将第一连接器21整体树脂封装。金属外壳24A的一端侧从第三树脂层28露出,作为连接器插头24的框体而起作用。在第三树脂层28的另一端侧,用于降低向线缆11施加的应力的树脂制的应变消除部29将护套12的周围覆盖。

此外,关于第二连接器22的结构,除了替代第一基板23A而收容有第二基板23B这一点以外,与图3所示的第一连接器21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及图示。

图4(a)是从线缆11侧观察第一连接器21的第一基板23A的示意图,图4(b)是从线缆11侧观察第二连接器22的第二基板23B的示意图。

如图4(a)所示,如果从线缆11侧观察第一连接器21的第一基板23A(图1的箭头A),则在第一基板23A的上表面23A1配置有多个上表面侧连接端子30A。具体地说,从右向左依次配置有第1连接端子31、第2连接端子32、第3连接端子33、第4连接端子34、第5连接端子35、第6连接端子36、第7连接端子37、第8连接端子38。另外,在第一基板23A的下表面23A2配置有多个下表面侧连接端子30B。具体地说,与上表面侧连接端子30A同样地,从右向左依次配置有第9连接端子39、第10连接端子40、第11连接端子41、第12连接端子42、第13连接端子43、第14连接端子44、第15连接端子45、第16连接端子46。

如图4(b)所示,如果从线缆11侧观察第二连接器22的第二基板23B(图1的箭头B),则在第二基板23B的上表面23B1配置有多个上表面侧连接端子30A。具体地说,与第一基板23A相反地,从左向右依次配置有第1连接端子31、第2连接端子32、第3连接端子33、第4连接端子34、第5连接端子35、第6连接端子36、第7连接端子37、第8连接端子38。另外,在第二基板23B的下表面23B2配置有多个下表面侧连接端子30B。具体地说,与第一基板23A相反地,从左向右依次配置有第9连接端子39、第10连接端子40、第11连接端子41、第12连接端子42、第13连接端子43、第14连接端子44、第15连接端子45、第16连接端子46。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为位于线缆11的一端侧的第一连接器21的第一基板23A的上表面侧连接端子30A及下表面侧连接端子30B的排列顺序、和位于线缆11的另一端侧的第二连接器22的第二基板23B的上表面侧连接端子30A及下表面侧连接端子30B的排列顺序隔着线缆11而成为镜面对称。

图5(a)是表示第一及第二基板23A、23B的上表面23A1、23B1的上表面侧连接端子30A、60A的配置例的概略俯视图,图5(b)是表示第一及第二基板23A、23B的下表面23A2、23B2的下表面侧连接端子30B、60B的配置例的概略俯视图。此外,图5(a)是表示从上方观察第一基板23A及第二基板23B时的上表面23A1、23B1的图。另外,图5(b)是从与图5(a)所示的上表面23A1、23B1相同方向(上表面方向)观察第一基板23A及第二基板23B时的下表面23A2、23B2的图。

如上所述,8根同轴电线15由为了对高速的差动信号进行传送而以2根成对的同轴电线对构成,图5(a)的从上至下依次配置有第一电线对15A、第二电线对15B、第三电线对15C、第四电线对15D。上述四对同轴电线对15A~15D的两端与第一基板23A的上表面侧连接端子30A和第二基板23B的上表面侧连接端子30A分别连接,而无需使8根同轴电线15的排列顺序交叉。

具体地说,对在图5(a)中配置在上端(图1的箭头A的右端)的第一电线对15A进行构成的2根同轴电线15,与第一基板23A及第二基板23B的第1连接端子31、第2连接端子32分别连接。对在第一电线对15A的下方配置的第二电线对15B进行构成的2根同轴电线,与第一基板23A及第二基板23B的第3连接端子33、第4连接端子34分别连接。在第二电线对15B的下方配置的第三电线对15C,与第一基板23A及第二基板23B的第5连接端子35、第6连接端子36分别连接。另外,在下端配置的第四电线对15D,与第一基板23A及第二基板23B的第7连接端子37、第8连接端子38分别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8根绝缘电线50的两端与第一基板23A的下表面侧连接端子30B(下表面侧连接端子39~46)和第二基板23B的下表面侧连接端子30B(下表面侧连接端子39~46)分别连接,而无需使其排列顺序交叉。

如上所述,高速差动信号线即同轴电线15与分别配置在第一及第二基板23A、23B的上表面23A1、23B1侧的上表面侧连接端子30A连接,另一方面,单端信号线即绝缘电线50与分别配置在第一及第二基板23A、23B的下表面23A2、23B2侧的下表面侧连接端子30B连接。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多根电线15、50向第一基板23A及第二基板23B的连接端子30A、30B分别连接时的配线作业非常容易。

在第一基板23A的上表面23A1上的与线缆11连接侧的相反侧,配置有与上表面侧的接触插针70A(参照图6)连接的多个上表面侧连接端子60A。具体地说,图5(a)的从下向上依次配置有第1连接端子A1、第2连接端子A2、第3连接端子A3、第4连接端子A4、第5连接端子A5、第6连接端子A6、第7连接端子A7、第8连接端子A8、第9连接端子A9、第10连接端子A10、第11连接端子A11、第12连接端子A12。即,构成为,如果从与线缆11的相反侧观察第一基板23A(图5(a)的箭头E),则从右向左依次配置有第1连接端子A1~第12连接端子A12。

另外,在第二基板23B的上表面23B1上的与线缆11连接侧的相反侧,配置有与上表面侧的接触插针70A连接的多个上表面侧连接端子60A。具体地说,图5(a)的从上向下依次配置有第1连接端子A1、第2连接端子A2、第3连接端子A3、第4连接端子A4、第5连接端子A5、第6连接端子A6、第7连接端子A7、第8连接端子A8、第9连接端子A9、第10连接端子A10、第11连接端子A11、第12连接端子A12。即,构成为,如果从与线缆11的相反侧观察第二基板23B(图5(a)的箭头F),则与第一基板23A同样地,从右向左依次配置有第1连接端子A1~第12连接端子A12。

在上表面侧连接端子60A之中,第1连接端子A1及第12连接端子A12是接地用的接地端子(GND)。第2连接端子A2和第3连接端子A3是高速信号发送用的端子(TX+、TX-)。第4连接端子A4及第9连接端子A9是供电用的端子(VBUS)。第5连接端子A5是通信控制(CC:Communication Control)信号传送用的端子(CC)。第6连接端子A6及第7连接端子A7是数据信号用的端子(D+、D-)。第8连接端子A8是备用的端子(RFU(Revised for Future Use))。最后,第10连接端子A10和第11连接端子A11是高速信号接收用的端子(RX+、RX-)。

另外,在第一基板23A的下表面23A2上的与线缆11连接侧的相反侧,配置有与下表面侧的接触插针70B(参照图6)连接的多个下表面侧连接端子60B。具体地说,图5(b)的从上向下依次配置有第1连接端子B1、第2连接端子B2、第3连接端子B3、第4连接端子B4、第5连接端子B5、第6连接端子B6、第7连接端子B7、第8连接端子B8、第9连接端子B9、第10连接端子B10、第11连接端子B11、第12连接端子B12。即,构成为,如果从与线缆11的相反侧观察第一基板23A(图5(b)的箭头E),则从左向右依次配置有第1连接端子B1~第12连接端子B12。

另一方面,在第二基板23B的下表面23B2上的与线缆11连接侧的相反侧,配置有与下表面侧的接触插针70B连接的多个下表面侧连接端子60B。具体地说,图5(b)的从下向上依次配置有第1连接端子B1、第2连接端子B2、第3连接端子B3、第4连接端子B4、第5连接端子B5、第6连接端子B6、第7连接端子B7、第8连接端子B8、第9连接端子B9、第10连接端子B10、第11连接端子B11、第12连接端子B12。即,构成为,如果从与线缆11的相反侧观察第二基板23B(图5(b)的箭头F),则与第一基板23A同样地,从左向右依次配置有第1连接端子B1~第12连接端子B12。

在下表面侧连接端子60B之中,第1连接端子B1及第12连接端子B12是接地用的接地端子(GND)。第2连接端子B2和第3连接端子B3是高速信号发送用的端子(TX+、TX-)。第4连接端子B4及第9连接端子B9是供电用的端子(VBUS)。第5连接端子B5是CC信号传送用的端子(CC)。第6连接端子B6及第7连接端子B7是数据信号用的端子(D+、D-)。第8连接端子B8是备用的端子(RFU)。最后,第10连接端子B10和第11连接端子B11是高速信号接收用的端子(RX+、RX-)。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基板23A的一端侧的连接端子60A、60B和第二基板23B的另一端侧的连接端子60A、60B配置为,从与线缆11连接侧的相反侧(图5(a)、(b)的箭头E及箭头F)观察时成为相同的排列顺序。

如上所述地排列配置的线缆11侧的上表面侧连接端子30A经由电气回路(导体)65而分别以下述方式与接触插针70A、70B侧的连接端子60A、60B连结。在这里,将与第一电线对15A连接的第1及第2连接端子31、32设为第一触点对30A1,将与第二电线对15B连接的第3及第4连接端子31、32设为第二触点对30A2,将与第三电线对15C连接的第5及第6连接端子35、36设为第一触点对30A3,将与第四电线对15D连接的第7及第8连接端子38、39设为第四触点对30A4。

(第一基板23A侧的连结结构例)

第一触点对30A1(线缆11侧的第1连接端子31、第2连接端子32):接触插针70A、70B侧的第11连接端子A11、第10连接端子A10(上表面侧连接端子60A)

第二触点对30A2(线缆11侧的第3连接端子33、第4连接端子34):接触插针70A、70B侧的第10连接端子B10、第11连接端子B11(下表面侧连接端子60B)

第三触点对30A3(线缆11侧的第5连接端子35、第6连接端子36):接触插针70A、70B侧的第2连接端子B2、第3连接端子B3(下表面侧连接端子60B)

第四触点对30A4(线缆11侧的第7连接端子37、第8连接端子38):接触插针70A、70B侧的第3连接端子A3、第2连接端子A2(上表面侧连接端子60A)

(第二基板23B侧的连结结构例)

第一触点对30A1(线缆11侧的第1连接端子31、第2连接端子32):接触插针70A、70B侧的第2连接端子A2、第3连接端子A3(上表面侧连接端子60A)

第二触点对30A2(线缆11侧的第3连接端子33、第4连接端子34):接触插针70A、70B侧的第3连接端子B3、第2连接端子B2(下表面侧连接端子60B)

第三触点对30A3(线缆11侧的第5连接端子35、第6连接端子36):接触插针70A、70B侧的第11连接端子B11、第10连接端子B11(下表面侧连接端子60B)

第四触点对30A4(线缆11侧的第7连接端子37、第8连接端子38):接触插针70A、70B侧的第10连接端子A10、第11连接端子A11(上表面侧连接端子60A)

如上所述,在第一及第二基板23A、23B的任一个中,在四对触点对30A1~30A4之中,两端的第一触点对30A1及第四触点对30A4通过电气回路65与在第一及第二基板23A、23B的上表面23A1、23A2侧配置的上表面侧连接端子60A连结。另一方面,被两端的触点对30A1、30A4夹着的第二触点对30A2及第三触点对30A3通过电气回路65与在第一及第二基板23A、23B的下表面23A2、23B2侧配置的下表面侧连接端子60B连结。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基板23A、23B的上下表面(正反面),分配有高速差动信号线15的第一触点对30A1~第四触点对30A4的连接对象(连接端子60A、60B)。通过将高速差动信号线15的连接对象分配在基板23A、23B的两个面,从而与这些连接对象在一个面排列的情况相比能够以更窄的宽度制作连接器20。

另外,在第一及第二基板23A、23B的下表面23A2、23B2排列配置而与绝缘电线50连接的下表面侧连接端子30B,经由电气回路65而与接触插针70A、70B侧的连接端子60A、60B中的、从第4连接端子A4、B4至第9连接端子A9、B9的任意者连结,从第4连接端子A4、B4至第9连接端子A9、B9配置在高速信号传送用的连接端子(高速信号传送用触点)即第2连接端子A2、B2及第3连接端子A3、B3和第10连接端子A10、B10、第11连接端子A11、B10之间。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高速信号用的连接端子(高速信号用触点)A2、A3、A10、A11、B2、B3、B10、B11在其之间隔着单端信号用的连接端子(单端信号用触点)A4~A9、B4~B9而配置。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高速信号用触点分离而配置,因此具有对它们之间的串扰进行抑制的效果。

图6是表示第一连接器21的连接器插头24的前端部的正视图。如上所述,设置于插针保持板25的接触插针70A、70B与第一基板23A的连接端子60A、60B连接。因此,如图6所示,接触插针70A、70B的排列顺序与图5(a)、(b)所示的第一基板23A的连接端子60A、60B的排列顺序一致。

即,如果从与线缆11的相反侧观察连接器插头24(图1的箭头C),则在插针保持板25的上表面25A侧,从右向左依次配置有第1接触插针A1(GND)、第2接触插针A2(TX+)、第3接触插针A3(TX-)、第4接触插针A4(VBUS)、第5接触插针A5(CC)、第6接触插针A6(D+)、第7接触插针A7(D-)、第8接触插针A8(RFU)、第9接触插针A9(VBUS)、第10接触插针A10(RX-)、第11接触插针A11(RX+)、第12接触插针A12(GND)。

另外,在插针保持板25的下表面25B侧,与上表面侧的接触插针70A的排列顺序相反地从左向右依次配置有第1接触插针B1(GND)、第2接触插针B2(TX+)、第3接触插针B3(TX-)、第4接触插针B4(VBUS)、第5接触插针B5(CC)、第6接触插针B6(D+)、第7接触插针B7(D-)、第8接触插针B8(RFU)、第9接触插针B9(VBUS)、第10接触插针B10(RX-)、第11接触插针B11(RX+)、第12接触插针B12(GND)。

如上所述,设置于插针保持板25的多个上表面侧接触插针70A及多个下表面侧接触插针70B配置为,上表面侧接触插针70A的排列顺序和下表面侧接触插针70B的排列顺序以插针保持板25的假想中心25C为中心而成为点对称。由此,第一连接器21能够插入至作为连接对象的插座,而无需区分上下(上下面)。

在第二连接器22的连接器插头24中,上表面侧接触插针70A及下表面侧接触插针70B的排列顺序也与图6所示的第一连接器21的连接器插头24所具有的接触插针70A、70B相同。即,如果从与线缆11的相反侧观察在第二连接器22所具有的连接器插头24(图1的箭头D),则在插针保持板25的上表面25A侧,从右向左依次配置有第1接触插针A1~第12接触插针A12,在插针保持板25的下表面25B侧,与上表面侧接触插针70A的排列顺序相反地从左向右依次配置有第1接触插针B1~第12接触插针B12。由此,对于第二连接器22,也与第一连接器21同样地能够插入至插座,而无需区分上下(上下面)。另外,能够将分别与第一基板23A和第二基板23B连接的连接器插头24设为相同结构,因此能够将第一连接器21及第二连接器22与相同结构的插座连接,而无需区分一端侧和另一端侧。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带连接器的线缆10,第一及第二基板23A、23B的线缆11侧的连接端子30A、30B排列配置为,第一基板23A的连接端子30A、30B的排列顺序和第二基板23B的连接端子30A、30B的排列顺序隔着电线15、50而成为镜面对称,因此在将电线15、50的两端与第一基板23A和第二基板23A、23B分别连接时,无需使电线15、50交叉而配线。因此能够提供容易制造且生产性优异的带连接器的线缆10。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不会产生多根同轴电线15间的线长差,因此能够防止在进行差动信号传送的各电线对15A~15D内产生偏斜量。

以上,使用该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然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更或者改良。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的线缆10中,说明了在线缆11的两端安装的第一连接器21的连接器插头24和第二连接器22的连接器插头24为相同形状的情况,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只要能够将收容于线缆11的电线15、50以不交叉的方式与第一连接器21及第二连接器22连接,则也可以将两端的连接器插头为不同形状的第一连接器21、第二连接器22安装于电线15、50的两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