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1076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立体插座。



背景技术:

传统的板式插座上插孔设计过于紧密,同时板式插座上只有一面可以设置插孔,板式插座的利用率较低,尤其是板式插座的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

为克服现有插板携带不便的问题,现有授权公开号为CN205264980U的专利申请文献提供一种立体插座,包括插座体、电源线和插头,插座体为六面体结构;插座体的一面上连接有电源线,其余五面上设有多个插孔;插座体上与设有电源线的一面相邻的四个侧面上设有连通的绕线槽;该立体插座采用六面体结构,插座上插孔的布置更加合理,利用率更好,同时设有绕线槽,收拾插座时可将电源线缠绕在绕线槽内,避免了电源线杂乱不堪的问题,设计更加合理。

在上述的立体插座内,插座体的底壳和上盖采用螺栓固定,装配效率低,生产效率难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插座,结构小巧,便于携带,采用扣合固定后组成的插座外壳,组装方便,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立体插座,包括插座本体、电源线和插头,所述的插座本体由底壳和上盖组成;

所述底壳的至少一侧面设有插孔,上盖开设至少一个USB接口;

所述的底壳和上盖通过扣合固定,底壳与上盖扣合的边沿设有凸出的内环边,并在所述内环边上间隔设置至少两个公扣,每个公扣上均设有卡口;

所述上盖的内壁具有适应所述内环边插入的支撑台阶,并在所述支撑台阶上设置容纳所述公扣插入的卡槽,该卡槽内具有可卡入卡口内与所述公扣实现扣合固定连接的母扣。

本技术方案中的立体插座集成强电插座和弱点插座的功能,设置有插孔和USB接口,能满足不同电器设备的需求,具备较好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通过内环边与支撑台阶的配合,控制扣合后公扣插入卡槽的深度,使母扣恰好进入卡口内;进一步的,利用设置的卡槽,公扣与母扣对位更加准确,便于两者的扣合固定,提升对位精确度和装配效率。

为适应更多电器设备的接入,作为优选的,所述上盖扣合在底壳的顶部,插孔设置在底壳的三个侧面,电源线由剩余的一侧面引出;所述插孔包括二级插孔和三级插孔,且二级插孔与三级插孔内的接地插孔并排。

本立体插座可适用于两级电源插头和三级电源插头的接入,且二级插孔和三级插孔的排布紧密,利于缩小设备体积,提升便携性。

作为优选的,接入底壳内的电源线与各插孔位置对应的簧片电连接,也就是说,电源线内的三根导线直接与簧片连接。所述的簧片包括叠置且由绝缘隔板间隔开的正极簧片组、接地簧片组和负极簧片组;

由于本申请中的立体插座三面均设有插孔,为实现内部电极板的合理布置。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正极簧片组包括主电极板和支电极板;所述主电极板的端部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正极簧片;所述支电极板的一端连接在主电极板的中部,另一端的两侧连接有第二正极簧片。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接地簧片组具有分别与底壳三侧面正对的三个接地簧片,该三个接地簧片连接在同一接地电极板上。

作为优选的,在所述的底壳内,设有置于簧片与插孔之间的防触电组件,所述的防触电组件包括:底座,设有与插孔位置对应的第一通孔;固定在底座上的压板,具有与插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滑动配合在底座与压板间,用于封闭和打开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间通道的防护门。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防护门包括与所述二级插孔对应的第一防护门和与所述三级插孔对应的第二防护门;

所述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上相对的侧面均设有凸耳,并具有支撑在两凸耳之间的压力弹簧。

在上述的两个防护门关闭时,阻挡簧片直接向插孔暴露,具有防止意外触电的作用。在上述的三级插孔或二级插孔有插头进入时,第一防护门或第二防护门受插头的挤压滑动,压力弹簧收缩,第一防护门或第二防护门打开,插头穿过第一通孔后与簧片电连接导通。

为更利于所述的防护门打开,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上设有受力斜面,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侧边设有相对所述受力斜面反向的导向斜面。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USB接口与底壳内的驱动PCB板连接,且驱动PCB板与簧片之间通过PET绝缘支架隔开,避免强电区域干扰USB接口所在的弱点区域。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上盖设有按钮孔,孔内设置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的周面连接有弹性臂,弹性臂的末端固定在上盖内;

并设置有控制PCB板,所述控制PCB板安装有受控于所述开关按钮的微动开关,所述的微动开关用于控制USB接口的通电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立体插座的结构图;

图2为插座本体的结构图;

图3为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PET绝缘支架的结构图;

图6为正极簧片组的布置图;

图7为接电簧片组的布置图;

图8为负极光片组的布置图;

图9为防触电组件的结构图;

图10为内部防护门的结构图;

图11为底座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

如图1~11所示的立体插座,包括插头1、电源线2和插座本体3。插头1与其他插座配合为立体插座通电,电源线2由插座本体3的侧面进入。

插座本体3由扣合在一起的上盖310和底壳330组成。如图2~4所示,上盖310固定在底壳330的顶部,底壳330的三侧面设有三组接电用的插孔。在每组插孔内,包括二级插孔360和三级插孔350,可适用于两级电源插头和三级电源插头的接入,且二级插孔350与三级插孔350内的接地插孔并排。

底壳330与上盖310扣合的边沿设有凸出的内环边332,并在内环边332上间隔设置四个公扣331,每个公扣331上均设有卡口334,同时,上盖310的内壁具有适应内环边332插入的支撑台阶313,并在支撑台阶313上设置容纳公扣331插入的卡槽312,每个卡槽312内具有可卡入卡口334内并与公扣331实现扣合固定连接的母扣316。另外,还在底壳330和上盖310扣合接触的边沿之间设置金属环340,用于装饰性和提升质感。

本实施例中,上盖310上设有两个USB接口320,USB接口320与底壳330内的驱动PCB板333连接,且上盖310内若有绕USB接口320的隔板,具有防护作用。上盖310内还设置有开关按钮311,开关按钮311的周面连接有弹性臂317,弹性臂317的末端开孔,与上盖310内的卡柱314紧配合固定。开关按钮311的下部设置有控制PCB板318,控制PCB板318安装有微动开关,通过操作开关按钮311,触动微动开关,来控制USB接口320的通电状态。

如图6~8所示,接入底壳330内的电源线2与各插孔位置对应的簧片电连接,也就是说,电源线内的三根导线直接与簧片连接。

本实施例中,簧片包括叠置且由绝缘隔板间隔开的正极簧片组390、接地簧片组391和负极簧片组392。

如图6所示的正极簧片组390包括主电极板3901和支电极板3903;主电极板3901的端部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正极簧片3902;支电极板3903的一端连接在主电极板3901的中部,另一端的两侧连接有第二正极簧片3904,实现向插座本体的三侧面插孔供电。负极簧片组392的结构如图8所示,排布方式与正极簧片组390相同。

如图7所示的接地簧片组391,具有分别与底壳330三侧面正对的三个接地簧片3912,该三个接地簧片3912连接在同一接地电极板3911上。

在底壳内,设有置于簧片与插孔之间的防触电组件380,在无插头接入时,用于阻挡簧片直接向插孔暴露,具有防止意外触电的作用。

如图9~11所示的防触电组件380包括:底座385,设有与插孔位置对应的第一通孔3852;固定在底座385上的压板381,具有与插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3811;滑动配合在底座385与压板381间,用于封闭和打开第一通孔3852与第二通孔3811间通道的防护门。

本实施例中,防护门包括与二级插孔360对应的第一防护门382和与三级插孔350对应的第二防护门383,第一防护门382和第二防护门383上相对的侧面均设有第一凸耳3821和第二凸耳3831,并具有支撑在两凸耳之间的压力弹簧384。为更利于防护门打开,第一防护门382和第二防护门383上设有受力斜面(包括第一受力斜面3832和第二受力斜面322),且第一通孔3852的侧边设有相对受力斜面反向的导向斜面3851,用于引导插头穿过第一通孔3852进入簧片内。

在两个防护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可阻挡簧片直接向插孔暴露,防止意外触电。在三级插孔360或二级插孔350有插头进入时,第一防护门382或第二防护门383上的受力斜面受插头的挤压滑动,压力弹簧384收缩,第一防护门或第二防护门打开,插头穿过第一通孔3852后与簧片电连接导通。

本实施例中,为避免强电区域干扰USB接口所在的弱点区域,利用如图4所示的PET绝缘支架隔开,包括绝缘支撑板370和绝缘底板371,绝缘支撑板370用于支撑控制PCB板318的安装。绝缘底板371上部安装驱动PCB板333。绝缘支撑板370设有T形条372和十字柱373,分别与绝缘底板371上的T形槽和十字槽配合,搭接形成固定的支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举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