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装式柔性石墨接地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38616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装式柔性石墨接地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柔性石墨接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装式柔性石墨接地极。



背景技术:

柔性石墨线是用膨胀石墨通过高压瞬间进入高温膨化炉中,由于吸留在层形点阵中化合物的分解,体积任意膨胀160倍至280倍,变成密度很底的蠕虫状,加入沾合剂与不同的天然纤维,如棉纱、玻璃纤维和碳化纤维等增强材料,经过复合机复合、切条等工序成条状,进入纺线机纺织而成。柔性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与冲击电流耐受性,在大电流冲击下结构稳定,且具有耐腐蚀性可靠、使用寿命长、对土壤无污染等优点,是接地极的理想材料。

目前,在使用柔性石墨作为接地极时,需要在地面挖开0.5-0.8米的深沟,安装时施工量大,而且难以在不能破土开挖地面的场所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柔性石墨接地极安装时施工量大、且难以在不能破土开挖地面的场所使用的不足,提供一种快装式柔性石墨接地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快装式柔性石墨接地极,包括支撑芯棒、入地头、柔性石墨编织套和可拆卸动力头,柔性石墨编织套套设在支撑芯棒外部,支撑芯棒的头部设有入地头,入地头包括锥形尖和便于与支撑芯棒头部套接的圆管,圆管和支撑芯棒之间夹设有柔性石墨编织套的端部,支撑芯棒的尾部设有可拆卸动力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快装式柔性石墨接地极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芯棒尾部与可拆卸动力头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快装式柔性石墨接地极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芯棒、入地头和可拆卸动力头的材料均为Q235钢材。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使用柔性石墨接地,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与冲击电流耐受性,在大电流冲击下结构稳定,满足雷电流和短路故障电流的排散;具有可靠地耐腐蚀性,适用于酸、碱、盐、高海拔、沙漠、高温差等土壤,耐腐蚀性和适用性远远优于现有等离子接地极和金属接地极,并且与金属配合使用不会造成接地体的腐蚀,降低了接地装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

2、安装时不需要在地面挖出深沟,用大锤即可砸入土壤中,施工量小,施工成本低,效率高,安装方便;质量轻,占用空间小,运输方便;

3、用大锤即可砸入土壤中,与土壤的亲和度高,浸润性好,散流作用强,接地效果优良;

4、可在不能破土开挖地面的场所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快装式柔性石墨接地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柔性石墨接地极的入地头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撑芯棒,2、入地头,3、柔性石墨编织套,4、可拆卸动力头,5、锥形尖,6、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快装式柔性石墨接地极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快装式柔性石墨接地极,包括支撑芯棒1、入地头2、柔性石墨编织套3和可拆卸动力头4,柔性石墨编织套3套设在支撑芯棒1外部,支撑芯棒1的头部设有入地头2,入地头2包括锥形尖5和便于与支撑芯棒1头部套接的圆管6,圆管6和支撑芯棒1之间通过紧压的方式夹设有柔性石墨编织套3的端部,为便于接受外部打击力,支撑芯棒1的尾部设有可拆卸动力头4,支撑芯棒1尾部与可拆卸动力头4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支撑芯棒1、入地头2和可拆卸动力头4的材料均为Q235钢材。

在安装本实用新型时,将支撑芯棒1竖直放在地面上,支撑芯棒1设有入地头2的一端向下,用大锤打击可拆卸动力头4,砸入土壤中即可。

本实用新型使用柔性石墨接地,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与冲击电流耐受性,在大电流冲击下结构稳定,满足雷电流和短路故障电流的排散;具有可靠地耐腐蚀性,适用于酸、碱、盐、高海拔、沙漠、高温差等土壤,耐腐蚀性和适用性远远优于现有等离子接地极和金属接地极,并且与金属配合使用不会造成接地体的腐蚀,降低了接地装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安装时不需要在地面挖出深沟,用大锤即可砸入土壤中,施工量小,施工成本低,效率高,安装方便;质量轻,占用空间小,运输方便;用大锤即可砸入土壤中,与土壤的亲和度高,浸润性好,散流作用强,接地效果优良,且可在不能破土开挖地面的场所使用,应用前景良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