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温并沟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8107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温并沟线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测温并沟线夹。



背景技术:

并沟线夹是输电线路连接的主要元器件,并沟线夹虽然结构简单,却承载负荷电流的关键部位,起着重要作用,并沟线夹是输电线路连接的最薄弱环节由于电力负荷不断比那话及运行环境温度的变化,很容易发生故障,其发生故障轻者会使接续电阻过高而在连接处产生大量热量,损失大量电能,重者会因起弧烧断导线而造成输电线路的停运。目前对并沟线夹的巡视,主要靠红外热成像测温仪来测量并沟线夹的温度,测出温度异常时对并沟线夹进行检修,但是红外成像测温仪比较昂贵,供电公司巡视人员配置比较少,因此对并沟线夹的发热故障及时发现的几率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温并沟线夹,具有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外型美观、新颖、实用,设计科学,使用方便安全和不仅大大减少运维成本,而且方便了日常的运行和维护的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连接输电线路的测温并沟线夹,包括线夹上板和线夹下板,其特征在于:线夹上板位于线夹下板的正上方,线夹上板的下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弧型槽,线夹下板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弧形槽,线夹上板和线夹下板上贯穿有螺栓,螺栓的底部外圆周面套有螺母,螺母与线夹下板的下表面接触连接,由此在两个第一弧形槽和两个第二弧形槽之间形成两个用于容纳输电线路的空间,在所述线夹上板的顶部两侧对应于输电线路的位置沿输电线路的径向设有两个第一测温组件,在所述线夹下板的底部两侧对应于输电线路的位置沿输电线路的径向设有两个第二测温组件,所述第一测温组件和第二测温组件均具有密闭的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内保持真空状态或充有惰性气体,所述中空结构的与所述线夹上板或线夹下板接触的底部内壁表面上涂有感温涂料,并且所述底部内壁表面涂有感温涂料的部分具有用于光线漫反射的凹凸结构,在所述中空结构的暴露部分设有用于观察感温涂料颜色的无色透明观察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测温组件和第二测温组件的底部内壁表面和观察窗均为圆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测温组件和第二测温组件由无色透明的有机玻璃或无机玻璃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内壁表面涂有感温涂料的部分包括沿输电线路的径向依次排列的第一感温涂料带、第二感温涂料带、第三感温涂料带、第四感温涂料带和第五感温涂料带,所述第一感温涂料带的颜色变化温度区间为低于60摄氏度,所述第二感温涂料带的颜色变化温度区间为60-70摄氏度,所述第三感温涂料带的颜色变化温度区间为70-80摄氏度,所述第四感温涂料带的颜色变化温度区间为80-90摄氏度,所述第五感温涂料带的颜色变化温度区间为高于90摄氏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测温并沟线夹,第一测温组件和第二测温组件由于是由透明有机塑料做成的圆弧形的空腔,方便透过第一测温组件和第二测温组件看到第一感温涂料和第二感温涂料的颜色变化,将第一感温涂料和第二感温涂料至于真空有机塑料内而非直接涂抹在线夹上板和线夹下板上可以防止涂料暴露在空气中氧化,第一测温组件和第一感温涂料与线夹接触的内表面做成凹凸不平,这样可以形成漫反射,增加可视范围,第一感温涂料和第二感温涂料颜色变化的精度在度以内,颜色随温度变化的区间低于60度,60-70度,70-80度,80-90度,高于90度,每个温度区间内都有明显的颜色对应,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外型美观、新颖、实用,设计科学,使用方便安全和不仅大大减少运维成本,而且方便了日常的运行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线夹上板;11-第一弧型槽;2-线夹下板;21-第二弧形槽;3-第一测温组件;31-第一感温涂料;4-第二测温组件;41-第二感温涂料;5-螺栓;51-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连接输电线路的测温并沟线夹,包括线夹上板1和线夹下板2,线夹上板1位于线夹下板2的正上方,线夹上板1的下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弧型槽11,线夹下板2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弧形槽21,线夹上板1和线夹下板2上贯穿有螺栓5,螺栓5的底部外圆周面套有螺母51,螺母51与线夹下板2的下表面接触连接,由此在两个第一弧形槽11和两个第二弧形槽21之间形成两个用于容纳输电线路的空间,在所述线夹上板1的顶部两侧对应于输电线路的位置沿输电线路的径向设有两个第一测温组件3,在所述线夹下板2的底部两侧对应于输电线路的位置沿输电线路的径向设有两个第二测温组件4,所述第一测温组件3和第二测温组件4均具有密闭的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内保持真空状态或充有惰性气体,所述中空结构的与所述线夹上板1或线夹下板2接触的底部内壁表面上涂有感温涂料,并且所述底部内壁表面涂有感温涂料的部分具有用于光线漫反射的凹凸结构,在所述中空结构的暴露部分设有用于观察感温涂料颜色的无色透明观察窗。

所述第一测温组件3和第二测温组件4的底部内壁表面和观察窗均为圆弧形。

所述第一测温组件3和第二测温组件4由无色透明的有机玻璃或无机玻璃一体成型。

所述底部内壁表面涂有感温涂料的部分包括沿输电线路的径向依次排列的第一感温涂料带、第二感温涂料带、第三感温涂料带、第四感温涂料带和第五感温涂料带,所述第一感温涂料带的颜色变化温度区间为低于60摄氏度,所述第二感温涂料带的颜色变化温度区间为60-70摄氏度,所述第三感温涂料带的颜色变化温度区间为70-80摄氏度,所述第四感温涂料带的颜色变化温度区间为80-90摄氏度,所述第五感温涂料带的颜色变化温度区间为高于90摄氏度。

在一些情况下,一种测温并沟线夹,包括线夹上板1和线夹下板2,线夹上板1的顶部两侧对称连接有第一测温组件3,线夹下板2的底部两侧对称连接有第二测温组件4,第一测温组件3和第二测温组件4的横截面均为圆弧形,第一测温组件3和第二测温组件4均为透明有机塑料制成的构件,第一测温组件3和第二测温组件4由于是由透明有机塑料做成的圆弧形的空腔,方便透过第一测温组件3和第二测温组件4看到第一感温涂料31和第二感温涂料41的颜色变化,线夹上板1位于线夹下板2的正上方,线夹上板1的下表面对称开设有第一弧型槽11,线夹下板2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第二弧形槽21,第一弧型槽11和第二弧形槽21内夹持导线,线夹上板1和线夹下板2上贯穿有螺栓5,螺栓5的底部外圆周面套有螺母51,螺母51与线夹下板2的下表面接触连接,线夹上板1和线夹下板2通过螺栓5螺母51固定;第一测温组件3的内部底壁涂有第一感温涂料31,第二测温组件4的内壁顶壁涂有第二感温涂料41,第一测温组件3和第二测温组件4内部具有中空结构,第一感温涂料31位于线夹上板1的正上方,第二感温涂料41位于线夹下板2的正下方,线夹上板1和线夹下板2接触的内壁上涂有第一感温涂料31和第二感温涂料41,将第一感温涂料31和第二感温涂料41至于真空有机塑料内而非直接涂抹在线夹上板1和线夹下板2上可以防止涂料暴露在空气中氧化,第一测温组件3和第一感温涂料31与线夹接触的内表面做成凹凸不平,这样可以形成漫反射,增加可视范围,第一感温涂料31和第二感温涂料41颜色变化的精度在10度以内,颜色随温度变化的区间低于60度,60-70度,70-80度,80-90度,高于90度,每个温度区间内都有明显的颜色对应,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外型美观、新颖、实用,设计科学,使用方便安全和不仅大大减少运维成本,而且方便了日常的运行和维护。

综上所述;本测温并沟线夹,第一测温组件3和第二测温组件4由于是由透明有机塑料做成的圆弧形的空腔,方便透过第一测温组件3和第二测温组件4看到第一感温涂料31和第二感温涂料41的颜色变化,将第一感温涂料31和第二感温涂料41至于真空有机塑料内而非直接涂抹在线夹上板1和线夹下板2上可以防止涂料暴露在空气中氧化,第一测温组件3和第一感温涂料31与线夹接触的内表面做成凹凸不平,这样可以形成漫反射,增加可视范围,第一感温涂料31和第二感温涂料41颜色变化的精度在10度以内,颜色随温度变化的区间低于60度,60-70度,70-80度,80-90度,高于90度,每个温度区间内都有明显的颜色对应,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外型美观、新颖、实用,设计科学,使用方便安全和不仅大大减少运维成本,而且方便了日常的运行和维护。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