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压式开关自锁机构及带有其的按压式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4393阅读:249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压式开关自锁机构及带有其的按压式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按压式开关自锁机构及带有其的按压式开关。



背景技术:

自锁开关,是一种常见的按钮(按压式)开关,在电子领域中应用广泛。目前市面上的自锁开关中自锁机构结构复杂、组件较多,又不能形成一个较为紧凑的机构,在实际拆解自锁开关中,当操作员打开壳体后,一体式的不便打开未更换组件,可拆解的自锁机构会松散,甚至各组件瞬间脱离组合组装关系,给操作者操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拆解维修、结构简单紧凑的一种按压式开关自锁机构及带有其的按压式开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按压式开关自锁机构,包括按钮,所述按钮底部滑动连接底座,所述底座插接有插脚,所述按钮与底座间设有用于复位的弹簧,所述底座固结与按钮滑动配合的滑道,该滑道底面两侧相对设有弹簧限位柱和设有指针孔的指针限位片,指针穿插限位孔,优选指针限位片为具有厚度的半圆型;

所述弹簧限位柱横向设有间隙;

所述按钮设有容置弹簧的弹簧仓,按钮相对指针的一侧设有心形槽;

所述指针为三级弯折结构,其中指针首端在心形槽内滑动,尾端置于弹簧限位柱的间隙内。

作为改进,所述指针呈U型,上部为一级直角弯折,尾部为二级弯折,尾端的弯折可以为直角或钝角,中间的弯折为直角;所述指针限位片外侧设有限位指针摆动幅度的限位突。

作为改进,所述按钮包括一体成型的按钮部和弹簧仓,两者前后呈阶梯状固定设置,其中心形槽设于弹簧仓相对的按钮部侧面;

所述滑道侧壁设有与按钮部和弹簧仓阶梯状设置配合的滑轨。

作为改进,所述按钮部和弹簧仓前后呈阶梯状固定设置,其中在长度上按钮部大于弹簧仓,在宽度上按钮部小于弹簧仓;

所述滑道侧壁设有与按钮部和弹簧仓阶梯状设置唯一配合的滑轨。

上述结构一方面能够给按钮在无数次按压后仍能够尽可能避免旷量,另一方面能够确保使用者拆结构后能够避免安装出错。

作为改进,位于心形槽下端的按钮壁开有弹簧观察窗,该弹簧观察窗与心形槽最低点连通。

上述结构观察窗的设置,便于快速获知弹簧在多次按压后的位移偏量。

作为改进,所述心形槽最低点呈楔形为初始点,右上方至高点为第一极限点,左上方为第二极限点,第一极限点低于第二极限点,两者之间的最低点为锁止点;

在心形槽内,自初始点逆时针滑动依次为五个槽段形成回路,第一槽段到第三槽段分布于右侧,第四槽段和第五槽段分布于右侧,其中第一槽段与第五槽段左右对称设于初始点两侧,第二槽段与第四槽段竖直平行设置。

上述心形槽的设计,设置多槽段代替平滑槽段,一方面能够为指针端滑动提供适当阻力和缓存动力,从而在槽段内灵活滑动,另一方面在指针有第二槽段进入第三槽段或第四槽段进入第五槽段遇阻而缓存动力后瞬间滑动,指针端拍打槽段内壁形成声响,也能够给使用者确定是否按压准确和复位准确。

一种按压式自锁开关,包括按压式开关自锁机构和配合安装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壁对称设有翼型卡扣,该翼型卡扣呈条状,为二级弯折结构,翼型卡扣一端固结壳体下部,另一端为设于壳体上部的自由端。

作为改进,所述翼型卡扣呈C型,二级弯折角度为钝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压式开关自锁机构及带有其的按压式开关,在现有按压式开关自锁机构的基础上简化和紧凑结构,同时利用指针端在心形槽内的滑动控制限位按钮的按下和复位状态,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更便于拆解、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滑道、指针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心形槽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按压式自锁开关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4,一种按压式开关自锁机构,包括按钮1,所述按钮1底部滑动连接底座2,所述底座2 插接有插脚3,所述按钮1与底座2间设有用于复位的弹簧4,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2固结与按钮1滑动配合的滑道5,该滑道5底面两侧相对设有弹簧限位柱501和设有指针孔的指针限位片502,所述指针限位片502外侧设有限位指针6摆动幅度的限位突504,指针6穿插限位孔;

所述弹簧限位柱501横向设有间隙;

所述按钮1设有容置弹簧的弹簧仓101,按钮1相对指针的一侧设有心形槽102;

所述指针6为三级弯折结构,其中指针首端在心形槽102内滑动,尾端置于弹簧限位柱502的间隙内(在安装时,指针6的尾端置于间隙内,同时弹簧4底部套接指针6的尾端,更便于固定)。

所述指针6呈U型,上部为一级直角弯折,尾部为二级弯折。

所述按钮1包括一体成型的按钮部103和弹簧仓101,两者前后呈阶梯状固定设置,其中心形槽102 设于弹簧仓101相对的按钮部103侧面;

所述滑道5侧壁设有与按钮部103和弹簧仓101阶梯状设置配合的滑轨503。

所述按钮部103和弹簧仓101前后呈阶梯状固定设置,其中在长度上按钮部103大于弹簧仓101,在宽度上按钮部103小于弹簧仓101;

所述滑道5侧壁设有与按钮部103和弹簧仓101阶梯状设置唯一配合的滑轨503。

位于心形槽102下端的按钮1壁开有弹簧观察窗104,该弹簧观察窗104与心形槽102最低点连通。

所述心形槽最低点呈楔形为初始点111,右上方至高点为第一极限点112,左上方为第二极限点113,第一极限点112低于第二极限点113,两者之间的最低点为锁止点114;

在心形槽内,自初始点111逆时针滑动依次为五个槽段形成回路,第一槽段115到第三槽段117分布于右侧,第四槽段118和第五槽段119分布于右侧,其中第一槽段115与第五槽段119左右对称设于初始点111两侧,第二槽段116与第四槽段118竖直平行设置。

所述壳体7外壁对称设有翼型卡扣701,该翼型卡扣701呈条状,为二级弯折结构,翼型卡扣701一端固结壳体7下部,另一端为设于壳体7上部的自由端。

所述翼型卡扣701呈C型,二级弯折角度为钝角。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